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旅行中國
-
2 # 威吶解析
個人認為,印度成為”超級大國”的機會極小,但現在就可以稱為“大國”!
提到印度,大家總是潛意識裡想到“三哥”、“雜耍式”閱兵、“三次下水”的航母以及時不時摔掉戰鬥機等,但不可否認的是,印度是目前除“五常”以外整體實力最強的國家,包括經濟實力、軍事實力以及市場規模等,印度均具有較大的優勢和潛力。因此,印度目前已經是世界上舉足輕重的大國!印度的閱兵(上)和鐵路客運(下)
但至於能否成為“超級大國”,個人認為機會很小,原因有3點:
1)國際形勢不允許:目前美國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任何有苗頭挑戰其權威的國家都會被“重點關照”。印度曾經口出狂言說“印度洋是印度的洋”,立馬就被美國搞了個“下馬威”,再也不提此事了。不僅美國不會給印度機會,國際社會也不允許!美國的“超級大國”位置不容挑戰
2)自身條件不充分:印度雖然近些年經濟增長迅速,但是出來軟體外包、IT技術和電影業之外,其他基礎工業和製造業技術水平低下;而且印度種姓制度在限制了國民素質發展的同時,也造成了不少社會問題,存在極大風險。這兩點限制了印度自身的發展上限。種姓制度等限制了印度發展上限
3)地理位置不合適:美國以及曾經的蘇聯都是自居“世界一隅”的超級大國,但印度地處南亞次大陸,周邊鄰國均實力不凡,同時,靠近常年動盪的中東和最繁忙的馬六甲海峽,這一地理位置戰略地位不言而喻,註定是受到世界各國重點關注。也不會有任何一個與之利益相關的國家願意看到印度成為獨霸此地的“超級大國”。地理位置太扎眼,難有機會!
-
3 # 阿斗不傻
《印度有潛力,不過要先改革》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明確一點,什麼才是超級大國。
就世界歷史來看,全球超級大國也只有三個半,首先那半個是航海大發現時候西班牙帝國。其他三個是日不落帝國的大英帝國,以及二戰後崛起美國和蘇聯。
那麼何謂超級大國:超級大國必須要具備以下幾點。第一,強大的經濟體量。第二,威懾世界的軍事力量。第三,廣泛的世界影響力。第四,足夠的人口承載度。看到以上我們就可以明白,為何西班牙只能算半個超級大國,因為人口不足。殖民地統治度不夠。英國能成為超級大國,是因為絕對的軍事經濟能力和對於殖民地的有效統治,獲得的人口優勢。美蘇二國就不用說啦。二國可謂得天獨厚,啥都不缺。由上分析,讓我們回到印度。根據大國四要素我們一條條類比。
首先我們要明白,印度從古至今都沒有成為過一個完整的大國,就更別說超級大國了。不過他們是否沒有大國基因,其實也不對。因為他們其實很有潛力。不過問題不少。
第一,經濟總量不足,不過潛力較大。
長期以來,印度給人印象就是貧困落後,不過那只是固有印象,最近幾年印度的經濟增長速度越來越快。鑑於他們人口基數,及人口構成,我們有理由相信,印度人口紅利期的高峰還在後面,他們發展速度會越來越快。
第二,軍事力量不怎樣但是雄心不小。
印度軍事力量就目前來說對付對付南亞小國還是可以的。說是南亞次大陸霸主也不為過,不過印度人腦袋不是太好,在軍事發展這塊方向性不明確,有點戰略佈局不清晰。唯一優點就是心很大,不是一般大。。。
弟三,國際影響力,印度是不結盟運動領袖國家,不過就目前國際地位來看,還算不是有國際影響力的大國。可是隨著經濟發展,未來的事情誰又能說的清楚。
第四,足夠的人口承載度。
那麼以上都是對印度成為超級大國四要素的分析。
如果印度要成為超級大國,最大問題有哪些是需要解決的。我們繼續看。
第一,國內製度類,主要包括如何取消落後的種姓制度,如何消除貧困人口,如何加強中央權威,如何發展教育。
第二,基礎設施類,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新建碼頭港口鐵路等於經濟發展息息相關的業態。
第三,國際影響力類,如何維持穩定輸出的友好外交形象。
第四,工業類,加上健全自有工業體系。發展現代服務業,揚長避短。
誠然:中國很多人都看不上印度,認為他們逗逼,愚蠢,可是,我們是不是有點太自大啦,一個有著無數年輕人的國度,一個雖然自大但是一直努力。不論方向對錯都在前進的民族,是值得敬畏和警惕的。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變化,未來真是不可預料。別一葉掩目。因為諷刺而諷刺。
-
4 # 呆弟42005191
首先要搞清楚什麼是超級大國?
超級大國是指極端強大的國家,特指當世界在政治上劃分為支配國和被支配國的時代的一個或極少幾個支配國家。簡單的說,就是可以支配別國幫著他幹事的。超級大國的概念在1923年首次在西方出現,20世紀70年代在國際上廣泛使用。
超級大國的特點是其經濟力量和軍事力量遠遠超過其他任何國家,並以其強大的軍事實力和經濟實力,有能力直接或間接對別國進行政治或者經濟進行干預甚至動用武力而達到其利益最大化,謀求世界霸權。
再來看看近代世界史上曾經的超級大中國產生、發展和衰退的過程。
第一首推英國。
一般認為,1688年光榮革命推翻了封建統治,並在1689年頒佈的《權利法案》中以法律形式對王權進行了明確約束,確立了資產階級執政的君主立憲制,資本主義制度為英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生產力,使其經濟、軍力、科技、文化迅猛發展,標誌著英國的崛起。大英帝國尤其領土、自治領、殖民地、託管國及其他由英國管理統治的地區組成,其統治面積達到約3400萬平方公里,被國際社會及歷史學界視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國。
但隨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興起和歐洲德法等國迅速崛起,20世紀兩次世界大戰席捲歐洲大陸,英國在戰爭中投入大量資源,國力嚴重受損。二戰後,全球民族運動迅速發展。英國再難續寫往日輝煌。地位被美國和蘇聯取代。
美國遠在南美洲,避開了兩次世界大戰的帶來的災難,而且在戰爭中攫取了大量的經濟利益,經濟發展迅猛。蘇聯是二戰後迅速崛起的第二個超級大國。由於意識形態衝突,美蘇進行了將近半個世紀的冷戰,美蘇對抗的形式主要體現在軍備競賽、政治輸出、代理人戰爭等方面。長年的冷戰狀態加之錯誤的經濟政治決策,拖垮了蘇聯的經濟。目前美國一家獨大,稱為全球唯一的超級大國。
由以上分析看出,稱為超級大國首先要具備以下條件:
1、本國所處的地域環境相對穩定,不存在激烈的國家利益衝突,國家能夠有較長時期(30-50年)穩定發展的國際環境。
2、國內具有安定的發展環境,各民族沒有激烈的衝突,具備長期發展經濟(30-50年)的條件。
3、國家採取的經濟、政治等一系列決策正確,並且保持持續性、穩定性,較長時間內不出現重大失誤,確保經濟持續發展。
再來看印度的現狀:
一、從周邊地域環境來看,印度立國之初就有一個生死冤家-巴基斯坦。兩國由原英屬印度聯邦分裂而來。從兩國建國開始,印巴衝突就從未中斷,截止目前,已經爆發了三次印巴戰爭,小的軍事衝突從不間斷。在這種環境下,無論是印度還是巴基斯坦,一旦一方經濟發展、國力佔絕對優勢,必然會爆發新的戰爭,南亞的局勢一日不安寧,印度就不會有穩定和平的發展環境。
二、從印度國內形勢來看,印度雖然經濟、軍事、文化綜合實力相對於大部分國家比較突出,但是國內經濟發展極不平衡,這成為制約印度發展的一個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人口基數大,盲目增長,農業落後,甚至保證不了人民的溫飽問題。
2、貧富差距巨大宗教對民眾的影響很大,種姓制度影響社會平等。
3、公民素質,基礎教育,政府執政能力都很落後,貪腐現象很多,社會治安很差,社會矛盾突出。
4、政府偏重軍事等硬實力的發展,對民生重視不夠,基礎設施落後,公民沒有基本的生存保障
稱為超級大國,不僅僅是單純經濟實力的強大,還要有穩定的國內和地域環境支援。蘇聯解體之前,是名副其實的超級大國,雄霸一方,頤指氣使。自上世紀九十年代解體後,和周邊國家矛盾不斷,對俄羅斯的發展形成制約。即使經濟逐漸恢復,軍事實力猶在,仍然無法再回到原來的地位。
就印度來說,就目前的局勢來看,印度國內矛盾突出、地緣衝突此起彼伏,稱為超級大國的夢想還比較遙遠,未來若干年內,印度首先要解決自身均衡發展的問題,稱為超級大國,印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5 # 清水空流
在1964年的時候,法國總統首次提出超級大國概念。那何為超級大國?按照美國著名地緣政治家麥金德的定律,超級大國的標準是:足夠廣漠的領土和人口。能夠自足的和完善的工農業體系。高精尖武器可以自產。可以經受二次核打擊和反擊的核力量。教育體系完善。國家自身結構合理。高度發達的經濟和金融發展。
就目前來看,完全達到這些標準的只有美國。實事求是地說,中國正在全力以赴的奔向超級大國。但印度現在既沒有奔向超級大國,也以後也沒有這樣的資格和能力。
印度之所以沒有機會成為超級大國的能力在於三個方面點。第一就是印度沒有大國情結和底蘊。丘吉爾說過,印度就是一個地理名詞。從來就不是一個國家。也就是說 印度沒有這個大國文化。第二就是印度的種姓制度,這種人為分化的,嚴重的阻礙了印度國家的發展與進步。可以說只要種姓制度存在一天,印度就別想發展。第三就是經濟軍事力量嚴重滯後。不僅高精尖武器完全依賴進口。這樣的軍事力量,如果希望想超級大國,進行對外戰爭顯然可笑的。
完全可以相信,印度沒有任何可能性成為超級大國。至少這一百年沒有任何希望。
-
6 # 11378542
所有國家都有機會,只是機會大小的問題,印度是人口方面的超級大國,其人口總量約13.4億,僅比中國少5000萬,估計2025年前人口總量就會超過中國一躍成為全球人口第一大國。人口結構中年輕人佔比較多,有較多人口紅利,如果這一資源利用得當,在以後的二三十年間將維持經濟高速發展。超過英,法,德,日成為僅次於中國,美國的第三大經濟體。所以印度還是有可能成為超級大國而且還有雄心壯志。如果未來超級大國擴編的話,印度是很有希望的。
-
7 # 寰球視野新觀
印度短時間內不可能成為超級大國,但凡是超級大國,首先要解決內在問題,而後才能爭霸天下。
近代以來,公認的超級大國包括日不落帝國的英國,再到美國,蘇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特點:沒有內部矛盾。
印度目前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在於國內的種姓制度,人為地把所有印度人分成了五個等級:婆羅門,剎帝利,犬吠舍和首陀羅,以及最低下的不可接觸的賤民。
現代社會國與國之間的競爭,人口數量的多少已經不是主要因素,主要看人口素質。
提到人口素質,就要提到教育,在印度現行的種姓制度下,能夠接受良好教育的只有婆羅門,剎帝利和少量的犬吠舍,其他人則難以得到良好的教育環境。
教育的提升首先是制度的開放和思想的自由。這也是為什麼文藝復興之後,歐洲湧現出那麼多科學家。
美國作為唯一的超級大國,在876名諾貝爾獎得主當中,有356門美華人,強大的科技支撐了美國,這一點印度是做不到的。
種姓制度不改革,人口素質提升不上去,數量再多也沒用。但是流傳上千年的制度,怎麼可能說改就改。
印度國內宗教眾多,貧富差距懸殊,民族派系林立,內部爭鬥時有發生。這都極大地制約了印度的步伐。
成為超級大國,印度憑藉什麼呢?
-
8 # 全球化的和平與發展
印度是世界上重要的大國,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之一。
印度位於亞洲南部,也是南亞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高的國家,人口突破10億人,僅次於中國,居世界第二。印度有很多先天優勢,比如印度作為四大文明古國,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文化軟實力有較好的基礎。印度位於低緯度地區,恆河平原使印度成為亞洲耕地面積最大的國家,為印度創造了巨大的農業財富。
印度同樣作為金磚五國之一(中國、印度、巴西、俄羅斯和南非),有較好的經濟發展潛力,印度也是世界上經濟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擁有龐大的廉價勞動力且年輕化。印度的語言優勢和國內巨大市場,為印度未來經濟發展帶來了廣闊的發展潛力。
印度未來面臨的發展機遇與挑戰並存,印度雖然經濟發展速度快於其他經濟體,但由於印度經濟總量位於世界七位,僅為2萬億美元左右,與中國12萬億美元的經濟總量差距甚遠。印度在基礎設施,工業體系,民生領域和科技實力等與發達國家相差甚遠。印度需要確立適合本國發展的道路,破除體制機制,讓政府能力效益大大釋放出來,惠及民生。
印度未來人口會超過中國,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但貧富差距和環境治理等問題是印度當前和以後所面臨的嚴重課題。印度的軍事實力沒有形成自給自足的能力,大量購買外國先進武器,只能越來越落後,發展獨立自主的軍工體系,對提升本國軍事實力至關重要。
所謂的印度製造和印度東部走廊計劃,是印度適應新時代的重要抉擇。印度要想成為超級大國?需要做好改革開放與加法減法。既要發展好國內經濟,也要注重全球外部環境,為印度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印度和中國是亞洲地區重要的鄰國,對亞洲和世界影響巨大,中印兩國發展好,相處好,對世界是有利的。印度可以與一帶一路實現無縫對接,促進亞洲各國合作共贏。
如果未來印度加入一帶一路,注重改革開放,印度有可能成為繼中國之後,下一個超級大國。反之,則印度不可能成為超級大國?
-
9 # 閒看秋風999
當今世界想要當超級大國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換句話說,成為超級大國是需要幾條“硬指標”的。
第一,某國家集團的首領。從美國和蘇聯兩國成為超級大國的歷史來看,當超級大國首先必須成為某一集團的首席,如美國同北約以及蘇聯和華約的例子。一旦盟主發話,都會八方呼應。
而反觀印度,在印度早期領導人“不結盟”的外交政策指導下,印度一直都沒有成為呼風喚雨的“盟主”,印度也沒有幾個“小兄弟”;
二,超級大國自身的可持續發展。比如美國和前蘇聯。美國自不必說,具有完整的輕重工業,國防工業基礎,底子後,科研人員隊伍龐大,所以軍、民用品基本上都不需要進口。
蘇聯也是一樣,具有獨立自主,完整的科研團隊,製造加工業門類齊全。但是印度就慘了,印度根本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中國產航空母艦、潛水艇、軍用飛機;
三,核武器以及“三位一體”的核打擊能力。核武器的研發能力和運載工具的配備列裝缺一不可。雖然核武器只不過是中看不中用的威懾力量,但是沒有洲際導彈,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在國際社會中,是沒有任何話語權的。
比如當年的日本,雖然經濟體量已經是世界第二,但實際上還是寄人籬下,仰人鼻息。
儘管印度也有核武器和運載工具,但是離“三位一體”打擊能力還相差甚遠。也更加談不上有自己的全球定位系統,怎麼指揮它的洲際彈道導彈;
四,國土遼闊,資源豐富。印度除了人多以外(有望成為人口超級大國),似乎沒有多少在世界上排名靠前的自然資源儲藏和開採量。
沒有資源,特別是沒有能源,就等於沒有發展的可持續性。印度經濟可能在短期內衝高,但同樣可以短期內迅速回落。如印度的能源緊張正在發展過程中慢慢凸顯,時間長了,勢必也會成為瓶頸;
印度還是自娛自樂,獨立自主的好,成不了超級大國;即使成了超級大國,也是西方國家的靶子。
一旦西方認為對它們構成了威脅,印度也不可能有什麼反擊或者反制的辦法。
-
10 # 獨釣寒江
超級大國的形成,其實也是符合了中國的一句名言: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大英帝國版圖。紅色部分是其殖民地。
從大英帝國說起。大英帝國依靠著優越的海洋便利,同時承襲了航海時代對世界市場的極大開拓,又因為資產階級革命的較早成功,最後有工業革命的關鍵性加碼,天時地利人和全部佔齊。
美國軍力對全球的控制
二戰之後的美國。美國獨處大西洋彼岸,遠離戰火。幅員遼闊,資源豐富。這是地利。美華人具備開拓進取精神,崇尚自由平等,沒有各種階級鬥爭消耗內力。這是人和。天時方面,二戰的發生讓昔日的英法德等強國一落千丈,美國順勢接棒。
還有蘇聯。同樣得益於超大的土地面積,二戰之後歐洲的衰落,但是在人和方面,蘇聯的集權政治是他的軟肋,因此蘇聯是這幾個超級大國裡面最短命的一個。
人和跟人口數量沒有什麼直接關係。大英帝國時期的英華人口幾千萬,一樣獨霸全球。蘇聯最高峰時期的人口才2.9億,不到印度現在人口的四分之一。人口雖然是經濟的重要基礎,但是人口的作用受限於馬爾薩斯陷阱,即:人口的數量不能和質量成正比,那麼人口眾多將成為經濟的負擔。
那麼如今的印度佔據了以上的哪幾條呢?先說地利。印度的地理位置是相當的好。兩面靠海,觸角深入印度洋,而世界還處在海洋時代。天空時代遠未到來。印度的面積達到三百多萬平方公里,處在熱帶海洋氣候。這意味著印度的土地資源可以高效利用。
天時方面。印度的崛起,不大可能複製大英帝國的模式。因為殖民時代已經過去,全球化合作是主流。也不可能複製二戰那種前浪死在沙灘上,後浪趁機跟上的模式。因為美國的政體不大可能會允許他發動大規模的對外戰爭,同時核恐怖平衡的作用會長久存在,美國會更多的透過科技、經濟的主導地位保持他的長久繁榮。軍力的強大更多的是作為一種輔助作用。否則,前蘇聯為什麼會從超級大國的寶座上跌落?可以這樣說,能讓美國一落千丈的危機目前並不存在。
人和方面。
雖然印度的經濟有巨大的人口優勢作為未來的支撐,但是前面說到的馬爾薩斯人口陷阱將是印度面臨的最大問題。印度的教育水平高不高不敢直接下結論,就衝著他那幾乎反人類的種姓制度,以及對婦女的極度輕視,就可看出他的教育其實十分落後。最簡單的道理:對人最起碼的尊重是教育成功的基本保證。就這一點,竊以為印度的教育是相當失敗的。教育失敗等同於人口質量的低下,這個沒有什麼疑問的。說點具體的,印度的文盲率其實不算太高,約兩億多。在十三億的總數面前,兩億真的不多。但是,印度對文盲的定義卻是大有問題,因為在印度人眼裡,只要識字就不算文盲。也就是說,印度人口裡面哪怕學會了幾十個字的就被排除在了文盲的範圍之外。那麼是不是可以這樣說,印度的教育普及和他的經濟總量裡面依然是水分多多。
印度的苦修者
另外,宗教問題也是印度在人和方面面臨的巨大問題。印度人口82%信印度教,12%信伊斯蘭,剩下的為基督和佛教。並不是要強調這幾種教派之間的衝突。而是佔據了印度人口82%的印度教徒,將印度教的教義當成了生活的哲學,印度教和基督教最大的區別在於,基督是信仰一種神,在神的指引下做合乎秩序的行為。印度教剛好相反,印度教是一種兩面極端的宗教。怎麼解釋呢。苦行僧代表著極端禁慾主義,而苦行僧以外的印度教徒則是極端的享樂主義,無為主義等。因此,印度才有了隨地都能打地鋪睡覺以及不需要藉助廁所就能解決問題的普遍現象。所謂民主制度不能限制印度隨地方便的說法,其實應該反過來說,印度教徒天然的就不受世俗秩序束縛。要麼是極端禁慾,對經濟發展毫無益處。要麼是極端藐視世俗秩序,難以成為經濟發展的有效動力。
行走於垃圾堆上的印度。確實隨心所欲。
當然,世俗觀念的衝擊會逐漸瓦解這些宗教的消極作用。但是誰敢說這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綜合來看,印度目前只佔了地利優勢。在天時與人和方面的努力,只能靠漫長而艱苦的改革和追趕。改革可以是個時間問題,但是追趕,受限於改革的艱難,改革成功的時候,別人也已經前進了幾個時代。談何容易啊!
回覆列表
首先定義一下“超級大國”, 特指當世界在政治上劃分為支配國和被支配國的時代的一個或極少幾個支配國家,就如曾經航海時代的“西班牙帝國”,後來工業革命時期的“大英帝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蘇聯和美國,後蘇聯解體。如今提起超級大國一詞,大多指的是經濟實力,綜合國力超強的美國。而百科上說,印度也是潛在的“超級大國”。
人口要成為超級大國,印度的人口問題首先就要解決。13億多的人口,要解決吃飯,住房,醫療,教育等基本問題就是一個大問題,而要成為一個超級大國,這些問題必須要解決。
教育問題與國民素質教育,決定著國民素質,決定一個國家的未來。而硬度的教育問題短時間內估計很難解決,就算解決了,距離第一梯隊的人才行程少說也得幾十年,所以距離超級大國還是有一定距離的。
種族問題種族問題,決定著一個國家內部是否安定,而印度要想成為超級大國,這個問題也是要解決的。
歷史總是難以琢磨的,至於未來如何,誰也不能預測,所以也不能說印度完全不能成為超級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