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風大豬也能飛
-
2 # 木子的人生
就算派一個項羽一樣的人物刺殺秦王嬴政僥倖成功了,那麼秦一統天下的腳步肯定會有所放緩。但是最終能夠一統天下的也一定秦國,山東六國的覆滅是遲早的事,歷史也不會被改寫!
如果秦王嬴政不幸被刺殺,那麼秦國王室必然要為誰來繼承王位,進行一番權利的角逐,如果朝廷的中樞大臣們,處置得當,則萬事大吉,可一旦處置不當,發生內訌,那麼剩餘四國燕魏楚齊,則有幸繼續存在一段時日了,燕太子丹的預期計劃得以實現。我覺得如果荊軻刺秦成功,那麼建立大一統王朝的時間可能會往後推很久,但不會改變這個趨勢。
雖然那個時候秦國很強大,如果秦王死了,那麼挑選一個新的君王也是需要很長的時間,而新君上任肯定也有很多事情需要他處理,那麼攻打其他六國的程序也可能會變慢。說不定新的君王能力還不如秦始皇,沒有他那麼大的魄力帶領秦國走向興盛。
當然,也有可能是新君上任,需要做一些功績來證明自己,滅掉其他六國的事情也許會更快。就算秦始皇死了也不會影響歷史的程序,因為中國大一統是必然的,任何人都不能違背歷史行事。
也許秦始皇死了,歷史會有那麼一點點的改變,但是也不會影響大局,我們後人看到的歷史也會有點不一樣。所以無論荊軻成不成功,他所做的事情都不能阻擋秦國統一天下的局勢。
刺客刺秦是不可能成功的,為什麼要這麼說呢,因為秦人歷來就有尚武的傳統,是馬背上的民族,尋常百姓普遍都武藝精湛,何況生於王室的嬴政,從秦獻公開始,秦國的歷代秦王,只有身體一直不太好的秦孝文王贏柱和在趙國做了多年人質的秦莊襄王贏子楚的武藝不怎麼樣,其他的幾位秦王,都是年紀輕輕就已經過的鐵鷹劍士稱號了。
嬴政在十二歲的時候,單憑個人武力,就能和已經是秦軍千夫長的王翦進行武藝切磋,雖然最後敗了,但是得到了王翦的大力褒獎,這在當時是非常難得的,在嬴政即位之初的幾年裡,由於沒有親政,所以他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當然作為秦王的嬴政並沒有辜負自己的大好青春,尤其是在武藝上的進步更是驚人的,否則也不可能頂得住武功達到爐火純青的荊軻的刺殺。
荊軻和燕太子丹在密謀刺殺秦王嬴政的時候,以為在如此周密的計劃之下,定然會萬無一失,可是他們忽略了一點,那就是嬴政也是練家子的,而且武藝精湛,否則荊軻也不會如此的自信,竟然想活捉嬴政,並強迫其對燕國立下誓約永不侵犯,想想當真可笑,可悲,可嘆。
-
3 # 藍色記憶CC
不管是誰去刺殺秦王,或者說刺秦成功了,歷史的程序也不會發生大的改變。
秦國自商鞅變法之後以法立國,從秦孝公到始皇帝,這中間出現過秦武王,秦孝文王,秦莊襄王三位相較於平庸的王,但是也無法阻擋秦國東出統一的步伐。
因此即便刺殺始皇帝成功了,秦國會發生一段時間的混亂。但是其他六國根本就沒有能力打擊秦國,最後秦國再迎來一位秦王就是統一天下的時候。
-
4 # 一壺清茗品春秋
歷史有很多必然性 ,也有很多偶然性。比如刺秦這件事。
統一大勢是歷史必然戰國後期,秦統一六國的大勢已經非常明瞭,這不僅僅是由秦始皇一人決定的,早在秦孝公商鞅變法之時,秦國就有了“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併吞八荒之心”,之後,惠文、武、昭襄、孝文王、莊襄王諸位秦君一直不懈努力,為秦王嬴政的統一奠定了基礎。可以說,不論是劍術差強人意的荊軻,還是力能扛鼎的項羽,能不能成功刺殺秦王,都不會改變六國覆滅的命運,即使嬴政做不了秦始皇,還會有其他秦王,“奮六世之餘烈”,滅六國、統一天下。這是歷史必然,任何人都改變不了。
武力再強也無濟於事假如用項羽代替荊軻刺殺秦王嬴政,確實成功率要高的多。從武功上來說,即使不以成敗論英雄,荊軻也不是一名合格的刺客,他的劍術與當時頂尖的劍術名家蓋聶相比還有一段距離,在兩人論劍時,被蓋聶瞪上一眼,就逃走了,表現得很不虛心。而且,在面對刺秦任務時,他自知自己不足以完成任務,所以還找了秦舞陽和他的一名朋友作為副手。但是他的朋友不知何故失約,秦舞陽臨場吊鏈子,最終導致任務失敗,從根本上說,還是本領不濟,正如陶淵明感嘆“惜哉劍術疏”。
項羽的武力是絕對不成問題,他是秦漢時期少有的力能扛鼎勇猛人物,並且非常擅長“斬首戰術”。雖然沒有刺殺秦王的經歷,但在起兵之初,他不僅成功刺殺會稽郡太守殷通,還以一人之力格殺近百人,成功控制會稽郡。有理由相信,項羽如果能夠接近秦王身邊,必定能夠成功殺死嬴政。當然,即使如此也無法改變歷史大勢。
天下局勢未明之時或有可為要想透過刺殺,改變歷史也不是不可能。但要在秦王朝統一後,各方勢力暗潮湧動,天下大勢走向尚未分明,牽一髮而動全身之時。
比如,沙丘之變中,趙高、胡亥、李斯趁秦始皇駕崩,透過篡改遺照,輕易改變了歷史走向,使天下陷入了群雄逐鹿的局面。項羽在鴻門宴放過劉邦,最終使天下從分裂走向了統一。可以說,都是偶然事件改變了歷史。
可以試想,如果項羽能夠成功刺殺秦始皇,那時長子扶蘇尚在,在眾位大臣擁立下,順利登基。李斯仍是盡忠職守的大秦宰相,蒙恬仍然掌握著秦軍精銳,趙高、胡亥不能呈其奸。再加上扶蘇在焚書坑儒問題上,曾勸諫過秦始皇。如果他繼位後,崇儒術、行仁義、廢竣法,或許能夠改變秦二世而亡的局面。
但是,不管怎麼說,統一大勢終究不可逆轉,即使會走上一些彎路,最終仍然會步入正軌。
-
5 # 亙古懷念說史
具體的歷史細節會改寫,比如秦始皇嬴政可能真的被刺殺了,但是秦一統天下的趨勢卻不會被改寫。因為商鞅變法後秦國這臺高速運轉的戰爭機器,是當時唯一能夠統一天下的力量。
如果換成一個像項羽一樣的人取代荊軻去行刺秦始皇,那麼秦始皇本人被當時刺殺的可能性會很大,也許就真的行刺成功了。
這樣的話秦國就失去了一位能力超群積極進取的王,為天下的事業也會因此而暫緩,但是絕不會停下腳步來。
其實相同的事情已經在秦始皇被刺80年前發生過了。公元前307年,銳意進取的秦武王嬴蕩率秦軍進入東周王畿,舉鼎絕臏而亡。
秦武王嬴蕩臨死前把王位傳給自己的弟弟嬴稷,也就是後來的秦昭襄王。正是這位在位長達56年的超長待機王奠定了秦國一統天下的基礎。
在秦國的體制下,一代代秦王都顯得奮發有為,積極進取。事實上,秦始皇用了短短10年就完成了一統大業,滅掉東方6國實則是站在歷代秦王不斷奮鬥的基礎上完成的。
而與秦王舉鼎絕臏而亡時期不同的是,荊軻刺秦王時秦國已經滅掉了東方六國中的南韓和趙國,秦國對其他四國的優勢比之前任何時期都更大。
所以秦始皇即便難逃被刺殺的厄運,秦國宗室中也會出現另外一位奮發有為的秦王繼續完成嬴政未竟的事業。或許遇到一位像公子扶蘇那樣不急於求成的秦王,秦國一統天下後的統治時間還會更長些呢。
-
6 # 短劍5
其實,一個國家的政治環境是否成熟,主要就是看其執行是否依賴領導人或任意一個關鍵部門領導人。在刺秦時期,大勢是統一,雖然從後來的秦朝執行看,其政治架構是有問題的,接班人問題是最大的問題。但是,如果刺秦成功,新的秦王必然派兵滅燕報仇,這是其繼承的合法性問題,沒有商量的,那時,秦距離全面統一隻有一步之遙,不可能翻車,但是統一後,就不好說了,可能崩潰的更快。
回覆列表
歷史沒法假設,我們也無法知道結果,但歷史的發展,並不會因為是否有一個項羽一樣的人去刺秦而改變,也並不會因為刺秦是否會成功而改變。就像米蘭·昆德拉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中所言:“ 如果法國大革命永無休止地重演,法國曆史學家們就不會對羅伯斯庇爾感到那麼自豪了。正因為他們涉及的那些事不復迴歸,於是革命那血的年代只不過變成了文字、理論和研討而已,變得比鴻毛還輕,嚇不了誰。這個在歷史上只出現一次的羅伯斯庇爾與那個永劫迴歸的羅伯斯庇爾絕不相同,後者還會砍下法蘭西萬顆頭顱。”淺顯地說,就是陳勝、吳廣雖然死了,但以後還會有無數的陳勝、吳廣會揭竿而起,一次次推翻封建統治階級。陳勝、吳廣的出現是一次偶然事件,如果當時不徵發他倆,或者押解他們的是另外的人,也許不會有大澤鄉起義,但歷史不會因為這次偶然事件而改變,如果沒有這對陳勝吳廣,肯定會有另外的陳勝吳廣,肯定會有另外的大澤鄉。所以,即便派一個項羽一樣的人物刺秦,歷史大勢也不會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