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懶媽育兒路
-
2 # 珠拉佛前供奉的燈
孩子今年一年級,剛上了5天。每天很開心去學校,告訴我表現好的同學班主任還給發棒棒糖。書本上的知識班主任什麼都沒教,這幾天一直在教孩子們課上的規矩。幫助孩子適應小學,感恩碰到一個好班任。我們沒上學前班,不過孩子識字量很大。估計在2000左右,因為一直堅持讀書,從孩子1歲左右最開始是我給讀。從今年一月開始,每天讓她給我讀一本繪本。數學20以內加減法應該沒問題,就是拼音沒怎麼學。我沒給報英語,今年1年級就有英語了。我這回也得重視英語了。不是有句話嗎?欠下的閱讀終究家長會還回來的,回頭想想從她小時候我每天堅持給讀書堅持了快6年,不容易,但是結果是好的。
-
3 # 花花75287
這個問題其實是家長的問題 第一 語文改革包括一年級上來不學拼音直接學字已經公開了至少一年時間 自己的孩子要讀小學了難道不會提前一年關注一下課程改革嗎 第二 即使沒關注過課程改革 孩子要上小學了難道是零基礎入學嗎 至少也要認識基本的漢字吧 說不好聽的 我孩子中班開始有意識教他認字 現在大班剛剛開始 已經認識一千以上漢字了 到大班結束認識一千五沒問題 可以完成自主閱讀
-
4 # 憶夢月華微課堂
以前一年級剛上學都是先學拼音,再用拼音去認漢字。有了拼音做柺杖,孩子們早早地就獨立識字了,老師輕鬆,家長省心。但今年9月份開學,全國小學統一使用部編本小學語文新教材了。這次把拼音學習放在後面,識字放在前面,先認一些簡單的漢字,再學拼音。而目,加大課外閱讀量,鼓勵“海量閱讀”,鼓勵讀一些“閒書”,可以“似懂非懂”地讀等。別說家長接受不了,就是一部分教師也有點不適應。但仔細想想,既然教材這樣安排,自然有它的道理,這都是專家們經過深思熟慮做出的改革,如果聽過專家的講座你自然就會明白。第一課“天、地、人、你、我、他”這是生活中常用的漢字,孩子剛上學,笫一課就讀到這六個字,想必會給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對孩子以後學習語文有著不可小覷的作用,使學生明白學習拼音只是輔助學習漢字的工具,不是目的。家長在家裡可以用多種形式指導孩子認漢字,比如第一課的“天、地、人、你、我、他”可以給孩子編識字順口溜:一撇一捺讀作:“人”,一人“大”,二人“天”等;還可以做卡片遊戲幫孩子記憶漢字,比如“你、我、他”三個字,可做成分別寫上:你,我,他三個字的卡片,讓孩子,爸爸,媽媽各拿一張,舉著卡片說:我是媽媽,他是爸爸,你是孩子。當然,可以交替進行。一般孩子們對遊戲較感興趣,這樣,在遊戲中孩子認識了漢字,加深了記憶。另外,新教材的亮點之一就是“和大人一起讀”,當然,“大人”可以是父母、老師、或其他人員。和孩子一起讀,慢慢地過渡到孩子自己讀,這個過程需要大人的引導,多陪孩子讀書,少看電視等,給孩子起個榜樣的作用,創造一個學習語文的良好氛圍。
總之,部編本教材是語文教材的一大改革,它順應時代潮流,讓學生一入學就學習漢字,對學生學習祖國語言文字增強了自信心,使學生愛上語文,會學語文。
-
5 # 一米方圓
從今年起,很多學校都用上了部編版教材。這套教材一開始就安排的識字、寫字,然後再學拼音,再學識字、課文等。
這套教材大力提倡閱讀,在當今,得閱讀者得天下,將形成共識。學好語文,更要廣泛閱讀,海量閱讀。而拼音只是識字的工具。
這套教材,把識字、拼音、閱讀有效融合,緊密聯絡起來,既能讓拼音學習不那麼機械枯燥,又能讓學生在學習中融匯貫通,應該是利大於弊。
所以,一年級的家長不要太擔心孩子的學習能力,跟著教材,跟著老師走,即使孩子剛開始有些困難,慢慢孩子的識字量就會增長,閱讀能力會有效提高。
-
6 # 秋逸162458451
不管合不合理,緊跟老師步伐。
因為別人能完成,說明這個時代的小朋友已經發到這個地步了。我們只能使勁追趕。
就如果小朋友們都完不成,那就是老師的作業有問題。
我們的孩子未來不是跟我們競爭,是跟與他差不多年紀的人競爭。有質疑合不合理的時間,不如想辦法幫孩子完成學習任務。,陪孩子打持久戰。
就像我們上小學的時候。每天晚上要寫作業,寫完之後背各種東西,然後寫一篇作文,還要練一頁書法。馬不停蹄得寫,也要十點多才能完成作業。六年級的時候,直接十二點。我們沒有下課的時間,誰想上廁所了自己從後門出去,然後馬上回來。在上六年級那一年,我們應該五點半放學,但是老師留我們做閱讀理解,做到七點。我們沒有體育課音樂課美術課你說合理不?
但是我們班的語文成績在全市是最好的。我們班的學生上初中了,閱讀理解最多被扣兩分。因為那些題我們看一眼就知道要問什麼,我們幾乎都做過。
所以現在的孩子的壓力我個人覺得正常。時代發展成這樣了,只能努力。
-
7 # deeploveme78380138
這就是你不學,別人學的後果,本來要學的,結果班裡大部分同學都會了,老師可能會加快講課速度,所以沒學過的可就吃虧了!
-
8 # 小作家起跑線
孩子都急哭了,作為家長,先不要質疑老師的做法好不好了,而是應該:每天陪孩子好好完成背誦作業!
我的孩子現在上三年級了,她上一年級的時候,語文課本還是先學習拼音,再學漢字的順序。現在的部編版,是把拼音稍微往後放了放,先學一部分常見的漢字,再去學習拼音。
不管是哪種模式,其實一年級的作業中,都有一些孩子不認識的字,所以,一年級孩子的作業,需要家長的陪伴幫助才能完成得更好。
對於孩子的學習,家長不要認為有學校老師教就可以了,家庭教育一定要跟上。因為學校老師,教學的進度是根據班裡大部分孩子的接受程度來的,不可能為了幾個接受能力慢的孩子,放慢教學進度,也不可能為了幾個接受能力快的孩子,加快進度。所以,家長一定要及時跟進,充分了解自己的孩子是學有餘力還是有點跟不上。對於功課有點落後的同學,家長每天在陪伴孩子做作業的時候,都要給孩子查缺補漏。
現在的大語文模式,非常重視孩子的課外閱讀量。如果是從小就進行親子閱讀的家庭,其實孩子在上小學之前,已經認識很多字了,即使這些字不會寫,但是認得。
題主孩子的語文老師,讓孩子每天背誦三篇課文,或許任務稍微重了一點,但是,只要努把力,還是能完成的。因為小學階段,正是人一生中記憶力強的黃金時期,在這個階段,多背誦一些東西,比如一些古詩古文,課文等等,沒有壞處。
下面,說重點,給題主提供幾個背誦的方法,希望對題主的孩子背誦課文有幫助!一,孩子放學後,先讓孩子把要背誦的課文,讀給自己聽,不認識的字用鉛筆標註出來,你負責告訴他正確的讀音,以及這個字的意思。
二,課文讀熟練了以後,家長可以用手機給孩子把課文誦讀錄下來。
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利用碎片時間,強化孩子的記憶,因為,需要背誦的東西,你如果一直在那裡背卻背不過,無疑會對心理產生極大的挫敗感,導致背誦進行不下去。
有了錄音的好處,是可以在吃飯的時候,孩子玩耍的時候,一直放課文的錄音給他聽。有些電視廣告語為什麼我們人人都能倒背如流,無非是聽到的次數太多了。背課文也是同理。只要反覆聽,大腦就會自動記憶,這樣,再背誦起來就容易多了。
三,每當孩子背過了一篇課文時,家長要及時給予鼓勵,還可以設定一些家庭小獎品。
你的孩子,因為課文背不過急哭了,證明他是很想得到老師的肯定和表揚的,證明他是想努力學好功課的,對於這樣有上進心的孩子,家長只要多幫助,孩子進步會很快的!
四,別把背課文當成苦差,要把背課文變成溫馨的家庭小遊戲。
孩子背課文的時候,如果中間忘記了,家長千萬彆著急,別發火,可以用動作提示孩子,或者提示一兩個字,甚至一句話,讓他接著背下去。
背課文的時候,可以家長孩子面對面坐著,家長拿著書,孩子背,面前放點小零食。孩子背得好,獎勵一顆巧克力、糖果等等;也可以家長拿著書,孩子邊走邊背,當孩子背出一句話的時候,家長就用誇張的動作表演出這句話來,當孩子忘記了時,家長就用滑稽的動作提示一下。
這樣,背課文對於孩子來說,是和爸爸或媽媽溫馨互動的時刻,而不是枯燥的背書時間,孩子就不會那麼發愁背課文了。
回覆列表
正常啊!雖然我家孩子明年才上一年級,但同事家的正好今年上,我就多打聽了一些。
首先,今年的教材,全國統一,都是部編本的,相對以前的課本變動還是很大的。增加了詩詞,課文閱讀量等。
其次,教學方法也改變了,不再先學拼音,而且先認字。這回歸了以前中國幾千年的學習方法,畢竟拼音只是認字的其中一個方法而已。
第三,對於低年齡段的孩子來說,大量的閱讀和背誦是有益於他們日後的語文學習的,進而帶動其他學科的學習。只有積累了大量的閱讀和背誦,孩子才能積澱下深厚的文學底子。
最後,剛開始可能會困難一些,因為孩子認字少,做不到自主閱讀,需要家長的幫忙。但一旦過了這個階段,孩子就會喜歡上閱讀,也適應這種學習了,家長就可以省心了。
另外說一句,雖然教育局要求一二年級不佈置書寫作業,但家長可不能忽視孩子的書寫能力。字寫得好,還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