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於前面的回答,我作補充:
①志不可立無可成之事。如無舵之舟,無銜之馬,飄蕩奔逸,何所底乎?
②謙虛其心,宏大其量。
志不立,如無舵這舟,無銜之馬,漂盪奔逸,終亦何所底乎
④為學大病在好名
⑤“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⑥ “夫萬事萬物之理不外於吾心。”
⑦ “心即理也。”“心外無理,心外無物,心外無事。”
⑨“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⑩ “有志於聖人之學者,外孔、孟之訓而他求,是舍日月之明,而希光於螢爝之微也,不亦謬乎?”
11. “聖人與天地民物同體,儒、佛、老、莊皆我之用,是之謂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謂小道。”
12. “殃莫大於叨天之功,罪莫大於掩人之善,惡莫深於襲下之能,辱莫重於忘己之恥,四者備而禍全。”
13. “夫學貴得之於心。求之於心而非也,雖其言之出於孔子,不敢以為是也,而況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於心而是也,雖其言出於庸常,不敢以為非也,而況其出於孔子者乎?”
14. “所以為聖者,在純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雖凡人,而肯為學,使此心純乎天理,則亦可為聖人。”
15.“天地雖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雖凡夫俗子,皆可為聖賢。”
鑑於前面的回答,我作補充:
①志不可立無可成之事。如無舵之舟,無銜之馬,飄蕩奔逸,何所底乎?
②謙虛其心,宏大其量。
志不立,如無舵這舟,無銜之馬,漂盪奔逸,終亦何所底乎
④為學大病在好名
⑤“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⑥ “夫萬事萬物之理不外於吾心。”
⑦ “心即理也。”“心外無理,心外無物,心外無事。”
⑨“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⑩ “有志於聖人之學者,外孔、孟之訓而他求,是舍日月之明,而希光於螢爝之微也,不亦謬乎?”
11. “聖人與天地民物同體,儒、佛、老、莊皆我之用,是之謂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謂小道。”
12. “殃莫大於叨天之功,罪莫大於掩人之善,惡莫深於襲下之能,辱莫重於忘己之恥,四者備而禍全。”
13. “夫學貴得之於心。求之於心而非也,雖其言之出於孔子,不敢以為是也,而況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於心而是也,雖其言出於庸常,不敢以為非也,而況其出於孔子者乎?”
14. “所以為聖者,在純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雖凡人,而肯為學,使此心純乎天理,則亦可為聖人。”
15.“天地雖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雖凡夫俗子,皆可為聖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