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佛系影視屋

    《無問西東》,是一部我非常淚目的作品。2018年春季上映,裡面的四個故事四代人看似不相關,但都聯合到了一起,在不同社會環境中展示人最真實的一面。

    很久沒有在院線中國產片裡,看到這樣一部立意如此高、底蘊如此深厚的影片了。 四代人,四個故事,穿越了一個世紀,交相呼應。從清華學堂、到西南聯合大學、再到清華大學,高等學府孕育了一代又一代時代之光、希望之光,那些偉大的名字交織在一起,便是一部濃縮的中國近代史。 這部電影,本質上講的是大學精神的傳承。一代一代人在迷茫的年少時期,被點撥,被引導去叩問內心,做出適合自己的、真正想要去做的選擇,不顧時代浪潮,不顧他人言語,不顧世俗評價,無問西東。而這些人成長後,又用自己的方式,去給予下一代人同樣的精神滋養,把真正的大學精神,傳承下去。

    片子開頭,張果果獨白,“如果提前瞭解了你所面對的人生,你是否還有勇氣前來?”

    影片的第一部分交代了四個主角故事的起因,時間線逐一往前推,從二十一世紀,到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看似是四個全然無關的故事: 現代時期:張果果(張震飾)是廣告公司職員,忙於為奶粉公司做提案,期間認識了四胞胎的父母,給了他們希望,卻最終輸掉了提案,無法兌現自己說過的話; 文革前夕(1962年,北京):陳鵬(黃曉明飾)、王敏佳(章子怡飾)和李想是初中同學,三個人因想去拜會初中老師而偷看到老師被師母胖揍,於是王敏佳和李想偷偷拓字寫信,警告師母; 抗戰時期(1938年,昆明):沈光耀(王力宏飾)來到雲南,進入西南聯大就讀。簡陋的教室,甚至抵擋不住一場暴雨的襲擊,學生們聽不清老師的聲音,全班只能靜坐聽雨; 民國時期(1923年,北平):吳嶺瀾(陳楚生飾)一襲長袍,看著發榜。

    英文成績第一,但物理成績落在了“無列”。老師勸文科優秀的他轉專業,他迷茫不絕,只因那個年代,所有最優秀的人,都在學習實科。 第一第二個故事的開頭讓人感到瑣碎,直到沈光耀開始,故事進入了狀態。事後也證明,沈光耀的故事是最飽滿而有力的。而吳嶺瀾的故事,雖然簡潔,但卻是所有故事的起源和點睛之筆。 吳嶺瀾面對梅老師的疑問,給出了自己迷茫的答案:“因為最好的學生都念實科。”從這裡開始,整個片子的主旨慢慢清晰起來。梅老師的一席話,第一次點出了電影想表達的內涵:他認為,吳嶺瀾不應該把自己置身於一種麻木的忙碌、踏實中,真正的真實是,“你看到什麼、聽到什麼、做什麼、和誰在一起,有一種,從心靈深處滿溢位來的不懊悔、也不羞恥的平和、與喜悅”。 這段來自民國時期的教誨,告訴吳嶺瀾,面對時代浪潮,叩問自己的內心,不必選擇迎合潮流,要遵從內心,從容而篤定。而說出這段話的梅老師,簡直渾身上下都散發著光芒。 抗戰時期,吳嶺瀾在雲南的山洞外給學生上課。就在這容不下一張書桌的年代,他引用了泰戈爾的詩《愛者之貽》,道出了曾困擾他的問題,以及他的答案,“世界於你而言,無意義無目的,卻又充滿隨心所欲的幻想,但又有誰知,也許就在這悶熱令人疲倦的正午,那個陌生人,提著滿籃奇妙的貨物,路過你的門前,他響亮地叫賣著,你就會從朦朧中驚醒,走出房門,迎接命運的安排。這是泰戈爾的詩。當我在你們這個年紀,有段時間,我遠離人群,獨自思索,我的人生到底應該怎樣度過?某日,我偶然去圖書館,聽到泰戈爾的演講,而陪同在泰戈爾身邊的人,是當時最卓越的一群人(即梁思成、林徽因、梁啟超、梅貽琦、王國維、徐志摩),這些人站在那裡,自信而篤定,那種從容讓我十分羨慕。而泰戈爾,正在講“對自己的真實”有多麼重要,那一刻,我從思索生命意義的羞恥感中,釋放出來。原來這些卓越的人物,也認為花時間思考這些,談論這些,是重要的。今天,我把泰戈爾的詩介紹給你們,希望你們在今後的歲月裡,不要放棄對生命的思索,對自己的真實。”這段話的份量,堪比最後張果果的獨白。

    時間在四個故事之間切換,王敏佳被批鬥,一起寫信的李想為了支邊名額而選擇明哲保身;沈光耀答應母親不去當兵;陳鵬誤會了李想和王敏佳,決定去第九研究所工作;張果果的前同事Robert告訴了他一旦幫助四胞胎家庭,很可能就要麻煩一生。 每個時代,都會給出現成的“最佳選擇”。那些選擇,無一不讓人明哲保身、別多管閒事。王敏佳可以對老師的生活境遇置若罔聞,也就不會落得一個被批鬥最終毀容的下場;李想本可以不把全部食物留給張果果的父母,也就未必會落得一個葬身雪地的下場;沈光耀可以回到他富裕的家庭,甚至或許可以出國躲避戰亂,也就不會落得與軍艦同歸於盡的下場;張果果可以從此消失於四胞胎的世界,也就不會花出去那麼多錢為這家人安置。 自保是人性,哪怕李想因為想去支邊而選擇沉默,讓王敏佳獨自一人面對批鬥、謾罵和拳打腳踢,我們也只是會感慨一句:時代使然。在那樣的時代裡,想哪怕站出來說一句很普通的人話、做一件很普通的人事,都可能要付出生命的代價。我們不會苛求這些被時代裹挾的小人物都是英雄。

    但吳嶺瀾的一句“不要放棄對生命的思索,對自己的真實”,以及空軍教官的一句“這個時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從心裡給出的真心、正義、無畏和同情”,讓沈光耀下定決心,不顧母親的嚴辭反對,毅然加入空軍;沈光耀執行任務期間,不忘曾死在炮火中的男孩,於是總繞道去給貧窮的孤兒們投餵食物;沈光耀投餵的食物,救了差點餓死的孤兒陳鵬;陳鵬不顧文革那個風聲鶴唳的年代的規矩,毅然救起血泊中的王敏佳;王敏佳為了不連累李想,說信是自己一個人寫的;李想心懷愧疚去支邊,最終救了張果果的父母,付出了生命;張果果最終沒有出賣David,也安置了四胞胎一家。 所有的故事,被一種濃烈的、高尚的精神串起,這種精神,高於“明哲保身”,高於“最佳選擇”,這種精神,或許會讓人在當下顯得格格不入,甚至愚蠢。但這種精神,指引著人們,去面對或盲從、或黑暗、或動盪、或浮躁的時代,給我們偉大的精神世界一計閃耀的光芒。他們逆流而上、反其道而行,不顧時代的潮流,不顧投機的“教誨”,遵從內心的渴望,做出不讓自己後悔的選擇。

    四代人,共同推進了時代的程序。他們用不同的時代語言和行為,詮釋和演繹了“真實”。而始終貫穿其中的,便是這一脈相承的“不問世俗,無問西東”的內在精神。 又回到了開頭張果果的那句自白,“如果提前瞭解了你所面對的人生,你是否還有勇氣前來?” 故事從張果果開始,從張果果結束,雖然有點疏離,但還是能看出這麼安排的用意。這個故事從兩個方面,詮釋了“無問西東”的當代意義。 在一個所有人都用英文名(Robert、Susan、David)的廣告策劃公司,只有張果果從頭到尾用中文名,這已經從側面體現了他與別人的不同。 在秘書Susan的概念裡,果果的行為一定暗含著某種陰謀(故意提了一個奶粉公司不滿意的案子,讓CELL公司中標,然後跳槽來這裡擔任更高的職位)。面對質疑,他懶得解釋,說一句“你猜”; 在Robert的概念裡,“野心”和“出賣”相輔相成,面對“你是個有野心的人嘛”,他懶得回答,說一句“你猜”; 而David,更是直接愚弄了張果果,讓他充當爾虞我詐的犧牲品。 這三個用著英文名的廣告精英,代表的是職場中的猜疑、鬥爭、世故圓滑、表裡不一。他們無一不是順從著這個行業現成的規則和思維方式。 張果果的獨白說到,“世俗是這樣強大,強大到生不出改變它們的念頭來”。他確實沒有改變世俗,在拒絕向Robert提供David的把柄證據時,他只是淡淡地說:“我和他們不一樣”。他沒有搖旗吶喊、沒有奮起反抗、沒有好為人師,但他選擇了不參與其中,出淤泥而不染。 質疑世俗、不參與世俗,便是“反世俗”的重要方式。張果果對待世俗的方法,是適用於我們每一個普通人的、並不太困難的方式。 而另一方面,以Robert為代表的“世俗”又在教導著我們“本來以為救了一個孩子,沒想到認了一門親戚”。這種看似“善意”的勸告,讓張果果猶豫不絕,兩個星期躲著不見四胞胎的家人。直到他父親在李想叔叔的墓前說希望他“做自己喜歡的、開心的事”後,他終於放下世俗的規勸,直面內心的柔軟。當他在四胞胎的房間裡為窗戶裝點色彩時,他是快樂的。和這一刻的快樂相比,世俗是什麼,真的不重要。 電影裡把當下時代的世俗,濃縮為這兩個小故事。

    “世俗”未必是隨波逐流的擇業、未必是明哲保身的苟且、未必是滅絕人性的批鬥,“世俗”存在於每一個時代,如同空氣一樣包裹著日常生活,甚至讓人習慣到無法察覺。當我們以為民國、文革、抗戰已是過往雲煙時,是否該審視一下,我們這個時代,又在面臨著怎樣的“世俗”呢? 張果果最後的獨白,試圖用當代語言,總結這整部影片的核心內涵,他說道,“看到和聽到的,經常會令你們沮喪,世俗是這樣強大,強大到生不出改變它們的念頭來。可是如果有機會提前瞭解了你們的人生,知道青春也不過只有這些日子,不知你們是否還會在意那些世俗希望你們在意的事情,比如佔有多少,才更榮耀,擁有什麼,才能被愛。等你們長大,你們會因綠芽冒出土地而喜悅,會對初升的朝陽歡呼跳躍,也會給別人善意和溫暖。但是卻會在讚美別的生命的同時,常常、甚至永遠地忘了自己的珍貴。 願你在被打擊時,記起你的珍貴,抵抗惡意; 願你在迷茫時,堅信你的珍貴,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 “佔有多少,才更榮耀”,說的是物質攀比;“擁有什麼,才能被愛”,說的是相親條件。電影只是拋磚引玉。當本該心懷天下、大開大合的年輕人們聚集在一起,討論買房、買車,攀比物質、財富,醉心發財、投機時,不正是被這個時代的世俗裹挾地面目全非嘛? 世俗怎樣,並不重要;如何投機,亦無需在意。青春短暫,何苦為世俗所累;書生意氣,何妨就意氣一回。而最重要的,便是吳嶺瀾那句“不要放棄對生命的思索,對自己的真實。” 當沈光耀即將戰死在空中,他所投餵過的那片貧瘠土地上,傾盆大雨,孩子們瑟瑟發抖,飢餓難耐。雙腿殘疾的神父說,“唱歌吧,孩子們,歌聲能幫我們忘記飢餓,寒冷和恐懼”。於是,歌聲響起,“這些離開了家鄉的人,在夢中也看見幸福故鄉”,伴隨著那些沒有鞋的小腳的特寫,以及沈光耀即將投向死亡的鏡頭,在他經過被打死的還在降落傘上的戰友時,說了一句“回家”,隨後徑直俯衝向了敵軍的軍艦、同歸於盡。看到這一幕,不禁潸然淚下。 考上清華的人們,未來想必至少可以過得衣食無憂,但如果只是自私地自保,這些名校畢業生便不配被稱為社會之光。對弱勢群體的同情、對社會的責任感、對真理的求知慾、對世俗的洞察力,這些才應該是被鼓勵、被培養、被傳承下去的大學精神。傳道授業,“傳道”先於“授業”。大學,不應該是一個職業培訓所。她的目的,在於塑造靈魂,而非僅僅傳授技能。 說到底,這部電影所描繪的,是一代代人傳承的精神,這種精神在每個時代會有不同的表現形式,甚至在最極端的時代,“說句真話”可能就需要強大的勇氣和堅定的信念。我們不批判“明哲保身”,但理應更歌頌那些敢於站出來面對千夫所指而不忘初心的人們。這些人,才是社會之光,希望之光。 引用兩位哲學家的話,這大約也是影片所要表達的關於人和教育的內涵: 康德說,“人不應該被作為手段,不應被作為一部機器上的齒輪。人是有自我目的的,他是自主、自律、自覺、自立的,是由他自己來引導內心,是出於自身的理智並按自身的意義來行動的。” 費希特說,“教育必須培養人的自我決定能力,而不是去培養人們去適應傳統的世界。教育不是首先著眼於實用性的,不是首先去傳授知識和技能的,而是要去“喚醒”學生的力量,培養他們的自我性、主動性,抽象的歸納力和理解力,以使他們能在目前還無法預料的未來局勢中作出有意義的選擇。” 1924年,泰戈爾訪問清華時的演講中說到,“你們有什麼是可以從自己的民族裡拿出來,送給這個世紀的禮物,你必須要回答這個問題,你知道自己的內心,你知道你自己的文化,你們史冊裡最永久的是什麼。因此我竭我的志誠懇求你們,不要走錯路,不要惶恐,不要忘記你們的真心和真性。” 影片最後,逐一介紹了跑龍套的人,讓我們看到了屬於那個時代的繁盛,看到了泰戈爾口中“送給這個世紀的禮物”。一個大學、一個民族、一個時代,最寶貴的財富,莫過於獨立、自由的精神,以及這些精神滋養出的偉大的人。他們各自躬耕於自己的領域,抵禦住世俗的狂躁,專注於跟從內心,理應值得我們肅然起敬。 這些名字,想必大部分都耳熟能詳:梅貽琦、梁思成、林徽因、梁啟超、王國維、徐志摩、孫立人、馮友蘭、錢穆、蔣夢麟、楊振寧、馬約翰、錢鍾書、沈從文、朱自清、陳省身、華羅庚、穆旦、聞一多、陳寅恪、袁復禮、鄧稼先、蔣南翔。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這與其說是一部清華的禮讚,不如說是清華精神、甚至大學精神、時代精神的禮讚。 對於浮躁的現代社會,它依舊具有強大的現實意義。 最後,有兩個細節想說一下: 劉淑芬(演得真好)其實是好人。不是好人的話,她就不會供養男朋友上大學,就不會看到倒在血泊中的王敏佳而崩潰跳井。一個不被丈夫善待的好人,害了另一個“見義勇為”的好人,最終一死一傷。沒有人做錯,錯的是那個把錯誤無限放大的時代,錯的是那個善惡不分的時代,錯的是那個否定真實的時代。這無法不讓人唏噓。 關於沈光耀投餵食物的“真實與否”,我倒覺得並不重要。貧窮的孩子們光腳踩在紅土地上,聽到飛機的轟鳴聲,追著“晃晃”灑下的食物,舔著甜蜜的冰糖。這一段情節,我理解為電影的理想主義,甚至之後,沈光耀的隊友們也一起投下糖果和罐頭。這一幕,是電影的高光時刻,是電影人和觀眾在以一種理想主義的方式彌補現實中的無力。那個小小的降落傘,在我看來是如此浪漫。英雄的定義未必是剛正不阿、戰死沙場 ,也可以是柔情似水、接濟蒼生。

  • 2 # 一點調茶局

    《搏擊俱樂部》

    The things you own end up owning you.

    你佔有的東西最終會佔有你。

  • 3 # 滄海壹聲

    回答這個問題的話 ,首先答案肯定是有,而且不止一部,但是要說影響最大的還是《狗十三》這部電影。這部電影的另外一個名字是叫《愛因斯坦和愛因斯坦》

    因為童年的經歷和電影中的女主李玩生活場景很相似,所以有很強的共鳴。和女主一樣,也是由祖輩隔代教育長大,和祖輩們有很大的代溝,很多問題和祖輩之間沒有太多共同語言,相互直接無法理解,導致無法溝通。另外一個有強烈共鳴的就是女主所經歷的馴服式教育。在愛的暴力教育下,向現實殘酷的妥協,最終成為一個大人眼中乖巧懂事的孩子。

    很多觀影人看完這部電影后,很大的感受就是明明沒有兇手,卻不得不感嘆幀幀見血,每一次成長的過程都是“案發現場”。

    第一個重大“案發現場”就是李玩選擇興趣小組的時候,李玩想報物理,卻被她的父親以偏科為由強行更改為為英語興趣小組。具有某種諷刺意味的是常年在外的父親當面叫錯他班主任的名字。教師出來後又給女兒錢哄女兒開心,明顯的打一巴掌給個甜棗吃的教育。而後就是父親給李玩買了一隻狗,慢慢的李玩和小狗形影不離,小狗某種意義上成為李玩的精神玩伴。影片在這裡達成妥協,代價就是李玩犧牲了自己的興趣愛好,可以說是李玩成長過程中的第一個重大的“案發現場”。

    第二個重大“案發現場”就是李玩爺爺遛狗(取名為愛因斯坦)的時候,沒有注意,把小狗弄丟了。爆發了影片最大的衝突。弄丟了小狗,家人並沒有及時尋找,卻想著重新買一條小狗以欺騙的方式來解決問題。李玩到處瘋狂的找狗,中途在爭吵中無意推倒了爺爺,後面李玩因為傷心難過喝酒解悶,被父親發現,而後就爆發了影片最大的衝突。在長輩們的眼裡,她是一個任性不懂事的孩子,父親用非常暴力的方式強制李玩認錯,最終以李玩向家長妥協而殘酷的結束這場衝突。在傳統的教育體系下,孩子永遠不是獨立的個體,長輩即使做錯了,也不必向孩子道歉,孩子永遠需要聆聽長輩們的教誨。影片這個部分觸及到了很多家庭的教育方式,就是以愛的名義行使暴力,最終目的是要馴服自己的子女,讓他們變成一個長輩眼中聽話乖巧的孩子。

    電影中的很多場景,一些人看完這部電影后會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因為很多人正是在這種可怕的愛暴力教育下成長。

    關於這部電影,影片中還演繹了父母離異後孩子的教育,醜態的酒桌文化等一系列傳統教育體系下存在的問題。

    或許這部電影給我們最大的反思就是我們一定要擯棄傳統教育體系下的糟粕部分,不要讓傷害傳導到下一代,在愛的暴力陰影下成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建築材料的防火分級是怎麼劃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