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課評課是幼兒園教師進行園本培訓的主要形式,也是教師專業發展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徑,然而當前教師在聽課評課方面最感困惑的是隻會聽不會評。那麼,作為聽課者應該從哪些方面去觀摩、評議教師的教學活動呢?怎樣的聽課評課活動才是有效的呢?無意中我看了一篇關於教師如何進行聽課評課的文章,裡面講了四點評課策略,即研、品、讀、思。我認為這四點策略無論對於上課的老師還是聽評課的老師來說都會有所幫助,現推薦給大家,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
策略一:“研”方案活動方案是教師對教材的理解和把握,一個好的活動方案是教學活動取得成功的最基本條件。因此,觀摩教學時,聽課者首先要對活動方案認真思考,細緻分析,可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1.目標的把握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也是進行教學評議的依據。在目標的制定上,怎樣既關注到幼兒的現有水平又促進幼兒的長遠發展呢?首先,目標定位要淮。目標主要包含三個方面的內容,即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情感目標,它們是相互依賴、不可分割的。因此,教師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經驗水平等方面合理制定,缺一不可。其次,目標要具有可操作性。有些教師在目標的
制定上過大過空,如培養幼兒的創造力、語言表達能力等,顯得過於空洞,缺乏可操作性。再者,目標要具有彈性。教學目標要具有彈性,遵循“上不封頂,下要保底”的原則,上限—一充分發揮幼
兒的潛力,下限——保證學習的基本要求,尋找確定兒童的“最近發展區”。
2.程式的設計教學活動的程式合理與否是決定教育目標能否有效實現,幼兒能否在學習中較長時間保持身心愉快的重要因素。其實,在這個問題上,最根本的處理原則就是動靜交替。如活動匯入一般以動機呼喚為主,以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活動中間部分是活動中心內容,教師要遵循結構嚴謹、環環相扣
過渡自然、時間分配合理、密度適中等原則。活動結束一般在“享受”的境界中幫助幼兒消除身心疲勞。
3.難、重點的處理教學中的難點主要是由於知識的深度、幼兒的經驗及知識的模糊性造成的。教師力求活動重點突岀,難點突破。因此,聽課者應關注教師是怎樣充分、靈活、簡便、有效地運用幼兒已有的知識再現縱橫聯絡,是否採用引導比較、直觀演示等有效的策略,幫助幼兒突破重點難點,理解掌握新知。策略二:“品”教師活動中,教師擔當著主導者的角色。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教育行為、教學方法是否科學有效都直接影響活動的效果。因此,聽課者要積極關注教師在活動過程中的地位和角色,要認真思考教師的教學策略和教育行為,更要深入分析教師教育行為後面的教育理念是否科學正確。1.方法引領孩子的“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點燃的火把”。因此,在方法的運用上教師要儘可能地多化個性化.因材施教,使每個幼兒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最大限度地發展。所以聽課者既要看教師是否能夠怡當地選擇教學方法,還要看教
師能否在教學方法多樣性上下一番工夫。使課堂教茡超凡脫俗,常教常新,富有藝術性。
2.體態運用教學活動中教師體態語言的運用是否恰當,對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以及幼兒的心理發展有著很大的影響。活動中,如果教師面帶笑容,語言親切,眼神溫和,幼兒就會感到輕鬆、親切,產生一種愉悅的情緒,將全身心投入到活動中。因此,聽課者要積極關注教師在活動中的言行舉止,尤其是教師的表情、眼神等體態是自然適宜、矯揉造作還是呆板乏味。
聽課評課是幼兒園教師進行園本培訓的主要形式,也是教師專業發展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徑,然而當前教師在聽課評課方面最感困惑的是隻會聽不會評。那麼,作為聽課者應該從哪些方面去觀摩、評議教師的教學活動呢?怎樣的聽課評課活動才是有效的呢?無意中我看了一篇關於教師如何進行聽課評課的文章,裡面講了四點評課策略,即研、品、讀、思。我認為這四點策略無論對於上課的老師還是聽評課的老師來說都會有所幫助,現推薦給大家,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
策略一:“研”方案活動方案是教師對教材的理解和把握,一個好的活動方案是教學活動取得成功的最基本條件。因此,觀摩教學時,聽課者首先要對活動方案認真思考,細緻分析,可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1.目標的把握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也是進行教學評議的依據。在目標的制定上,怎樣既關注到幼兒的現有水平又促進幼兒的長遠發展呢?首先,目標定位要淮。目標主要包含三個方面的內容,即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情感目標,它們是相互依賴、不可分割的。因此,教師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經驗水平等方面合理制定,缺一不可。其次,目標要具有可操作性。有些教師在目標的
制定上過大過空,如培養幼兒的創造力、語言表達能力等,顯得過於空洞,缺乏可操作性。再者,目標要具有彈性。教學目標要具有彈性,遵循“上不封頂,下要保底”的原則,上限—一充分發揮幼
兒的潛力,下限——保證學習的基本要求,尋找確定兒童的“最近發展區”。
2.程式的設計教學活動的程式合理與否是決定教育目標能否有效實現,幼兒能否在學習中較長時間保持身心愉快的重要因素。其實,在這個問題上,最根本的處理原則就是動靜交替。如活動匯入一般以動機呼喚為主,以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活動中間部分是活動中心內容,教師要遵循結構嚴謹、環環相扣
過渡自然、時間分配合理、密度適中等原則。活動結束一般在“享受”的境界中幫助幼兒消除身心疲勞。
3.難、重點的處理教學中的難點主要是由於知識的深度、幼兒的經驗及知識的模糊性造成的。教師力求活動重點突岀,難點突破。因此,聽課者應關注教師是怎樣充分、靈活、簡便、有效地運用幼兒已有的知識再現縱橫聯絡,是否採用引導比較、直觀演示等有效的策略,幫助幼兒突破重點難點,理解掌握新知。策略二:“品”教師活動中,教師擔當著主導者的角色。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教育行為、教學方法是否科學有效都直接影響活動的效果。因此,聽課者要積極關注教師在活動過程中的地位和角色,要認真思考教師的教學策略和教育行為,更要深入分析教師教育行為後面的教育理念是否科學正確。1.方法引領孩子的“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點燃的火把”。因此,在方法的運用上教師要儘可能地多化個性化.因材施教,使每個幼兒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最大限度地發展。所以聽課者既要看教師是否能夠怡當地選擇教學方法,還要看教
師能否在教學方法多樣性上下一番工夫。使課堂教茡超凡脫俗,常教常新,富有藝術性。
2.體態運用教學活動中教師體態語言的運用是否恰當,對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以及幼兒的心理發展有著很大的影響。活動中,如果教師面帶笑容,語言親切,眼神溫和,幼兒就會感到輕鬆、親切,產生一種愉悅的情緒,將全身心投入到活動中。因此,聽課者要積極關注教師在活動中的言行舉止,尤其是教師的表情、眼神等體態是自然適宜、矯揉造作還是呆板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