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人生不易奮鬥不息
-
2 # 國際宏觀金融分析師
今年的原材料全面大漲,有些翻倍了。銅,綿,金屬,鐵,能源,化工原料都大漲,而且正在上漲的路上,什麼時候是個頭不知道。下游的加工製造業老闆一個頭兩個大。去年賺錢了開心過年了,年後回來一看賺錢的不夠買原材料,原來自己去年做了一年傻B,如果去年的原材料放著別動,什麼事都別幹,今年賺大了。現在才發現去年白乾了,而且虧大了,賺錢的不夠買回原材料。做了一年傻瓜
-
3 # 使用者7812880934508
最近原材料是瘋漲,但是下游成品價格缺漲不上去。因為消費者沒錢,所以導致下游廠家無利可圖,但恰恰下游才是真正最具創新和適應市場的企業。對經濟和就業以及稅收的貢獻度最大,但是利潤最低,所以導致實業越來越沒人願意做了,重資產投資,缺無利可圖,最後傷害的是整個社會經濟。
-
4 # 江南聊贈一枝春
採購成本上漲,人力成本上升,安全環保成本增加,管理費用增大…實體企業正承受各自產業鏈相互蠶食帶來的不利影響。大浪淘沙,迎難而上,沒有迴避,只有面對,向企業家致敬[點亮平安燈]
-
5 # KaverDeng
原材料價格暴漲,唯有資本市場賺錢,實體經濟苦逼;國有企業上游水漲船高,中游下游終端叫苦連天。
超發的貨幣無處可逃,房地產股市都是過街老鼠,只有大宗商品才能容得下這麼大的資金,中低端製造業看來又是水深火熱之中,賺個吆喝不賺錢。
虛擬的市場繁榮註定是曇花一現,活下去就是王道。
-
6 # 手機使用者5662128013
國家不會有人出面來管理協調這事,估計再過3-5個月又倒下一大批企業。
寡頭壟斷,鋼價上揚,企業難活!!!
-
7 # 快樂tennis
今年原材料不斷上漲會是大機率事件。1.本身國內就存在通脹,只是房地產吸收了大量的資金,通脹沒那麼猛。2.回想一下以前的國際原油價格和現在的,原油價格肯定會奔高,原油上漲,其他原材料肯定會漲。3.美國佬成天印錢,靠印大量的美金來掩蓋經濟的問題。08年的金融危機,美國恐怕還沒緩過來,雷被埋起來而已。美國反正不管,割韭菜就是了。 實體肯定會很難過,各種上漲,可出貨單價缺很難漲,利潤被越壓越少。做好睏難的準備,迎難而上吧
-
8 # 少點苟且
實體會倒下一片,同時會有一大片新實體產生。
1、實體會倒下一片,無論哪個行業都無法避免。因為原料價格上漲帶動的是整個系統價格的上漲,到達消費終端時,任何商品的銷售價格相比漲價前已經發到消費者的極限,所以不必要產品的銷售務必會受阻,當消費者的錢有限時,消費只會向必需品傾斜,不是必需消費品的實體企業必遭淘汰。
2、新的實體會不斷出現,所有圍繞必需品的實體企業會有更大的生存空間,企業想要生存,不是必需,想辦法創造必需也得生存下去。
-
9 # 千里送來的羽毛
答:原材料價格暴漲,應該是各個國家瘋狂開啟印鈔模式造成的通脹,換句話說,錢貶值了。實體企業為了生存,只能採取以下措施:1,跟風漲價,這取決於企業是否具備定價權。2,偷工減料,以次充好。這樣將損壞企業形象。3,加強管理,降低損耗,節約成本,這樣可以促進企業提升管理水平。4,囤積原材料,應對漲價。這樣會造成原材料價格更加漲幅。能囤多少也取決於企業實力。
總之,原材料價格暴漲對實體企業又是一個打擊,又將會有部分的企業破產和倒閉
-
10 # Toconscience
豬肉早已飛到樹杈上了,咱老百姓還是正常過著唄,只是吃著自家做的一盤菜,合上去竟要20元,摸著憋憋的口袋,茫然了。
通貨膨脹竟真的像二氧化碳一樣,時刻存在著,觸手可及了。把資本形容為洪水猛獸原來是毫不為過,可以把我們小民剝的體無完膚。
車到山前必有路,拼搏了一年,總可以跟公司談一談工資增長的問題了,也必須得談-畢竟就這麼一根救命稻草!
結果一核算,利潤薄如紙。原材料漲的如海嘯來臨,市場競爭下,也只能如履薄冰的少許傳遞給客戶,只好自己承受大部分漲價。
利潤基本上就涼涼了。
我們人工成本和原材料成本基本持平。這麼多焦急的心等待著漲工資,結果一盆冷水下來,可想而知。
尋尋覓覓 冷冷清清 悽悽慘慘慼戚
企業需要客戶滿意、員工滿意方能穩定成長。
逆勢突襲還是保命?
風浪中總有弄潮兒。
-
11 # 老跨鬥
一、要麼水漲船高。
二、要麼被水淹死。
三、要麼順流而下。
四、要麼逆水行舟。
-
12 # 逝水浮萍780
苦逼的建材實體批發企業,每年這個時候都是電線電纜的銷售旺季,今年我都直接放棄了,根本都是出不動,下游訂多少我進多少。客戶也是叫苦連天,需求明顯減少。太難了。
-
13 # 詩書有範兒
任何產業都存在一個產業鏈,從上游到下游,有些產業鏈條長,有些產業鏈條短。
追溯產業鏈源頭,絕大多數為大宗商品的提供者,比如開礦。由於大宗商品是資源的屬性,其儲量或短期內的生產能力是基本固定的,而貨幣大放水時代,貨幣的供應量是大幅增加的。用一個大幅增加的貨幣去計價一個基本固定的資源,資源價格必然是上漲的。所以說原材料暴漲這個現象是全球貨幣大放水的必然結果。產業鏈源頭受到影響,產業鏈中的各個環節都必然受到傳導。
那麼產業鏈中的企業如何應對呢?
首先企業要進行定價權的評估。也就是說企業有沒有能力把上游上漲的價格傳導到下游去。
如何評估定價傳導能力呢?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你的產品可替代性越強,那麼客戶就對價格上漲越不買賬。
2,終端商品的替代性越強或者剛需性越弱,上漲的價Grand SantaFe傳導不下去。
3,在你這個產業鏈環節中,企業的市場地位越弱,定價權越低。
4,技術含量越低,品牌效應越低,定價權越低。
5,對上游的議價能力和對下游的議價能力不匹配,會導致利潤的變化。
如果經過上述客觀評估後發現自己企業在定價權方面很弱勢,那麼有以下幾種應對策略。
1,本身利潤率還可以的情況下,應該接受利潤減少的情況。於此同時,加強服務和技術和產品革新,熬跨競爭對手,迎接行業春天或者靜待價格向下遊傳導。
2,本身利潤率比較低,行業同質化嚴重的情況下,應該篩選優質客戶繼續供應,減少生產,逐步拋棄非優質客戶。
3,保留核心人員,精簡機構和非核心員工。既然是過冬,就要冬眠,就要減少新陳代謝。
4,開拓新領域,儘量往技術含量高,輕資產的行業去嘗試。
總的來說要審時度勢,客觀評估,保留團隊,維護客戶,擁抱科技。
-
14 # beyondzhoutom
這是美帝為首的西方金融資本對全球進行的金融戰爭,收割全球羊毛!中國必須堅持對外出售商品一律人民幣報價,一律瘋狂漲價!對金融資本反向收割!
-
15 # 王印352
豬肉雞蛋,期貨也在漲,大宗商品漲價過段時間就會傳導到終端消費領域,到時看專家又怎麼講吧,估計都在祈求天災呢,要不沒理由好避開貨幣超發的原因了!
-
16 # 25801339673
主要是國外疫情嚴重,原輔材料等配套物件難以正常進入中國且國外生產力是大打折扣,所以價位總在高位下不來,等疫情緩解時才能走入正軌,這波通脹行情可能還要持續一段時間!
-
17 # 我就是那個數字使用者
我是做豆製品的,生意做的小,既當老闆又當工人,比工人起得早乾的晚,機器壞了都得自己修,每天起早貪黑全靠量賺點微博利潤,但大豆價格從去年到今年漲價30%多,員工工資也漲價,豆製品批發的價格卻只能上漲3毛錢,今年生意還特別差,愁容滿面,甚至還不如打工,都說當老闆好,只是當大老闆好,小老闆有多苦逼又有幾人知道
-
18 # 喜羊羊20120219
原材料大漲無疑給製造業沉重一擊,出口製造企業更是雪上加霜,目前的情況是,如果給客戶加價,必然會遭到客戶的打壓,尤其是技術含量不高的製造業;反之,如果不加價,企業又會面臨利潤降低甚至虧損。
-
19 # 電纜楊JUN
以有限的企業實力應對重要客戶的業務合同,短平快的完成客戶訂單,不求高利潤,只求與重要客戶同呼吸共命運,攜手並肩渡過難關!
-
20 # 家林頻道
原材料上漲幾乎每年都會出現。但,大都是出現的銷售旺季。比如,每年的春節前期。今年春節後企業復工後,面臨的第一個難題,就是原材料暴漲。而有些行業,進入年後是處於行業的銷售淡季。何去何從,實體企業該如何面對開年復工後的漲價問題,我們從以下幾個問題進行分析:
01
原材料暴漲,會給實體企業造成哪些經營困難
一.年後開工難度大
今年雖然也受到疫情的影響,但和去年年後開工相比,相對是比較順利的。去年是年後產生用人難度大的問題。而今年就地過年政策,雖然不會存在用人難的問題。無論是車間工人,還是業務人員都能如期返廠。但,今年開工後卻遇到的問題是原材料暴漲的問題。給正常的年後開工造成以下的困難:
1. 原材料如何採購,如何存貨問題
去年年前的生意,很多的實體企業相比去年是有一定的盈利的。雖然利潤不是很樂觀。但總算比去年好很多。賺取的利潤,因為疫情的影響,讓很多實體企業心裡沒底,對未來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在這種心理狀態下,採用的規避風險的策略,就是“現金為王”。
現金為王的經營策略,讓很多的實體企業經營者去年年底,幾乎是零庫存的狀態。無論是原材料庫存,還是半成品,成品的庫存都是最小化的。
今年開年面對這原材料產品價格暴漲的問題。意味著開年就要用去年賺取的利潤,採購今年高價格的原材料,才能正式開工。
同時,目前的材料價格仍然呈現持續漲價的趨勢。如何合理的保持存貨,也是比較難以把握的問題。
2. 市場啟動困難
原材料漲價給實體企業經營者造成的最大的復工困境,就是啟動市場困難。主要體現為沒有庫存的商品,渠道內客戶訂單無法解決,不能儘快解決春節後客戶補貨的情況。如果,重新進行生產,就要面對客戶最敏感的問題,就是價格上漲的問題。漲價的幅度如何把握。渠道的客戶願不願意接受的問題。因為市場行情,目前並不理想。渠道內的分銷商幾乎是不願意多庫存。這樣整體市場啟動的工作,就會處於兩難的境地。而且有些行業一旦錯過了銷售季節,就會進入銷售淡季,再重新啟動市場非常難。
二. 小微企業經營難度加大
原材料的大幅度上漲,對於一些實力雄厚的企業,可以大規模的採購原材料。採購成本相對是比較有優勢的。同時,這類企業的產品市場容量較大。基本也不會存在庫存的風險性問題。況且目前所有的原材料都是呈現一直漲價的狀態。
而小微企業因為自身的規模有限,面對原材料的暴漲,採購的成本一定是最高的。這樣無形就造成了經營成本的增加,同類產品的價格定位就會較高,在市場競爭中不可能有價格優勢。
因為原材料產品漲價,造成小微企業產品定價沒有競爭力,這樣就會流失大量的客戶。一旦,客戶大面積的流失,小微企業生存就會面臨問題。
02
面對原材料價格暴漲,實體企業如何應對
我們上面分析了原材料暴漲,會給傳統實體企業造成的主要是復工困難。特別是對於小微企業更是非常困難。那麼,應該如何應對。
一.先啟動市場
原材料漲價,在以往正常的經營中,都會認為是水漲船高。而目前原材料上漲,為什麼會造成恐慌,主要是擔心價格上漲後,客戶不接受,消費者不接受。導致漲價後的產品無法進入市場銷售。所以,面對原材料的上漲,企業首先要做的是先啟動市場。
1. 利用原庫存,不漲價策略,啟動市場
利用原有的庫存,完成開工生產,最大化完成渠道內客戶春節後補充庫存的工作。這樣做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要留住原有的客戶,先啟用市場,完成第一階段的啟動工作。這樣對於原有足夠的庫存的企業,是比較容易的。
但如果原有庫存的 企業,想利用原有的庫存進行漲價,難度也是非常大的。這樣看似可以增加利潤,但也有可能會錯過最好的啟動市場的機會。
2. 迅速出臺新價格體系,啟動市場
對於沒有庫存的企業,需要重新採購目前上漲後原材料進行生產。這就是要涉及到重新進行產品價格定位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迅速的啟動渠道的客戶,讓客戶第一時間瞭解目前產品漲價後的價格。客戶也都能理解目前原材料上漲的問題。在目前的新價格體系基礎上,組織市場上客戶的訂單,然後按照訂單啟動生產。
二.重新最佳化產品結構
原材料上漲,造成企業所有的產品價格都要上浮,而且這次上浮的幅度也會很大。這樣就需要考慮企業產品,高價位,進入市場難度的問題。
從目前的市場格局看,高階產品的消費難度較大。作為企業的產品的組合,需要進行最佳化。調整產品路線,價效比高,但價格相對合適的產品,是應對目前市場的比較理想的方案。
所以,漲價後企業需要最佳化產品結構,做適應市場的中低產品。
出新品的策略,是根據目前的原材料漲價的背景下,分散客戶與消費者對原有產品漲價的關注。因為,客戶會對目前的漲價,一直持有觀望的態度。
三.經營策略的核心是如何“保市場”
我們在上面交流的,原材料上漲,也是會造成企業與企業之間,品牌與品牌企業的博弈。也就是在這場原材料持續暴漲的情況下,誰的製造成本低,誰進入市場的價格就會比較有優勢。
在年後目前的市場,各行業啟動的並不理想的情況下下,價格是特別有殺傷力的。
在這個階段,實體企業經營者,需要做出的經營策略的轉移,就是想辦法如何先保住市場,而不是考慮如何保住利潤。這個階段客戶都是保持觀望的狀態。企業想辦法留住自己的客戶,等待市場原材料價格穩定後,客戶也會穩定下來。
所以,目前實體企業的經營策略,就是要調整到如何在漲價的時期,如何能夠保住自己的市場。這是最關鍵的。
總結:
今年的復工面臨的原材料上漲,讓企業感覺到困難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市場本身的原因。在面對未來市場不確定的情況下,很難做到水漲船高。造成啟動市場非常困難。而對於任何企業來說,生存的根基是市場。
所以,面對本次原材料持續的漲價,企業的經營策略在一定的階段要調整為,如何保住自己的市場方向上。
(完)
回覆列表
疫情影響下資本家藉機大撈一把,面前半年內應該都是漲的趨勢,實體企業應該合理安排生產,水漲船高是合情合理的實際情況,千萬不要囤太多生產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