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於52080

    我記得以前蘇聯有本小說,英雄的母親,寫得很好,現在記不太清楚了。

    還有長篇小說,苦菜花中馮德剛的母親。

    她們都是偉大的母親。

  • 2 # 三亞海棠灣曦愉百貨店

    啊,母親

    舒婷

    你蒼白的指尖理著我的雙鬢,

    我禁不住像兒時一樣

    緊緊拉住你的衣襟。

    啊,母親,

    為了留住你漸漸隱去的身影,

    雖然晨曦已把夢剪成煙縷,

    我還是久久不敢睜開眼睛。

    我依舊珍藏著那鮮紅的圍巾,

    生怕浣洗會使它

    失去你特有的溫馨。

    啊,母親,

    歲月的流水不也同樣無情?

    生怕記憶也一樣褪色啊,

    我怎敢輕易開啟它的畫屏?

    為了一根刺我曾向你哭喊,

    如今戴著荊冠,我不敢,

    一聲也不敢呻吟。

    啊,母親,

    我常悲哀地仰望你的照片,

    縱然呼喚能夠穿透黃土,

    我怎敢驚動你的安眠?

    我還不敢這樣陳列愛的禮品,

    雖然我寫了許多支歌

    給花、給海、給黎明。

    啊,母親,

    我的甜柔深謐的懷念,

    不是激流,不是瀑布,

    是花木掩映中唱不出歌聲的古井。

  • 3 # 宜興紫砂司甌

    孟郊 【遊子吟】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 4 # 趙寒翔

    年輕時看了很多中外有關描寫母親的小說,散文,詩歌,現在閉上眼去回憶,說真的還沒有哪一部小說,散文,詩歌有關描寫母親的詩句,情節,篇章真正打動過我——都成轉眼過往雲煙。唯獨對自己母親的回憶如刀刻石碑一樣深深印在心裡;母親是非常非常善良的一個農村婦女。她不善言辭,對我從沒有任何說教,從小到我長大走向社會從沒有跟我說過任何一句你要怎麼怎麼好好學習,將來到社會上怎麼怎麼做人等等的教導。母親給我感覺深刻,最多最多的就是每當我在外面奔波年兒半載回到家裡的時候。她會露出少有的笑容,什麼話也不說,忙著去做飯,做我最喜歡吃的餃子,馬齒菜塌菜饃。每當我離開家門又要外出走的時候,她總是眼淚嘩嘩地送到村口。總是問我該結婚了吧?啥時候能看到孫子?那時候年輕不明白母親的心呀!總是邊走邊說快啦,快啦,將來給你帶個媳婦回來,給你帶一大群孫子回來!

    母親最後走的時候,也沒見到我帶孫子回來!

  • 5 # 聞央藝集

    孟郊 【遊子吟】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 6 # 大兒童haha

    《金色花》篇幅短小,而意蘊豐贍,是泰戈爾散文詩集《新月集》中的代表作。寫的是一個假想──“假如我變成了一朵金色花”(首句),由此生髮想像── 一個神奇的兒童與他母親“捉迷藏”,構成一幅耐人尋味的畫面,表現家庭之愛,表現人類天性的美好與聖潔。這樣一幅畫面,可以從各種角度進行觀照,揣摩各種不同的意味。

    乍一看,在我們面前展現的是一幅兒童嬉戲的畫面。畫面的中心人物是“我”── 一個機靈可愛的孩子。“我”突發奇想,變成一朵金色花,一天時間裡與媽媽三次嬉戲。第一次嬉戲,是在母親禱告時,悄悄地開放花瓣散發香氣;第二次嬉戲,是在母親讀《羅摩衍那》時,將影子投在母親所讀的書頁上;第三次嬉戲,是在母親拿了燈去牛棚時,突然跳到母親跟前,恢復原形。“我”“失蹤”一天,卻始終與母親在一起。“我”天真稚氣,卻藏著自己的秘密,惟有他母親不知道,最後母親問“到哪裡去了”,他說“我不告訴你”,這是得意而善意的“說謊”。細味之,“我”的奇特行為深藏著對母親的依戀:散發出香氣是對母親暗中表示依戀;將影子投在母親所讀的書頁上,是替母親遮陽,也是暗中對母親表示依戀。總之,“我”是在以兒童特有的方式表現對母親的感情。

    作品雖短,但是有完整的情節,情節發展有波瀾。人物在情節的發展中各顯現其性格:“我”是天真活潑、機靈“詭譎”的,又是天生善良的;母親是沉靜的、虔誠的,也是善良的、慈愛的。善良、善意,是母子兩人性格表現的主旋律,而“我”的“詭譎”與母親的“受騙”則與主旋律“不和諧”,產生一些微妙的變化,創造出濃濃的意趣。

    品讀至此,我們已經領略了該詩的豐富、有趣的詩味。然而,泰戈爾創設詩意若僅限於此,那就不是大文豪泰戈爾了;泰戈爾高於普通詩人之處,正在於他能在普通詩人的感覺和思路止步的地方還向前、向深處更進一步,進入妙悟的境地,進入“入神”的境界。“詩而入神,至矣,盡矣,蔑以加矣”(嚴羽《滄浪詩話》)。如果我們對《金色花》往更深更遠處探究,我們會有更驚奇的發現。

    在我們面前展現的,原來又是一幅神靈顯形的畫面。畫面的中心仍是“我”── 一個活潑可愛的小精靈。這個小精靈有著無所不能的神性。它一動意念,就變成了一朵金色花;金色花,是印度聖樹上開著的,詩人吟詠此花,本來就含有對神的虔敬,創造了一種宗教氛圍。(另外,母親是一個虔誠的宗教徒,保持著一種沉靜、安詳的性格,也給詩作帶來了些許宗教氛圍)。小精靈可以忽上忽下,隨意搖擺,隨意跳舞,隨意開花,隨意散發芬芳。最後一動意念,又變成人了。它的所作所為有無限的自由,絕非人間肉身凡胎可以比擬。當然它不光有神的能耐,也有神的品性──那就是如上文所述的善與愛。這種善與愛既然出自小神靈──是來自高風絕塵的天國世界的小神靈,也就具有神秘性和崇高性。從這個角度來解讀,我們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詩作的主題,以及詩人的思想感情,這就是頌神。原來詩人宣揚的是富有宗教意義的愛──最高尚、最純潔的愛。宗教感情提升了詩的感情,宗教思想提升了詩作的主題。

    這後一幅畫面的意味更值得重視。一般人只能實實在在地寫兒童對母親的嬉鬧和親熱;只有泰戈爾才能寫出人格化的神靈的行跡與心理,而且寫得如同行雲流水一般地輕靈、巧妙、自然。他寫出了東方詩、東方文化的神秘與蘊藉。在這點上,他的詩也與西方詩大不一樣。西方詩壇儘管在歷史上也曾受宗教思想、宗教情感的影響,但在進入現代社會以後,這種思想感情已經逐漸淡化、疏遠了,還沒有見到哪位著名詩人像泰戈爾這種痴迷地信神,並以頌神作為詩歌創作的一個主題的。因為泰戈爾生活在一個佛教為國教的國度中,他是東方文化培養出來的詩人。遍觀泰戈爾散文詩,可以處處感覺到濃厚的、神秘的宗教氣氛。詩中經常出現神靈的“一鱗半爪”,雖然不點明神靈的名字,但“你”“他”“她”等指示代詞通常明示或暗示著被敬頌的神靈。因此可以說,頌神是泰戈爾詩歌創作的基本母題,也是《金色花》的深層主題。

    我們當然可以僅從凡間、凡俗的主題來解讀這首詩,但那樣畢竟流於淺俗,而且與泰戈爾詩作原有的意義期待不甚切合;如果我們藉助對宗教情感、宗教思想的體認來解讀,作品的意義將變得深宏,庶幾能把捉詩人的情感與理念。

  • 7 # 姥姥3851

    高爾基的《母親》,母親叫尼洛夫娜,一開始她過著忍氣吞聲的日子,後來參加了革命,最後為革命獻身。中間有她為了兒子,不顧生命危險散發有關革命的傳單。她說的一句經典的話是“真理是用 血的海洋也撲不滅的”

  • 8 # 圍觀經濟學

    我最喜歡的是張潔的《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可能正是因為這篇文章寫的是作者對母親離世後的傷感與懷念,才更能激起我們內心中的那些柔軟,喚起我們對母親越來越羞於表達的愛。

    1.原文:我覺得她不是不能呼或吸,而是憋著一口氣在嘴裡,不呼也不吸。那緊閉的嘴裡一定含著沒有吐出來的極深的委屈。

    母親們總是保留著中國女人歷來的優秀傳統,雖然不至於逆來順受,但是家裡受委屈最多的人應該就是她們了。父親的指責要承受,兒女的抱怨要忍受,但是她的委屈和苦楚又能給誰說呢?

    2.原文:為什麼長大以後我很少再親吻她?

    是啊,漸漸長大,有了自己的人生,我們都離母親遠了,遠的不光是距離,還有心中的感情。雖然母親永遠是我們避風的港灣,但是我們卻疏忽於讓母親也感受到我們對她的愛。

    3.原文:從我記事起,她那即使在高興時也難以完全解開的雙眉,現在是永遠地舒展了。

    我想很多人印象中的母親應該一直就是在操勞和忙碌,操心家裡每一個人是不是能吃飽穿暖。尤其在以前經濟拮据的情況下,母親就更難了。而在這期間,母親們又往往忽視了自己。

    4.原文:我收拾著媽的遺物,似乎收拾起她的一生。

    大部分人的母親都是平凡的、普通的,家庭這個小天地就是她們一生的中心,她們的一生有什麼呢?就是煮的每一頓飯,做的每一件衣衫,乾的每一件家務。日子給她們留下的,也就只有頭上的白髮和臉上的皺紋而已。

    5.原文:如今,我已一無所有。媽這一走,這個世界和我就一點關係也沒有了。

    人長大之後,似乎對母親的依賴就變淡了。但其實我們每次遇到傷心、痛苦的事情,往往想起的就是母親。尤其是在母親離開之後,人總是會覺得缺少心理的依靠。這種感覺,我想不是票子、車子、房子所能給予的。

    6.原文:直到現在,我還不習慣一轉身已經尋不見媽的身影,一回家已經不能先叫一聲“媽”,一進家門已經沒有媽顫巍巍地扶著門框在等我的生活。

    曾經年少的時候,每次回家叫一聲媽之後,總能吃到熱騰騰的飯菜。年齡漸長,這個場景已經很久沒有經歷了,在腦海裡也逐漸淡去,但這個景象卻絕不會忘記。而這,也是一生中最美好的回憶。尤其當永遠不可能再看到的時候,我想任何人想起都會很痛吧?

    7.原文:人的一生其實是不斷地失去他所愛的人的過程,而且是永遠地失去。這是每個人必經的最大的傷痛。

    這句話揭露的是人一生的本質,雖然正確,卻也有些殘酷了。但是無論任何人,在經歷此事的時候,我想心裡都是萬念俱灰的吧。我們能夠做到的,唯有在所愛的人還在身邊的時候愛他們。這樣,才能在失去的時候少一絲遺憾。

  • 9 # 落清秋1988

    關於描述母親的作品有很多,每個人都想為母親去寫些什麼,但是寫了很多次,都沒有寫好,不知道該怎樣開頭,也不知道該怎樣結尾,既然自己無法用文字表達,就藉以名家文學作品表達:

    【寫母親的詩歌】

    《紙船》冰心

    我從不肯妄棄一張紙, 總是留著——留著 疊成一隻只很小的船兒, 從舟上拋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風吹捲到舟中的窗裡, 有的被海浪打溼,沾在船頭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疊著, 總希望有一隻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親,倘若你夢中看見一隻很小的白船兒, 不要驚訝它無端入夢。 這是你至愛的女兒含著淚疊的, 萬水千山,求它載著她的愛 和悲哀歸去。

    《永恆的媽媽》

    當第一次睜開初生的雙眸 最先看到的是人母的無比聖潔 慈愛的睇視和欣喜的淚流—— 眼睛一眨不眨,仔細的盯著你 你朦朧無知的心本能地律動 卻無法表述親情只一陣四肢亂舞 急得你——忍不住大聲啼哭 經過多少個日日夜夜的撫育 終於坐直子你小小的身軀 在調整了情商和智商之後 決不等待,徑直喊出了生命中 最珍寶的第一聲——媽媽 這是最感人的原始蘊蓄 無論世界上流韻著多少種語言 只有這一聲呼喊絕對的相同 沒有什麼樂音,沒有什麼詩歌 能比這一聲更動人

    《遊子吟》

    “母親,我決定還是要為您寫一首詩,哪怕寫得不好,哪怕遠在老家的您,永遠也讀不到……”“母親,倘若你夢中看見一隻很小的白船兒,不要驚訝他無端入夢。這是你摯愛的女兒含淚疊的,萬水千山,求它載著她的愛和悲哀歸去。”

  • 10 # 崇山峻嶺175698154

    我認為馮德英的作品《苦菜花》寫的母親最讓人敬佩。在那個年代,在那種環境下,母親的堅強,純樸善良,明智,勤勞,忠貞,……在字裡行間都表達的讓人感動和敬佩。

    雖然是一位山村鄉婦,卻有著與常人不同的性格和德性,有著一顆堅強的心,有一種高尚的信念,這就是一個偉大母親的形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發燒能排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