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王俊傑猛

    首先,吳三桂反清時,清朝入主中原20多年了,人心思定,不願意再發動戰亂。

    另外,吳三桂引清兵入關,本身就受到漢人的唾棄,現在出爾反爾“反清”,道義上也站不住腳。

    最後,關鍵的是,吳三桂戰略失誤,白白給了康熙絕地重生的機會,否則,即使吳三桂滅不了康熙,最起碼也可以劃江而治。【長江,岳陽一帶】

    吳三桂起兵之後,一直盼望西北方向能開闢新戰場,為自己減輕壓力。

    他把這一希望寄託在自己的老部下陝西提督王輔臣與甘肅提督張勇的身上,便派汪士榮為使,去勸說二人起兵反清。

    不料王輔臣不念舊情,反將汪士榮交給朝廷,朝廷將汪士榮處死。

    吳三桂本已對王輔臣反清死心,誰知陝西經略莫洛卻一手逼反了王輔臣。

    康熙十三年(1674)十二月,王輔臣在寧羌擊斃莫洛,起兵造反。

    康熙十四年(1675)二月五日,王輔臣攻下西北重鎮蘭州,西北震動。

    在這樣大好形勢下,吳三桂卻犯了戰略性的錯誤:

    吳三桂飲馬長江,本當痛飲黃龍,直搗京師,但吳三桂莫名其妙不過長江,在松滋一停就是三個多月,白白失去了大好的進軍時機。

    吳三桂的重要謀士劉玄初在重要時候寫了封信,勸其渡江北上,但是吳三桂無動於衷。

    吳三桂逗留、觀望,看著康熙鏖戰王輔臣,殲滅王輔臣,自己企圖與清廷分長江而治。

    其實,如果吳三桂此時揮軍北上,清朝的江山就可能變色,而他卻頓足不前,錯失良機。

    缺少進取精神,也或者說缺乏戰略眼光,是吳三桂最後失敗的重要原因,歷史就是如此毫不留情。

    因為吳三桂的猶豫,所以近17萬大軍而未能把握住這次北上的機會。

    與此恰恰相反,康熙皇帝趁機調動全/國的軍事力量,在殲滅王輔臣的同時,向吳三桂反攻。

    康熙首先削去吳三桂的親王爵,然後處死了吳三桂留在北京的兒子吳應熊父子,必戰決心,由此可見一斑。

    戰爭持續到康熙十四年(1675)四月,康熙帝已組織了十路大軍進剿吳三桂軍,甚至將蒙古兵也徵調到前線,總兵力在二十萬以上。

    康熙,吳三桂雙方的主力都擺在湖南,吳軍在嶽州,清軍大本營在隔岸的荊州,一直隔江對峙。

    對峙的同時,康熙首先幹掉了王輔臣。

    清軍首先攻下秦州,總兵陳萬策投降。

    接著清兵便包圍了蘭州、鞏昌。

    蘭州、鞏昌相繼攻破,清軍便圍住王輔臣的根據地平涼。

    康熙特派大學士圖海為撫遠大將軍,親臨平涼,指揮戰鬥。

    清軍以巨大代價奪取了城外的制高點虎山墩,平涼城失去了最後的屏障,王輔臣於康熙十五年(1676)六月歸降,西北平定。

    西北戰場的勝利使康熙消除了肘腋之患,並最終可以抽調西北勁旅全力對付吳三桂,吳三桂以半壁江山對康熙半壁殘缺江山,卻落得兵敗身亡,吳三桂的軍事素養,在戰略層面差得挺遠。

  • 2 # 萬景德

    在吳三桂連戰連勝的大好形勢下,作出了許多錯誤的決策,這直接導致了他的失敗。

    1、當時吳三桂佔據湖南士氣旺盛,但卻沒有選擇繼續北上,卻沿江與清廷展開拉鋸戰,這給了康熙可乘之機。2、吳三桂打著反清復明的口號,卻殺死了南明的永曆皇帝,這讓他的征戰沒有了強有力的藉口。3、吳三桂本就是開啟國門,放清軍入關的叛徒,不得反清復明人士的擁戴。4、清軍入關已經三十年,人們不在希望再遭受戰火的摧殘。

  • 3 # 大嘴車咖

    其實這個問題我之前已經解答過了,今天再次給大家梳理下。自古以來,歷朝歷代打仗都是拼的人心導向,錢糧兵馬,將帥文武,戰略戰術。吳三桂聯合各路藩王起兵反清是如何走向失敗的?我們從這些方面來分析下兩位對立者:康熙與吳三桂。

    吳三桂

    一:吳三桂被大明授予遼東總兵,鎮守山海關,卻衝冠一怒為紅顏,引清軍入關,並協助其四處征戰,屠殺漢人,還擒殺了漢人恢復大明正統的最後希望——南明皇帝朱由榔。最後因功被封為平西王,為漢人所不齒,大失人心。

    二:吳三桂雖在雲南苦心經營,招兵買馬,常年征戰的他明白後勤的重要性,因此早在很多年前就開始於各省佈置心腹棋子幫他斂財,壯大經濟實力。但以雲南一省之力(雲南出銅礦,可以鑄錢)加之各處散聚的錢財也很難與康熙掌控的稅賦相比,畢竟當時經濟中心的淮揚地區(農業、鹽)等江南重鎮是牢牢抓在康熙手中的。

    三:吳三桂起兵時的口號是恢復大明,恢復漢人江山,但是他這時已經為清朝服務了將近三十年,加上之前反叛明朝的行為已經被世人看在眼裡,舉兵口號凝聚力不足,自身行為也不能德服天下,就算有些人依附,也只是想乘風起火而已,南方百姓厭惡戰爭,紛紛逃難到北方,吳三桂糧草籌集方面也是捉襟見肘。

    四:吳三桂的盟友耿精忠、尚可喜、王輔成等,各有心思,不能完全齊心協力,尤其在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後更是如此,經過八年苦戰,吳三桂都已60歲,身心疲憊,爭取王圖霸業的心也會隨著年齡消散殆盡,最後稱帝是敗筆,各路諸侯原本心就不齊,一稱帝就造成局面混亂各種不服,內部鬥爭加劇。

    康熙

    一:康熙皇帝文治武功,雄才大略,彼時雖然年輕,但政治智慧高超,善布巧局。他提出“永不加賦”的政策,獲得了廣大農民的支援和認可,其次,雖有民族間的一些仇恨,但在吳三桂起兵時(康熙十二年),天下大定,人心思安,老百姓都想過安穩日子,不願戰爭產生(吳三桂是戰爭發起者),自然人心倒向了康熙這邊。

    二:對於吳三桂的起兵,康熙並非毫無察覺,之前透過“削藩”已經在政治上過了幾招,因此軍事上並非沒有戒備。但是吳三桂畢竟一生征戰,其手下猛將如雲,死命報效,確實在戰爭初期給康熙帶來了麻煩,於是吳三桂一路勢如破竹,佔貴州、四川,攻長沙、武漢,打到長江邊。戰爭初期,康熙雖有準備,但未料吳三桂攻勢如此猛烈,當時國家精銳(滿八旗、蒙古八旗)都在拱衛京城,排程不及,等吳三桂一路打到長江,康熙也完成了戰略部署,依託長江天險,與吳三桂進入相持階段。

    三:自古以來,征服中國版圖都是由北向南攻取容易一些,各大王朝建立莫不是如此(明朝等少數王朝除外),以長江為依託,康熙以上克下地形上佔據優勢,心態自然也輕鬆很多。

    四:康熙知人善任,用人技高一籌,起用周培公勸降王輔成,剪除了吳三桂在西北的犄角和戰略同盟,失了戰略先手的他與康熙鬥就更加困難。

    我們用現代人的眼光來看待他們當年兩人的對壘,其實有些馬後炮,因為當事人生在其中,必定傾其所有奮力一搏,但所謂成王敗寇,歷史已然不可更改,康熙坐擁天下,千古一帝,而對於當年吳三桂失敗那一刻的內心我們也無法探知,但我相信,他的一生也是無悔的一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負債三十萬,各種催債,各種冷落,熟悉的面孔都變得那麼陌生,何去何從,有何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