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517617771170

    劉禹錫博學多才,是唐代的大詩人、哲學家,還精通醫術,他的詩詞豪邁曠遠,人稱他為“詩豪”。劉禹錫18歲考取進士,後不斷擢升,歷任監察御史、太子賓客、檢校禮部尚書等職。他為人正直,氣骨高遒,在朝內反對宦官的腐敗和藩鎮的`割據勢力,後因參與王叔文的“永貞革新”,被一貶再貶,逐出洛陽長達20餘年之久,最後革職為安徽和州縣刺史。

      按朝廷規定,劉禹錫的住房應在縣衙內,但是和州縣太爺是個“勢力眼”,看人下菜,給他安排到城南臨江的三間民房居住。對此,能屈能伸的劉禹錫毫不在意,搬了進去。他環視住地有一種新鮮感,便提筆寫了一副“面對大潢觀白帆,身在和州思爭辯”的對聯,信手貼在寢門上。知縣看了對聯,認為他因革新降職,被貶到和州縣還不服氣,一心想著爭辯。為了教訓他,又把劉禹錫的住所遷到較遠的德勝河邊,並把住房面積減半。

      劉禹錫搬到新居,看到那裡依山傍水,岸柳婆娑,雜花爭豔,芳菲宜人,怡然自樂。於是,他又撰寫了一副對聯:“楊柳青青江水平;人在歷陽心在京。”知縣看了又惱火又害怕,惱他仍知迷不悟,怕他惹出麻煩牽連自己,又下令將他的住所搬到城中一間只能放一床、一桌、一椅的破舊小屋,看他還怎麼接待鴻儒們來此聚會。果然因室內無立足之地,門前逐漸寂寥。絕處的努力,往往有逢生的回報,逆境使詩人的靈魂更加高潔。這時他寫成了《陋室銘》,並請人碑刻後豎於門外。此精妙短文構思巧妙,寓意深刻又發人深思。銘文也充分顯示出作者的博大胸懷、高尚情操及安貧樂道的生活態度。

      知縣本來怕他惹事,結果此文面世後,路人爭相傳抄吟誦,一時間小城沸沸揚揚,讚賞之聲不絕於耳。有人說,假如劉禹錫不參與當年的革新,不得罪宦官,官運亨通,深居洛陽,恐怕也就寫不出這篇傳世之作了,更不會有後來的數百篇美文。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詩人這些通俗清新、富有民歌色彩的詩篇,如潮湧,似火燃,在唐詩中別開生面,獨樹一幟。他的哲學著作《天論》,立言自然的職能在於“生萬物”,人的職能在於“治萬物”,有力地駁斥了當時盛行的“因果報應論”和“天人感應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山區種植業和養殖業該如何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