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山行 唐朝·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5
回覆列表
  • 1 # 李永利72

    小杜這個人挺有意思,比他前輩老杜灑脫的多!首先,說說他的出身,這哥們兒絕對是官後代,遠的不說,從他爺爺算起,至少是官三代,他爺爺杜佑可是個大官,應該是個正國級幹部——宰相、歧國公。他爸官不太大,但也應該是副局正處了。小杜從小生活中這樣的家庭,可想而知,整天花天酒地,出入娛樂場所是沒得說了,但是,小杜可和現在的某些官後代、富後代又不一樣,這哥們兒真有才華,也有些政治抱負,年紀輕輕就寫出了《阿房宮賦》、《感懷詩》,也因此中了進士,當了官。但是小杜就是小杜,性格散漫慣了,覺得在首都當官約束太多,不自由,又想起曾經在湖州看上的一個姑娘,答應人家10年內就會到湖州當官,娶人家。所以,一直想念著湖州,想念著這位女孩子。可杜牧官職較低,不能提出調任湖州的請求,直到他哥們兒周墀出任宰相,於是,小杜連寫了三封信,請求出任湖州刺史,但這時已經過去了14年,那女孩都成了孩她媽了。小杜還為著這件傷心事,杜牧寫下了《嘆花》,看來小杜這人還不錯,是個說話算數的人。

    可以說,小杜既有超人才華,又能花天酒地,既能積極入世,有政治抱負,又可灑脫逍遙(對了,小杜同志還喜歡道教),我個人比較喜歡他,不像老杜那麼苦,雖然也寫過《飲中八仙歌》這樣豪放的詩,和《登高》《望嶽》這樣寫景的詩,但老杜的詩還是以憂國憂民的為多,不是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就是“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盡歡顏”

  • 2 # 風西夜昨

    少時就很鍾愛杜牧的名篇《山行》,每每朗聲吟誦的時候,腦海裡便不由呈現詩中所描繪的迷人畫面。但當時囿於年齡閱歷限制,喜愛之情也僅僅只是停留在詩作表面描繪的景色和朗朗上口的詩句上。及至年齡漸長,隨著人生閱歷漸豐,才不由稍深入地領會了詩作文字背後的高妙。前人著述備矣,所以在此我將另闢角度,說說我對詩文的理解,歡迎廣大熱愛詩詞的朋友們予以指正!

    山行

    (唐)杜牧

    遠上寒山石經斜,

    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於二月花。

    此詩是詩人於晚秋時節遊歷寒山時,因被沿途美景所震撼,便用自己生動的文字描繪了一幅迷人的山林秋色圖。晚秋的一個午後,詩人興之所至,驅車來到了山勢峻拔的寒山腳下。從山下舉首仰望,陡峭的山勢直插雲霄,仄仄的石級蜿蜒斜上,一直延伸到霧靄繚繞處的幾戶山頂人家。詩人緩緩拾級而上,細賞著沿途絢爛靜穆、層林盡染的山景。賞遊漸漸深入,時間也漸漸向晚。此時,紅橙橙的夕陽餘暉映紅了半邊天空。綺麗燦紅的晚霞映照著滿山紅楓,那經霜歷寒後的楓葉更呈現出勝於二月春花的紅豔!詩人簡直為眼前難得一見的奇景迷醉了,驚喜中竟是顧不得驅車趕路了!這是一首典型的託物言志的詩篇。即整首詩看似在寫景,其實是在借景寄託心中不凡的情志。杜牧生活在內憂外患日益加深的晚唐時期,從青年起就關心國事,抱有挽救危亡、恢復唐王朝繁榮昌盛的理想。但因他生性耿介,不屑逢迎權貴,仕宦自然不很得意,從而對社會政治持清醒的批判態度。此番背景必然影響到他的文學創作。

    詩人不屑與當朝權貴合汙的清高,加之孤傲自負的性情,便難免心生“曲高和寡”之感,所以愚以為詩的首句中“遠上寒山”便隱藏著高處不勝寒之意。年至不惑,堅守獨立政治主張的他終於迎來了事業的轉機,其“平復藩鎮”的方略得到了採納,於是便有了“白雲生處有人家”的驚喜,詩中的“人家”在此就不單單指山中真實人家,更隱示著自己政治生涯中的聊聊知音。於是漸入佳境的杜牧不由投身於大展宏圖、實現抱負的奮鬥中。至此,他更是感受到了“無限風光在險峰”綺麗,尾句中的霜葉既有自喻之意,也極繪了自己理想之境的絢爛多彩。那麼“二月花”自然是自己不屑與之同流的“庸常之輩”了。

    這首流傳千古的名篇,既深刻昭示了詩人不同凡響的偉大抱負,也因其對絢麗秋色的極致描繪感染了古今無數的讀者,於是《詩境淺說續編》對此詩作出了高度評價:詩人之詠及紅葉者多矣,如“林間暖酒燒紅葉”、“紅樹青山好放船”等句,尤膾炙詞壇,播諸圖畫。唯杜牧詩專賞其色之豔。謂勝於春花。當風勁霜嚴之際,獨絢秋光,紅黃紺紫,諸色鹹備,籠山絡野,春花無此大觀,宜司勳特賞於豔李穠桃外也。

  • 3 # 歷史有妖氣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劉禹錫的這一句,是針對自先秦以來文學作品中如鐵律般的習慣——悲秋,到了秋天就生起蕭索凋敝之傷的情緒,悲秋。戰國時楚華人宋玉被後世稱為“千古悲秋之祖”,意即後來所有的見秋就悲的文人習慣都是起源於他。那麼,到了大氣開放的唐代,不覺得秋“悲”、而能夠發現秋之美的詩人,便不僅僅是劉禹錫一人了。如膾炙人口、眾人皆知的杜牧那首《山行》: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這樣一首舉國皆誦的七言絕句,以精妙之筆描繪出了秋日山間窈約閒適、明豔絢麗之景,突出了詩人樂觀清寧、昂揚向上的精神。“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沿著彎曲蜿蜒的山上小路上得山去,想來那目光盡頭、白雲繚繞的後面應當還有人家。這一句開門見山地勾勒出一幅秋日登山圖畫,“寒山”即“秋山”可見季節為秋,“遠”可見此地距離城邑之遠,“斜”則可知這座山的山勢高而緩、路遠卻不凌人。

    “白雲”也有解為炊煙的,山中炊煙,可以推測出山後有人家,也映照了後文的“晚”字,因為黃昏時分才是造飯時間。如《唐三體詩評》裡這樣說道:“‘白雲’即是炊煙,已起‘晚’字;‘白’‘紅’二字,又相映發。‘有人家’三字下反接‘停車’,‘愛’字方有力。”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停下車來,是因為深愛眼前這深秋山林晚景,那楓葉被秋霜染過,比二月春花還要紅豔美麗。詩人不捨的楓林,是心底最愛的一道風景,“停車”承上啟下地銜接了上下句,時光也從下午轉入到了傍晚,最後一句更是本詩“詩眼”,人皆愛江南春色的生機勃發,而此時此刻的秋日晚景在前,就該感到衰敗傷感?看這楓葉之美猶勝春花,在這樣清幽安寧的山間,不是更顯紅火熱鬧、振奮人心嗎?詩人“不以物喜”的精神魅力,和漫山比春景還要爛漫美好的楓林融為一體,千載之下鼓舞著人心,讓這篇傳世佳作歷久彌新。

    《唐人絕句精華》書裡提到:“讀此可見詩人高懷逸緻。霜葉勝花,常人所不易道出者。一經詩人道出,便留誦千口矣。”的確,詩人高情雲渺,非常人心致,妙筆揮就,便是一首千古絕唱。

  • 4 # 老街味道

    問題:唐詩千古名篇杜牧《山行》怎樣賞析?

    一、第一句 是誰“遠上”

    遠上寒山石徑斜,這首詩第一個問題是,首句的主語是誰?遠上寒山石徑斜,是誰遠上呢?

    看上去似乎是省略了主語“我”,有的註釋中解釋是 :詩人自己遠上寒山看到石徑斜。不過第三句又有“停車坐愛楓林晚”,那麼詩人不是上山了嗎?難道是坐著車上的山嗎?似乎又講不通。

    遠上寒山石徑斜,這一句應該是主語後置,主語是石徑,是石徑遠上寒山,而且看上去彎彎曲曲,這是比較複雜的詩家語的句法。

    這種句法有一點類似杜甫秋興八首中第四首的第三聯:

    直北關山金鼓振,徵西車馬羽書遲。

    望九華山(唐·盧嗣立)第二聯也類似:

    不遇陰霾孤岫隱,正當寒日眾峰呈。

    和白居易的《潯陽春三首 》 的主語用法完全一樣,主語是香騎和鈿車。

    金谷蹋花香騎入,曲江碾草鈿車行。

    踏花的是香騎,碾草的是鈿車,遠上寒山的是石徑。

    二、第二句 深處還是生處

    白雲生處有人家,第二句是寫的詩人遠望,看到石徑彎曲遠上消失的盡頭,是白雲生處隱約的人家。

    古詩詞傳到今天經常有不同的版本, 是“深”還是“生”字存在爭議。

    清乾隆《四庫全書》收入的兩種版本都有,例如明高棅編《唐詩品彙》和《御定全唐詩》作“白雲深處有人家”,而宋洪邁編《萬首唐人絕句》作“白雲生處有人家”。

    有些課本中本詩也從原來的“白雲深處有人家”修改為現在的“白雲生處有人家”,並於註釋處說明“‘生處’一作‘深處’” 。94年版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作“白雲深處有人家”。

    三、第三句 何為坐愛

    停車坐愛楓林晚,這句詩需要說的是“坐愛”二字,這裡不能望文生義,“坐”字解釋為“因為、由於”。

    宋朝的梅堯臣《夏日晚霽與崔子登周襄故城》尾聯也用的坐愛,是用一個意思:

    雨腳收不盡,斜陽半古城。獨攜幽客步,閒閱老農耕。寶氣無人發,陰蟲入夜鳴。餘非避喧者,坐愛遠風清。結語

    這首詩的三個問題,是我們閱讀古詩詞常常遇見的問題。首先,詩家語的句法多變,即使是同樣句法結構的句子,主謂賓的位置也未必相同,更不能用散文句法來解釋古詩的句法。

    其次,版本的不同是常見現象,例如李白的靜夜思就有很多版本,有時候不同版本會有不同的意思。

    再次,古詩中的詞語於今天詞語的意義會有不同,不能簡單的望文生義。還有很多的字,讀音於今天不同,例如:斜,這個字與花、家同在古語“下平六麻”,可見韻母一定是a。

  • 5 # 豫齋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非常著名的一首七絕。主要描寫和讚美秋色。

    起句“遠上寒山石徑斜”,由下而上,一條石徑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滿詩意的秋山。“寒”字點明深秋時節,“遠”字寫出山路的綿長;“斜”字照應句首的“遠”字。整句寫出,讓人彷彿看到了高山,但由於坡度較緩,故可乘車遊覽(為第三句埋下伏筆)。

    承句“白雲生處有人家”,描寫詩人所看到的遠處風光。“有人家”三字讓人聯想到炊煙裊裊,雞鳴犬吠,從而感到深山充滿生活氣息。“有人家”還回照應了上句中的“石徑”,說明石徑是山民上山的通道。

    轉句“停車坐愛楓林晚”,因為夕陽下的楓林太迷人了,所以詩人特地停車觀賞。此處的“坐”字,不是坐下來,而是“因為”。這句中的“晚”字,相當有韻味:不僅可以用來點明觀景的時間(前兩句是白天后兩句則是傍晚),也表明只有傍晚才能有絢麗的晚霞和紅豔的楓葉互相輝映的美景,同時還說明詩人流連忘返,到了傍晚,也捨不得離去。

    結句“霜葉紅於二月花”,是全詩的詩眼,前三句的描寫都是在為這句鋪墊和烘托。詩人用“紅於”而不用“紅如”,說明詩人眼裡,秋葉比春花更好,不僅色彩鮮豔,而且能耐寒,經得起風霜考驗。

    全詩構思新穎,佈局精巧,於蕭瑟秋風中攝取絢麗秋色,有點“秋日勝春朝”的意味,令人賞心悅目,精神煥發,給人以啟迪和鼓舞。

  • 6 # 有書共讀

    被後人稱作“小杜”的杜牧,是晚唐時與李商隱齊名的大家。晚唐詩人面對國力衰退、政治腐敗,大都透露出頹廢氣息和悲涼的情懷。

    可杜牧卻與眾不同,他的詩表現出一種健朗俊爽的風格,尤其是他的詠史詩鮮明地展現了他的這一風格。“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這就是杜牧寫詩的特點。

    在這首千古名篇《山行》中,我們亦可以看出杜牧的豪情。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

    此二句描繪深秋的山林景緻:遠遠地望去在寒山之上,有一條石頭的小路彎彎曲曲地由山下一直深入到山的深處去。在那白雲升起的地方,是住有人家的。

    這兩句詩裡“遠”字用得精妙凝練,既可指來路之遙,也可指山之高遠。“寒”字則點明瞭寒秋季節,有蕭瑟之感。

    “斜”字有曲徑通幽、峰迴路轉之妙。給了我們一種縱深感,正因為有歪斜之徑,才不至於將美景一覽無餘,才會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楓葉。

    第二句中的“白雲”已是很美的意象,而一個“生”字更賦予了它飄渺不定的動態。“白雲生處”,不僅給空曠的山野帶來生機與活力,更表達了詩人超然脫俗的胸懷。詩人置身深山,但見白雲飄飄、霧氣縈繞,翩翩然獨立於世之感油然而生。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我之所以這麼晚了還不回家,反而把車停在山路上,那是因為我愛這一片如火的楓林啊!我看到在這深秋季節裡綻放的楓葉,霜愈重色愈濃,紅得比早春二月的花還要紅。

    這兩句詩中,一個“停”字耐人尋味。前二句描寫行路匆匆,在此的“停”字吸引了目光,有停頓也有強調的意思。“晚”照應“寒”字,實寫時間,虛寫夕陽。

    此二句中的二月花、夕陽都很豔麗,屬暖色調。與前二句的寒山、石徑、白雲等冷色調意象對比鮮明,突出了原已十分鮮麗明亮的楓葉加上夕陽紅霞的渲染後更加紅豔的美。

    “霜葉紅於二月花”是這首詩中最動人的一句。再現如畫秋色的同時,對詩意有新的拓展,賦予了秋色頑強的生命力。詩人表面上在比較紅葉與紅花的顏色,實際上是在比較秋意與春意,比較對秋天和春天的情感。詩人認為楓葉的深秋之紅比早春的二月更讓人感覺到意氣風發。

    這與劉禹錫的《秋詞》“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橫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有異曲同工之妙。一個是說秋日裡的詩情在碧霄,一個說秋日裡的詩情在楓葉,都突出了秋日勝春朝的這樣一個主旨。

    詩人從層林盡染、夕陽西下之中感受到的不是“夕陽西下”而是振奮,充分體現了其豁達的胸襟。同時,楓葉沒有同春花爭豔,卻在霜裡鬥妍,又顯現了一種勇敢和堅毅的精神。

    杜牧將美景與哲思相互交融,於悠閒舒適中寄寓情致高遠之氣,使該詩的內蘊更加沉厚,更值得玩味,從而在主題上完成了對前人的昇華和超越,故此詩成為千古名篇。

    有書君語:一直倡導終生學習的有書君今天給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讀的52本高分暢銷好書,免費領取。從認知思維、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維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閱讀計劃。

  • 7 # 春日之虎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唐詩人杜牧的這首詩,其“霜葉紅於二月花”成為千古名句,也是描繪晚秋景色的絕妙而絕美之詩句之一。

    詩詠道,當“我”遠行於晚秋之美好景象中,駕馬車走在幽靜而充滿涼意的群山中,行至一段彎彎曲曲且起伏向上通往更深遠天際的石路上,此路斜繞于山坡上,白雲朵朵輕浮於山腰與“我”的頭上,向山中望去,古老的村莊垂煙升起,與白雲溶為一體,此時感覺人在仙境之中,心胸豁然開朗。“我”停下車,坐到路邊的石塊上眺望山景,片片晚秋的楓林深深的吸引了我,使我心曠神怡。此時雖已晚秋,秋霜也會霜打楓葉,但楓葉依然豔紅,美麗嬌娜,楓葉飄飄起舞於風中,楓葉之豔麗就如同春日之美麗花朵,妝裝了這美好山河,也是“我”激情澎湃。

    不用多問,從詩中就可體會處杜牧當時對官場已生倦意,置身於楓紅的美好景緻中,人與自然化為一體,忘卻了許多人間煩惱。

    自然會給以人美好心境,而美好心境,才能更抒發出對自然的愛和自然美之景緻。

    (圖片來自於網路)

  • 8 # 陳年往事1222

    《山行》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雲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於二月花。

    生處:又作深處。坐:因為。

    這是一首寫景詩,它反映出詩人象喜歡春花一般地去喜愛傲雪迎霜的楓葉,字裡行間流露出一種健康、樂觀的思想情感。

    前兩句寫景。詩人在山行中看見蜿蜒的石路,曲曲折折地通向秋色籠罩的山頂,山頂上,白雲繚繞,彷彿雲彩就從那裡生起,隱約之間,還可以看見稀疏的竹篙茅舍。這很容易使讀者連想起王維的詩句:"行到水窮處 ,坐看雲起時。"(巜終南別業》)但杜牧的"白雲生處",似乎更多一些詩情畫意,更富有生活的熱情。因為他不僅著眼於富有生氣的"人家",而且毫不掩飾地表達他對"楓林"的熱"愛"。在詩人看來,這經霜的紅葉,比"二月"的春花更紅豔火爆,更燦爛奪目。於是詩人止不住要停下車來觀賞,甚至留連忘返了。

    "霜葉紅於二月花"之所以能打動讀者,在於它比喻新奇。詩人創造性地用"二月花"來形容"霜葉",不僅賦予"霜葉"以"花"的色彩,而且它還反映了詩人健康樂觀和積極向上的思想感情。在中國古代浩如煙海的詩詞中,"悲秋"是屢見不鮮的主題,從宋玉的《九辨》到唐代的許多詩人,他們每到秋季來臨,便要發出"悲哉,秋之為氣也"這類的哀嘆。杜牧此詩則與此相反,他賦予"霜葉"以"二月花"的形和神,並能引起讀者許多美的聯想。

    好詩往往有深刻的寓意。所謂寓意,就是詩人透過詩中的描述來寄託自己另外的思想感情。

    杜牧此詩是否有什麼寓意,不得而知。但從他歌詠"霜葉",卻可以使人聯想到詩人蔑視封建統治階級對他的排斥打擊,以及他傲然獨立堅強不屈的鬥爭精神。這種精神品質不是和"霜葉 "傲雪迎霜的性格有某些相似之處麼?

  • 9 # 文字的二三事

    《山行》的全詩如下: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詩的大意是:

    深秋時節,登上遠處的山,石子鋪成的山路傾斜地直至山頂,潔白的雲層深處藏有人家。停下正在行駛的馬車,因為喜愛這傍晚的楓林景色,經霜的楓葉比二月的紅花還要鮮豔明麗。

    詩意賞析:

    “遠上寒山石徑斜“,”寒山“指深秋時節的山;”石徑“:用石塊鋪成的山路。深秋時節,接近隆冬,所以不免有些寒冷。詩人登上遠處的山,只見山路由石子鋪成,歪歪斜斜地直到山頂。

    “白雲深處有人家“,”白雲深處“點出了山的高度,直插雲霄。放眼望去,只見層層白雲的深處藏有人家,既然如此,首句的”石徑“也就好理解了,它是白雲深處的人家所鋪成,是用於上山下山的道路。白色的雲環繞在青色的山四周,既寫出了山之高,又構成了一幅白雲繚繞青山的有色畫面。“停車坐愛楓林晚“,”坐“是因為,由於之意。詩人停下車,不再前行,也無心攀登高山上的石徑,更無意去拜訪白雲深處的人家,是因為獨愛這傍晚時分的楓樹林,看來楓樹林對詩人的吸引力非比尋常一般的景色。“霜葉紅於二月花“,“霜葉”指經霜之後的紅色楓樹葉,“於”:比。第三句寫到,詩人因傍晚的楓樹林而停車駐足,那麼駐足的具體原因是什麼呢?最後一句給出了答案,深秋的楓葉比二月的花還要紅,還要鮮豔,原來詩人愛的是楓樹葉,讀者看到這裡也就恍然大悟了。

  • 10 # 書評菌

    前言

    杜牧的《山行》可謂是膾炙人口,像酒一樣越品越香,短短四句呈現出來的美景和哲思令人回味無窮。

    杜牧其人更是博學多才,詩、賦、古文樣樣精通,更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杜牧的出身條件優越,祖輩官及大將軍、宰相,自己的妻子也是朗州刺史的女兒,所以他有著優越於杜甫、李商隱的從政條件,同時又是一個大文豪,這就很是厲害了。李商隱將杜牧視作知己,曾在《杜司勳》裡這樣評價杜牧“高樓風雨感斯文,短翼差池不及群。刻意傷春復傷別,人間惟有杜司勳。”

    那麼這樣一個大文豪寫出來的《山行》究竟美在哪裡呢?筆者將會將這首詩剝離開,來解讀在筆者眼裡《山行》的美。

    一、《山行》中的詩眼探析

    詩眼之於詩歌,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使得詩意凸顯,增加詩歌的有趣性,從而吸引讀者。《山行》中的詩眼為“斜”、“生”、“坐”三個字。

    (一)“斜”字品讀

    “遠上寒山石徑斜”中的“斜”因其讀音受到後來者的爭論,按照現在漢語讀音應該是“xie二聲”,但由於古今文字的讀音存在差別,我們到底是按照古代的讀音來讀,還是按照現代漢語的讀音來讀,就存在著分歧了。筆者認為還是按照現代讀音讀會好一些,因為如果按照古代的讀音讀詩歌的話,可能很多文字都需要進行重新推敲,重新劃分讀音,這就無法符合時代特點了,關於讀音的古今音異其實沒有必要進行太多的爭論,重點還是詩歌的本身。

    “斜”字用得非常精準巧妙,在本句中寫出了作者來到山上看到了山勢的險峻,道路狹窄綿長,仿若是一副3D圖畫,將景色展現在了讀者的面前。同時“斜”字呼應“上”和“遠”字,寫出了山勢的高和緩,路程的長;也與“白雲生處有人家”進行了巧妙的銜接。

    (二)“生”字品讀

    “生”的另一種版本是“深”,《萬首唐人絕句》和《古今圖書整合》寫的是“深”,而《樊川文集校注》和《杜牧集系年校注》裡寫的是“生”,“生”用的廣泛些,在1994年版的教育部重新編寫的國語辭典中也作“生”。在不同的字表達的意思上,“生處”指白雲形成的地方,“深處”指雲霧繚繞的深處,這兩個意思都可以,不過筆者更認同“生”,就以“生”來作分析。

    “生”是一個動詞,其賦予了文字活力,也就是讓白雲變得動起來了,使得詩歌極具畫面感,此時在詩人筆下,山中的景色如詩人眼中看到的一樣,鮮活了起來,意境豐富了起來。就像張九齡所寫的“海上生明月”。

    (三)“坐”字品讀

    “坐”字用得也同樣很妙,一字點透詩人觀景的感受,“坐”的意思是“因為”,不同於我們現在理解的坐著、坐下。詩人停下車來,不走了,不是因為累了,而是因為被傍晚時美麗的楓樹林吸引。巧妙的構思,使得景色的美麗在短短的幾個字裡清晰地呈現出來。

    其實“坐”字解釋為“因為”,在春秋戰國時就有這種說法,《晏子使楚》裡“王曰,何坐?曰,坐盜”,這裡的“坐盜”意思就是“因為盜竊”。

    二、《山行》文學賞析

    《山行》描寫了色彩絢爛的山中秋色,詩人行至深處,景色吸引著他;詩人將所見作成詩,景色出現在眾多讀者眼中,引人嚮往。山路、人家、白雲、楓葉這些景色在詩人的筆下,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構成了一副極具活力的山林秋景圖。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

    詩人在此句中展現了上山過程中遙望遠處看到的情景,一副遠景圖畫。先寫山路曲折,蜿蜒著直到山的深處,視線跟隨山路向上望去,白雲形成的地方,依稀可以看見人家,或許此時詩人杜牧看到了升起的裊裊炊煙。詩人身在這樣的景象中,內心定有喜悅,被這樣的景色吸引,又聯想到白雲深處的人家的情形,就有行到山的深入,看一下白雲生處的人家究竟如何?是不是一副世外桃源的景象,詩人此時登山的慾望就強烈起來。

    此句“遠”字寫出了山路的長,人家的遠;“上”呼應“斜”,突出道路曲折,山勢高;“石徑”對應“人家”。用字精煉,用句巧妙,極短的文字描繪出一副宏大的畫面,鮮活生動,引人聯想,同時引發下文。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此句“停車”表明詩人是坐車觀景,停下車是因為傍晚的楓林太過美麗,詩人的視線裡只有這美麗的景色,不想移動分毫。“霜葉紅於二月花”解釋傍晚的楓林究竟如何美麗,在夕陽的照耀下,染霜的楓葉比二月份的花朵還要紅顏。此句的景物立馬出現在了第一句的圖畫之上,“遠上寒山石徑斜”的路上增添了紅於二月花的霜葉,於是一副完整的“山行”圖就呈現在讀者眼前,這副圖畫色彩絢麗,風格鮮明。

    此句詩人還巧妙地運用了比喻的手法,將火紅的霜葉比作二月的紅花,使秋色展現得淋漓盡致。同時詩人又夾帶著隱喻的手法,“霜葉”作為秋天的樹葉意味著凋零之意;“二月花”是春天的景物,意味著生機勃勃。詩人以“二月花”來描寫“霜葉”的紅顏,以“紅”進行連線,抓住這種春與秋的不同裡的相同點,使得秋葉不再是凋零的象徵,於是霜葉就比二月的紅花還要鮮豔美麗。

    三、總結

    杜牧的《山行》是一副充滿生機與嚮往的美麗圖畫,他以獨特的視角和手法將秋景完美呈現,不同於大多數詩人所描繪的秋景的悲涼(如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而展現出了無盡的生機,體現出了詩人積極向上的心態。正如劉永濟在《唐人絕句精華》裡說“讀此可見詩人高懷逸緻。霜葉勝花,常人所不易道者出。一經詩人道出,便留誦千古矣”。

    詩人眼中的秋景讓我們也體驗到了秋天的美麗,詩人觀景的心態也值得我們學習,積極向上,每一天都“紅於二月花”。

    NOTE: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2歲年薪20萬是不是很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