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倔強小樂兒

    年初剛順產,事實常規順便兩個小時以後就可以下床,但是這個還是要根據個人體質,我順產後在觀察室躺了兩個小時,回到病房以後醫生護士各種詢房,檢查什麼的,然後又喝了點兒粥,熱水,全都忙乎完就已經產後四個小時左右了,然後下床去了洗手間。由於年齡30➕,所以又休息了大概三四個小時才下床走動了一小會兒。

    產婦年齡不同,體質也不同,對於多久能下床走動沒有固定的時間,還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雖說是順產,體力消耗也比較大,儘量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再下床走動,切不可逞強。

    以上為個人經驗,不喜勿噴。

  • 2 # 輕默安然

    順產後可以適當地活動,不過得適量,活動得量力而行。孕媽媽在生產時,體力透支,伴隨側切或撕裂的疼痛,需要的是多休息,畢竟月子期間主要是調理身體,可不能因小失大,落下病根。

    產後活動有助於排惡露和子宮的恢復。在每個產婦產後下床活動時間不盡相同,這主要是每個產婦身體體質不一樣決定的。

    產後6—12小時,可以下床輕微活動,如下床上廁,這時期主要是在床上為主,剛生產頭4個鐘最好別下床。記得產後醫生就要求我8個鐘內一定要上廁所,可以自己下床去也可以又家人扶著去。

    產後一兩週內,這時候可以下床適量活動,主要是室內活動,特別是一週內,主要還是床上為主,運動量要少,可以自己走去吃飯等,產後兩週可以適當增加些運動量,不過都要考慮到自身的實際情況,不能貿然而行。

    產後兩週後,產婦身體恢復差不多了,可以慢慢恢復到以前的生活狀態,可以適當地做些小幅度運動,幫忙產後恢復。

    坐月子並不是一整個月都呆在床上,一週內主要是床上為主,後面要進行適量活動,這樣才有助於身體的恢復。月子期間需要合理安排飲食,好好調理身體,避免邪風的入侵,不要落下病根。

  • 3 # 清氣在人間

    生完很多人怕痛不敢下去走路!其實也沒錯!每個人疼痛的接受程度不一樣!就像有些人生孩子陣痛的時候還能喝粥喝奶吃香蕉,有些人生孩子前痛️抓不住,吃東西那都是念想啊!別人特別親人還是對媽媽心疼一點!疼就在床上躺著休息吧!

    說下我自己的經歷,我懷孕的時候就先各種瞭解,懷孕時候會出現的狀況呀,比如抽經,肚子發脹啦;生孩子的時候會遇見什麼糗事啦,比如內檢啊,接生醫生是男的,生孩子順便撒一泡人生最尷尬的便便啦~生產後多久可以下床走路啦,多久恢復蛇精身材啦~嗶哩吧啦各種問題……

    這樣對於準備生產的我,就多了很多底氣!

    基於我瞭解的各種,我生產後當天我就鼓勵激勵自己積極的下床走路,挪一挪也好;這個時候還可以讓老公扶一下自己,牽一下自己,這可是讓老公參與其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其實,雖然他不能代替你生產,但這個小小的過程也能增進兩個人的感情,讓他體會到你的不容易!

    另外,還有凝神靜氣聚集中氣去撒泡尿拉泡,這是很重要的恢復過程!能讓我們身體自行調整,促進傷口恢復,還有對自己生產後的自信心和精神狀態恢復也有幫助!還能順便省點錢,尿瀦留還得插管浪費錢又疼,拉不出屎又得開塞露,想想都覺得可怕~

    於我自己,我是雖然痛也要鞭策自己積極應對的人!如果你真的很疼但是又確實覺得無所謂,你可以晚點下床,如果你真的疼,但是你想早點出院早點恢復,那麼我建議還是早點下床遛遛自己!作為生產沒有人可以替代的自己,自己的疼還是得自己面對!

    將要生產的新晉媽咪,你可以的!你可以選擇相信自己️!加油

  • 4 # 逗媽育兒路

    女性分娩是瓜熟蒂落的生理過程,而不是病歷過程。所以要鼓勵新媽媽儘早下床活動,這樣才有利於產後身體的恢復。並且保持充足的睡眠,注意休息,避免不良情緒。

    那麼順產多久才能下床走動?

    一般情況下,正常分娩的新媽媽只要身體條件允許,最好是在生產的第二天再下床走動。因為產程中體力耗盡,過早走動容易引起頭部眩暈等症狀。所以產後最好是臥床休息,到第二天再下床走動。

    產後的注意事項

    1. 由於分娩會給新媽媽的身心造成極度勞累,所以分娩後第一件事就是美美的睡上一覺,家屬不要輕易去打擾。睡足之後,要吃些營養高易消化的食物。保證母乳充足。

    2. 孕媽產後應儘早走動不僅有利於產後體力恢復,增加食慾,也有助於子宮的收縮,促進惡露的排出以及子宮的復原。

    3. 分娩後乳房腫脹明顯,儘早哺乳有利於刺激乳汁的分泌,使以後的母乳餵養有個良好的開端並且能夠促使子宮收縮,復原。但是要注意注意乳房的清潔衛生,防止發生乳腺感染。

    4. 產褥期新媽媽的會陰部分泌物較多,所以每天要用溫開水清洗外陰部,保持清潔和乾燥。產後出汗多,要經常洗頭,洗腳保持面板清潔。注意口腔清潔,以免發生口腔疾病。

    5. 產褥期禁止性生活,新媽媽的生殖器官經過妊娠和分娩的過程,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恢復正常,至少要等到身體全面恢復,最好是月經恢復後再開始性生活。

    產後的新媽媽,由於生理和心理上的變化,精神比較脆弱,敏感,有可能會發生產後抑鬱症。所以,家裡一定要保持歡樂的氣氛,丈夫與家人要多體貼,關心妻子。在精神和生活上都給予支援。

  • 5 # 盧溝曉玥

    最好一個月以後,如果早下地,身體會發虛,還容易受寒,以後容易腰疼,腿疼,儘量把身體養好,畢竟身體是自己的哦。

  • 6 # cat芳芳

    我生完後,第二天才下地,我沒有人家身體素質那麼好,能夠生完後當天就可以落地了,我生完後覺得肚子不舒服,加上又是有側剪的所以傷口特別痛,動都不想動,第二天才勉強落地走幾步,都是寸步難行的,護士說多走一下,活血有便於淤血排出,但我感覺順產比剖腹產感覺好很多

  • 7 # 米朵的蘋果

    我生兩個孩子都是順產。生第一個孩子之前,我洗了澡,去剪了頭髮,還逛了商場買了兩套哺乳衣,買了超市的幾個小雞腿雞翅吃。回來後躺床上開始宮縮,當時是晚上八點多,後來宮縮越來越規律,十一點多的時候去了醫院。直奔產房,助產士開始檢查說是已經開了六指,但是羊水還沒有破,後來躺了一會,助產士果斷的將羊水弄破,半個小時後上產床。因為我是頭胎,為了防止順產撕裂得太厲害,助產士幫我做了側切。搞笑的是當時產房只有她一個助產士,當我體力耗盡的時候她給了拿了一瓶紅牛,我一邊喝她一邊說,你生完了讓你老公給我買回一瓶。但是生完後我都忘了,最終老公有沒有給她買我也不記得了。我生產的過程很快,半個小時搞定可以出產房了。天亮了我就開始下床走路了,生龍活虎,走的速度還不慢。但是我不知道這給我帶來了很不好的後果,三天後出院回家,我側切的傷口開始劇烈的疼痛,不得不又回醫院檢查。原來是過於用力走路,傷口開始紅腫了。醫生開了洗浴用的消毒藥水,在月子期間我不得不老是去洗那個傷口,結果後來一到月經來臨期間,傷口總是腫脹發疼。所以如果順產加側切的媽媽,下床走路一定要緩慢一點,傷口很脆弱,不能用力過猛折騰。

    二胎比一胎宮縮和疼痛的時間要長很多,這是我生了之後才知道的。我一大早入院,還以為能像一胎那樣很快就生完了事,結果從早上七點一直到晚上七點才生完。也是順產,因為是二胎了,所以醫生堅決不側切,鼓勵自然分娩。好在傷口撕裂度不大,所以當晚就下床了。但是這次是扶著牆去的廁所,換衣服還要老公攙扶著,否則很容易就摔倒了。生二胎我是高齡產婦了,體力跟不上也非常虛弱。記得半夜我開始渾身發冷,身體抖得跟篩子似的。好在當時保溫杯裡有泡好的十克紅參水,我一口氣喝完,幾分鐘之後開始見效,身體變暖和了不在抖動,這裡要感謝針灸匠張寶旬老師的小妙招。不過我是生完後在等待出產房的時候,跟家裡老人說了太多的話,所以耗費了較大的精力。這點也是不管是順產還是非順產的媽媽,都要注意產後的第一天,一定要少說話,注意走路慢慢來。畢竟順產是最疼的,拼盡了全力才把娃生出來,多愛自己一點。

  • 8 # 晨露說

    我們家姑娘早產了35天,剛生下來,婆婆就抱去兒科保溫箱了。

    我自己一個人,從產房上下來,走進病房的。然後打電話通知家人,孩子出生。

    那一天,住院部排隊繳費這都是我自己去的。當時也沒覺得有什麼。只是孩子出生當天晚上,肚子就一陣陣疼,感覺比生孩子前的陣痛疼多了。婆婆說生二胎就會這樣。

    當時出血很多,需要經常去廁所。廁所離病房有一段路,我得自己走過去。我現在都忘不了醫院廁所裡汙水橫流的場面。真的擔心一個不小心就怕滑倒。一個病房裡面,12個產婦,家屬來來往往,水洩不通。衛生狀況很差。

    如果不是因為醫院有新生兒保溫箱,我又是早產預兆,我也不會去這家醫院生孩子。

  • 9 # 竹間墨

    順產的話我當天去衛生間什麼的都是自己起來的,第二天吃飯什麼的就都不在床上啦,沒事就下來溜達,都被婆婆批評不聽話了。

  • 10 # 小宇宙逆風飛翔

    順產時,如果是沒有任何問題的非常正常的順產,順娩媽媽其實在產後6小時就可以下床活動;產婦在產後下床簡單走動有利於乳汁的分泌,也有利於情緒的好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華為p30跟小米9怎麼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