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汪倫》表達了詩人李白對汪倫深情相送的感激之情,這是一首送別詩,詩中描繪李白乘舟欲行時,汪倫踏歌趕來送行的情景,十分樸素自然地表達出汪倫對李白那種樸實、真誠的情感。“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兩句李白信手拈來,先用“深千尺”讚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緊接“不及”兩個字筆鋒一轉,用比較的手法,把無形的情誼化為有形的千尺潭水,形象地表達了汪倫對李白那份真摯深厚的友情。《贈汪倫》唐代 李白原文: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譯文:李白坐上小船剛要離開,忽聽岸上傳來踏歌之聲。桃花潭水即使深有千尺,也比不上汪倫相送之情。《贈汪倫》創作背景:此詩約為唐玄宗天寶十四載(755年)李白自秋浦往遊涇縣(今屬安徽)桃花潭時所作。汪倫是李白的友人。此詩就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寫給當地好友汪倫的一首送別詩。李白要走的那天,汪倫送給李白名馬八匹、綢緞十捆,派僕人給他送到船上。在家中設宴送別之後,李白登上了停在桃花潭上的小船,船正要離岸,忽然聽到一陣歌聲。李白回頭一看,只見汪倫和許多村民一起在岸上踏步唱歌為自己送行。主人的深情厚誼,古樸的送客形式,使李白十分感動。他立即鋪紙研墨,寫下此詩給汪倫。《贈汪倫》作者簡介: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大李杜”。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於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於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達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30卷。參考資料來源:
《贈汪倫》表達了詩人李白對汪倫深情相送的感激之情,這是一首送別詩,詩中描繪李白乘舟欲行時,汪倫踏歌趕來送行的情景,十分樸素自然地表達出汪倫對李白那種樸實、真誠的情感。“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兩句李白信手拈來,先用“深千尺”讚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緊接“不及”兩個字筆鋒一轉,用比較的手法,把無形的情誼化為有形的千尺潭水,形象地表達了汪倫對李白那份真摯深厚的友情。《贈汪倫》唐代 李白原文: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譯文:李白坐上小船剛要離開,忽聽岸上傳來踏歌之聲。桃花潭水即使深有千尺,也比不上汪倫相送之情。《贈汪倫》創作背景:此詩約為唐玄宗天寶十四載(755年)李白自秋浦往遊涇縣(今屬安徽)桃花潭時所作。汪倫是李白的友人。此詩就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寫給當地好友汪倫的一首送別詩。李白要走的那天,汪倫送給李白名馬八匹、綢緞十捆,派僕人給他送到船上。在家中設宴送別之後,李白登上了停在桃花潭上的小船,船正要離岸,忽然聽到一陣歌聲。李白回頭一看,只見汪倫和許多村民一起在岸上踏步唱歌為自己送行。主人的深情厚誼,古樸的送客形式,使李白十分感動。他立即鋪紙研墨,寫下此詩給汪倫。《贈汪倫》作者簡介: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大李杜”。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於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於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達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30卷。參考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