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新中國第一傢俬人博物館——觀復博物館館長馬未都近日做出一個決定:成立觀復基金會,並把他幾十年收藏的文物全部捐給觀復博物館,由基金會理事會統一管理。在做出這個決定時,馬未都也覺得很心疼,但是他必須要走出這一步。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他一手建立起來的博物館永續生存。
9
回覆列表
  • 1 # 宇哥帶你讀原著

    馬未都先生不止在一次的公開場合表示要將自己所有的藏品都捐給博物館。

    我們都知道搞收藏的人都是以取得為樂的,有人為了收藏物件可以傾家蕩產,可以不計利益成本,可以廢寢忘食,可以夜不能寐,哪怕用生命的代價也在所不惜。

    馬先生的藏品也是幾十年來,費盡心血倒騰回來的。

    這些古董已經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了,他最主要的榮譽地位都是收藏得來的。

    那麼做出這樣的決定,馬先生到底是怎麼想的呢?

    馬先生在接受楊瀾採訪的時候就道出了其中的原由。

    馬先生說:藏品都是聚聚散散的,古人也曾經無數次發出這樣的感嘆。

    藏品從我這裡流失出去,是散了,但是對於在別人那裡,又變成了聚。

    這個藏品是不可能永遠聚下去的,就連皇帝都不能。

    東西一旦擁有多了,那麼擁有的過程帶來的滿足和榮譽,就是最大的好處。

    再想要過多,那就會適得其反了。

    “無餘才是至樂”,一個人擁有太多寶貝,那麼就會變成自己的累贅。

    也不能留給孩子,那也是不穩定的因素。

    只有捐給社會,才能體現其最大的價值。

    從當代的大收藏家張伯駒,王世襄,再到他自己,都證明了散才是最好的收藏。

    “散”才是現在對於馬先生最好的結局。

    當然,對於馬未都的兒子來說,他說想讓馬未都這位父親給自己留一件。

    馬先生說,那也可以,留一個念想。

    所以對於馬先生來說,這些都是大智慧,都是參透了許多人世間的大道,形成的決定。

    這對於社會與他自己都是最後的選擇。

  • 2 # 我是一個小書蟲

    張伯駒說,“予所收藏,不必終予身,為予有,但使永存吾土,世傳有緒”。這是偉大收藏家的風範!

    捐給博物館是藏品最好的歸宿。

    1 把藏品捐給博物館,可以保護好收藏的文物。馬先生自己也有博物館,但是當馬先生不在了,雖然當今是太平盛世,但是對收藏品來說,捐給博物館應該是對收藏品來說是最安全的,也是最好的保護。

    2 收藏品的價值在於藏品所含有的文化,把收藏品上的文化傳承好,收藏品的文化為大眾所熟知,我想應該是收藏品價值最好的體現,最好的方式是把收藏品捐給博物館,這樣可以把收藏品的文化價值更好的展現出來。

    3 收藏品屬於馬先生,收藏品文化價值屬於全人類,這一點,馬先生心裡非常清楚。

    4 馬先生是個不差錢的主,愛的是收藏品,而不是收藏品的價格。

    5 馬先生是個有智慧通達的人,對收藏不僅僅是喜愛,更有很深的認識,歷史上的大收藏家張伯駒也是把自己喜愛的文物捐獻出來。

    對於馬先生這個智慧通達的人,他心裡清楚,捐給博物館是收藏品最好的歸宿。

  • 3 # 基層農人

    謝謝邀請! 馬先生的收藏有很多年頭了,也收藏了很多文物,說明了對收藏的熱愛和對生活的追求,幾十載如一日,凝聚了馬先生多少心血,精力和財力,其中的堅辛,常人無法想象,更凝聚了對中華民燦爛文化的摯愛,珍惜和保護,用珍貴的文物展現了絢麗多彩的文史畫面,中華民族的曾經輝煌和千古春秋。 文物只有面世於大眾,才能體現其本身價值,文物也屬全人類共賞,特別是國寶級文物,非屬個人所有,這樣到使文物失去了本身價值,給曾經的輝煌留下一點迷角,也埋藏了許多研究的文化資訊,捐給搏物館,更能為大眾所觀賞,借鑑和從中瞭解到很多時代背景,藝術特性和文化價值,也更加顯現出馬先生的博大情懷和智慧。 捐給博物館,還是儘量考慮文物聚集在一塊,以勉再次流失,也便於專人管理,集體保護。因幾十年苦藏經營,以後無人管理,會使文物流離失所,多年心血枉費,會讓馬先生心裡流血。捐出去也是收藏文物的一個最好的歸宿。這可能是馬先生的高超智慧所想。 總之,捐給博物館,顯現了馬先生的博大情懷,對中華民族文化的摯愛,對文物的珍惜,對歷史價值的研討和對藝術價值的追求,對祖國文化的貢獻!

  • 4 # 笑傲江湖1237552

    金蟬蛻殼,換湯不換藥———他深知捐字的學問多也許招數變幻無窮的!也深知自己博物館是垃圾館了!他也深知國家接受他的捐給左又難右又難的……因為是雞筋博物館:明知無味,棄之可惜,國家接受捐給了而他一樣是館長,不但要養他還要養一大班人馬,每年定期給一筆博物館費!這個捐何而不樂呢!以後名正言順地掛牌騙取更多的鑑定。總之就是一句話,左手捐給右手,老馬老謀深算啊!

  • 5 # 鄱湖方舟

    對於馬未都先生的這一舉動,讓很多人疑惑不解,這麼多寶貝不留給子女,不傳給後代,為什麼要去捐贈呢?

    一是為了館名的寓意,觀復博物館館名源自老子《道德經》“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其寓意著宇宙萬物相互運作生長,我們得以觀察它們的本根源頭,不論其如何變化多端終會迴歸根本。而觀復博物館藏品的根本就是國家,是屬於國家的。

    二是馬未都先生本人的心願。馬未都先生認為最理想的狀態就是捐出一切,安然而退。不希望晚年還揹負著鉅額的包袱,捐出以後自己能夠以一個普通參觀者的身份悄然買票進館,更為輕鬆地享受這裡的一切,那才是福氣了!

    三是為了館藏得到更好的管理。博物館交給社會管理,使其社會化,成為社會公共財富。讓更多的人參與其中,讓更多的人受益。

  • 6 # 井中有眼

    馬未都先生也是為了更好的把這個博物館做下去,他是真正的愛這個文物和古董,並且一心想著觀復博物館能走下去,他只有割捨出自己最最心頭上的肉才可以讓觀復從新中國第一家民營博物館到現在一直存活下去,還能保持收支平衡,現在觀復博物館慢慢走入正軌了,其實馬先生為此作出的努力很大,他上電視節目做文化講壇,講文物的文化傳播出去,使得更多的人能喜歡自己國家的文化,愛上收藏文化,努力不白費,社會上真正的起了反響,引起了收藏熱。

    收藏的最高境界不是據為己有,而是要把自己最喜歡的東西讓大家都看得見,分享出去,獨樂樂不如眾樂樂,馬先生的做法肯定會在以後能得到大家的理解。

  • 7 # 風雲說收藏

    你好,關於馬未都把自己的收藏捐獻給觀復博物館,這個事情確實需要下很大的決心,不是誰都能做出這麼大的犧牲的。對於一個深愛著自己手裡的古玩的人,把自己心愛的東西捐贈出去,就像割自己身上的肉一樣,捫心自問,我目前是達不到那種境界的。

    有人會說,馬未都把自己的古玩捐獻給觀復博物館,觀復博物館不就是馬未都的嗎?那還不是左手給右手?其實不然,私人的物品一旦進入博物館,就會由國家建檔報備,這些物品就不再屬於個人了。也就是說,一旦古玩進入觀復博物館,馬未都只對它們有管理權,沒有擁有權了。

    有人可能會覺得馬未都傻,自己的寶貝留給後人不好嗎?幹嘛非要把自己幾十年辛苦淘來的寶貝捐贈?人都是自私的,大家這麼想,當然無可厚非。馬未都能毅然把古玩都捐贈出去,正好說明了他的超脫和我們都難以到達的境界。

    人生百年,我們可以擁有很多,但是身後卻是什麼也帶不走的,我們收藏一件古玩,看似我們擁有了它,但是,我們卻往往只是它的一個過客。我們走了,它們還在,它們可以屬於你,同樣也會屬於別人,也就是說,古玩從來不會屬於哪一個人,我們只不過是它們生命中的一瞬間。

    馬未都曾經說過;一個人在鉅富中死去是一種恥辱。從這句話,我們可以感受到馬未都超然的價值觀,這一句話很多人都明白,但是很多人卻放不下這些帶不走的東西。

    馬未都又說:我不希望兒子形成對財富的不良心態,並由此輕薄誠實勞動的價值與意義。我想這句話大家都看得懂,我就不解釋了,我們從馬未都這兩句話知道他是個活得明白的人,也能理解馬未都為什麼願意把古玩全部捐獻了。

  • 8 # 貝爾格歷爾斯

    天大的財 也可能是太大的禍 你這輩子就多拿一塊錢有可能你就完了 他想讓子孫做個富家翁就好吧 我個人的我淺見

  • 9 # 大峰上雨

    人生的路,他走到頭了;他太厲害了,別人一輩子可能完不成的任務,他提前完成了,所以他的人生路,早已經到頭了。而偉大的事業,他還沒有開始!天時?地利?人和?我在遠方等著他。

  • 10 # 手機使用者11783069212

    一個形勢犯子,偷子幾塊婦女用過的月事布,包臉上當拉圖什用,也就是他能作出來,時間會告訴後人張伯駒是怎麼回事的,他屁都不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海賊王》中,路飛他們即將踏上和之國,那麼他們在和之國又會引發什麼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