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李可藝2018年4月來的

    溪水穿石過,重山擋不住,(新韻)(三仄尾)?

    小雨順壑來,大垻築得牢。(新韻)

    (上聯:擋換攔即可)

  • 2 # 魚翔淺底152417403

    上聯:溪流穿石過,重山擋不住;

    下聯:薄霧輕盈來,東海晨曦和。

    (網圖,多謝!多謝!)

  • 3 # 滿園金秋

    上聯,溪流穿石過,重山擋不住。

    下聯,疏林補塬野,輕雲繞波濤。

    見解——上聯的溪流穿石過對下聯的疏林補塬野。上聯的重山擋不住對下聯的輕雲繞波濤。在意境中是對偶的,表現了大自然的原始風貌。

  • 4 # 海雅94992066

    [ 溪流穿石過,重山擋不住. ]

    [ 鐵柱能縫布,衣服連合著. ]

  • 5 # 使用者6018979932

    上聯;溪流穿石過,重山擋不住。

    下聯;山高闖出路,風雨難阻撓。

    ~~~~~~~

  • 6 # 晉風

    題主出聯“溪流穿石過,重山檔不住”句是一幅好聯句,也是一幅較難應對的聯句。說好,是借物喻義,體現了人們迎難而上而前的精神,符合社會大眾積極處世的審美意向和要求。說它難應對,原因在於短短十個字的聯句 ,字詞性轉換和結構比較複雜,若辯識不清,極易出現上下聯應對不工整。

    為了幫助大家較完整地應好下聯,咱們不妨在這裡分析一下出聯的詞性及句式結構:

    一、詞性

    溪流穿石過,重山擋不住

    名 動名動,名 動副動

    二、結構

    溪流為主語,穿為謂語,石為賓語,過為動補語,亦即“穿"後的補充,啥意思呢?我們把這五字重新排列一下就清楚了:溪流穿”過“石。

    下半句“重山擋不住“是前句“溪流穿石過的補充語句。細分的話,重山為主語,檔為謂語,但沒賓語,而且後面”不住“二字否定了”檔“的功能。我們這樣排列一下,師友友們就清楚了:

    重山擋不住的溪流穿石而過。

    另外,後半句“重山檔不住”是師友友們應對的難點。即使你能想出很多對應”溪流穿石過“的語句,但到後半句就對不下去了,不是對不工整,就是意向表達不出來。我個人認為,實在沒有恰當的字詞,就按意向去對應未嘗不可。古人也有此列。

    明白了出句的詞性和語法,清楚了平仄及其句意,師友友們便可根據個人的生活閱歷和理想情懷,應對下句了。我的拋磚對句是:

    其一:

    溪流穿石過,重山擋不住。

    春氣順節來,層雪消無彌。

    其二:

    溪流穿石過,重山擋不住。

    鐵道跨水起,闊海變通途。

    其三:

    溪流穿石過,重山擋不住。

    小草破土出,雙葉舒展開。

    我是晉風。願與大家在書法藝術,詩詞楹聯及人文知識等方面,同學習,互交流,共進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對金錢的態度,為什麼很難做到夠花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