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你被老師佈置過家庭作業嗎?
4
回覆列表
  • 1 # 愛數學做數學

    我女兒在幼兒園,每週都有作業,親子活動嘛!如果是小學甚至初中,那家庭作業更是家常便飯,其實,作為家長,建議你換個角度來看,老師給孩子佈置作業,何嘗不是佈置給家長的?

    分兩種情況來看這個問題

    第一、作業佈置給學生,家長負責監督

    這很正常,不要有牴觸情緒,監督包括保證學生按時按量完成作業,家長可以簽字、拍照傳老師等方式完成,這種佈置給家長的作業我每天都有,目的只有一個,請家長參與家庭作業的完成環節,實際情況是,認真陪伴學生完成作業的家長,其成績最後都非常理想,不聞不問甚至壓根不在家的家長,成績可想而知。還有幾天就要中考了,那些平時不管孩子的家長現在全都著急了,爭著問我初中畢業能上什麼學校,我就暗自想,你早幹嘛去了?!

    第二、作業佈置給家長,屬於學生完成不了的作業

    這需要和老師協商,例如幼兒園佈置PPT作業,這顯然不是孩子能完成的,而這類作業誰來看呢?孩子也看不懂,只能說是應付領導檢查或是個人業績,只不過請家長來幫忙罷了,如果老師態度好,虛心求助,作為家長,幫忙也心安,如果態度強硬,那就是師德問題,嚴重的可以舉報,不嚴重的可以同其他家長協商抵制。

  • 2 # 人云一第

    我希望孩子們沒有家庭作業,如果需要可以是一些活動類的非書面作業。

    讓孩子放學後輕鬆一點多好呀。

  • 3 # 淺淺的教育

    我是一年級的老師,我透過我班裡的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回答這個問題。

    稍有點見識的家長都知道,一年級的學生是不允許留家庭作業的,低年級的家庭作業老師也要把握住每門功課作業時間不允許超過半小時。

    我是教一年級數學的,因為一年級的數學內容比較少,每天的知識點當堂孩子們絕大部分就學會了。課後的訓練我們也是在學校完成,所以我幾乎是沒有留過作業的。但是絕大部分學會了,不等於全部學會了,那麼那些沒有學會的,就需要回家加強鍛鍊了。這些同學我都透過私信告訴了家長孩子哪裡沒有學會,應該從哪裡訓練,不然第二天新的知識點又學了,數學都是環環相扣,節節相通的。舊的沒學會,新的掌握起來更加困難。我在學校針對這些學生也是單獨訓練了,可是他們是那種要經過千百次的訓練才能學會接受的。在學校的時間是有限的,所以老師就留了家庭作業,叫家長幫助督促孩子掌握知識點。難道老師做錯了?不該把這項任務交給家長,而任由學生被其它同學丟下嗎?

    我也曾經教過小學語文。每天都新學一些一類字和二類字(解釋下一類字就是會讀會寫會用的字,屬於必須掌握字形字音字義的字。二類字就是認識即可。考試一般二類字就是考拼音,不考字形)這些漢字透過課堂的學習,大多數都能夠掌握住了。課文也是當堂背個七七八八,回家在稍稍努力一下就可以達到完全背誦的程度。極少數同學讀起來都磕磕巴巴的,離背誦過程度還差的很遠。而小學語文的背誦課文是要考查的,考試時一定會有按原課文內容填空的問題。所以背誦課文是必須的。大家說,你的孩子不能背誦,不得回家家長督促孩子多多熟讀,達到背誦嗎?或許這個過程讓你家“雞飛狗跳”“狼煙四起”,大人叫孩子哭。可是在怎麼樣這項任務家長也必須配合老師共同完成。你要記得,孩子是你親生的,不是老師親生的,你要不管,難道老師會比家長更關心你的孩子嗎?為了你家的孩子放棄全班的孩子嗎?

    老師留的家庭作業,是給孩子留的,家長只是起個主導督促的作用,孩子還是主體,一切都是以孩子為主。不能家長一手代辦!孩子寫的在慢也是孩子寫,不能是家長代勞!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給孩子打好了基礎,樹立了良好的學習態度,,培養了適合自己的學習習慣。那麼孩子慢慢的就不在需要家長的幫助了,並且在學業上也會越來越好。

    為了孩子美好的將來,家長朋友們還是孩子低年級你能參與的時候多多用心些吧。扶孩子上馬,為孩子牽馬墜磴,就是為了孩子將來可以躍馬揚鞭馳騁在屬於自己的大好天地裡。

  • 4 # 1143160127吳世金

    孩子上學,老師每天給家長佈置作業?

    是特指一年級的學生呢,還是包括其他年級的學生?

    “作業”,是需要完成和檢查的。家長的作業,當然是家長才能完成的。老師要檢查家長的作業,又好像說不過去。

    如果是特指一年級學生,或者低年級學生的家長,也是不現實的。無論是農村還是城市,家長不經常和孩子在一起的人很多。

    農村的孩子,留守兒童大量存在,由家長完成作業是不可能的。

    城市裡的孩子,也有許多孩子是隔一輩的老人在帶孩子。我現在所在的一個小區,就是這樣的情況。

    年輕的父母,上班的地方,離居住的地方很遠,早出晚歸,堵車,擠公交,擠輕軌,都是令人頭疼的事情啦,沒有多少時間和精力去輔導孩子啦!

    隔一輩的老人,注重的是辦好孩子的生活,輔導是不現實的。

    所以,題主的問題,如果存在,也是老師在閉門造車,完不成的事情!

  • 5 # 江之頭魚

    看實際情況了,家庭教育問題多的佈置點作業也正常,好的家庭是用不著,當然教師過於依賴家庭,無事亂安排就過分了。

  • 6 # 清風細雨梧桐

    我是家長也是初中老師。我的女兒在小學時,老師除了偶而要家長簽字外,並沒有留過其它要家長做的作業。但作為家長,怎麼和孩子有親密關係呢?除了一起玩之外,去欣賞孩子的作業,隨時瞭解孩子的狀況不也是在增近親子關係嗎?有些內容家長可能不太會,可以讓孩子講給你聽,給孩子一個表現機會,體會知識是有用的。我是不需要老師留,也會檢查女兒作業的,孩子是自己的,在力所能及的情況,誰不希望孩子更優秀呢?而且這種輔導是潛宜默化的,會讓孩子學到一些你身上的優點。

  • 7 # 此心安處是吾鄉

    我想起我家孩子讀書的時候。上一年級前,怕孩子不適應,跟不上進度,我就利用假期給孩子輔導了一下,一年級上冊學得比較輕鬆,回家做作業除了不認識的字、個別實在不會做的題問我,基本上是獨立完成,家長只需簽字就行了。一年級下冊我沒有提前輔導,孩子做完作業我都要檢查一遍,發現問題及時糾正。二年級我和孩子一起檢查,三年級起我就檢查的少了,不會的題講一講,引導孩子自己檢查,四年級就完全自己檢查了,家長只管簽字。

    我舉這個例子,就是想說,低段的孩子剛踏進學校,一切都很陌生,啥都是懵懵懂懂的,學習習慣,學習態度,學習方法都為零,這就需要家長配合老師,儘快讓孩子進行角色轉換,進入新的學習狀態。有些孩子轉換角色慢些,進入狀態遲些,那家長就要多費些心思在孩子身上,直到孩子有了端正的學習態度和好的學習習慣,你才能鬆手,這以後也就輕鬆多了。

    有些家長就有疑問了,為什麼過去的家長沒在孩子身上花那麼多精力呢?我認為有三個原因:一是意識不夠,二是沒有條件,三是要求沒現在高。現在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太切。要想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三者缺一不可。所以家長還是辛苦一下吧。

  • 8 # 霏霏桃子姐

    說實話,我當初全家把五歲的女兒帶回中國就是為了她可以學會中文,原來計劃在中國住上五年時間。

    結果就是因為我受不了學校老師給我的作業,在國內住了兩年就又舉家出來了。

    我的情況是這樣的:

    女兒回國上了一年的幼兒園,她很開心很快樂! 唯一讓她難受的是要午睡,她睡不著。

    她小時候在國外上幼兒園,到午休時間,安靜躺下後,如果不睡著,半個小時後,可以被允許安靜的讀書。

    在中國不被允許起來的,就只能躺著熬時間。最有趣的是:放學時,我去接她的時候,老師見到我給我的反饋都是: 她今天又沒有睡覺…… 她今天睡了……

    讓我的感覺,孩子的好壞表現就是以是否午休來評價。

    小學一年級,中午回家來,家長就有作業了,比如寫20道算術題給孩子做,比如,把孩子考試錯的題目抄寫兩遍讓孩子再做,下午要交……不說孩子中午放學回來是要午飯和午休的,家長要忙準備午飯和午休,這樣的抄題意義有多大呢?

    孩子在不懂和不理解的情況下,寫100遍的算術題也是白搭。

    我特別贊成老師給孩子或是家長佈置一些有創意的有意義的作業,可以讓家長和孩子一起交流情感、一起學習。

    我後來給女兒任務,如果她可以認漢字2000個,可以讀中文小說,我們還是回去。

    結果,女兒在一年時間做到了……

  • 9 # 非優秀教師

    應該不存在老師直接給家長佈置作業的情況。現在,很多家長這網上吐槽家庭作業,這種事情,應該從幾個方面來說。

    首先,現在的家庭作業,除了常規作業外,有一些手工作業或者探究類的作業。從老師這方面來說,很大一部分手工作業和探究類作業,都是為了完成上面的任務,或者為了在這個節那個賽中獲獎,老師為了自己的業績,總希望有拿得出手的作品,所以並不要求學生自己動手完成。而家長這一方面,也希望孩子的作品獲獎,於是就代替孩子完成作業。這兩方面都懷著功利目的來佈置完成作業,孩子得到表揚並獲獎,老師家長都臉上有光。那些自己親手完成作業的孩子,反而受到冷落,於是孩子在下次有類似作業時,也要求家長來完成。大家都這樣做,於是給學生布置的作業,就成了家長的作業。這種事情,佈置作業的老師有主要責任,代替孩子完成作業的家長也有一定責任。

    其次,對於常規書面作業,有些孩子學習習慣不好,作業拖拖拉拉,經常不能按時完成作業。這些孩子必然受到老師的批評,並且老師會告知家長,要求家長督促孩子按時完成作業。但是,有些家長不理解老師的話意,甚至有個別家長故意曲解老師的意思,認為老師在給家長佈置作業。我也經常看到有人說老師不改作業而要家長改作業,我不知道是哪些老師在這樣做,但我的同事中沒有要求家長批改作業的。

  • 10 # 老笨瓜016

    1.佈置家庭作業,是教師對孩子負責任的表現。

    我一直認為,絕大多數的教師都是關心學生的未來的。儘管與學生沒有血緣關係,依然密切關注著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態勢。尤其是汲取了往屆學生的教訓,更是為了孩子們出現的不良預兆,操碎了心。

    佈置家庭作業,主要是想讓家長督導學生在家裡也能夠盡心盡力學習,不懈怠,養成好習慣。我覺得這真的是一個負責任老師的表現。設想一下,如果您的孩子的老師一點兒作業也不佈置,恐怕每一個家長不敢放心孩子的發展的,是吧?

    我想,還是設身處地,平心靜氣想一想老師的初衷吧。如果想得通,肯定會感激老師的做法的,也就會配合老師的工作的。

    2.頻繁佈置作業,是教師迫於教學考核標準而不得已而為之。

    初衷是好的,這一點,相信絕大多數的家長都會理解的。還有一個問題,我不想回避。那就是教學壓力的問題。

    每一行每一業,都在比較優劣。哪一個富有責任意識的人,願意落後於人?這一點,家長在自己從事的行業裡,恐怕也是不甘人後的吧?

    教師的壓力,來自於多方面的,教學成績的壓力尤其大。每一次考試,乃至測試,學校都會想方設法進行老師與老師之間的比較。表揚先進,鞭策落後,是常見的手法。

    只要有上進心責任心的老師,都會很在意比較的結果的。要想有個好結果,必然會抓緊點滴時間,絞盡腦汁,讓自己班級的學生不懈怠。佈置家庭作業,可能是想對學生進行無縫管理的。

    3.家長反感,是責任不清的體現。

    溝通不夠,家長肯定會心疼孩子的,雖然自己也知道學習是個苦差事,但依然不希望看到孩子很累。

    再者,有的家長覺得學習是學校的事,與自己無關。常常會想,我把孩子交給學校了,怎麼還麻煩我去督查孩子的學習?

    有的家長確實覺得把孩子送到學校,就是一種解脫。自己在家裡安心享受寧靜的生活。孩子放學回家,理想狀態是一家人在一起和樂融融地吃吃飯,散散步,交交心。然而現實就是,教師佈置的作業,要認真對待。

    牢騷滿腹,埋怨陣陣,主要是沒有意識到孩子的成長,與家長息息相關。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是孩子模仿的主要物件。如果家長對學習有牴觸情緒,恐怕孩子就會看樣學樣,也不會對學習有興趣的,也就不會有學習的主動性的。久而久之,那些牢騷滿腹的家庭的孩子,就會落伍,就會在殘酷的競爭中被淘汰。

    總之,我覺得,家校之間多交流,多溝通。用配合替代牢騷,用支援替代牴觸,相信老師對您的孩子更盡心盡力地管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是一九六二年農曆十日十日出生男是什麼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