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fcq靜心
-
2 # 人生的輝煌離不開誠信
我出生在偏遠的農村,家中排行最小,由於當時家庭困難拿到的壓歲錢很少,那時要錢的慾望也不是很強烈,因為十里八鄉沒有商店,就算拿到錢也無處可用,除非是上街趕集才可以購物,可那段路程夠得走!
我記得在七十年代中期,我父親在我們大隊部開了第一家商店,商店一開張,生意特別紅火。當時最好賣的就是火柴盒,那時的老百姓都用柴火煮飯,自然一日三餐就離不開火柴點火,還有大人們抽菸也離不開火柴。
我記得我家嬸孃每買一盒火柴規定用半個月,那時是兩分錢一盒的火柴,由於叔叔煙癮重,有時火柴短缺,叔叔拿著鉗子從柴火灶裡夾出一根火苗,然後拿著煙放到火苗上用力的吸,吸得菸頭直到冒出濃濃的菸圈才算點燃。那時的生活真的艱難!
也就在那一年,我爸因為經常要進貨,所以老叫我幫他看店,他見我貪玩,每次要我幫忙看店都會說:你現在幫忙看店,以後店裡賺錢了我多拿一些壓歲錢給你!
就在那一年的年夜飯,我爸真的拿出五元錢壓歲錢放到餐桌上,不過沒過我的手就被我媽拿走了,她說留著給我交學費,當時小學的學費一個學期兩元錢。那時的錢可值錢了,拿到現在兩元錢能買什麼?
如今雖然衣食無憂,可總覺得以前的艱苦歲月回味無窮,那時人們的物質生活雖然匱乏,可精神生活是富有的,大家心往一塊想,勁往一塊使!有難同當有福共享,鄰里相互幫助一團和氣!
,
-
3 # 自由飛翔滄海一聲笑
父母很少要,我小時候也不會花錢,我們70後小時壓歲錢少,到了90代初,我記得都上初中了,才能有50塊錢壓歲錢,那時候50塊錢也剛普及,所以這些錢父母都讓我留著,一直到我考技校,我把這些錢當我在技校一年的伙食費,當時這麼做真有意義,現在工作了不行了,會花錢了,在找不回不會花錢的感覺了
-
4 # 沒有文化的濤
小時候,家裡經濟不是特別好,平時零花錢根本不多。一年就盼著過年的壓歲錢,那是接觸最多的錢,那心情好的不得了。後面長髮現我們的壓歲錢,只是過一下我們的手,馬上就會被父母收回去。那時還不懂大人們的人情世故,心裡真的很難過,現在想想這個都是禮尚往來。
不過收回的方式確實厲害,留著當學費這應該是最為普遍的吧,還有就是等開學了都給你買學習用品什麼的……
-
5 # 鴻哥iouyh福小鋪
該問題應該是父母如何從你手中取走紅包,替你理財吧。
如果是這樣的話,我會很自豪的說,我的紅包由我做主,壓根沒遇見過這樣的事。
紅包的金額不少,但父母不會用各種名目從我手中將其剝奪,仍由我支配。
我也不是一個喜歡理財的主,反正錢多就燙手,非得一個勁地花,花到光為止。
吃喝玩樂,開開心心過年,花錢有如撒紙屑。
一家之言,僅供交流。
回覆列表
因為我是五十年代出生、母親又是務農,那個時候給的每年兩毛錢的壓歲錢是自家養的雞、母親賣的雞蛋錢給我們姊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