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漫宅後裔

    我記得有一部日本動漫,把三國時期的人物寫進一個校園的故事裡,劉備是女的,關羽是女的,張飛也是女的,這部動漫叫《一騎當千》。

    在日本,喜歡三國演義裡的現象太多了,這還要從日本的戰國時代說起。日本的戰國時期跟我們的三國時期十分相似,都是諸侯並起的時刻。巧的是,日本戰國時期的織田信長和三國時期的曹操有太多相似之處。比如

    曹操和織田信長都是從一個小勢力開始,依靠自己的遠見及才華慢慢壯大。

    曹操和織田信長都曾在前期遭遇滅頂之災,但依靠自身的奇謀,最終以少勝多最終壯大取勝。

    曹操和織田信長都是依靠“挾天子以令諸侯”這個得到政治上的優勢的。

    曹操和織田信長都是都差一點成為統一天下之人,他們的成果都被別人拿到了,即曹丕之於曹操,豐臣秀吉之於織田信長。

    還有時代笑到最後的卻都是第三者,師馬家族之於曹操,德川家康之於織田信長。

    還有很多,譬如趙雲和本多忠勝,龐統與山本勘助,袁紹和今川義元等。

    左趙雲,右本多,是不是很相似。

    還有一點在三國裡也是令日本人十分喜歡,就是劉備為什麼能從賣草鞋的做到三國霸主之一,原因就是他善用人才,周圍聚集了一幫肯為他奉獻的大將,而這一點也成為日本企業家不斷探索研究的地方,以劉備為榜樣。

    還有日本早年還拍出一部三國志的動畫,歷時四年完成。

  • 2 # 雨打枇杷叮叮叮

    我覺得最主要的原因有兩點,第一,中國三國時期與日本戰國時期情況類似,軍閥割據,天下大亂,紛爭四起,遍地狼煙,是個亂世,亂世中才會有各種傳奇各種故事發生,《三國演義》以小說形式完美再現當時歷史場景,而日本並無相當的鴻篇鉅著描述戰國情況,《三國演義》可以看做精神上的替代品;第二,日本崇尚歷史中名臣悍將,豐臣秀吉、織田信長、宮本武藏在日本影響深遠,說明其個人英雄主義廣受推崇,而《三國演義》中對各位英雄豪傑描述引人入勝,人物豐滿,更能引起日本人對個人英雄主義的共鳴。因此日本會重視《三國演義》各種衍生作品也就不足為奇了。

  • 3 # 大魏和碩親王

    因為日本人信奉武士道精神,三國演義塑造了很多忠勇之士,想想看日本侵華口口聲聲說武士道精神!其實他們玷汙了武士道精神!殺人!強姦!只能說小日本是惡魔!日本人不配看三國,三國跟他們不搭邊!

  • 4 # 魏博鎮節度使王前策

    我們不妨從後來努爾哈赤的態度來做個參考好了。

    三國演義作為明代白話小說,不僅可以一個人安靜的讀書,還可以一群人坐在一起聽小說。明代有說書人這個職業存在,在酒樓,茶肆等地方,將小說內容說給讀者聽。這就是過去的評書,類似於古代的相聲演員。 這是在受眾範圍來說,《三國演義》因為通俗易懂的語言,加上在民間已經神話了許多人物,比如關羽,諸葛亮等人,所以華人更容易接受,甚至是婦孺皆知。

    據說,努爾哈赤得到《三國演義》後,不知何種原因,將《三國演義》作為戰爭軍事行動的內部資料,分給將領們。讓將領們學習戰爭的經驗。如果此事確實的話,那就說明《三國演義》在現實的戰場軍事中,確實有很大的幫助,比如說崇禎殺袁崇煥的反間計,一些資料中很像是蔣幹盜書的情節。

    筆者舉這兩個例子,也是為讀者參考為什麼日本人也喜歡《三國演義》的原因之一。首先,日本的許多歷史和三國有共同之處。也就是這個原因吧,所以日本人接受起來也不會太抗拒。比如說,《三國演義》的開頭,如果拿掉“三結義”,後面是“何國舅謀誅宦官”。和華人一樣,日本人也很喜歡探秘皇家生活的點滴細節。傳說一些日本窮人也會作詩,是因為附庸日本上層階級的風俗習慣。再比如後來“蔡夫人議獻荊州”,這說的是女人亂國的例子。在日本關於應仁之亂的傳說中,也是說因為女人的自私,導致後來的戰亂。這也是一個共同點,也許是因為這樣,所以才能吸引一大批日本讀者吧。

    有人說日本喜歡《三國演義》的原因是提倡日本武士忠君愛國的思想,筆者倒不怎麼認為,如果《三國志通俗演義》這部書是在日本戰國時期(大概是1467年—1616年)傳入日本,還真不好說就完全流行起來,日本那時候所謂的忠(主)君,可沒像後來人想的那麼頑固,在日本戰國時代,換主君比換老婆還勤快的人都有。各種落井下石,趁火打劫更不在少數,當時提倡一種忠君思想,可以說是比較奇特的。到了德川幕府以後,武士道的精神逐漸形成,加上閉關鎖國的政策,一旦缺少了外來人的影響,愚忠思想都是可能形成。如果說的極端一些,後來日本武士道的形成和三國時候的故事許多相似。另外,據說一些日本商業領袖也是讀三國來學習商業經驗的辦法。

    這大概就是三國的魅力所在吧。

  • 5 # 老虎他爹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日本人喜歡的是三國故事,不是《三國演義》。

    因為日本人閱讀的是改寫後的《三國演義》,故事已經非常日本化了,現代日本人多是從吉川英治的《三國英雄傳》來了解三國故事的,或者是從《三國英雄傳》改編的漫畫來了解三國的。

    吉川英治的《三國英雄傳》的最大特點是採取了英雄傳奇的寫法,體例接近《水滸傳》,而不再是歷史小說,這樣就將《三國演義》後半程比較拖沓、雷同的問題解決了,缺點是沒有了大歷史的震撼感。

    圖片說明:關羽是日本讀者最喜歡的三華人物之一,因為關羽非常忠誠,符合日本文化,圖為日本畫家歌川國芳 (Utagawa Kuniyoshi, 1798-1861)筆下的刮骨療毒。

    《三國演義》最成功的部分是赤壁鏖兵,故事有中心點,所有人圍繞這個重大歷史事件而運轉,性格與命運皆發生改變,非常動人心魄,出場人物的層次感鮮明,可惜吉川英治版完全放棄了這個中心,對於熟悉《三國演義》的中國讀者來說,總覺得吉川版太蒼白,沒寫出歷史感。

    圖片說明:歌川國芳筆下的三顧茅廬。

    中國的審美文化中比較喜歡從全域性看個體,所以特別重視遠近、濃淡的感覺,注重參差、錯落的氣勢。畢竟三華人物已經遠去,今天人想象古人性格的多側面,多少會給讀者以無厘頭的感覺。《水滸傳》能成功,因為人物性格錯落有致,魯智深、李逵、武松都是莽漢,但三人性格不同,武松、魯智深都比較調皮,武松重謀略,魯智深很直,但有大智慧,一上梁山有感覺出氛圍不對,對其未來不太看好。李逵則比較魯莽,但非常忠誠。如果沒有這三個人物彼此之間的性格差異,單獨寫一個人,都是不太好看的。

    圖片說明:日本著名小說家吉川英治。

    吉川英治的《三國英雄傳》的不足之處,就在於就人寫人,沒有對比,顯得不夠巧妙,也沒有全域性感,氣場偏小。當然,由於其中採用了一些現代小說技巧,敘事更流暢,所以整體上還是比較可讀的,只是太長,似乎是五卷本。

    日本人喜歡三國故事的原因

    日本人喜歡三國故事,日本作家陳舜臣的話最有說服力:日本是一個等級社會,每個人的前景比較確定,所以缺乏活力與個性張揚的東西,而三國故事中許多人是平民,透過個人奮鬥便實現了成功,這讓日本人非常羨慕。

    圖片說明:歌川國芳筆下的白門樓,注意呂布造型有須,日本人對呂布的評價甚高,而《三國演義》中呂布相貌白淨,性格柔軟。

    在明治維新前,日本等級化更明顯,透過文化滲透到民族性中。當時一名日本武士內急,找不到廁所,竟直入平民家,在房子中間拉了一泡屎。主人不僅不敢生氣,反而很興奮,招呼鄰居來觀賞這泡屎。

    在當時,武士或主人讓平民死,平民會毫無怨言地去死。可見其奴性已深入骨髓。

    在前現代社會,華人也有奴性文化,但大陸文明比較強調公平,為皇帝看守木蘭牧場的官兵偷著砍伐其中木材,被其他官員發現、截獲,盜竊者反而組織人員,連夜奪回,還打傷了對方7名兵丁,有的人因傷重而死。

    皇帝當然很惱怒,將當事人處死,但這種“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的文化在中國代代不絕。木蘭牧場原本上萬平方公里,植被茂密,野生動物很多,可管理人員內外勾結,放民人進入砍伐木材、偷獵。到嘉慶時,幾次木蘭秋獮,居然打不到野獸,到道光時,只好廢除木蘭秋獮祖制。

    可見,大陸民族的個性是皇權都難以駕馭的。清末英華人到中國,聽到太監私下管皇帝叫“老闆”,感到很驚訝,後來才知道,他們還常常叫皇帝為“大鬼”,這是啟蒙之後、講求等級制度的英華人也絕不敢幹的,即使當時英王的權力已沒那麼大了。

    不論是《三國演義》,還是《水滸傳》,都充滿了一種個性張揚、唯我獨尊、自私自利的平等精神,這是日本文化所缺失的,所以他們對三國故事特別喜歡,三國故事滿足了很多日本年輕人的成功夢。

  • 6 # 雲龍法師

    日本人看重三國之互殺互吞之戰爭,不愛三國之忠孝仁義。崇尚暴力而不重道義。事實上日本人理解能力有限,它不能真正吃透三國演義。觀日本人思想文化與三國相同的就只有殘忍,殘酷,殘暴。所以他喜歡。

  • 7 # 傲雪勁松74028652

    憑自已淺薄的理解談點看法。《三國》是一部偉大的軍事著作!體現在計謀百出,步步陷阱。象諸葛亮的攻、司馬懿的守,孫氏父子的勇,曹操的謀都是大智大勇。

    中國讀者多將其為小說來看,茶餘飯後閒談而已。而日本人就不同了,它們在研究其戰略戰術,吸其精華。將其用在戰場和經濟策略中。

    這是因日本其民族本性所決定的,它們念念不忘的是侵略,是軍國主義,所以它們對《三國》才如此的痴迷,要將其用於實踐!

  • 8 # 320667780009

    西方研究中國的四大發明,結果八國聯軍攻入北京,百年之辱刻骨銘心尤在眼前。研究中國的四大易,周易\連山\先天易\後天易,使得計算機\電腦\電訊\手機等尖端技術被西方庒制達半個多世紀,研究中國武功秘笈,孫子兵法,致使中華遭受從明朝倭寇入侵到甲午戰爭慘敗一直到近代的日本法西斯的侵華戰爭,上下幾百年的屈辱啊!研究〞皇帝內經〝和《本草綱目》等四方藥典,致使日本藥店的中藥名為《漢方製藥》,上千種藥方被盜並被搶先註冊,我們出售就告我們侵權;非法用大量人力物力測量中國地理,地形;四大名著早就在被研究之列,《研究》〞三國演義〞只不過是冰山一角,作為華人我們都研究他們什麼啦,是不是性解放,美容\自由\吸毒\恐怖\遊戲…,醒醒吧,華人,我想起兩句話想必大家很熟悉是誰說的: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華人民是戰無不勝的。

  • 9 # 易經奇門國學

    為什麼有些日本人那麼喜愛《三國演義》,甚至到了痴迷的地步? 我認為《三國演義》做為一本經典之著,必然有它的靈魂核心以及智慧源泉。而日本對《三國演義》喜歡我認為有三方面原因。

    第一方面,日本在中國古代受到大量中華的文化影響,而三國文化也在其中,隨著時代的延續,三國文化已經發展為日本本國文化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第二方面是日本當代企業家的大力追捧,以“不研究三國不是好商人”為理念,出現了一大批以研究三國文化管理企業的企業家。再加上企業家在社會地位,相進的促進了普通百姓對它的喜愛。

    第三方面是日本近代以三國文化為題材,創作出了大量優質“三國”遊戲,這些也給三國文化添加了不少粉。

  • 10 # 深圳股哥

    1、日本人將中國版《三國演義》編寫為日本版《三國志》。

    日本所說的《三國志》,一般指的都是華人所說的《三國演義》。現在日本人讀的是小說家吉川英治根據中國小說《三國演義》編寫的日本版《三國志》。吉川英治略去了冗長的戰鬥描寫,採用“七實三虛”的辦法,對《三國演義》原作進行文字修改加工,以迎合日本讀者的口味,並將人物加以日本化,獲得了很高評價。中國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不管是放到現代還是古代都是非常優秀的作品。羅貫中筆下的漢末三國,氣勢磅礴,人物鮮明,奇謀倍出,使人慾罷不能。

    2、日本人喜歡中國漢唐文化、喜歡漢末三國故事和諸葛亮、趙雲等人物。

    日本自己推出的和日本國家歷史有關的遊戲也喜歡往中國漢末三國的模式上套。從一些遊戲中可以看出來,他們對《三國演義》肯定是認真通讀了,很多重要細節和精神都用作了遊戲題材。日本人很喜歡諸葛亮、趙雲兩人,因為在《三國演義》裡這兩個人可以說是完人,一文一武。想必大夥每看到他倆搭幫做事時都有說不出的舒坦和放心的感覺,因此心嚮往之。日本人很喜歡中國的漢唐歷史文化。日本的“三國迷”遍佈全國,他們自發組織的“三國迷俱樂部”就有上百個。被奉為“經營之神”的松下幸之助,他曾多次表白:“三華人物的智慧,是我的最好的老師。”許多日本大公司把日本版《三國志》列為“領導者必讀”,並將孔明兵法作為管理原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前幾天給麥田打除草劑,結果幾畝麥子全被毀了,該找哪裡去討一個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