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陳景潤
3.陳三立
4.陳平
5.陳賡
6.陳中凡
7.陳策
8.陳喬年
9.陳嘉庚
10.陳毅
陳琳
陳叔寶
陳子昂
陳陶
陳獨秀
陳白塵-戲劇家
陳炳兆-物理冶金和金屬材料學家
陳景潤
陳果夫
陳立夫
陳聯壽
陳乃光
陳平
陳紹禹
陳勝
陳挺
陳寶箴-維新人物
陳三立-詩人
陳寅恪-國學家
陳中凡-古典文學家
陳之佛-畫家
陳師道
陳與義
陳亮
陳子龍
陳忱
陳維崧
陳恭尹
陳沆
陳衍
陳圓圓-明代美女
陳廷驊
陳延祚
陳履安
陳姓的淵源
陳姓的歷史淵源
陳姓先祖陳姓是帝舜的後裔,其遠祖可以追溯到黃帝。周武王滅商後,封媯滿於陳,並把大女兒元姬嫁給他,封他為陳侯,媯滿死後,封為陳胡公。這是陳姓發展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陳國開國公胡公滿也因此而成為陳氏得姓的開山祖。在東周初年,陳國與鄭國、蔡國等同為中原大國。其國都宛丘,在今河南省淮陽縣城東三里。陳國滅亡後,陳華人便以國為姓,在中國各地艱難生存。
歷史名人
陳平:西漢大臣,少時家貧,好讀書,後歸劉邦,他多次用計,使劉邦脫離逆境,轉危為安,與張良齊名,史稱“良平”。
陳壽:西晉著名史學家,著有《三國志》,最初名叫《三國志通俗演義》。明初小說家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就是由《三國志》演變而來。
陳禕:唐僧的俗名陳禕,他是佛教經典名著的翻譯家,中國佛教唯識宗的創始人,由於他的業績,使佛教有了漢字記載的經典。撰有《大唐西域記》。
陳摶:宋初道士。是中國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作《太極圖》、《先天圖》等。
陳天華:清末民主革命的先驅者,他的著作《警世鐘》、《猛回頭》和他"難酬蹈海亦英雄"的行動,為中華民族的覺醒敲響了“警鐘”。
陳群:三國魏時尚書,曾建議選任官吏,實行九品中正制。這一制度,後來演變成士族壟斷政權的工具。
影星陳道明、陳好、陳坤
1.農民起義領袖陳勝
陳勝,字涉,陽城人。陳勝年輕時靠給別人當長工為生,一次跟夥伴們在田間休息,他對夥伴們說:“如果我們之中有的人將來富貴了,可不要忘了老朋友啊!”大夥聽了好笑,說:“你給人家賣力氣種地,哪裡來的富貴呢?”陳勝嘆口氣,自言自語地說:“唉,燕雀怎麼能懂得鴻雁的志向!”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等人被徵去屯戍漁陽。當他們走到大澤鄉的時候,連降暴雨使他們耽誤了行程,按照秦朝的法律應該處斬。陳勝、吳廣決定起義。他們利用人們的迷信心理,在一塊白綢上寫上“陳勝王”三個字,把它塞在別人家捉的魚的肚子裡。兵士們買了魚回來,發現了這塊白綢上面的字,十分驚奇。到了半夜,吳廣又悄悄跑到營房附近的一座破廟裡,點起篝火,先裝作狐狸叫,接著喊道:“大楚興,陳勝王。”全營的兵士聽了,更加又驚又怕。
陳勝、吳廣見起義時機成熟了,於是殺掉帶領他們的兩個軍官,在大澤鄉發動了起義。起義隊伍發展迅速,並在陳縣建立了張楚政權,陳勝自立為王。接著陳勝派兵攻打趙、魏等地,並派主力進攻關中地區,但由於秦軍優勢兵力的反撲,陳勝兵敗後被叛徒莊賈殺害。
2.《三國志》的作者陳壽
陳壽,字承祚,巴西郡安漢(今四川南充)人。他自幼師從著名學者譙周,成年後在蜀漢任衛將軍的屬官主簿,後來成為皇帝身邊管理奏章的重要官員。蜀漢後期,他被劉禪降為無級別的文書小吏——書佐。西晉建立以後,晉武帝又舉他為孝廉,讓他負責編修國史。他所著《三國志》被視為史學名著“四史”之一。
傳說陳壽將要編纂《三國志》的時候,一天偶然遇到一位姓丁的梁州刺史,此人是丁儀、丁兄弟的後人。陳壽非常傲慢地對他說:“如果你給我一千斛米,那麼我就給你的父輩們寫一個非常好的傳記。”那位刺史對他未加理睬,於是陳壽竟真的沒有給丁氏兄弟立傳。因此,當時的人們都以此事鄙薄其為人。不過陳壽所著《三國志》,文筆簡潔,記事詳實,是研究三國鼎立時期的重要史料,也成為後世《三國演義》的藍本。
3.醉眼丹青陳洪綬
陳洪綬,字章侯,幼名蓮子,一名胥岸,號老蓮,別號小淨名、老遲、悔遲、悔僧等,浙江諸暨楓橋人,明末著名畫家。
陳洪綬幼年即喜愛畫畫,傳說他五歲時,母親叫他到舅舅家借竹篩,他見舅舅家新粉刷的牆案,忍不住登案畫起了關羽像。畫中關羽一手捋須,一手執《春秋》,長八九尺,神采奕奕,嚇得舅舅直叩頭。陳洪綬10歲時,拜著名畫家孫夥、藍瑛為師。據周亮工《讀畫錄》上說,陳洪綬少年時曾把杭州府學李公麟所書的七十二賢石刻拿回家來反覆進行臨摹,並拿摹本向藍瑛徵求意見。藍瑛說很像了,他很高興;再進行臨摹後又問,藍瑛說,不像了,他反而更高興了。由此可見,陳洪綬自幼就領悟出摹古不能擬古,而要從學習前人成就中創造自己的風格來。
陳洪綬的習畫興趣主要集中在人物畫。14歲那年,他的作品只要一上集市,就有人出錢購買。15歲時他就應邀為人作壽圖、壽文。他的代表作有《水滸葉子》、《博古葉子》、《九歌》、《西廂記》等繡像插圖,均被名工木刻,被當代國際學者推為“代表十七世紀出現許多有徹底的個人獨特風格藝術之中的第一人”,著有《寶綸堂集》、《避亂草》等。
陳洪綬雖然是明末傑出的畫家,但一生境遇坎坷。他年輕時曾數次赴京應試而不中,不得已賣畫積錢進入國子監,後看透了朝政上的黑暗、腐敗,就拂袖而去。清朝政權建立後,有位王姓朋友勸陳洪綬去應試,他在詩中寫道:“二王莫勸我為官……一雙醉眼看青山。”他對明王朝既留戀又絕望,終於落髮為僧,死時55歲。
2.陳景潤
3.陳三立
4.陳平
5.陳賡
6.陳中凡
7.陳策
8.陳喬年
9.陳嘉庚
10.陳毅
陳琳
陳叔寶
陳子昂
陳陶
陳獨秀
陳白塵-戲劇家
陳炳兆-物理冶金和金屬材料學家
陳景潤
陳果夫
陳立夫
陳聯壽
陳乃光
陳平
陳紹禹
陳勝
陳挺
陳寶箴-維新人物
陳三立-詩人
陳寅恪-國學家
陳中凡-古典文學家
陳之佛-畫家
陳師道
陳與義
陳亮
陳子龍
陳忱
陳維崧
陳恭尹
陳沆
陳衍
陳圓圓-明代美女
陳廷驊
陳延祚
陳履安
陳姓的淵源
陳姓的歷史淵源
陳姓先祖陳姓是帝舜的後裔,其遠祖可以追溯到黃帝。周武王滅商後,封媯滿於陳,並把大女兒元姬嫁給他,封他為陳侯,媯滿死後,封為陳胡公。這是陳姓發展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陳國開國公胡公滿也因此而成為陳氏得姓的開山祖。在東周初年,陳國與鄭國、蔡國等同為中原大國。其國都宛丘,在今河南省淮陽縣城東三里。陳國滅亡後,陳華人便以國為姓,在中國各地艱難生存。
歷史名人
陳平:西漢大臣,少時家貧,好讀書,後歸劉邦,他多次用計,使劉邦脫離逆境,轉危為安,與張良齊名,史稱“良平”。
陳壽:西晉著名史學家,著有《三國志》,最初名叫《三國志通俗演義》。明初小說家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就是由《三國志》演變而來。
陳禕:唐僧的俗名陳禕,他是佛教經典名著的翻譯家,中國佛教唯識宗的創始人,由於他的業績,使佛教有了漢字記載的經典。撰有《大唐西域記》。
陳摶:宋初道士。是中國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作《太極圖》、《先天圖》等。
陳天華:清末民主革命的先驅者,他的著作《警世鐘》、《猛回頭》和他"難酬蹈海亦英雄"的行動,為中華民族的覺醒敲響了“警鐘”。
陳群:三國魏時尚書,曾建議選任官吏,實行九品中正制。這一制度,後來演變成士族壟斷政權的工具。
影星陳道明、陳好、陳坤
1.農民起義領袖陳勝
陳勝,字涉,陽城人。陳勝年輕時靠給別人當長工為生,一次跟夥伴們在田間休息,他對夥伴們說:“如果我們之中有的人將來富貴了,可不要忘了老朋友啊!”大夥聽了好笑,說:“你給人家賣力氣種地,哪裡來的富貴呢?”陳勝嘆口氣,自言自語地說:“唉,燕雀怎麼能懂得鴻雁的志向!”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等人被徵去屯戍漁陽。當他們走到大澤鄉的時候,連降暴雨使他們耽誤了行程,按照秦朝的法律應該處斬。陳勝、吳廣決定起義。他們利用人們的迷信心理,在一塊白綢上寫上“陳勝王”三個字,把它塞在別人家捉的魚的肚子裡。兵士們買了魚回來,發現了這塊白綢上面的字,十分驚奇。到了半夜,吳廣又悄悄跑到營房附近的一座破廟裡,點起篝火,先裝作狐狸叫,接著喊道:“大楚興,陳勝王。”全營的兵士聽了,更加又驚又怕。
陳勝、吳廣見起義時機成熟了,於是殺掉帶領他們的兩個軍官,在大澤鄉發動了起義。起義隊伍發展迅速,並在陳縣建立了張楚政權,陳勝自立為王。接著陳勝派兵攻打趙、魏等地,並派主力進攻關中地區,但由於秦軍優勢兵力的反撲,陳勝兵敗後被叛徒莊賈殺害。
2.《三國志》的作者陳壽
陳壽,字承祚,巴西郡安漢(今四川南充)人。他自幼師從著名學者譙周,成年後在蜀漢任衛將軍的屬官主簿,後來成為皇帝身邊管理奏章的重要官員。蜀漢後期,他被劉禪降為無級別的文書小吏——書佐。西晉建立以後,晉武帝又舉他為孝廉,讓他負責編修國史。他所著《三國志》被視為史學名著“四史”之一。
傳說陳壽將要編纂《三國志》的時候,一天偶然遇到一位姓丁的梁州刺史,此人是丁儀、丁兄弟的後人。陳壽非常傲慢地對他說:“如果你給我一千斛米,那麼我就給你的父輩們寫一個非常好的傳記。”那位刺史對他未加理睬,於是陳壽竟真的沒有給丁氏兄弟立傳。因此,當時的人們都以此事鄙薄其為人。不過陳壽所著《三國志》,文筆簡潔,記事詳實,是研究三國鼎立時期的重要史料,也成為後世《三國演義》的藍本。
3.醉眼丹青陳洪綬
陳洪綬,字章侯,幼名蓮子,一名胥岸,號老蓮,別號小淨名、老遲、悔遲、悔僧等,浙江諸暨楓橋人,明末著名畫家。
陳洪綬幼年即喜愛畫畫,傳說他五歲時,母親叫他到舅舅家借竹篩,他見舅舅家新粉刷的牆案,忍不住登案畫起了關羽像。畫中關羽一手捋須,一手執《春秋》,長八九尺,神采奕奕,嚇得舅舅直叩頭。陳洪綬10歲時,拜著名畫家孫夥、藍瑛為師。據周亮工《讀畫錄》上說,陳洪綬少年時曾把杭州府學李公麟所書的七十二賢石刻拿回家來反覆進行臨摹,並拿摹本向藍瑛徵求意見。藍瑛說很像了,他很高興;再進行臨摹後又問,藍瑛說,不像了,他反而更高興了。由此可見,陳洪綬自幼就領悟出摹古不能擬古,而要從學習前人成就中創造自己的風格來。
陳洪綬的習畫興趣主要集中在人物畫。14歲那年,他的作品只要一上集市,就有人出錢購買。15歲時他就應邀為人作壽圖、壽文。他的代表作有《水滸葉子》、《博古葉子》、《九歌》、《西廂記》等繡像插圖,均被名工木刻,被當代國際學者推為“代表十七世紀出現許多有徹底的個人獨特風格藝術之中的第一人”,著有《寶綸堂集》、《避亂草》等。
陳洪綬雖然是明末傑出的畫家,但一生境遇坎坷。他年輕時曾數次赴京應試而不中,不得已賣畫積錢進入國子監,後看透了朝政上的黑暗、腐敗,就拂袖而去。清朝政權建立後,有位王姓朋友勸陳洪綬去應試,他在詩中寫道:“二王莫勸我為官……一雙醉眼看青山。”他對明王朝既留戀又絕望,終於落髮為僧,死時5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