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故鄉的酸菜
-
2 # O亮劍O
各朝各代皇室為了體面,將得罪了皇后、犯了大錯、後宮爭寵失敗的妃子等一般不會直接處死,那麼就把她們關押安置在某一處宮殿裡,這些宮殿稱之為冷宮,但是並沒有具體的宮殿稱為冷宮。由皇上或者皇后選擇安置的她們的地方可以都稱之為冷宮。
冷宮只是個籠統的名字罷了,並沒有指定哪座建築就是冷宮。凡是失寵的妃嬪或是惹惱了皇帝或太后的妃嬪,就要被打入冷宮。既然是冷宮,自然就不能再像以往那麼舒坦,往往找尋一處最荒涼最偏僻的地方讓其居住。
妃子被關在冷宮意味著富貴人生就此結束,被關進小房子裡,跟監獄沒啥區別。明末天啟皇帝時,成妃李氏為人心直口快、心思單純,當明熹宗召她侍寢時,她趁機替被幽禁的範慧妃求情,結果被客氏和魏忠賢得知,將其由長春宮趕到御園西面的乾西,一住就是四年。幸而李成妃機警,吸取了在天啟三年被活活餓死的張裕妃的教訓,事先在宮牆夾縫間私藏了許多食物,才沒有餓死。《清宮怨》中記載:光緒皇帝的珍妃被慈禧太后幽禁在寧壽宮最北側,景祺閣後邊北三所。珍妃住的小屋只有一扇窗戶是活的,平時是遞吃喝的,但是不允許出來,嚴禁挺同下人交談。
冷宮的妃嬪每天的洗臉水和便桶,也都是透過一個小窗戶,由專門負責的太監或是宮女給遞進去。而這冷宮的妃嬪也沒有什麼尊嚴隱私了,這每天吃飯、洗臉、上廁所全都是在這個簡陋的屋子裡,沒有隔開的地方。只有在一天固定的時間裡,負責人才會把馬桶拿走。這樣的屋子當然是氣味熏天,讓人難以呆下去。最為關鍵地是,在這裡還不能洗澡。因為沒有人會給她們送洗澡水,能給送洗臉水就不錯了所以冷宮的妃嬪們長年累月地不洗澡,身上是髒亂不堪,而且還很難聞。
-
3 # 歷史風物誌
歷史影視劇常有一句臺詞:“一入宮門深似海”,這句話主要是體現官宦封建社會對人權的束縛,從歷史書籍上我們都知道封建社會女子的地位是極其低等的,雖然皇宮裡面住的有皇帝皇后這樣的極權的人,但同樣也有可能一夜間落位為階下囚的帝王,更別談古時地位低等的女子了,影視劇中也常有提到另一句“母憑子貴,妻憑夫貴”這句話最能體現女子的地位了,完全是任憑男人的喜好來評定生死待遇的,而冷宮就是許多失去男人保護的女子所呆的地方。
舊時清朝皇宮,即現在的故宮有房屋八千多間,宮殿上百座,如我們常能聽到的慈寧宮、乾清宮、坤寧宮,這些自然是皇宮權利最為高等的幾人享有的宮殿,有的是從明朝就建好一直延用到清朝,都是固定的,而冷宮是沒有固定地址的,任何一個偏僻的宮殿都可能成為冷宮,這也就是現在故宮沒有具體冷宮地址的原因。
妃子們得寵時,受到前呼後擁,錦衣玉食,有得寵的自然有失寵的,後宮妃嬪宮女都是有各種原因進入皇宮的,有的是出於朝臣之間的權利鬥爭進入皇宮、有的是想提升家族的地位進入皇宮、也有的僅僅只是長的漂亮被強行甄選進皇宮,從根本原因上就不可能能夠和諧相處,進入皇宮後雖然都是皇室的女人,但各個派系之間自然爾虞我詐,得寵時的意氣風發,失寵後不僅失去錦衣玉石的生活那些趨炎附勢的宮女、太監、大臣都可能因為原來的仇怨踩上幾腳,身體上自然少不了皮肉之苦。儘管冷宮的妃嬪每個月也會有月俸,但因為失去的皇權的仰仗,被剋扣卡拿肯定是免不了的,有時候被欺負的狠的溫飽問題都可能解決不了。
冷宮的妃嬪遭受到的皮肉之苦遠遠比不上生死大權掌握在別人手中的恐懼,被打入冷宮的大多是犯了大錯的被皇帝遺棄的,後宮妃嬪眾多,也許不用兩天皇帝就忘了有這個人,皇帝都遺忘了,誰還會管她的生死呢,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更何況是受到了大起大落的妃嬪,所以肉體上的折磨,精神上的摧殘,所以冷宮不僅僅是這些女人的牢籠,也是地獄,進入了幾乎就是不得翻身、不得善終。
-
4 # 上國史鑑
在封建社會,冷宮只是選擇了一處相對偏遠一點的宮殿安置失寵的繽妃,人們習慣性的把這樣皇帝都不願意來的宮殿稱為冷宮,而住在冷宮的繽妃過著的生活有多慘,也是無法想象的。
冷宮因為地理位置比較偏,所以房屋一般都是比較簡陋。不僅房屋簡陋,就是屋裡面的陳設也是非常的簡陋。與妃子曾經住的宮殿比,那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當年武則天將蕭淑妃和王皇后囚禁的冷宮,那個地方就只是一間小土屋,屋裡面什麼都沒有。只有稻草鋪在地上,作為睡覺的床鋪。屋子裡是又黑又暗,充滿了惡臭氣味。
冷宮一般都是年久失修,沒人會去的地方,更不用說重新修繕了。被軟禁在冷宮的妃子衣食住行各種條件都是非常的惡劣,生活條件甚至趕不上宮中最低等的下人,甚至還會因為曾經的仇人私自做點小動作而遭到虐待。
冷宮最主要的不是條件的惡劣,而是心靈上的折磨,跟“囚禁”一樣的生活可以想象一下,孤獨終老啊!受不了自殺的也大有人在。
-
5 # 郵箱裡的貓
冷宮,沒有確切的地址,歷史上也沒有關於冷宮的記載。它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漢朝的永巷,當時戚夫人就是被呂后做為“人彘”,囚禁在永巷;冷宮一詞最早出現在元朝。那麼,總是在電視劇中見到被髮落到冷宮的妃嬪們,都會呼天搶地,究竟冷宮的生活是什麼樣的呢?
1. 生活上的冷。冷宮,妃嬪的處罰之地,一般處於偏僻的場所、年久失修、條件極差、物質生活缺乏;妃子們都是囚禁在這裡反省,沒有人煙、沒有交流、甚至連飽、暖都達不到。由主子變為可能連奴才都不如的人,可能還會遭受欺凌。
2. 心理上的冷。古代只要入了宮成了妃子,基本上就是依附於皇帝而活,現在這個唯一的活路都被緊緊關閉了,入了冷宮幾乎就不可能再出來,後半生就是面前的幾堵冷牆、眼前破敗的桌椅以及無望的後半生。
總之,對於那些女子來說,基本上入了冷宮,死亡才算解脫。這個過程是備受煎熬的。
回覆列表
歷史上嬪妃大多數會被幽居在一些偏僻的宮室,而且並無固定的場所。歷史上嬪妃被廢為庶人極為罕見,一般只會廢除封號,降位為低等級的嬪妃。
就算廢為庶人,也會被幽禁在一個陰暗的小房子裡,跟囚犯沒什麼區別,不會讓她出宮。“冷宮”無固定地址,凡是關禁嬪妃的地方,便俗稱“冷宮”。
故宮中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稱為“三宮”。六院分別指東路六宮:齋宮、景仁宮、承乾宮、鍾粹宮、景陽宮及永和宮。故宮有匾額的宮殿四十餘座,最著名的是乾清宮正門頂上“正大光明”匾額。據學者考證,故宮並無“冷宮”匾額。
在古代皇宮裡,皇帝有“三宮六院七十二妃嬪”之說。選到皇宮裡的女人,一旦失寵,便會在宮中禁室裡等死,十分悲慘。皇宮裡的女人失寵後居住的宮中禁室,就是所謂的“冷宮”。
明末,天啟皇帝的成妃李氏得罪了權勢赫赫的太監魏忠賢,被由長春宮趕到御花園西面的乾西宮,一住就是四年。而且,先後被幽居在乾西宮中的還有定妃、恪嬪等三人。這個乾西宮就是當時的“冷宮”。
清朝光緒年間,光緒皇帝的珍妃被慈禧扔進井裡之前,有太監後來說,珍妃被慈禧軟禁在景祺閣北邊的北三所(現坍毀),這個地方就在今天珍妃井西邊的山門裡。如果太監後來說的這些話屬實,那麼北三所也算是清朝的一處“冷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