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攝像必需的三大準備 DV拍攝前,你準備好了嗎? (一 ) 要想用DV順利的拍攝出自己的數字影片,我們需要在拍攝前作一些必要的準備工作。在正式攝錄前,首先應該認真閱讀所要使用的DV攝像機的操作說明書,最好按說明書指示摸清所有機件、按鈕位置,並熟悉每項功能。可以先試拍幾次,以防正式攝錄時出錯。比如可能有時你會以為部件出現故障,其實,這是你不熟某些功能、模式或撥錯功能;也可能有時部件不受控制或無反應,其實這只是你撥錯了鎖定或自動摸式。 不同型號或規格的DV攝像機,在功能和操作方法上存在很大的差異,一般的準備步驟如下: 1.檢查鏡頭 每次使用前或使用後都要習慣檢查一下鏡頭,先用氣囊把鏡頭上大顆粒的灰塵或異物吹掉,然後用乾淨的軟布或鏡頭紙輕輕拭擦,也可以蘸上酒精或鏡頭清潔劑擦洗,但不要用水擦,更忌用粗硬的紙或布損傷鏡頭。最好是在鏡頭前加一個UV鏡。既可以保護鏡頭,又方便清洗,每次只是清洗UV鏡就簡單很多。 2.檢查磁頭 每次使用前,先放幾十秒以前已錄的帶子,看影象是否正常,影片磁頭是DV攝像機最易損壞的部件。就是在正常的條件下,磁頭的壽命也只有1000h。DV攝像機如果長期使用而又不注意保養清潔,磁頭就會出現結垢或結灰的現象,從而影響拍攝和播放質量,影象會明顯出現“馬賽克”;磁帶重放時,電平和信噪比都會下降。使用清潔帶可以有效的消除這種現象。 清潔帶的使用能有助於改善拍攝的效果,但如果使用不當也會給攝像機帶來損害。為此,下面簡要介紹一下正確使用清潔帶的方法。 (1)以放置任何需要錄影或播放的錄影帶同樣的方式將清潔帶放入錄影機中。 (2)按PLAY鍵,最多不要超過10s,按STOP鍵。 (3)取出清潔帶(勿倒帶)再觀看播放和錄製的影象。 (4)如果影象沒有恢復正常,重複前面提到的步驟(1)—(3),但是重複操作不要超過3次。 在每次使用清潔帶時請勿倒帶。請一直使用到清潔帶捲到頭為止。另外,清潔帶不能持續使用太長時間,否則會導致磁頭的磨損。 3.調整彩色電子尋像器 彩色尋像器其實就是一隻攝像機上隨機的小型電視監視器,所起的作用也與隨機監視器相仿。隨機2.5英寸液晶顯示監視器,耗電量較大,一般佔總耗電量的25%,所以建議有需要時才用,這樣才能延長你的拍攝時間。拍攝時,可根據現場需要調整尋像器到合適的觀察位置,拍攝結束後又可方便地摺合收攏它。一般的尋像器都為上下移動式以配合各種拍攝位置,但是千萬不要用手握尋像器來提起攝像機,以免損壞尋像器。如果攝像者戴眼鏡,還應該透過尋像校正器來進行調整,以保證在尋像器顯示屏上獲取清晰的影象效果。 4.DV帶的安裝準備 攝錄的內容雖然已儲存記錄下來,但如果片段太多,就很容易忘記它的位置,有時不小心還會把內容刪除。這樣的情況怎麼來預防呢? 我們可以在拍攝前首先要貼上標籤,插入DV攝像機前,請給新的DV磁帶貼上標籤,並寫清楚主題內容及順序,並貼在規定的位置。 另外在使用新DV磁帶或長久沒用過的DV磁帶時,最好讓新帶在機內先快進lmin然後再倒回使用,以防因潮溼粘帶而影響攝製畫面的質量。 5.檢查調校日期/時鐘指示系統 一般來說,對於第一次使用的DV攝像機,要先設定一下它的日期和時間。並把它調整到符合拍攝需要的狀態,具體方法:首先要檢查位於機身底座電池室內的電池的電力狀況,調整好日期/時鐘指示上的時間碼,時間碼可顯示年、月、日或顯示年、月、日、時、分,設定時可以設定顯示、不顯示或自動。一般一次調整後,可長期使用,拍攝時只需按動選擇按鈕即可。電池大約可一年更換一次。有些DV攝像機的日期/時間顯示功能還顯示世界時,這對經常要出國旅遊的拍攝者非常方便。一般在DV攝像機上既能顯示當地的標準時間,又可按拍攝者的需要轉換成世界上其他國家或地區的時間。如,既可調製出中國的臺北時間,又可根據時間區域表和地區號碼,轉換成拍攝者將要去的國家的時間。如果取景器內時間/日期不斷閃,你只要放入新的紐扣電池就可解決。 6.檢查電池 電池是DV攝像機的動力源泉,這一步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是在戶內攝像,可以用電源連線線和交流電源轉變器來連線交流電來使用,這時可以先將交流電源轉接器接好,然後開啟DC IN插孔蓋,將連線線的一端插入即可;如果在戶外攝像,就要用充電式電池來作為電源了,在拍攝的前一天晚上就要把電池充好,因為充足電需要幾個小時時間,所以千萬不能在拍攝前才檢查電池裡的電是否充足。一般的DV攝像機具有可充電的電池組、交流電源轉接器和汽車電池等3種供電方式。其中,以可充電電池組方式最方便。它由於不受電源線長短的限制,因此,在拍攝時的活動範圍可以大大增加。但要經常注意檢查電池的充電情況,以確保電池組有充足電力供攝像機使用。 7.調整白平衡 白平衡調整(WHITEBAL)是攝像機工作中一個很重要的環節。我們人眼觀看白色的物體,在不同的色溫光照條件下都是白色的,而DV攝像機卻不一樣,它根據現場光照色溫的不同,拍攝後,記錄在磁帶上的白色可能是淡藍色的或是淡橙色的。為了能真實地還原現場的景物顏色,必須根據拍攝現場的光線調整攝像機的感測器,也就是白平衡的調整。白平衡的調整有自動和手動兩種。那麼,在什麼情況下用自動,什麼情況下用手動呢?選用自動白乾衡調整時只要將白平衡選擇開關置於自動位置,DV攝像機就能適應室內和室外的大部分光線的色溫。在色溫2500~6500K時攝像機都能保持較好的白平衡,我們現在一般使用的DV攝像機自動化程度都很高,在正常的光線下使用自動的白平衡調整都能獲得較滿意的色彩效果。 在下列情況下,DV攝像機自動白平衡會失靈: (1)在夜間拍攝蠟燭光或室外拍攝煙火時。 (2)在某些水銀燈、鈉蒸汽燈或其他極亮照明下時。 (3)兩種不同色溫的光源混合時。 (4)強逆光拍攝時以及運用微距功能拍攝時。 (5)在濛濛細雨和雪地拍攝時。 (6)環境亮度低於攝像機的規定照度時。 (7)日落、日出或帶有強烈的紅色調時。 (8)攝像機和被攝景物不是處在同一光源下,且光比相差很大時。 當出現上述情況時,應將DV攝像機的白平衡調整開關置於手動調整方式。手動平衡也有兩種,“室內”或“室外”擋。“室內”擋,機內程式已設定色溫為3200K狀態。“室外”擋,機內程式已設定色溫為5600K。凡是現場色溫低於機內程式設定的色溫,拍攝出來的影象都偏紅色,高於現場色溫的拍攝出來的影象都偏藍色。一般情況下,可以把“白平衡選擇器”放在“自動擋”。 8.調整構鏡框 另外,由於每個人的視力也是不同的,所以應該根據拍攝者的視力調整攝像機構鏡框。為了清楚地看見鏡框中的文字或標記,你可以調整鏡框下部或旁邊的把手或者旋鈕。人的視覺不同,即使是用同一型號的DV攝像機,感覺亦有所分別。所以當拍攝者將DV轉給另一個人使用時,應重新作出調整。 9.調整扣帶 適當調整扣帶,可以減輕拍攝時手部的疲勞。扣帶調得太鬆,手持時攝像機會向其中一邊下墜,所以手部會感到很累。而由於每個人的手掌大小也有不同,因此調整扣帶時要根據自身的情況決定。 調整扣帶時,首先把手伸入扣帶裡,手指需接觸到錄影鍵和焦距按鈕,然後抱在胸前,調整鬆緊度。注意防止攝像機滑落。 10.準備好照明裝置 拍攝外景時,一般選擇用電池發光的滷燈。有時為了彌補燈光的不足,可以準備一塊白板反射光線或用鋁箔來增強光度;黑色的薄 遊記顧名思義就是記遊。也就是對一次出行、遊覽、參觀等的記錄。它是透過對自然風光、風景名勝、城市景觀、景觀中的人與事進行描繪,來達到記事、抒情、說理等目的。所以拍攝遊記時,一定要具備“遊”的記錄,沒有“遊”,也就不會有“遊記”。 旅遊攝像題材涉及面廣,凡風光名勝、風土人情、奇花異草、名獸珍禽,以及吃、住、行等等,都是旅遊攝像的基本題材。旅遊生活流動性大,計劃性強,時間受到一定限制。旅遊景觀、氣候變化等都有很大的機遇性。陰晴雨晦,頗難預料,拍攝光線的選擇有時也會受到較大的限制。同時,也可能遇到一點“突發性”的天象變化或題材。旅遊攝像紀念性強。各種題材的旅遊攝像作品都有一定的紀念意義,個人或群體的遊覽留影,也有很珍貴的紀念價值。 二、遊記拍攝準備 1、裝置準備 DV肯定是非常需要的了,您可以選擇選擇重量輕、體積小的攝像機,這樣使用起來比較方便。DV都必須用電池才能正常工作,這意味著你有必要帶上充電器和電池。另外,備用電池也是很需要的哦,您最好再買上一副原配電池,這樣,在電池沒有電的時候,就可以拿出來備用了。當然,您回旅館的時候,千萬不要忘記充電哦。 2、錄影帶 帶上DV外出旅遊要考慮的另一件大事就是帶上充足的錄影帶,一般錄影帶可以錄1個小時,您可以多備幾盤,否則當您錄影帶錄滿後,再看到美景或有趣的活動,就只能望景興嘆了! 除了攝像機、電池以及儲存卡外,其它如攝像包、三腳架、防雨布、鏡頭紙等最好也要帶上一點,這樣會讓您帶回更多的美景哦。 3、景點知識準備 對旅途各地基本情況的認知是我們拍攝“DV遊記”的必修功課。旅遊本來便是一項開闊視野、增長見聞的活動,而DV創作對見聞的深度與廣度有了更高層次的追求。要充分了解旅遊目的地的氣候、地理、人文環境、自然環境等。如只有對藏傳佛教有所瞭解,才可能拍攝出西藏最具魅力的文明底蘊及其凝重的氣質。它也許不是萬人瞻仰的華堂金殿,也許已經殘缺破損、無人問津,但依然有一種動人心魄的魅力吸引你駐足觀望,並將它攝人旅途的影像記憶。 4、DV拍攝知識準備 對於DV使用方面的知識,您可以從多方面獲得。如從網路上,我們網站這個DV專欄,就介紹了許多DV拍攝等方面的知識。另外,您也可以從DV圖書上獲得,例如最新出版的DV圖書《數碼攝像從入門到精通》非常適合初、中級DV愛好者使用,如圖1。該書在介紹DV使用、選購、操作常識的基礎上,向讀者介紹了鏡頭的組織、影像構圖、拍攝方向、角度、影像景別等攝像方面的有關知識以及推拉、搖攝、移攝、跟攝、甩攝等動態鏡頭的具體操作方法。讓您看了以後就能按介紹的內容拍攝出有特色的影片。 三、瞭解一下拍攝內容 旅遊攝像的目的,主要是記錄旅遊者在遊覽時的所見、所聞、所歷、所感。在旅途中,旅遊者有機會接觸多種多樣的事物,採擷各種各樣的鏡頭。不只是以吃、住、行為基本內容的旅遊生活紀實才是旅遊攝像的題材和內容,珍稀動物、如圖2。奇花異草、旖旎秀麗的自然風光、別具情趣的風土人情,都可以攝入你的鏡頭。名勝古蹟也是拍攝旅遊錄影片的一個重要內容。 旅遊是一種極富樂趣的觀光娛樂活動,旅遊攝像是旅遊活動的忠實記錄。因此,畫面是否生動自然,有無濃厚的生活氣息,往往是旅遊拍攝的關鍵,如果採用抓拍的手法,不加干涉地拍攝一些諸如行路、做飯、營地、野餐、篝火、娛樂、爬山、涉水、交談、記日記、游泳、遊戲、晚會,以及互相幫助等獨特生動的旅遊生活場面,將會更能反映豐富多彩的旅遊生活。 在旅遊時,人是穿行於景物之間邊走邊觀賞的。這時候,拍攝就要靈活機動,善於變化,既要拍景,又要攝入,由景物的空鏡頭搖向人物,讓人物走入空鏡頭畫面,由人物的欣賞視線或行走方向再搖出景物,或是由全景人物推向景物結束錄影,以使人、物有機地融合在一起。
DV攝像必需的三大準備 DV拍攝前,你準備好了嗎? (一 ) 要想用DV順利的拍攝出自己的數字影片,我們需要在拍攝前作一些必要的準備工作。在正式攝錄前,首先應該認真閱讀所要使用的DV攝像機的操作說明書,最好按說明書指示摸清所有機件、按鈕位置,並熟悉每項功能。可以先試拍幾次,以防正式攝錄時出錯。比如可能有時你會以為部件出現故障,其實,這是你不熟某些功能、模式或撥錯功能;也可能有時部件不受控制或無反應,其實這只是你撥錯了鎖定或自動摸式。 不同型號或規格的DV攝像機,在功能和操作方法上存在很大的差異,一般的準備步驟如下: 1.檢查鏡頭 每次使用前或使用後都要習慣檢查一下鏡頭,先用氣囊把鏡頭上大顆粒的灰塵或異物吹掉,然後用乾淨的軟布或鏡頭紙輕輕拭擦,也可以蘸上酒精或鏡頭清潔劑擦洗,但不要用水擦,更忌用粗硬的紙或布損傷鏡頭。最好是在鏡頭前加一個UV鏡。既可以保護鏡頭,又方便清洗,每次只是清洗UV鏡就簡單很多。 2.檢查磁頭 每次使用前,先放幾十秒以前已錄的帶子,看影象是否正常,影片磁頭是DV攝像機最易損壞的部件。就是在正常的條件下,磁頭的壽命也只有1000h。DV攝像機如果長期使用而又不注意保養清潔,磁頭就會出現結垢或結灰的現象,從而影響拍攝和播放質量,影象會明顯出現“馬賽克”;磁帶重放時,電平和信噪比都會下降。使用清潔帶可以有效的消除這種現象。 清潔帶的使用能有助於改善拍攝的效果,但如果使用不當也會給攝像機帶來損害。為此,下面簡要介紹一下正確使用清潔帶的方法。 (1)以放置任何需要錄影或播放的錄影帶同樣的方式將清潔帶放入錄影機中。 (2)按PLAY鍵,最多不要超過10s,按STOP鍵。 (3)取出清潔帶(勿倒帶)再觀看播放和錄製的影象。 (4)如果影象沒有恢復正常,重複前面提到的步驟(1)—(3),但是重複操作不要超過3次。 在每次使用清潔帶時請勿倒帶。請一直使用到清潔帶捲到頭為止。另外,清潔帶不能持續使用太長時間,否則會導致磁頭的磨損。 3.調整彩色電子尋像器 彩色尋像器其實就是一隻攝像機上隨機的小型電視監視器,所起的作用也與隨機監視器相仿。隨機2.5英寸液晶顯示監視器,耗電量較大,一般佔總耗電量的25%,所以建議有需要時才用,這樣才能延長你的拍攝時間。拍攝時,可根據現場需要調整尋像器到合適的觀察位置,拍攝結束後又可方便地摺合收攏它。一般的尋像器都為上下移動式以配合各種拍攝位置,但是千萬不要用手握尋像器來提起攝像機,以免損壞尋像器。如果攝像者戴眼鏡,還應該透過尋像校正器來進行調整,以保證在尋像器顯示屏上獲取清晰的影象效果。 4.DV帶的安裝準備 攝錄的內容雖然已儲存記錄下來,但如果片段太多,就很容易忘記它的位置,有時不小心還會把內容刪除。這樣的情況怎麼來預防呢? 我們可以在拍攝前首先要貼上標籤,插入DV攝像機前,請給新的DV磁帶貼上標籤,並寫清楚主題內容及順序,並貼在規定的位置。 另外在使用新DV磁帶或長久沒用過的DV磁帶時,最好讓新帶在機內先快進lmin然後再倒回使用,以防因潮溼粘帶而影響攝製畫面的質量。 5.檢查調校日期/時鐘指示系統 一般來說,對於第一次使用的DV攝像機,要先設定一下它的日期和時間。並把它調整到符合拍攝需要的狀態,具體方法:首先要檢查位於機身底座電池室內的電池的電力狀況,調整好日期/時鐘指示上的時間碼,時間碼可顯示年、月、日或顯示年、月、日、時、分,設定時可以設定顯示、不顯示或自動。一般一次調整後,可長期使用,拍攝時只需按動選擇按鈕即可。電池大約可一年更換一次。有些DV攝像機的日期/時間顯示功能還顯示世界時,這對經常要出國旅遊的拍攝者非常方便。一般在DV攝像機上既能顯示當地的標準時間,又可按拍攝者的需要轉換成世界上其他國家或地區的時間。如,既可調製出中國的臺北時間,又可根據時間區域表和地區號碼,轉換成拍攝者將要去的國家的時間。如果取景器內時間/日期不斷閃,你只要放入新的紐扣電池就可解決。 6.檢查電池 電池是DV攝像機的動力源泉,這一步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是在戶內攝像,可以用電源連線線和交流電源轉變器來連線交流電來使用,這時可以先將交流電源轉接器接好,然後開啟DC IN插孔蓋,將連線線的一端插入即可;如果在戶外攝像,就要用充電式電池來作為電源了,在拍攝的前一天晚上就要把電池充好,因為充足電需要幾個小時時間,所以千萬不能在拍攝前才檢查電池裡的電是否充足。一般的DV攝像機具有可充電的電池組、交流電源轉接器和汽車電池等3種供電方式。其中,以可充電電池組方式最方便。它由於不受電源線長短的限制,因此,在拍攝時的活動範圍可以大大增加。但要經常注意檢查電池的充電情況,以確保電池組有充足電力供攝像機使用。 7.調整白平衡 白平衡調整(WHITEBAL)是攝像機工作中一個很重要的環節。我們人眼觀看白色的物體,在不同的色溫光照條件下都是白色的,而DV攝像機卻不一樣,它根據現場光照色溫的不同,拍攝後,記錄在磁帶上的白色可能是淡藍色的或是淡橙色的。為了能真實地還原現場的景物顏色,必須根據拍攝現場的光線調整攝像機的感測器,也就是白平衡的調整。白平衡的調整有自動和手動兩種。那麼,在什麼情況下用自動,什麼情況下用手動呢?選用自動白乾衡調整時只要將白平衡選擇開關置於自動位置,DV攝像機就能適應室內和室外的大部分光線的色溫。在色溫2500~6500K時攝像機都能保持較好的白平衡,我們現在一般使用的DV攝像機自動化程度都很高,在正常的光線下使用自動的白平衡調整都能獲得較滿意的色彩效果。 在下列情況下,DV攝像機自動白平衡會失靈: (1)在夜間拍攝蠟燭光或室外拍攝煙火時。 (2)在某些水銀燈、鈉蒸汽燈或其他極亮照明下時。 (3)兩種不同色溫的光源混合時。 (4)強逆光拍攝時以及運用微距功能拍攝時。 (5)在濛濛細雨和雪地拍攝時。 (6)環境亮度低於攝像機的規定照度時。 (7)日落、日出或帶有強烈的紅色調時。 (8)攝像機和被攝景物不是處在同一光源下,且光比相差很大時。 當出現上述情況時,應將DV攝像機的白平衡調整開關置於手動調整方式。手動平衡也有兩種,“室內”或“室外”擋。“室內”擋,機內程式已設定色溫為3200K狀態。“室外”擋,機內程式已設定色溫為5600K。凡是現場色溫低於機內程式設定的色溫,拍攝出來的影象都偏紅色,高於現場色溫的拍攝出來的影象都偏藍色。一般情況下,可以把“白平衡選擇器”放在“自動擋”。 8.調整構鏡框 另外,由於每個人的視力也是不同的,所以應該根據拍攝者的視力調整攝像機構鏡框。為了清楚地看見鏡框中的文字或標記,你可以調整鏡框下部或旁邊的把手或者旋鈕。人的視覺不同,即使是用同一型號的DV攝像機,感覺亦有所分別。所以當拍攝者將DV轉給另一個人使用時,應重新作出調整。 9.調整扣帶 適當調整扣帶,可以減輕拍攝時手部的疲勞。扣帶調得太鬆,手持時攝像機會向其中一邊下墜,所以手部會感到很累。而由於每個人的手掌大小也有不同,因此調整扣帶時要根據自身的情況決定。 調整扣帶時,首先把手伸入扣帶裡,手指需接觸到錄影鍵和焦距按鈕,然後抱在胸前,調整鬆緊度。注意防止攝像機滑落。 10.準備好照明裝置 拍攝外景時,一般選擇用電池發光的滷燈。有時為了彌補燈光的不足,可以準備一塊白板反射光線或用鋁箔來增強光度;黑色的薄 遊記顧名思義就是記遊。也就是對一次出行、遊覽、參觀等的記錄。它是透過對自然風光、風景名勝、城市景觀、景觀中的人與事進行描繪,來達到記事、抒情、說理等目的。所以拍攝遊記時,一定要具備“遊”的記錄,沒有“遊”,也就不會有“遊記”。 旅遊攝像題材涉及面廣,凡風光名勝、風土人情、奇花異草、名獸珍禽,以及吃、住、行等等,都是旅遊攝像的基本題材。旅遊生活流動性大,計劃性強,時間受到一定限制。旅遊景觀、氣候變化等都有很大的機遇性。陰晴雨晦,頗難預料,拍攝光線的選擇有時也會受到較大的限制。同時,也可能遇到一點“突發性”的天象變化或題材。旅遊攝像紀念性強。各種題材的旅遊攝像作品都有一定的紀念意義,個人或群體的遊覽留影,也有很珍貴的紀念價值。 二、遊記拍攝準備 1、裝置準備 DV肯定是非常需要的了,您可以選擇選擇重量輕、體積小的攝像機,這樣使用起來比較方便。DV都必須用電池才能正常工作,這意味著你有必要帶上充電器和電池。另外,備用電池也是很需要的哦,您最好再買上一副原配電池,這樣,在電池沒有電的時候,就可以拿出來備用了。當然,您回旅館的時候,千萬不要忘記充電哦。 2、錄影帶 帶上DV外出旅遊要考慮的另一件大事就是帶上充足的錄影帶,一般錄影帶可以錄1個小時,您可以多備幾盤,否則當您錄影帶錄滿後,再看到美景或有趣的活動,就只能望景興嘆了! 除了攝像機、電池以及儲存卡外,其它如攝像包、三腳架、防雨布、鏡頭紙等最好也要帶上一點,這樣會讓您帶回更多的美景哦。 3、景點知識準備 對旅途各地基本情況的認知是我們拍攝“DV遊記”的必修功課。旅遊本來便是一項開闊視野、增長見聞的活動,而DV創作對見聞的深度與廣度有了更高層次的追求。要充分了解旅遊目的地的氣候、地理、人文環境、自然環境等。如只有對藏傳佛教有所瞭解,才可能拍攝出西藏最具魅力的文明底蘊及其凝重的氣質。它也許不是萬人瞻仰的華堂金殿,也許已經殘缺破損、無人問津,但依然有一種動人心魄的魅力吸引你駐足觀望,並將它攝人旅途的影像記憶。 4、DV拍攝知識準備 對於DV使用方面的知識,您可以從多方面獲得。如從網路上,我們網站這個DV專欄,就介紹了許多DV拍攝等方面的知識。另外,您也可以從DV圖書上獲得,例如最新出版的DV圖書《數碼攝像從入門到精通》非常適合初、中級DV愛好者使用,如圖1。該書在介紹DV使用、選購、操作常識的基礎上,向讀者介紹了鏡頭的組織、影像構圖、拍攝方向、角度、影像景別等攝像方面的有關知識以及推拉、搖攝、移攝、跟攝、甩攝等動態鏡頭的具體操作方法。讓您看了以後就能按介紹的內容拍攝出有特色的影片。 三、瞭解一下拍攝內容 旅遊攝像的目的,主要是記錄旅遊者在遊覽時的所見、所聞、所歷、所感。在旅途中,旅遊者有機會接觸多種多樣的事物,採擷各種各樣的鏡頭。不只是以吃、住、行為基本內容的旅遊生活紀實才是旅遊攝像的題材和內容,珍稀動物、如圖2。奇花異草、旖旎秀麗的自然風光、別具情趣的風土人情,都可以攝入你的鏡頭。名勝古蹟也是拍攝旅遊錄影片的一個重要內容。 旅遊是一種極富樂趣的觀光娛樂活動,旅遊攝像是旅遊活動的忠實記錄。因此,畫面是否生動自然,有無濃厚的生活氣息,往往是旅遊拍攝的關鍵,如果採用抓拍的手法,不加干涉地拍攝一些諸如行路、做飯、營地、野餐、篝火、娛樂、爬山、涉水、交談、記日記、游泳、遊戲、晚會,以及互相幫助等獨特生動的旅遊生活場面,將會更能反映豐富多彩的旅遊生活。 在旅遊時,人是穿行於景物之間邊走邊觀賞的。這時候,拍攝就要靈活機動,善於變化,既要拍景,又要攝入,由景物的空鏡頭搖向人物,讓人物走入空鏡頭畫面,由人物的欣賞視線或行走方向再搖出景物,或是由全景人物推向景物結束錄影,以使人、物有機地融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