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七寶寶影視

    齊桓公霸業其實主要是依靠管仲才得已實現,齊桓公本身沒有多大才能,從他在繼承人選擇上面就可以看出,管仲死了以後,霸業也就難以繼續了,齊桓公死後,公子間奪位分裂是霸權衰落主要原因。

  • 2 # 路之意

    齊桓公,是被史學界公認的春秋時期第一位霸主,其與晉文公重耳(齊桓晉文之事)常並稱,而被認為是諸侯稱霸的巔峰。

    但齊國的霸業卻與晉國、楚國不同,春秋時期的主旋律是晉楚爭衡,晉、楚的霸業都各自維持了一兩百年之久,而齊國霸業卻曇花一現,很快就衰落下去了。

    為什麼齊桓公死後,齊國的霸業很快就衰歇了?

    我現在來回答:

    首先齊國稱霸的先決條件:

    齊國的始封君為呂尚(姜太公),不但最擅於兵事,還與周室有姻親(呂尚之女邑姜,為武王之後,成王之母),故很受周王室的倚重與信賴。齊國是周王室鞏固東方最為重要的一塊砝碼,受封之初,就很具實力,而初具大國規模。

    再則,因周王室遠在關中,對東方的夷商殘餘勢力鞭長莫及,便賜予齊國在東方的征伐之權(史載:..乃使召康公命太公曰:“東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無棣,五侯九伯,實得徵之。”齊由此得征伐,為大國)。即意味著齊國可以名正言順地擴張,而齊國的四周又為萊夷部落,發展空間特別大。經歷了三四百年的經營與擴張,至齊桓公之父齊僖公在位,齊國已經被稱為“小霸”,“齊大非偶”的歷史典故便產生於該時期。

    齊國的霸業衰歇的原因

    第一,齊國經濟富裕,士卒的戰爭意願不強。

    齊魏馬陵之戰,孫臏以“減灶計”而誘龐涓,即是利用了“齊”號為“怯”,“彼三晉之兵素輕齊”的心理。齊人怯弱畏戰,是聞名於諸侯的,而這背後的原因,齊國有“漁鹽之利”,又經管仲的變革,而使齊國商業、手工業繁盛、百姓富足。而齊國(地)也一直是中國先秦兩漢時期最為富裕的地區,而越是富裕的地區、其謀生的渠道多樣,士卒的戰爭意願就越低。

    管仲在《管子 · 儲蓄》篇中便說道:利出於一孔者,其國無敵;出二孔者,其兵不詘;出三孔者,不可以舉兵;出四孔者,其國必亡”。戰國時期,商鞅的變法,便與管仲的變革,正好相對。商鞅利用秦國的貧窮落後,將“斬敵首與功名富貴”相掛鉤,“獎勵耕戰、利出一孔”,以激發秦人對戰爭的狂熱之心。可以說管仲變革,使齊國變富,而商鞅變法,使秦國變強。

    第二,齊國“軍制”的落後,也極大地制約了齊軍的戰鬥力。

    荀子與臨武君曾在趙孝成王前“論兵”,而說道:齊之技擊,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銳士....有遇之者,若以焦熬投石焉....齊人隆技擊,其技也,得一首者,則賜贖錙金,無本賞矣。是事小敵毳偷 ,則可用也,事大敵堅,則渙然離耳。若飛鳥然,傾側反覆無日,是亡國之兵也,兵莫弱是矣。是其去賃市傭而戰之幾矣。

    即是說:齊國軍隊特別崇尚“匹夫之勇”,打打弱國、抓抓蟊賊還行,而遇強敵,則立即潰散。齊國的國君,在歷史上也都非常崇尚“勇士”。齊莊公在位期間,曾設立了“勇爵”,祿比大夫,但必須力舉千斤,射穿七札者,方與其選。先得殖綽、郭最,賈舉、邴師、公孫傲、封具、鐸甫、襄尹、僂堙等九人。後又得晉國欒氏的州綽、邢蒯,又選盧蒲癸王何等等。

    齊國的聞名“勇士”是歷史記載最多的,除此之外,還有孟姜女丈夫的原型杞梁,被晏子以“二桃殺三士”的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以及戰國時期為秦國效力的孟賁(秦武王好多力之士,齊孟賁(也作孟說)之徒並歸焉,孟賁生拔牛角”),蒙恬的先祖蒙驁也是聽說秦武王好勇,才從齊國來到了秦國。齊國這種崇尚“匹夫之勇”的軍制,是不足以大規模激發齊軍戰鬥力的。

    第三,齊桓公死後,諸公子爭位而帶來的長期內亂,也使齊國實力大減,而無力維持霸主地位。

    齊桓公患有嚴重的“寡人之疾”(好色),其三位夫人王姬、徐姬、蔡姬,皆無子。又寵幸六位姬妾,禮數皆如同夫人,而此六位姬妾各生一子,分別為公子無虧、公子元、公子昭、公子潘、公子商人、公子雍。其餘妾媵,雖多亦有子,但地位卻不能與這六位相比。

    而這六位公子中,除了公子雍出身微賤,安分守己。其餘五位公子,各樹黨羽,互相猜忌。齊桓公病重時,諸公子相攻,其被築起高牆,圍在宮內,活活餓死。而齊桓公的屍體橫臥了六十七日,屍蟲都爬出了窗外。而此五位公子,也都先後當上了齊侯之位,可見諸公子爭奪之激烈。齊國的這次諸公子爭位,直接就讓出了霸主之位。致使擁立公子昭(齊孝公)繼位的宋襄公,都有“當今天下,捨我其誰?的感覺。

    第四,晉國、楚國的強勢崛起,也使齊國再難重拾霸主之位。

    雖然齊國被賦予東方的“征伐之權”,但畢竟是異姓諸侯。而晉國卻是唐叔虞(周武王之子)之後,最為正宗的宗室,其對華夏諸侯的號召力是齊國無法比擬的。

    而楚國崛起於南方,強勢北進,而楚國的實力其實已經在齊國之上。齊桓公雖打著“尊王攘夷”的旗號,但面對強敵楚國時,還是不敢戰。楚國的“罪行”在於向北擴張,威逼華夏諸侯,周之宗室、漢水諸姬幾乎被楚國吞亡殆盡。齊國卻不敢拿楚國吞併漢水諸姬姓國說事,偏拿一些無關痛癢的雞毛蒜皮說事。其實就是避重就輕,想逼楚國服個軟、認個錯,好在小弟們面前找回一點做大哥的面子而已。

    而楚國與齊國又沒有直接利益衝突(風牛馬不相及),也不願意硬拼,無論是勝是負,都是百害而無一利,徒使自己的軍力受損,不利於楚國在南方的霸業的維持與擴張。故而,楚國也樂於認個錯,既不割地、又不賠款的,不就貢獻點“包茅”嗎?那玩意又值幾個錢?

    齊桓公也並沒有遏制住楚國勢力向中原的伸展,楚人與齊桓公會盟後不久,楚成王便親自率軍北上圍攻齊國的盟國-許國,迫使許國國君肉袒謝罪。接著楚國又向東滅掉齊國的與國--江國、黃國,而對此,齊桓公也都無能為力。管仲去世之後,齊桓公變得極其昏聵,就更不能與楚國爭鋒了,而楚國卻更顯蓬勃,華夏諸侯迫於楚國的壓力,而紛紛與楚國暗通款曲。數年之後,歷經磨難的晉文公在秦國的幫助之下,回國繼位為君,晉國的政治得以穩定。此後,便進入了晉楚爭衡的時代,齊國是再難重拾霸主之位了。

  • 3 # 淄澠齊稷

    首先要明確“齊桓公”是哪個齊桓公?齊國曆史上存在兩位“齊桓公”,一位是春秋姜氏齊桓公(姜小白),一位是戰國田氏齊桓公(田午)。

    春秋齊桓公晚年,尤其是管仲等人死後,開方、易牙、豎刁等小人干政,齊國開始走下坡路。桓公死後,五子爭位,內亂廢國,致霸業終結。

    戰國桓公後期,國力日盛,其子田因齊開始稱王(齊威王),到其孫齊宣王在位時,齊國為國力最強,六國皆尊之。

  • 4 # 大師兄翡翠原石

    這個要從整個國家的體制來分析,不單單是作為春秋五霸第一霸主的齊桓公,在整個中央集權體系和官僚體制建立之前,在法治規則建立之前,可以說每一個國家都會出現這樣一個人亡政息的情況。

    具體來說齊國齊桓公。當時呢,整體上社會還處於一個貴族集團統治的時期,整個國家的動員能力,組織能力相對來說都比較弱。當遇上一個明君,明君又能夠任用一批能臣,這個時候呢,國家的整體實力就會突飛猛進的上漲,成就一代霸業。當明君死後,如果繼任者是一個平庸之輩或者是一個昏君,那麼他任用一批小人,這個國家的實力就會出現急劇的下滑,這個沒有什麼過渡期可言。所以齊桓公死後,齊國的霸主地位也就被後起之秀取代了。

    對於後世王朝來說,因為建立了一個強大的中央集權政府,建立了一整套系統的官僚體制以及相應的一些法制規則,那麼當某位明君死後,哪怕出現連續幾代的一個相對平庸的君主,整個國家依然能夠保持較強的凝聚力動員力,因為它還有一套完整的官僚體制,一套高效的運營體系來維持整個國家的執行和發展。只有說,在這樣的體制下,出現連續好多代的平庸,甚至是昏君,那麼不斷的蠶食這個官僚體系,不斷的蠶食法律體系,這樣才會導致一個王朝的覆滅,至少還有一個緩衝期。正是因為有緩衝期的存在,在後續的歷代王朝中才有機會出現中興的情況。

  • 5 # 欲雲談史論今

    齊桓公被譽為春秋第一霸主,他“九合諸侯、一匡天下”,功業天下聞名。然而,就在公元前651年葵丘之會進行過程中,周王室太宰孔碰到了想去參加會盟的晉獻公,便主動勸阻他不要去參會了:“齊桓公的霸業如同是蓋房子,屋頂都加上去了,還有什麼可加的?他能否繼續向東擴張不得而知,向西擴張卻肯定是不可能了。您還是致力於平息國內之亂,不要再頻繁外出了!”聽了這番話,晉獻公馬上就折返,回到了晉國。

    八年後,齊桓公去世,齊國陷入五子爭立的局面之中,長達三十四年。從此,齊國霸業再也未能恢復,直到春秋結束。

    為什麼春秋第一個霸主之國,在齊桓公去世後,霸業就迅速衰落了?

    直接原因,正如太宰孔在碰到晉獻公時所說:“齊桓公好大喜功,時常對人施小恩小惠,卻致力於武力而不修德。小恩小惠難以及眾,受恩者也難以報答;惠不能及眾,施恩不報,都會結下怨氣和仇恨!”

    齊桓公好大喜功,在他執政的四十三年時間裡,平均每兩三年就要發起一場對外爭霸戰爭。甚至在他去世之年,齊國還討伐了英氏國,足見他征伐之頻繁!齊桓公“與力而不務德”的稱霸模式,不但大量消耗了國力,還為齊國在東周結下了諸多仇怨。因此,齊桓公一死,東周諸侯就紛紛背叛了齊國。而在經歷了齊桓公在世時的大量消耗後,齊國國力又不允許齊人再發起齊桓公時期同等規模的對外爭霸戰爭,這就使得齊國霸業迅速衰微,失去了霸主之位。

    然而,這只是齊國霸業衰微的直接原因。

    即便齊桓公的好大喜功過度消耗了國力,在四五代人的努力經營後,也應該恢復過來了。到齊頃公、齊靈公、齊莊公、齊景公四位國君之時,每任國君都試圖挑戰晉國霸業,但除齊景公趁亂挑落了晉國霸主之位外,卻沒有一位國君能恢復齊國霸業——這還能怪齊桓公的好大喜功嗎?

    因此,齊國霸業的衰微,必然還有其它原因。

    英國管理學思想大師查爾斯·漢迪曾經提出一個成功的悖謬:使你達到現有位置的東西,不會使你永遠保持在現有位置。

    齊國霸業的衰落,某種程度上正是如此。

    齊桓公回國之後,在執政之初遭受了數次打擊後,迅速清醒過來,重用管仲在齊國進行了大規模的改革。管仲改革,大體上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1)“三國五鄙”,士、農、工、商四類人分類聚居;2)建立起“鄉選”、“官選”、“君選”的人才選拔機制;3)改革田制,實行“相地而衰徵”的全新土地管理模式;4)建立“官山海”制度:國家壟斷經營鹽、銅等等人們日常生活必須的各類山海資源;5)“輕過而移諸甲兵”等等其它一些隱形增強本國軍力的政策。

    這些改革舉措中:士、農、工、商分類聚居,增強了各大職業的專業化程度,減少了齊國社會管理成本以及各行業的教育、培養成本;“三選”制度,建立起齊國士人出仕的制度化跑道,讓士人們都看到了自己未來仕途的上升空間;改革田制,提高了土地生產效率,大大夯實了齊國經濟基礎;“官山海”制度,使齊國經濟實力在短期內得到迅速增強,為齊桓公的頻繁征伐提供了強大後盾;“輕過而移諸甲兵”政策,就是現代社會中司法“保釋金”的變種,讓齊國軍隊裝備得以充足。

    正是因為有了管仲的諸多改革,讓齊國迅速崛起、鶴立雞群,助力齊桓公實現了他的稱霸夢想。

    然而,管仲改革雖然讓齊國實力迅速增強,但長期實施之下,弊端也開始顯現。

    士、農、工、商四類人分類聚居,使士人之子恆為士人、農民之子恆為農民、工匠之子恆為工匠、商人之子恆為商人,短期內是節省了社會管理成本,但長期來看卻是阻止了階層之間的流動,加劇了齊國階層固化現象。齊國階層長期固化的結果,就是到了管仲臨死之前,齊國都無法找到一個合適的人來替代他。從各個版本管仲遺言故事中可知,當時齊桓公所能想到的管仲接班人,還都是他剛繼位時的幾位老臣:鮑叔牙、隰朋、賓胥無、甯戚等人。這充分證明,齊桓公執政四十多年後,齊國政壇始終缺乏新鮮血液來進行補充。而這一現象的根源,就在於齊國社會階層的長期固化,使齊華人才成長環境逐步惡化,新鮮血液也就更難脫穎而出了。

    其次,國有壟斷經營民眾日常生活的必用品,依靠壟斷經營來獲得壟斷利潤,確實是一條快速增強國家經濟實力的途徑。但以齊桓公生平頻繁的對外爭霸戰爭分析,戰爭消耗極為巨大。因此,依靠“官山海”制度來掠奪底層民眾的財富,必然極大地增加了普通民眾的經濟負擔。公元前644年12月,齊桓公組織諸侯為鄫國築城,結果有人半夜在山上喊了一聲“齊國有內亂”,就嚇得齊桓公解散諸侯迅速回國——可見,當時齊國國內政局已極為不穩定,正處於一種極限狀態。如果不是齊桓公在次年去世,也許齊國真會因為他的好大喜功而爆發一場大規模內亂了!

    所以,正是因為管仲改革的種種弊端,使齊國走向了長期沒落。齊國國力衰落後,當然齊桓公一死霸業也就迅速走向了衰退;甚至直到春秋晚期時,都無法重新奪回霸主之位了。

    任何改革舉措都有利有弊,不會是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在其弊端顯現時,如果不能採取措施及時糾正,那麼弊端效應日積月累,必然會導致整個國家陷入長期的衰退。這正如查爾斯·漢迪所說:使你達到現有位置的東西,不會使你永遠保持在現有位置。

  • 6 # 可樂冰氣泡

    齊桓公死後,齊國的霸業也出現了大的扭轉,接下來我就帶領大家一塊去了解一下其中的原因。

    首先,齊國之所以在齊桓公死後變得再無霸業,其中一方面原因是,在齊桓公晚年的時候,像管仲等一些大臣,無論是體力等各方面也走下坡路,而且管仲死在了齊桓公前面,除此之外一些大陳也先後去試著導致齊國的人才逐步變得匱乏。齊國之所以出現後,即無人的局面就是因為人才的缺乏,這一主要原因所導致的。

    其次,齊桓公在位時無論是政治,還是軍事上的體制都是非常優質的。但這也需要一定的人才來齊桓共在位時,各方面的人才相對來說也是比較齊全的,因為有好的體制,加上優秀的人才配用,才導致出現了齊國的霸業,但是,齊桓公在晚年的時候聽信了奸臣的言論,對於自己的後事沒有安排好,也沒有挑選出一些優秀的人才去頂到相應的位置。

    總而言之,齊桓公在位時期出現的齊國霸業,這與齊桓公,明智的治理是有很大關係的,但是在齊桓公死後,齊國霸業逐步垮臺,這與齊桓公也同樣有很大關聯。

    關於這一問題的介紹就先到這裡了,希望大家在這裡都有所收穫,也希望大家能夠以此為結尾。

  • 7 # 史海覓蹤

    我是歷史悠悠,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為什麼齊桓公死後,齊國的霸業就告一段落?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管仲輔佐成就霸業

    齊桓公的成功離不開管仲的輔佐,無論是軍事還是經濟,都是管仲在替他出謀劃策。

    管仲對內大興改革、富國強兵;對外建議齊桓公高舉尊王攘夷的旗幟,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使齊桓公成為春秋五霸之首。

    柯地會盟時,曹沫挾持齊桓公要討回失地,齊桓公假意應允,曹沫退下後又想反悔,管仲告誡他大國不應該失信。雖然齊桓公失去了土地,但是換回了諸侯的尊重。

    山戎伐燕,狄人攻邢,管仲建議齊桓公應以諸侯霸主的身份率領諸侯聯軍救助諸侯,抗擊外來侵略者狄戎。

    齊桓公與蔡姬嬉水,將其退回蔡國,蔡候將蔡姬許配於他國。齊桓公惱羞成怒,出兵攻打蔡國。管仲見狀建議齊桓公順道聲討楚國,贏得了一眾諸侯的讚譽和擁護。本來是齊桓公發動的侵略戰爭,然而管仲卻能轉危為機,不但沒有失掉諸侯,反而賺回了他們的擁護。

    二、佞臣作亂

    管仲去世後,齊桓公不聽管仲的勸告,重用佞臣易牙、豎刁等小人,以致於病重在床都無人問津,最後活活餓死,死後60多天還沒人收斂,怎一個慘字了得。

    易牙、豎刁趁著齊桓公病重和死後那段時間,肆意殺害大臣們,擁立公子無詭為齊侯。齊桓公所立的太子昭只能出逃至宋國,求助於宋襄公。在宋襄公的幫助下,太子昭才回到齊國即位,即齊孝公。

    齊孝公死後,佞臣衛開方殺死孝公兒子,輔佐公子潘奪位,即齊昭公。

    齊昭公死後,其子被公子商人殺死,公子商人即位,即齊懿公。

    齊懿公好色,為了報復邴原,掘其墳斷其足,霸佔閻職的妻子,後被邴歜和參乘閻職合謀殺死。

    三、晉國稱霸

    就當齊國內亂不止時,西邊的晉國已經提前結束內亂,迎來了晉國史上最厲害的國君——晉文公。短短几年,晉文公便扛走了尊王攘夷的旗幟,完成了齊桓公沒有完成的事業,狠狠地打擊了楚國,雪洗中原諸侯多年的恥辱。從此周王室封其為新任霸主,諸侯蜂擁而至,齊國隨著齊桓公的離去,從此屈居在晉國之下數百年。

    結語:

    齊桓公因管仲的輔佐而九合諸侯,稱霸中原。也因管仲的離世而變得昏聵,重用佞臣,導致齊國政權動盪幾十年,齊國地位也日室衰微。同時,晉文公的稱霸讓周天子和眾諸侯的目光從齊國轉向晉國。內政動盪,外失諸侯,齊國從此走下神壇。

  • 8 # 千史千尋

    曹操在他的《短歌行》(其二)中曾這樣推崇齊桓公:

    “齊桓之功,為霸之首。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一匡天下,不以兵車。正而不譎,其德傳稱。”

    這幾句詩說的是,齊桓公有著為霸之首的功績,組織舉行過九次意義重大的會盟,團結諸侯、聯合伐戎、穩定了周室。

    但齊國作為春秋時期的第一位霸主,有著如此功績,卻不如晉楚霸業那麼長久,為什麼為衰落地那麼快呢?

    一、人才凋零

    齊桓公中前期時,管仲、鮑叔牙、隰朋、賓須無、甯戚等“桓管五傑”得到重用,其他人才也各盡所長、恪盡職守,由此君臣同心,為齊國霸業打下堅實的“軟體”基礎。

    但在齊桓公後期,跟隨他的人才不是死了就是老了,而且在管仲臨死時,並沒向他的老闆推薦更多的人才(這個有點奇怪);齊桓公更是在管仲死後,重用衛公子開方(這個名字好記,開方立方根號)、廚師易牙和閹人豎刁等三個奸佞之人;還有一點,齊桓公身邊的管仲等重臣應該對易牙等三人有所察覺和警惕,但最後卻沒有實際的防範措施,這個也有點奇怪。

    齊王晚年昏庸,親小人而遠賢臣,這不但導致齊華人才後繼無人,也為後來的齊國五子爭權埋下禍患。齊國的霸業的衰落在這個時候實際已顯露出來了。

    二、“利出於一孔”

    管仲在其《管子.國蓄第七十三》中提出:

    “利出於一孔者,其國無敵;出二孔者,其兵不詘;出三孔者,不可以舉兵;出四孔者,其國必亡。”

    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國家壟斷所有資源,並控制所有社會財富分配,人民要要想生存,就得靠國家的施與了。

    上述管仲的改革加強了齊國的中央集權統治,使齊國在先秦時期是最為富裕的地區,但越富裕的地區,軍民的戰爭慾望越不高。另外,齊國當時崇尚“匹夫之勇”,這種落後的軍事體制導致它的軍事戰鬥力並不高。只能說齊國富,但不強。

    三、五子爭位

    齊桓公死後,他的五個兒子爭立齊王之位,因為五人實力差不多,又有易牙等三人在背後興風作浪。齊桓公死後,屍體無人理會,身上的蛆蟲都爬出窗外,可以想見當時五公子爭奪的激烈程度。

    所以齊王頭銜在齊桓公死後可謂是“你方唱罷我登場”,好不熱鬧!而齊國的內亂,必定為齊國霸業的延續拖後腿,難以維持其霸主地位。

    四、他國崛起

    在你自己落後的時候,你的對手卻在進步,這種反差只能讓雙方的距離越來越遠。齊國進步的對手便是晉楚兩國。霸主並不是你齊國的專利,其他國也有,晉文公和楚莊王兩位霸主便是很好的證明。而隨著晉楚兩國爭衡時代的開始,齊國的霸主之位很難再重拾了。

    齊國霸業衰弱有著人為因素,也有一些不可抗力因素,如果齊桓公能廣納人才、妥善處理身後事,既富國又強兵,那麼齊國霸業有很大可能維持的希望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何事長向別時圓”這話是從哪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