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濟南的冬天26

    如果YF23獲勝,結果可能是成為一款超級牛逼的五代機,也可能會成為一款難產甚至被砍掉的飛機。YF22能戰勝YF23,就是因為YF23技術過於激進,技術風險和成本風險都太大。這和中國研製五代機時,成飛方案戰勝沈飛方案原因差不多。沈飛方案是三翼面,對飛控的要求異常複雜,高層就選擇了相對成熟的成飛鴨式佈局方案

  • 2 # 軍武資料庫

    看看現在發生的事情就可以推斷沒有發生的事情的。

    W君先和大家看看YF-22獲勝後轉變成F-22到底有哪些變化,據此來推測如果YF-23獲勝後那麼會是怎樣的一架戰機。

    說實話,W君也是YF-23的超級粉絲,因此儘量客觀的來回答這道問題。

    話說正題:

    上面是一張YF-22閃電II 戰鬥機和F-22猛禽戰鬥機的對比圖。我們可以看到YF-22和F-22本身就有著相當大的差別,從機身厚度長度、機翼形狀、再到進氣道的佈置和尾噴口的設計都有顯著的差別。W君的資料中表示YF-22到F-22最終成型的過程中美國軍方一共向洛克希德馬丁和波音公司提出了5100多項修改要求。在這樣細緻的打磨下F-22才有今天的成績。

    如果現在看習慣了F-22那麼再看YF-22大家是不是有一種“這架飛機很簡陋”的感覺呢?

    同角度對比圖咱們再上一張,大家來找茬。

    等不及了吧,咱們說YF-23.

    很多人說YF-23設計過於超前,其實不然,諾斯羅普還悠著勁沒使呢。如果看一看B-2那才叫科幻外形,而YF-23其實還是基本維持常規佈局的。

    在YF-23如果進入正式服役的話,那麼也會被軍方提出幾千條修改意見進行打磨。但問題是YF-22在打磨過程中繼續付出的成本會低很多,但如果在YF-23上進行修改恐怕成本就是一個天價了。在YF-23上首先使用了石墨基的複合材料大部分進行機身架構。這樣的材料在當年空軍是聞所未聞的。

    如果YF-23取得最終的訂單恐怕全世界都需要跟風使用大量複合材料。同理,軍方會繼續修正YF-23的機體外形,使之可以複合更高速度飛行的氣動需求,在YF-22的1.5馬赫巡航速度上,F-22透過機體修形已經在不更換髮動機的情況下可以達到1.82馬赫的巡航速度。

    對於超機動來說很多人嗯認為YF-23弱,其實60度AOA在YF-23上不需要採用向量噴氣裝置就可以達到。在這點上YF-22是需要藉助向量噴氣技術的。

    事後美國的軍事刊物同行評價:如果諾斯羅普贏得比賽,F-23可能是一個更好的整體表現,但它可能會更昂貴。 使用F-23,空軍將比中國的J-20或俄羅斯的PAK-FA具有更大的優勢。 但這是否值得價格差異? 很難說 - 但人們只能想象。

    這個評價似乎相當客觀

  • 3 # 蛋蛋130241374

    F23的失敗不是技術太先進,而是三項核心技術實現風險太大。一是石墨基複合材料,當時這種材料的製造工藝不成熟,物理特性沒有被完全證明;二是可變迴圈發動機技術,配合yf23氣動外形,能夠實現更高的速度和更好的巡航經濟性,如果沒有可變迴圈發動機,裝備f119或f120發動機的yf23根本沒有未來實戰的價值,不幸的是這種技術到現在都沒完全成熟;三就是當時被看作完全黑科技的人工智慧技術,使yf23具備編隊自動駕駛能力,武器的共享引導和打擊裝訂目標的修正能力,當然誰也想不到後來晶片處理能力飛速發展,現在已不是問題。在這些高風險技術面前,當時空軍的決策者選擇F22是必然的。

  • 4 # DaveFX

    YF-23構型到現在都是很先進的。當年落選或多或少是因為技術太先進而成熟度和可靠性成問題。再有就是受制於當年的空戰指導思想和強調的關鍵效能跟二十年後的今天很不一樣。我倒是覺得,這個構型可以利用起來,配合今天的發動機技術,對機身後部進行區域性瘦身,進一步減小阻力,加強超音速機動能力。同時保留大邊條和相對較大的機身,加裝新型雷達和偵查/反偵查電子裝置,成為一架戰鬥機和無人機的指揮機。雙機編隊可以單獨執行高空警戒,獵殺等任務。單機配合無人機可以進行低空突防,定點清除地面防空雷達和火力的任務。

  • 5 # 海事先鋒

    YF23的設計理念是極致的隱身,和高速效能,他所設想的五代機戰術場景和理念是,五代機應該在幾乎難以探測到的極致隱身狀態下,快速抵達作戰區域,發射非接觸式的導彈武器,避免陷入近身格鬥,並且具備快速攻擊能力,可以對敵人的地面系統實施隱身突擊。

    圖為YF23戰鬥機的1比100CG模型,可見其掛載的武器很多,彈倉容量更大,而且飛機的長度更長,類似於殲20一樣,都是一種強調超音速機動能力的飛機。

    這一理念其實是對現在五代機戰術的發展,也是五代機所追求的目的,這一理念與殲20戰鬥機甚至都有些類似,但是由於美國的五代機競標是上世紀90年代的事情,那個時候的技術思路和現在還是略有不同的,加之蘇聯的解體,這種帶有一定的大國對抗價值的思路,和昂貴的技術,就被摒棄了,美國轉而選擇F22就是為了他的更加成熟可靠的技術和常規佈局的機身。

    YF23的隱身設計是極致的,整個飛機就像是快速穿梭的無影殺手。

    換言之,F22的技術是美國認為可控的,可以成功的,可以達到的,而且今後如果落後了,可以繼續升級改造的,不是那麼極端的,今後改進的方向也比較狹窄的,畢竟未來的戰術場景需要設想,這一設想還是需要調整的,就像是俄羅斯,他們所認為的五代機作戰場景中依然是高速接近後要拉近到近距離格鬥階段的,所以俄羅斯的五代機甚至還是升力體佈局的,這就是設計的思路帶來的變化。

    F22戰鬥機好就好在他成熟可靠,耗費更少,而且適合應對冷戰結束後的世界,美國當時認為沒有其他大國會拿出五代機,F22可以長期稱霸,這個效能足夠好,也足夠打擊中小國家。

    而YF23的思路現在證明才是正確的,五代戰鬥機對比四代戰鬥機最大的效能優勢就是高速效能和隱身效能,他們可以超音速巡航,快速到達戰場,然後依靠隱身效能突破防空網路,就算是被發現,高速的機動能力也能幫助五代機迅速建立戰場位置的優勢,打擊完成後可以快速脫離,令敵人難以對其進行攔截。這是YF23的思路,也是殲20的思路。

    和YF23一樣,殲20也在隱身效能和超音速高速機動效能上下了功夫,這一快速隱身打擊的“體系衝擊機”理念其實才是正確的。

    當然,這個世界上還有一種五代機的思路,那就是F35的思路,他叫做聯合攻擊戰鬥機,目的是用隱身突破後,利用掛載的武器彈藥對敵人的網路節點進行精確點穴式的打擊,更加類似於攻擊機的理念,實際就是高速效能差,機動能力和四代機無差異,強調低空低俗和對地攻擊的隱身第五代攻擊機。

    YF23如果是今日的美軍主力戰機,那麼他將會在大國衝突中,真正發揮出穿透強大密集的國土防空系統的能力,F22是不行的。

    其實,不同的飛機到底技術性能如何,看他的設計理念也就能略知一二了,這也是目前很多軍事專家都普遍認為YF23比F22更加先進的原因,因為他的理念是正確的,是超前的,也是極致的。

  • 6 # 航空君

    如果美國空軍在上世紀90年代,宣佈YF-23獲得了美國空軍第四代重型隱身戰鬥機的定單,那麼美國空軍部隊在未來就將會獲得一款在外形上就頗為拉風的隱身重型戰鬥機。

    而競標成功的諾斯羅普公司和麥道公司,很快就會投入大量的財力和物力,將這款還處於最原始狀態下的YF-23重型隱身戰鬥機升級改造成可以進行大量飛行測試的驗證的技術狀態。

    當然了,完全成熟技術狀態下的YF-23重型隱身戰鬥機,肯相較於初始狀態下的YF-23重型隱身戰鬥機肯定會有所不同的。特別是該款戰鬥機主要的氣動和外形都是由諾斯羅普公司負責設計的,而這家公司又是以設計隱身軍用飛機出名的,也因此完全成熟版本的YF-23重型戰鬥機首先在隱身能力上,就將會得到進一步的加強。其次就是,也由於該款戰機原先氣動佈局設計的優勢,在換裝了真正成熟穩定的大推力軍用航空發動機後,YF-23這款重型隱身戰鬥機可以非常輕鬆達到超音速巡航的模式,且在這樣的模式下,其自身戰機的飛行速度可以達到驚人的1.6馬赫。

    又因為之前與YF-22競標時,暴露出的機身內建油箱容量不夠大,導致航程不夠遠的缺點,諾斯羅普公司和麥道公司肯定也會進行再一次的改進,特別是內建油箱在這款戰機內部的空間做進一步的最佳化和提升,以此來加大戰機的飛行航程。也在如此之多的改進之下,美國空軍部隊未來就將獲得一款航程較遠隱身效能較強且具備超音速巡航能力的空優型重型戰鬥機。

    不過,選定了由諾斯羅普公司和麥道公司聯合研發設計製造生產的YF-23重型隱身戰鬥機作為其部隊未來制式戰機的美國空軍,可能要等很長時間和耗費很多資金才能夠採購到這款戰機。

  • 7 # 美好生活需要激情

    如果這玩意有幸服役的話,很多人肯定會指著它說:“這飛機不隱身”。

    (YF-23的進氣道可以很容易的看到發動機風扇)

    很多人總是覺得YF-23是因為技術太超前沒能取得成功,但是實際的情況並不是這樣的,YF-23所使用的諸多技術在此之前美國就已經有所應用並且積累了相當的經驗,YF-22所使用的新技術也一點都不少,最終選擇YF-22反倒是合情合理的選擇。

    YF-23與YF-22兩款原型機在基本效能上是有不小的差別的,可以說是各有長短,但是總的來講實際上YF-22的優勢更多。

    該機採用了後機身-噴管一體化設計,無法換裝推力向量,這是一個非常大的硬傷。再考慮到其尾翼是平尾垂尾二合一的V型尾翼設計,該機在高攻角下的操控性會有非常大的限制。因為僅有的一對V型尾翼既要操控俯仰軸同時還要操控偏航軸,兩者的耦合導致該機的尾翼在高攻角下的控制力矩非常難以計算。

    所以即使在風洞實驗中該機被認為擁有60度的可用攻角,但是試飛階段也並沒有進行試驗。可以確定的是該機的過失速機動能力與其他五代機相比跟開玩笑一樣。

    同時還有剛才所提到的進氣道問題,該機的進氣道在正面絕大部分角度上都能直接看到發動機風扇,這對於隱身而言是非常坑爹的。

    YF-23的面積率分佈比YF-22更加出色,超音速飛行速度更高,但是彈倉的載彈量實在是非常坑,4中3近的配置和6中2近這種標配比起來簡直是不倫不類。這實際上也是該機下馬的一個重要原因。

    除開這些技術原因,YF-23相比YF-22的成本,要高出30%。實際上到1991年ATF計劃的兩架原型機進行試飛競標時,YF-22專案的完成度遠遠高於YF-23。於是美國空軍選擇了YF-22。

    但即使如此,最終ATF計劃的專案經費仍然是大大超支了。如果當初選的是YF-23,保守估計單價可能會達到5億美元,然而效能相比YF-22不會有任何優勢。

  • 8 # 大志遠思想空間

    現在很多人開始批判當年美國上馬F22,其實YF23本身就該下馬,千萬不要低估了當事人的智慧。YF23更像一架攻擊轟炸機,而美國空軍要的是一架戰鬥機。

    YF23強調的是隱身,而不是靈活性,更像一架靈活的轟炸機。因為現階段隱身的波段只在X波段,一旦被雷達網發現,再快的戰鬥機也比不過導彈。不要以為靈活性只是為戰鬥機本身,隱身性也特別重要。因為機身靈活,雷達反射變化很快,變得很難琢磨,很難尋找。而YF23不那麼靈活,變化幅度小,容易被捕捉。

    就憑這一點YF23就該下馬了,正所謂成也隱身,敗也隱身。所以F22提出了4個S,其中兩個S就是高隱身和高機動,他們是相輔相成的。因為戰鬥機的隱身不是恆隱身,而是因為變化太快,剛發現也沒有了,在找很困難,關鍵在於難判斷,很難鎖定,那就很難攻擊了。

    就像殲20剛以出現時,美華人並不在乎,一架攻擊轟擊,有些像F111,這種隱身根本跑不了。因為他不靈活,所以F111很快退役了,以為殲20也像他這樣。現在美國才明白,殲20是一架大型戰鬥機,而不是攻擊轟炸機,因為他同樣很靈活,同樣很隱身,所以美國很糾結。

    所以YF23的下馬是正常的,不要以為現在YF23就很先進,YF更是一架攻擊戰鬥機,而不是空優戰鬥機。如果現在選,美國肯定還會選YF22,可能要求加大機身加大,以方便加長作戰半徑,增載入彈量,當然發動機也會換,把F119換成F135,更大可能是直接升級F119,這在美國很簡單,按照美國傳統,戰鬥機可能叫F22C吧!

  • 9 # 張飛躍243

    如果當時美國選擇F23的話,非常可能的是研發失敗,而造成中途夭折。還有一種可能的情況是,研發成功,但是就想B2一樣只裝備了了的幾十架。但是F23的部分成果依然可以用作6代機的研發上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對前輩的尊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