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兵者詭道也00
-
2 # 陳天哲
唐太宗李世民是歷史最有影響力、最有身份的王羲之鑽石級粉絲,對王羲之書聖地位的確立起到了一錘定音的作用,而且再也無人可以翻案!當然,以王羲之老漢的實力,沒有你老李捧高也有其他帝王接力!
因為是鑽石級粉絲,唐太宗書法明顯地表露出學書的痕跡,是蘭亭序和聖教序!但是,我們又不難發現:與蘭亭序相比,筆法精緻細膩度還弱,用筆變化、筆力及關聯到章法佈局的變化更是遜色許多,如果一定要給個分數的話,70分當然,是我給的,滿分為120分!與聖教比,字法中的最精彩部分顯然受益不多,給60分,可能還帶有人情分,畢竟他是我心目中不錯的皇帝!
如此戲評,不喜可噴!
-
3 # 狂喜淡墨a
痴迷書法的唐太宗,書法水平如何?
李世民,高祖次子,在位二十三年,為諡文皇,
工真、草、飛白書,尤其是喜王羲之書法。下詔求購。
其中命蕭翼由山陰辨才處賺得《蘭亭》真跡。
曾御製《溫泉銘》並行書。嘗作《筆法》、《筆意》、《指意》三說以訓學書者。
書寫常有戈筆之法難達精準。於是作戩字空其右,而命虞世南填補之。由此可見,太宗做學問書之法,非常認真,要求自己嚴謹。
虞世南填補後,太宗世民問魏徵:“朕學世南似盡其法?”魏徵說:“天命所臨,永珍不能逃其形。非臣下可擬。然惟戩字之戈法乃逼真也。”
此故事一如王羲之夫人說王獻之寫的字僅有一點是似王羲之,其實此點乃親補之。相映成藝趣。也說明書法確實至功備概之。
法眼一窺便知水平。鑑賞力也列於書蘊也。
李世民非常敬嘆魏徵法眼,一眼望穿,此境。李世民自論曰:“吾學古人書,殊不能學其形勢,惟在其骨力,而形勢自生也。”
由此太宗骨力有見,形貌與氣勢稍微差些,這也是謙和而已,太宗比之虞世南有其左,但是《書斷》曾有評其書法記載。“太宗書受之於史陵,工隸書飛白書,行草得力二王法度,尤善臨古帖。殆於逼真。”
後來評價頗多,《述書賦》雲“太宗備集王書,聖鑑旁啟,雖躡閭井,未登階陛,質詎勝文,貌能全體,兼風骨,綜法體,”
宋代米芾《書史》有趣評語:“太宗力學右軍不能至,復學虞世南行書,欲上攀右軍,故大罵子敬。”然又贊稱“龍採鳳英,天開日升,亟戩多難,力致太平,雲章每發,目動神敬。”可見米芾褒貶皆有,可見還顯敬佩太宗文識。
還有好多的古人評價,皆為奉諛誇大之辭了。諸如文皇書遠接右軍,晚來手敕,清遠絕倫。筆力遒勁,一時之絕。
宋黃庭堅的一句評說,打動人心,“亦是富貴後能不廢學爾。”值得深思。
對於古人書,吾儕依然不能亂語,也因隔了時代久遠,其書墨鮮見,妄加言論,其實取趣味之嫌,故從書史找來評價,重有鸚鵡學舌,捎回來與同道略知太宗之書境。
下面是太宗書墨:
-
4 # 阿瑟zz
雖說唐太宗的書法水平在歷代君主中不是最好的,但其學習精神應該是最嚴肅的了。而且由於他的偏愛和推動,王羲之書聖的地位從那時候確立了。
本文嘗試從一則相當著名的書法學習故事來探究書法的學習,以及唐太宗的書法水平。
故事記載於《宣和書譜》:
太宗乃以書師世南。然嘗患“戈”腳不工,偶作“戩”字,隨空落其“戈”,令世南足之,以示魏徵。徵曰:“今窺聖作,惟戩字戈法逼真”
翻譯成白話文:唐太宗跟虞世南學習書法。但是他一直寫不好偏旁“戈”,有一次練習寫字,其中有一個帶有“戈”旁的“戩”字,他寫好左邊的“晉”旁,空出右邊,沒寫“戈”。他請師傅虞世南補寫了“戈”,然後拿這幅習字給魏徵看。魏徵說:今天欣賞皇上您的大作,我覺得整幅字裡只有這個“戩”的右偏旁“戈”寫得真是太好了!
故事很生動。說明(1)唐太宗好學,但水平確實還無法跟上師傅。(2)虞世南的水平太高。(3)魏徵的眼力很毒,居然看出惟一不是皇帝自己寫的地方。
-
5 # binge80
每一代的帝王都是經過千錘百煉出來,每位皇帝的帝師都是一代名師,一代名臣。唐太宗更不例外,他師從大家虞世南,書法造詣自然不低。因太宗深愛王佑軍,其書法跡深得佑軍之勢。太原“晉祠銘”是太宗皇帝唯一留下的文字,唐楷聞名後世,太宗的字自然也帶有唐楷的味道,方正嚴謹,唐太宗的書法可以當得上大師之作。
-
6 # 藝術永珍
這個問題有點意思。
首先這位提問者所提到唐太宗痴迷書法。
為何痴迷,還唯獨痴迷與王羲之《蘭亭序》。王羲之《蘭亭序》由今天如此之高的歷史地位也離不開唐太宗的這個重量級的粉絲代言和真情演繹。
由歷史為證:
第一件事:唐太宗聽說《蘭亭序》在智永的徒弟辯才那裡,特召見他想要《蘭亭序去》,未果。唐太宗盡派監察御史蕭翼,透過精心策劃,獲得辯才的信任,獲取到《蘭亭序》。
第二件事:唐太宗集當時書壇的書法大家,下一道聖旨,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各自臨摹蘭亭序。
第三件事:唐太宗李世民遺詔中要求將《蘭亭序》枕在腦袋下面,要永遠擁有這件摯愛的寶貝。
如此痴迷的書法皇帝,那麼他鑑賞書法水平相當高。我們在看看唐太宗周邊書法大家,哪一個不是當時的文人才子。皇帝看的真書法多,眼界自然就高。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書法審美也是這個道理。
那麼審美有高度,且唐太宗對書法理論也有深入瞭解,甚至還寫和批註書法理論。
我想基於以上的分享,我們看到唐太宗是個熱愛文化,瞭解文化,親自帶隊實踐文化的踐行者。
皇家自有皇家氣,即貴族之氣。
因此唐太宗書法裡面還有他與生於來的皇家之氣。
當然,最後也離不開唐太宗勤奮地練習和書寫。
每天要批閱很多奏摺,這個過程中自由而然又加強了他的書法應用。
總之,一個審美趣味高的人,內心如此痴迷於書法藝術帝王,他的字還會差到哪裡去呢?
-
7 # 翰墨今香
人一般多少都會有個業餘愛好,皇帝也是人,也需要業餘愛好,唐太宗的業餘愛好就是書法。但要說唐太宗痴迷書法,這還達不到,畢竟他是個明君,更多的精力在理國執政上。跟宋徽宗不能比,那傢伙才是痴迷,以至於要文藝不要江山。
李世民《晉祠銘》
唐代書法是中國書法史上的一座高山,面對唐代書法後世只能高山仰止,這其中離不開唐太宗的貢獻。他重視書法的普及與推廣,在以下幾點貢獻突出:
獨尊王羲之,一改當時流行學習王獻之而造成的軟媚、攲妍的書風。可以說是唐太宗李世民真正把王羲之推到了書聖的位置,關鍵是唐太宗自己帶頭學習王羲之,上行下效,以至於後世學習書法的人,最終都以王羲之為宗。
唐代以“身、言、書、判”設科,對於官員的晉升有書法要求,所以“一時之士無不習書”。所以啟功先生曾經說過,唐代很多普通人的書法水平拿到現在都能成書法家的水平,只不過很多人因為官不大,所以沒有流傳下來。我們現在看唐人的寫經小楷,確實其中有很多的精品之作。這也是唐代為何能以楷書傲立書法史上。
唐太宗在他的弘文館開設書法班,這應該是最早的書法培訓班了。讓喜歡書法的大臣家的孩子或者民間書法能手可以過來學習。雖然最終沒有培養出來一個絕世高手,但對書法的發展是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李世民《溫泉銘》
最後再說說唐太宗李世民的書法水平,後世贊其書法曰“筆力遒勁,為一時之絕”,當時的一些名臣,例如房玄齡等,都誇獎李世民的書法“書邁鍾張”,就是說李世民的書法水平已經超過鍾繇和張芝了。
唐太宗李世民對自己的書法評價也非常高,有的自戀的感覺,嘗曰:“今吾臨古人之書,殊不學其形勢,惟在求其骨力,而形勢自生耳。然吾之所為,皆先作意,是以果能成也。”李世民的傳世作品主要有《晉祠銘》、《溫泉銘》、《屏風帖》。
李世民《屏風帖》
客觀評價,李世民的書法放到今天那也就是省級書協秘書長的水平,可是在唐代也真算不了什麼,只不過他的身份地位擺在哪裡,大家多少也要給點面子的。不然後世怎麼沒人學他啊,他的書法甚至不如宋徽宗的瘦金體影響大,跟宋高宗趙構比都要差不少。畢竟術業有專攻,人家的主業還是皇帝嗎。
回覆列表
唐太宗李世民的書法水平,在歷代帝王之中不是最好的,在唐朝書家中更加不突出,但是,他喜歡書法尤其是王羲之,他對推動中國書法發展,尤其是奠定王家書法的地位作出了突出貢獻,說他書法不突出,是因為唐代善書者實在太多,歐,褚,虞,薛…哪個不是大佬,如果放在今天,張海,沈鵬之流,給他提鞋都不夠格,皇帝之中不算第一,第二也是穩當,主要還有個會瘦金體的那座大山檔在前面,總之,唐太宗的書法還是一流的,非常棒!純手打,太累,就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