西遊中有個細節可能大家印象深刻,二尊者當面向唐僧索要人事,唐僧說沒有,結果二尊者就給他們取了無字經書。
“我師徒們受了萬蜇千魔,千辛萬苦,自東土拜到此處,蒙如來吩咐傳經,被阿儺、伽葉掯財不遂,通同作弊,故意將無字的白紙本兒教我們拿去,我們拿他去何用!望如來敕治!”
我們都以為佛祖肯定會替他們出氣,把二尊者攆出靈山,罰下地獄什麼的,至少也得拉下臉狠狠罵幾句。
沒想到如來只是哈哈一笑,道:“你且休嚷,他兩個問你要人事之情,我已知矣。但只是經不可輕傳,亦不可以空取……你如今空手來取,是以傳了白本。”
經過這一風波,如來特地吩咐二尊者:“阿儺、伽葉,快將有字的真經,每部中各檢幾卷與他,來此報數。”
聽如來吩咐,二尊者領著他們重新回到珍樓寶閣,不過,仍問唐僧要人事。
這下把唐僧同志逼得沒辦法了,只得讓沙僧取出紫金缽盂,雙手奉上道:“弟子委是窮寒路遙,不曾備得人事。這缽盂乃唐王親手所賜,教弟子持此,沿路化齋。今特奉上,聊表寸心,萬望尊者不鄙輕褻,將此收下,待回朝奏上唐王,定有厚謝。”
那阿儺接了,但微微而笑。
被那些管珍樓的力士,管香積的庖丁,看閣的尊者,你抹他臉,我撲他背,彈指的,扭唇的,一個個笑道:“不羞!不羞!需索取經的人事!”須臾把臉皮都羞皺了,只是拿著缽盂不放。伽葉卻才進閣檢經,一一查與三藏。
我們看阿儺的表情,微微而笑!顯然是達到了某種目的。
別人笑他,他也拿著缽盂緊緊不放,顯然他很看重這缽盂。
那麼,這缽盂有何秘密,二尊者非得要這個東西呢?
我們首先來分析,這二尊者差錢不?
答案是,如果他們要錢,作為經書的總管、如來的特級秘書,撈油水的機會多得很!
那麼,唐僧有錢嗎?典型的一窮二白!身上最值錢的,可能就是如來給的,唐僧轉交的袈裟和禪杖了,但顯然他們不會要,也不敢要。
那麼,二尊者既不差錢,也從唐僧身上榨不了錢,為何仍要人事呢?這說明,這缽盂身上有一個秘密。
再直白點說,是如來在指示二尊者點化唐僧。
只是唐僧沒明白,看管經書的那些下人也沒明白,所以才笑二尊者貪財。
那有什麼隱寓呢?
傳經的時候,如來讓二尊者把唐僧吃飯的傢伙要走,就是要讓取經團隊對吃食都了無牽掛,才能明白真經的真諦。
所以,當取經團隊重回陳家莊時,連豬八戒都吃不下更多東西,或者對美食不再牽掛了,這就表明他們真的向佛靠近了。
如來讓二尊者把唐僧飯碗收走,其實也在點化他如何成佛。
《西遊伏妖篇》裡有一句話:有過牽掛,了無牽掛。當你什麼都不牽掛,甚至連吃食都不放在心上時,就達到了空的境界,才能跳出世俗看問題,悟透佛家真理。
西遊中有個細節可能大家印象深刻,二尊者當面向唐僧索要人事,唐僧說沒有,結果二尊者就給他們取了無字經書。
“我師徒們受了萬蜇千魔,千辛萬苦,自東土拜到此處,蒙如來吩咐傳經,被阿儺、伽葉掯財不遂,通同作弊,故意將無字的白紙本兒教我們拿去,我們拿他去何用!望如來敕治!”
我們都以為佛祖肯定會替他們出氣,把二尊者攆出靈山,罰下地獄什麼的,至少也得拉下臉狠狠罵幾句。
沒想到如來只是哈哈一笑,道:“你且休嚷,他兩個問你要人事之情,我已知矣。但只是經不可輕傳,亦不可以空取……你如今空手來取,是以傳了白本。”
經過這一風波,如來特地吩咐二尊者:“阿儺、伽葉,快將有字的真經,每部中各檢幾卷與他,來此報數。”
聽如來吩咐,二尊者領著他們重新回到珍樓寶閣,不過,仍問唐僧要人事。
這下把唐僧同志逼得沒辦法了,只得讓沙僧取出紫金缽盂,雙手奉上道:“弟子委是窮寒路遙,不曾備得人事。這缽盂乃唐王親手所賜,教弟子持此,沿路化齋。今特奉上,聊表寸心,萬望尊者不鄙輕褻,將此收下,待回朝奏上唐王,定有厚謝。”
那阿儺接了,但微微而笑。
被那些管珍樓的力士,管香積的庖丁,看閣的尊者,你抹他臉,我撲他背,彈指的,扭唇的,一個個笑道:“不羞!不羞!需索取經的人事!”須臾把臉皮都羞皺了,只是拿著缽盂不放。伽葉卻才進閣檢經,一一查與三藏。
我們看阿儺的表情,微微而笑!顯然是達到了某種目的。
別人笑他,他也拿著缽盂緊緊不放,顯然他很看重這缽盂。
那麼,這缽盂有何秘密,二尊者非得要這個東西呢?
我們首先來分析,這二尊者差錢不?
答案是,如果他們要錢,作為經書的總管、如來的特級秘書,撈油水的機會多得很!
那麼,唐僧有錢嗎?典型的一窮二白!身上最值錢的,可能就是如來給的,唐僧轉交的袈裟和禪杖了,但顯然他們不會要,也不敢要。
那麼,二尊者既不差錢,也從唐僧身上榨不了錢,為何仍要人事呢?這說明,這缽盂身上有一個秘密。
再直白點說,是如來在指示二尊者點化唐僧。
只是唐僧沒明白,看管經書的那些下人也沒明白,所以才笑二尊者貪財。
那有什麼隱寓呢?
傳經的時候,如來讓二尊者把唐僧吃飯的傢伙要走,就是要讓取經團隊對吃食都了無牽掛,才能明白真經的真諦。
所以,當取經團隊重回陳家莊時,連豬八戒都吃不下更多東西,或者對美食不再牽掛了,這就表明他們真的向佛靠近了。
如來讓二尊者把唐僧飯碗收走,其實也在點化他如何成佛。
《西遊伏妖篇》裡有一句話:有過牽掛,了無牽掛。當你什麼都不牽掛,甚至連吃食都不放在心上時,就達到了空的境界,才能跳出世俗看問題,悟透佛家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