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灰太狼3937909
-
2 # 朱邦凌
以往,雷軍給人老實直白的技術男風格,做什麼事情都很友善和藹,一副厚道暖男形象。但最近,雷軍卻畫風大變,開始狂懟起了友商,開始發飆了。雷軍在紅米note7釋出會上,提到多去這些年,經常被友商攻擊,雖然自己是厚道人,但厚道人也要回應,以前我告訴同事,要忍,但忍無可忍時,我們不挑起戰爭,但也不怕。生死看淡,不服就幹!紅米Redmi獨立出來就是死磕價效比!
雷軍為什麼急眼了?最大原因在於華為要大推“價效比”高的新手機了。華為不但要佔領高階市場,如今也要發力中低端市場,要來搶小米的飯碗了。不久前,華為曝光了新的千元全面屏手機——榮耀暢玩7X,這款手機準備10.11號西安釋出,華為的目標很明確,不止高階路線要走,中低端我也不放過,這款手機的定價會太高,主打價效比。
眾所周知,小米是網際網路手機的發明者,最早打的就是價效比。網際網路手機,小米開創的新模式,價效比成了小米的代名詞。全面屏手機,小米MIX釋出,真正意義上推動了全面屏手機的發展,小米MIX的釋出讓科技照進了現實。
小米手機的價效比,最有名的就是淨利不超5%。2018年4月,雷軍在武漢大學舉辦釋出會,並公佈一項重要決定:“小米硬體綜合淨利潤率永遠不會超過5%。如有超過的部分,將超過部分全部返還給使用者”。很多米粉聽了雷軍的5%言論,頓時感激涕零,“原來小米這麼良心”!但淨利潤率不等於毛利率,在當時小米提交的招股書上,其損益表中並未出現“硬體綜合淨利潤率”字樣,僅有“經調整未經稽核的淨利潤”,即“綜合利潤率”或者“淨利潤率”(含智慧手機、網際網路服務和智慧硬體),為4.7%。
就在雷軍說完5%的言論後不久,同樣是網際網路手機品牌的榮耀Quattroporte趙明,則在GMIC大會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其實你可以調查一下,中國做硬體的公司有幾個的綜合硬體的淨利潤率能達到5%的。綜合硬體的淨利潤率能達到5%的,鳳毛麟角。所以這個問題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評價好。就我們而言,如果綜合硬體淨利潤率達到這個水平,我們也很開心”。原來,毛利率和淨利潤率是兩個概念,手機硬體廠商淨利潤率能達到5%就算燒了高香。
其實,在雷軍怒懟友商的背後,更重要的是最近小米的低迷不振。小米的低迷表現在兩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直接表現在資本市場上。號稱“年輕人的第一隻股票”的小米,上市以來股價跌跌不休,如果從發行價17港幣/股來算,已經跌去41%,市值蒸發了1600多億港幣。如果與去年7月高位時(22.20港元/股)相比,小米股價已下跌超55%,市值蒸發近3000億港幣。去年上市的時候,雷軍在慶功宴上的豪言壯語:“要讓在上市首日買入小米公司股票的投資人賺一倍!”,如若首日按照發行價17港元買入並持有至今,賬面虧損41%。機構也開始看衰小米,摩根大通釋出報告表示,調低對小米集團投資評級,由原來“增持”降至“中性”,將對其今年底目標價由原來18港元降至10.5港元。
小米低迷的第二個層面,就是營收過於依賴硬體收入,市場期望的網際網路服務和所謂的“新物種”遙不可及,不見蹤影,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在去年小米IPO時,雷軍對他的公司信心滿滿,他說小米完全是一種新物種,它絕對不止是賣米手機那麼簡單,除了硬體,它賣的是網際網路服務,還有新零售。雷軍在演講中說,小米去年的網際網路收入99億人民幣,這是什麼概念呢?如果不考慮電商的話,這個收入也進了全球網際網路公司的前25名。“就是不考慮我們電商收入,僅99億的網際網路服務收入也進了世界前25名。”
當時,雷軍還表示,小米的硬體和新零售的平臺,只賺一點點錢,可能很多人就覺得這個公司盈利能力不足,持續發展性不好,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當硬體和新零售帶來了大量的人流量的時候,我們增加了網際網路服務,這個網際網路服務既能夠增強我們硬體的使用者體驗,電商的使用者體驗,同時能把我們硬體和電商帶來的人流量進行變現,支援公司的持續發展。”
在IPO過程中,市場就對小米的網際網路概念與新物種充滿疑慮。雷軍強調小米的本質是一家網際網路公司,但網際網路業務營收佔比不高一直被外界詬病。過去三年,網際網路服務業務收入佔總營收的比重分別為4.9%、9.6%、8.6%。在當時的招股書中可以看到,小米手機仍是營收的核心擔當,智慧手機業務營收佔比70.3%。雖然網際網路服務板塊毛利率更高,對整體毛利的貢獻也不容小覷。但網際網路服務在整體營收中佔比僅8.6%。我們不妨看看蘋果。根據蘋果截至2018年3月的財報,蘋果來自於服務的營收為91.90億美元,佔總營收15%。儘管服務正在成為蘋果營收及利潤的一大重要增長點,但蘋果依然並沒有被慣常被視作為一家網際網路公司。也就是說,小米和蘋果都是主要依賴手機硬體銷售的公司,兩者具有很大的可比性,當時蘋果只有15倍的市盈率,何況小米。
我們再來看一下小米上市以後的半年報與三季報,看一下小米的近況。2018年8月22日,小米公佈了上市後的首份財報,業績可謂“亮瞎眼”,但是,網際網路收入佔總收入比重下降。Q2財報顯示,小米智慧手機業務營收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長58.7%至305億元,佔總營收452億元的67.4%。公司二季度網際網路業務營收同比增長63.6%至40億元,佔總營收452億元的8.8%,相比一季度網際網路佔總收入比例9.4%來說略微下降。
18年11月19日,小米釋出三季報。第一項關鍵資料是小米的總營收,第三季度小米的總營收達到了508億元,相比去年同期大漲了49.1%。而在這些營收中,手機的銷售收入依然是大頭,達到了350億元,同比增長速度也達到了36%。第三季度網際網路收入達到了47億元,同比大漲了85.5%。這是否表明小米開始進入了網際網路服務的收穫期?未來小米在網際網路服務的收入將會佔比更高?但小米在硬體上的收入依然佔據了大部分,市場很難就一個季度的情況給出預測和判斷。
小米要想成為一個“新物種”和網際網路平臺公司,還要拿出更有說服力的資料,只靠怒懟友商是不夠的。
-
3 # C語言學習探討
手機行業肯定會和膝上型電腦和臺式電腦一樣,在普及期過後迎來一個低谷,現在就要看誰的質量更好,誰的口碑更好,另外還需要開源(小米已開始去非洲部署),當然小米的生態系統也是不錯的,雖然小米股票一直再跌,但是我覺得小米還是能笑到最後的公司之一
-
4 # 無語石1
小米的未來和小米的股價現在是兩碼事,沒有直接的立竿見影的關係。
首先,小米的未來是非常值得期待的,這從各種資料上都能看出來,我不想多說,不用懷疑,就憑它這種商業理念和商業模式,也不會輕易倒下。擔心小米的未來,是吃飽了撐的睡不著!
重點說說小米股價。小米股價從上市定價就充滿爭議,這是因為對小米公司的定性存在分岐。小米股價曾經也衝破22港元,後來跌跌不休,於是,到處充斥著唱衰小米的聲音。我曾經說過,小米股價是資本市場的行為,資本市場,深不可測,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太正常了。
小米股價不斷創新低,不斷有投資者拋售,這也很正常。這是股市制度設定造成的。
說個例子,我有個朋友,他的公司上市時,許多管理人員的股價是零成本,早期職工每股一元成本,解禁時17元,你說他們該不該拋?這麼大的變現收益,傻子才不拋,拋得股價一路向下跌破5元,比發行價還低。當這些廉價籌碼利潤兌現後,該拋的都拋了,股價開始一路上揚,最多到22元,現在基本穩定在10元到20元這個大箱體波動,再也回不到5元了。
同樣,小米的早期投資者,據說有的成本才2毛多,他為什麼不拋?當初他投資就是衝著高回報的,他又不是想長期持有小米的股份,而是賭小米能上市,風險投資嘛,賭輸一片,賭贏一家就行了,上市就是目的,業績的增長那是後期的事。
明白這一點,就明白搶著拋的原因了,這是股市制度設定造成的,與業績沒毛關係。但你要明白,有拋的就有接的,有出讓股份,就有人接收股份,低價獲利的兌現了,這些股份依舊存在,只是換了持股人,相應的股份持股成本抬高了。一波暴賺的兌現了,這是一次性的,它拋了就沒廉價股份了。等這些廉價籌碼拋完,整體持股成本就抬高很多了,如果公司業績穩定,不出現重大失誤,股價會一路走高。因為沒有廉價籌碼了,股價就沒人能打下去。除非雷軍失去信心,大量出讓股份,放棄控股,但我相信雷軍不會輕易放棄小米這個親兒子,畢竟是花了大量心血,在重重圍剿中殺出一條血路,才有今天。況且,雷軍也不是缺錢的主,投資穩健,很難出現山窮水盡的窘境,所以,替小米擔心,替雷軍操心,用不著。
小米才上市多久,還有多少需要兌現利潤的,跌很正常。等它拋完了,跌夠了,香港又是個無漲跌幅限制的股票市場,如果小米經營正常,業績亮眼,預期良好,一天拉個90%也不稀奇,幾天就拉起來了,資本市場,沒有不可能,小米股價將來上30、50也不奇怪,只要小米團隊能帶領小米走在正常健康的發展大路上,沒有必要擔心小米股價的短期走勢。跌得越兇,彈得越猛!打得越低,回得更高!資本市場,見得太多了!
-
5 # 娛速君
我認為小米最大的優勢在於不同領域,涉及的產品多樣化2013年,小米盒子釋出,這是一款高畫質網際網路電視盒,使用者透過小米盒子在電視上免費觀看網路電影、電視劇,同時能將小米手機、iphone、ipad、電腦內的照片和影片透過無線網投射到電視上;
2013年9月,小米電視1問世,2014年5月,更高配置的小米電視2釋出,號稱“將智慧與電視融為一體”。開啟電視,使用者隨時點播高畫質或綜藝節目。還可以安裝微博、股票等APP應用,內建進百款完美適配電視螢幕的安卓遊戲。所有影視、應用、遊戲內容都每週更新;
2014年5月,小米平板推出,這是一款和蘋果ipad非常類似、搭載了安卓系統的平板電腦;
2014年4月,小米路由器上市,這款產品承載了小米科技關於智慧家居的夢想,它將成為智慧家居的控制中心,透過它將家裡的空調、電視、甚至電燈都智慧聯動起來。小米科技的發展定位也由此確定:從路由器到建立家庭資料中心、智慧家庭中心以及開發平臺。小米一直搶佔國外市場而且願意花大代價來適應。
-
6 # 科機獅
如何評價小米的未來? 這個問題問得有點兒意思。
我個人也一直認為小米的爆發期不是現在而是未來,為什麼呢?因為現在小米已經不僅僅是一家手機廠商,它所涵蓋的領域已經包括了智慧家居、智慧硬體、日用產品等各個方面,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自己去【小米有品】上看看,琳琅滿目,應有盡有。
1、佈局物聯網領域
雷總的眼光絕不只放在眼前,佈局物聯網生態就看得出來。以智慧家居/硬體為載體,將小米的作業系統安裝在這些硬體中,然後透過小米手機或者小愛同學與這些智慧家居/硬體實現聯動,讓使用者能夠體驗到更方便更快捷的操作體驗,讓使用者對“小米生態”產生一種依賴性,到時候還怕賺不了錢?還怕股市不漲? 小米的困境在於如何快速的鋪設“小米生態”,而不是透過手機銷售業務來盈利。
2、小米生態鏈
舉個例子說明。我大姐夫今年40歲,忠實米粉,中產階級,性格內向,有點兒情調。他每年都買最新款的小米手機,家裡的電器從燒水壺到洗衣機,從電風扇到空調,清一色的小米,要說他最喜歡的還是小愛同學,一個人在家時他就喜歡讓小愛同學給他放個歌,晚上讓它調節一下空調,讓它安排時間洗衣服等等,總而言之,他就是懶。沒錯,小米的智慧家居能讓你變得更“懶”,這也側面說明了小米生態鏈的便捷性和實用性。
小米的智慧家居在設計上是偏年輕化的,但是年輕人真的沒時間也沒有房間消費。所以小米生態鏈要做大,還得先等年輕人成長起來。
回覆列表
當年雷軍推出超低價金山詞霸讓讓盜版軟體逐漸消聲滅跡。小米1的問世也讓中國產山寨手機逐漸成為歷史。飢餓營銷也好,米家智慧家也罷無論公司戰略還是營銷戰略小米贏在當下。
說說未來,不敢妄下小米未來戰略,不過以我個人經驗聊聊。5%利潤。中國產手機競爭的過去5年效能和價格一直是爭奪使用者的核心,然而未來5年,如果沒有自己核心技術競爭力,依然靠軟體和硬體組裝,那麼能夠駕馭的黑馬將成為未來的霸主,當手機越來越薄,螢幕佔比越來越大,畫素越來越高,是時候考慮下,自己有多少核心技術?相比華為資訊通訊為主研發,手機只是其中的一個產品。小米相對弱勢。與上條一樣,喬布斯重新定義手機以後,從我們認知的諾基亞到臺灣的HTC均成為行業的犧牲品。那麼現在小米華麗的外表是否只是銷售業績高潮的曇花一現?
米家生態園對手機單一產品確實是個補充,也是競爭使用者的中堅力量,但隨著各個專精行業的智慧家逐步發展。不僅僅是手機,競爭對手還多無形出了電器類,安防類甚至運動類,家紡類。在前狼後虎的競爭中雖然進行孵化式經營託管,但勢必在品牌運作中要損失自己的IP。
綜上兩點,會影響小米的融資和市值。如果以此發展,不進行調整,未來發展成國內NO.1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