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澤諾與厚明

    專門的U23聯賽不太可能,沒有升降級,沒有激勵,沒有關注度,沒人看,沒人投資。

    時令聯賽

    U23是有年齡限制的,今年可以打,明年不一定有機會打了。如果沒打出來,中超不要,U23又不能打,那就退役吧。這樣的聯賽不一定有好處。

    誰去看

    不要說U23聯賽,U23亞洲盃都沒多少人看。沒人看是根本,沒人看就沒有投資和轉播。

    這樣的聯賽也許還不如中甲和中乙呢。

    預備隊

    中超有預備隊比賽,就是給年輕球員準備的,這個體制是最合理的,不同年齡段還有外援可以在同一個賽場比賽,這對球員才是真正的鍛鍊。和水平接近的人比賽不會有發展,和不同年齡段球員比賽才會提升。

    在歐洲的球隊,不同年齡梯隊會參加低級別聯賽鍛鍊,這是個不錯的選擇,前提是要求球隊更多的投入,目前的中超也許不太適合。

  • 2 # 率言足球

    首先來看什麼是U23新政

    2017年1月中旬於武漢召開的足代會期間,中國足協為了遏制各俱樂部拼命“燒錢”、不惜血本引援尤其拼命引進外援的現象,在外援政策上進行重大調整,而且從2017賽季就實施。具體有兩點:一是在外援人數註冊數字不變、大名單規則不變、18人規則不變的前提下,每場比賽累計上場外援3人(不區分亞外、非亞外球員)。也就是說,中超各俱樂部外援的報名、註冊依然可以是5人,每場比賽的18人報名名單中也可以報5名外援,但是,每場比賽累計上場外援最多3人。這樣,以往聯賽中用外援換外援的做法已經不可行了。二是每隊每場比賽的18人報名名單中,至少有2名U23球員報名(2017年為1994年1月1日後出生的球員),首發11人中至少要有1名U23球員。

    這個是U23新政“1.0版”

    為進一步透過職業聯賽鍛鍊年輕球員,鼓勵俱樂部加大培養青少年足球人才的力度,經研究決定:從2018賽季起,中超、中甲聯賽俱樂部在參加中超、中甲聯賽、中國足協盃賽的過程中,各俱樂部整場比賽累計上場比賽的U23國內(港澳臺除外)球員,必須與整場比賽累計上場比賽的外籍球員人數相同。

    這個是U23新政“2.0版”

    為什麼提出U23新政

    U23 2017年資料

    基於以上資料,我們做一下分析:

    從中國足球的發展來講,我們必須關注到青少年、年輕球員的培養,一個國家如果足球沒有基礎和塔尖的人才,很難取得更好的成績。

    其實U23新政就是一種國家對於足球想要短時間取得成績的一種無奈的揠苗助長的行為,這種行為在現在中國足球的大環境下在某種程度上是正確的,是夯實國家隊基礎的一種有效行為,僅僅是夯實基礎,而對於塔尖人才的出來的作用卻是極其有限的。

    為了夯實基礎,輸送人才,必然要有人帶,就要在真正的場合證明自己。

    而u23聯賽和預備隊聯賽又差一個層次。

    舉個例子:魯能的成源,連續三屆預備隊最佳射手,預備隊進球七十多個!

    但是作用有什麼作用呢?如果讓他把這七十多個預備隊進球換成中超20個進球,我想他都是非常非常樂意的!

    所以,題主提出的讓U23聯賽取代U23新政這種行為的可行性基本為零,因為沒有任何意義,無論對u23球員還是對於俱樂部和中國足球發展!

  • 3 # 英超那些事

    可行是可行,但是如果U23聯賽和職業聯賽不掛鉤,很快就會成為雞肋。比賽的水平得不到保證,U23的球員踢再多的比賽,對自身水平提高也會很有限。

    中國足協之所以下發U23新政,就是想讓U23球員有機會在中超和中甲的實戰比賽中,和高水平外援和國內頂級球員有同場競技的機會,和高手下棋才有機會提高,中國足協要的就是這個效果。在中國足協實行U23新政後,更多的U23球員在中超和中甲獲得了鍛鍊機會,也被球迷所熟知,客觀來說,對U23球員的成長還是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如果新組建U23聯賽,就等於是國內的U23球員自己和自己踢,沒有了外援,沒有了老將,U23聯賽就會成了職業俱樂部青年梯隊的比賽,雖然會有完整的聯賽制度,保證了U23球員每年踢的比賽數量很多,但和臭棋簍子下棋,越下越臭,對於U23球員的成長並不是個太有利的決定。

    以中國足球俱樂部的秉性,要讓他們對青年梯隊的聯賽給予多麼高的重視,基本很難,他們還是更看重一線隊的成績。除非將U23聯賽的成績和一線隊的成績掛鉤,比如說U23聯賽的積分摺合多少比例,加到中超聯賽積分榜上,這樣才能讓中超球隊更加重視U23聯賽。但是這樣的政策顯然更加違背職業足球發展的規律,還不如U23新政的效果好。

    所以個人認為,即使足協推出新的U23聯賽,也不會取消U23新政。這裡倒是有一個思路可供大家探討一下,就是參照西甲聯賽的模式,讓球隊的青年隊或是預備隊去踢低級別的職業聯賽,讓球隊更多的接受職業聯賽的考驗,這種模式恐怕會比U23聯賽的鍛鍊效果要強得多。試想一下,如果一支中超球隊的U23隊伍能夠在中甲站穩腳跟,那對他們的鍛鍊價值可想而知。

  • 4 # 球道人

    第一大難題:缺乏動力

    現在中超、中甲也好,少則幾十萬,多則兩三百萬甚至更多的贏球獎金,U23聯賽,是屬於什麼錦標,第一不賺錢,第二不賺人氣,一個俱樂部會出多少獎金獎勵贏球,1萬?分到個人手裡多少錢?如果為了那麼幾百一千塊,拼得太兇,傷了怎麼辦,錯過了踢中超替補的機會,損失多少錢。

    一旦球員沒有錢為驅動,不認真踢,這聯賽就是廢的。

    第二大難題:水平不高

    這不用具體解釋了吧,U23聯賽,沒有很多成熟的球員參與,特別沒有外援參與,這水平能有多高?為何廣州富力要把梯隊弄去踢香港聯賽,為何山東魯能的國青門將周煜辰要申請租借港超富力,而不去踢什麼梯隊聯賽等等,就是因為香港聯賽,起碼是一個競爭節奏的聯賽,是有很多外援參與的聯賽,水平比什麼梯隊的比賽要高。

    有些人說,那可以規定外援去踢U23聯賽,又回到第一個問題,踢U23聯賽出場費多少?外援得藉此機會喊漲薪。萬一傷了,沒法踢中超不是損失更大,估計又不會認真踢。

    第三大難題:好的U23球員太少,難保被平庸的眾人所染

    如果U23球員都是個個韋世豪、黃紫昌那樣還好,關鍵是,事實上沒那麼多好的U23,那麼組建出來的一支隊伍,其中就會有很多短板。水平低和壞習慣就像病毒一樣傳染,傳球拖沓,慢慢地走著踢,反正都能贏球,那麼辛苦幹嘛,最後好的沒有學到,近墨者黑倒是很快。U23聯賽水平一低,主教練索性也不敢派好的U23去了,最後就是成為U23平庸者的相互娛樂。

  • 5 # 狂飆體育

    我覺得正統的頂級聯賽只能有一個,而現在的預備隊比賽就相當於您口中的“U23聯賽”,已經足夠鍛鍊年輕球員了,沒有必要單獨再搞一個。想法出發點是好的,但卻不合實際,實施的可能性為零。

    足協制定的現行的U23政策就很好,每隊每場能有三個U23球員登場,他們在老將的帶領下,能夠發揮的更加從容,對於成長也特別有利。比如,山東魯能泰山的U23小將姚均晟和三哥蒿俊閔組成的中場,發揮格外出色,姚均晟已經坐穩了球隊主力;比如,山東魯能泰山的U23小將劉軍帥,在與吉爾組合的時候,特別成熟穩健,處理球得當,備受各界好評。

    老帶新本身就是一種合理的培養方式,只要年輕球員放開踢,還是大有廣闊天地的。比如,國安的爭議青年韋世豪,坐穩主力後兩場進了兩個球,踢得特別出色;比如,上港隊的U23球員陳彬彬,憑著出色的發揮贏得了主帥和隊友的支援,尤其還得到了國際巨星浩克的擦鞋禮,這對於一個小將來說絕對是莫大的鼓舞。

  • 6 # 568551茶酒糖

    新政如果U23能夠出線世界盃肯定是眾星捧月,提高水平是有的,但影響中超聯賽精彩程度!可以接受無必要搞單獨聯賽,希望有變動小小,比如關鍵比賽取消U23出場!

  • 7 # 陳飛

    我覺得中國足協應該搞U16和U17 U18的聯賽,U23已經是年輕球員了用不著足協來關照他們, 如果23了還打不上主力或替補那是他們確實能邊差。

  • 8 # lbl9907100

    個人覺得可行!可行是指對國足挖掘新人,培養足球后備人才大有益處!難點是不被重視!或者敷掩了事!足協得有必要措施和政策!

  • 9 # 紅髮女海盜

    乾脆弄聯賽和u23聯賽,取消預備隊,聯賽要求和亞冠一樣外援3+1,u23聯賽要求和國奧一樣,全華班最多3位超齡球員,最終聯賽排名兩者積分相加。

  • 10 # -欲言又止V

    U23新政完全就不可取 已經違背足球頂級聯賽的發展規律 我覺得在浪費換人名額 而且是降低比賽激烈程度 頂級聯賽有這些政策就是亂搞 就好比現在說的24歲的球員經歷一年U23 現在都面臨無球可踢 可笑不可笑政策的犧牲品 還有U23只有在中國外行領導面前才是年輕球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正值玉米豐收季,玉米價格卻出現下跌,後期農民的玉米價格還有上漲的可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