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東方黎明先生隨筆

    邊塞詩人高適,激越豪邁的作品讓他名聞天下,正如他所描述的知名摯友,天下誰人不識君?

    中唐詩人杜甫,史詩般的三吏三別家喻戶曉,他親歷了顛沛流離的生活,所以在平息安史之亂後,才會有漫卷詩書喜欲狂的感覺。

    盛唐詩人李白,他的大作已經佔據了文學高峰的珠穆朗瑪,既有蜀道難的詠歎,也有將進酒的豪情,心潮澎湃時有如黃河之水天上來!

    公元743年是天寶二年,李白得罪了寵宦高力士,於是,唐太宗賜金以李白,詩仙則還山於洛陽,第二年春天,他在洛陽遇到了杜甫,兩人飲酒賦詩,相識恨晚,等到秋意漸濃的季節,高適又與李白、杜甫在商丘相識,於是,他們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是安史之亂讓三兄弟有了天壤之別,高適隨唐玄宗入蜀成都,後來以地方節度使身份平叛永王李璘,而杜甫四處避亂,慣看山河破碎,烽火家園。最不幸的是李白,他寫了一首永王東巡歌,為叛軍李璘歌功頌德,是一位政治糊塗的白痴詩人。結果李白入獄受審。

    李白的案情恰恰屬於高適分管,不知是朋友無情還是堅持正義,總之高適裝作不認識李白,由此,李白與高適行如路人,情斷意絕,後來,李白遇到朝廷大赦才恢復了自由,他從白帝城乘船去江陵,寫下了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千古名句。

    說起詩仙與詩聖,曾經的李杜親如兄弟、情若手足,兩人留下了的唱和詩文至少十七首,但是,最後幾次李白給杜甫寫信沒有答覆,從此天各一方,再無訊息。據說,這是朋友沒有收到書信而引起的猜疑,我也相信這一定是個天大的誤會,然而轉瞬千年,沒有機會知道曾經的緣由了。

    最後再說一次李白、杜甫、高適,在河南開封有一座禹王廟,旁邊還有一座三賢祠,當年,他們兄弟三人就在這裡憑弔禹王,賦詩懷古,如今我們在這裡來懷念三位詩人,但願他們在遙遠的天國欣喜重逢,和好如初吧!

    東方黎明 20181218北京

  • 2 # 尚宮女史

    李白、高適和杜甫是大唐詩人中的佼佼者,他們三人曾在最失意的時候相遇,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但又在十年後選擇了不同的道路,從而有了不同的結果。

    即便高適對於李白的求助無動於衷,但仍不能說三人絕交了,只能說生活讓他們分離,回到了各自的軌道上去,然後各有各的苦衷,各有各的難處,曾經的那段情註定只能埋在心底。而杜甫更是從沒有忘記過李白,他一直都是李白的小迷弟,只是生活的際遇讓他們很難有機會再相見。

    天寶三載(744年),剛好不容易求職成功供奉翰林還沒有兩年的李白就被唐玄宗用金子打發出了官場,這一年,李白44歲。官場失意的李白並沒有太過傷心,就開始了他訪道求仙、暢遊山水的生活,和從前一樣,每到一地都會結交新的朋友以及拜訪老朋友。

    他在洛陽遇到了杜甫,當時的杜甫33歲,也是個無業遊民,八年前進士落第後他就一直在遊蕩。兩人相遇有說不完的話,李白是名動天下的大詩人,而杜甫還只是詩壇中的小萌新,但這並不妨礙兩人結交,並約定稍晚些時候同遊梁宋之地。

    正是在梁宋之地,李白和杜甫碰面,然後一起又遇到了另一個無所事事的大詩人高適。當時的高適41歲,和李白年紀相仿,也正處在人生的低谷,之前也曾種地為生,也曾科舉落第,也是做官無門。

    744年的秋天,三人在梁宋相遇,才華橫溢卻鬱郁不得志的共同境遇讓他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他們回憶過去,暢想未來,打獵遊玩,每一天都是充實的。

    但生活還得繼續,他們很快就分別,又開始了各自的苦苦掙扎,第二年的這個時候,李白和杜甫還曾有過一段時間同處的快樂時光。之後三人就真的開始回到自己的軌跡上來,即便有牽掛,也難以見上一面。

    誰也不曾想到,昔日,三人共處一室侃侃而談,十年後,三人卻走了各不相同的路。

    755年,安史之亂爆發,第二年的六月,唐玄宗南下入蜀避難,太子李亨北上靈武僭越稱帝。

    李白、高適、杜甫三人也被安史之亂裹挾著往前走。李白帶著妻子輾轉到了廬州隱居起來,原本應該會避開這場動亂。但是唐玄宗雖然到了四川,卻並沒有閒著,唐肅宗在靈武徵兵收復兩京還不算,唐玄宗又授予永王李璘為山南東道、嶺南、黔中、江南西道等四道節度使,並領江淮兵馬總督,負責江淮地區的平叛工作。

    這樣的安排是不是李隆基給兒子唐肅宗添堵我們不得而知,但是李璘後來將李白請下山的時候,李白是很激動的,他認為帶兵平叛立功、報效朝廷的時候到了。

    而高適在當時的選擇是跟隨唐玄宗入蜀,實際上高適早在749年就已經有了工作,此次跟隨唐玄宗入蜀後做了諫議大夫。

    昔日的好友很快就要兵戎相見了,天下無二主,雖然都是平叛,但是唐肅宗對李璘有了猜忌之心,最終唐肅宗出兵討伐李璘。唐肅宗將高適召到靈武,做了淮南節度使,來瑱為淮南西道節度使,韋陟為江東節度使,三人分三路討伐李璘。李璘兵敗,李白也下了獄。

    身陷囹圄的李白想到高適這個昔日的好友,於是寫信請求高適看在過去友情的面子上救自己一次,但是高適並沒有搭理李白。

    他選擇了沉默,他知道他只要開口幫忙,李白一定會沒事,但是他不願意因此讓唐肅宗不高興。但高適不幫忙,李白也還是被放出來了,救他的人是他的妻子宗氏以及宋若思、崔渙。但因為跟著李璘這件事,還是讓李白在餘生再也沒有出人頭地的機會,一直到762年去世。

    李白怨恨高適嗎?四姑娘以為是不怨的,李白入獄,很多朋友都為他奔走,但是他求助的高適卻不肯出手幫忙,因為只有高適是真的能幫到他,高適作為一個節度使,只要開口,李白就沒事了,畢竟他也沒做什麼反叛的大事,但是高適一旦開口,會不會讓他的官場生涯從此不順呢?他不敢冒這個險。他們已經十多年沒聯絡,真的有必要為了李白搭上自己的前途嗎?至少在他看來是沒有必要的。

    那麼在李白入獄的時候,杜甫在哪裡呢?他當時也不自由。當年和李白分開之後,杜甫大部分時間都客居在長安,籍籍無名,後來安史之亂爆發,唐肅宗在靈武組織兵力平叛,杜甫聽說後就北上投靠唐肅宗,但是半路上卻被叛軍所抓。

    雖然當時的杜甫還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但叛軍也沒有立刻放了他,而是將他押往長安看管了起來,直到757年的四月,郭子儀大軍兵臨長安,杜甫偷偷逃出去才到了鳳翔見到了唐肅宗,被授予左拾遺。

    這個時候的李白已經被營救出來到了宋若思的軍中做幕僚,在這裡,李白還曾向唐肅宗推薦自己,只是唐肅宗並不願意重用李白,反而很快將他流放夜狼。李杜兩人再未相見。

    762年,李白去世;765年,高適去世;770年,杜甫去世。

  • 3 # 一往文學

    李白和杜甫,一個詩仙一個詩聖,分別佔據了唐朝詩歌兩個不可逾越的高峰,兩人之間的交集也頗為眾人稱道,高適作為著名的邊塞詩人,同樣在文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鮮為人知的是,這三人曾有過一段令人羨慕的友誼,只是後來分道揚鑣,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使他們的友誼走到了盡頭呢?

    用現在的觀點來看,很多事情可以努力,但人與人不行,能走到最後的,其實一開始就是同路人。李白與杜甫,高適之間的絕交,不可否認受到了當時離亂世道的影響,但究其根本,還在於他們本就不是一路人。

    李白出生於西域碎葉城,少年遊俠,恃才放曠,從始至終都是一個驕傲的人。杜甫出身與官宦世家,深受儒家文化影響,以兼濟天下為己任。高適出自武將之家,雖家道中落,也受到了薰陶,相當渴望建功立業。若說他們之間有什麼共同之處,那恐怕就是都才華橫溢以及都懷才不遇吧。

    天寶三年,李白被賜金放還,正是一生中最榮耀的時刻,從長安一路東行至洛陽,遇見了當時還聲名未顯的杜甫。時間太久遠了,我們難以想象當時他們究竟碰撞出了怎樣的火花,但從後來杜甫對李白的推崇備至,可以猜測他們相談甚歡。

    之後二人又遇到了當時應試落第,頗為不得志的高適,這個寫出"戰士軍前半生死,美人帳下猶歌舞"的男人,深覺自己遇到了一生的好友。

    三人同遊梁宋,也就是現在的開封商丘一帶,一同度過了一段快樂的時光,然而好景不長,很快安史之亂就爆發了。

    後來李白遊齊魯時再次遇到了杜甫,吟出"飛蓬各自遠,且盡手中杯"的詩句,一語成讖,從這之後,三人竟誰也沒再見過誰。

    安史之亂中,三人境遇各不相同,李白投到永王李璘府下,本以為能一展抱負,卻被牽連流放夜郎,路遇大赦,卻還是死在了路上。杜甫一路顛沛流離,不過也只得了個"左拾遺"的小官,上任沒多久就被罷黜了。其中境遇最好的還數高適,安史之亂中跟隨哥舒翰作戰,累遷至劍南節度使,死後還被追封為禮部尚書。三人中唯一坐到了封侯建功的也只有他。

    大致瞭解了三個人的人生軌跡,我們就可以來談談他們為什麼會絕交了,比較官方的說法是李白被永王牽連下獄後曾求助高適,但高置之不理,而杜甫晚年窮困潦倒,高適卻多次救濟,李白因此意難平,斷絕了和他們的往來。

    非官方的呢?在我看來,導致李白和高適杜甫絕交的原因正是他們性格境遇以及處世方式的不同。李白的傲,高適的理智,杜甫的失意,種種原因交錯把一切引向了最終的結果。

    高適身居高位,不可能為了幫朋友置自己前途甚至性命不顧,杜甫雖作"吾意獨憐才",卻沒有能力去幫助任何人,他連獨善其身都做不到。李白呢?不識時事是他,求告被拒怒而絕交也是他,這位詩仙在文學上才華橫溢,但在其他方面確實是一塌糊塗。

    以上是我的看法。

  • 4 # 梧桐樹邊羽

    李白、杜甫、高適同為盛唐大詩人,分別是詩仙、詩聖、邊塞詩領軍人物,三人在壯年之時共同遊歷梁宋,書生意氣,指點天下,寫下許多傳世篇章。

    其後多年,安史之亂起,大唐風雨飄揚,三人的友情隨著王朝的命運一同進入曲折與波瀾。

    李白、杜甫沒有絕交

    李杜二人不過是老來困頓,各自飄零。兩人仕途皆不順利,在江湖輾轉,人在順境時你來我往,唱和不斷。在逆境中自保都難,自然少了交道。李白比杜甫大了一輪,雖然壯年之時同床共被,但以他當時在詩歌江湖的地位,屬於偶像級別,他更看重的是孟浩然、王昌齡這些人。

    這不是說李、杜的感情不好,而是年齡、層次之上的自然區別。所以我們看到分手後杜甫給李白寫的詩多,而李白回得極少。

    杜甫、高適沒有絕交

    杜甫的官運極差,跟他本人的個性有關,而高適則正相反。三人壯年同遊,分手後幾年,高適中科,得到李林甫器重,但他在李林甫倒臺前一年辭官,西入哥舒翰幕府,成為幕僚,不但避開了楊國忠對李林甫黨的清掃,還抱上了當時名將的大腿。這種政治眼光絕非是一句運氣好能概括的。

    杜甫雖然仕途曲折,但看到高適越走越好,卻毫不掛懷,兩人的感情是極好的。“主將收才子,崆峒足凱歌。聞君已朱紱,且得慰蹉跎”。寄給高適的詩中很替朋友的出頭開心,這就是杜甫心中的友情。而高適入蜀期間對杜甫也是多方接濟,杜甫甚是感激,在詩中寫道:“故人供祿米,鄰舍與園蔬。”

    幾年之後,高適入京,杜甫寄書送行:“天涯春色催遲暮,別淚遙添錦水波”。又一年,高適去世。兩人的感情可謂是一直到最後,杜甫寫給高適的詩甚至比給他的偶像李白更多。

    李白、高適互刪好友

    李白在如日中天時得玄宗贈金放還,與高適、杜甫同遊天下,後在梁宋娶妻宗氏,客居梁園十年,再無入仕機會。安史之亂起,李白避戰亂隱於廬山。

    高適在哥舒翰投降安祿山之後,於兵亂中逃跑,投奔了玄宗,官拜諫議大夫。入蜀途中,玄宗命諸王分鎮,太子李亨為天下兵馬元帥,永王李璘則為江陵大都督。

    高適極力反對,認為會導致南北各自擁兵自重。果然,太子自立,是為唐肅宗。而永王李璘也是蠢蠢欲動。

    高適迅速投奔唐肅宗,官拜淮南節度使,與淮南西道節度使來瑱,江東節度使韋陟三面合圍,預先對永王做好了防範。風雲變幻中,高適步步搶先,可見他靈敏的政治嗅覺和超乎常人的軍事才能。

    杜甫也投奔了唐肅宗,官拜左拾遺。在唐肅宗清除玄宗安插的房琯時不知輕重的多嘴,直接貶出,丟掉了好不容易才得到的位置。

    而李白在永王三顧廬山之後,加入了永王幕府,還為李璘寫了十一首《永王東巡歌》歌功頌德。他和高適這個老朋友就這樣站到了戰場的對面。

    李璘起兵江陵,結果面對早有準備的唐軍,永王的軍隊一觸即潰,李璘被殺,李白入獄。經過多方活動,終於免了死罪,被貶夜郎。運氣也還行,還沒到夜郎,就遇到天下大赦放還。才有了“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輕快、開心的傳世七絕。

    李白入獄期間,曾託人帶了一首詩給高適,《送張秀才謁高中丞》:“高公鎮淮海,談笑卻妖氛。 採爾幕中畫,戡難光殊勳。我無燕霜感,玉石俱燒焚。 但灑一行淚,臨歧竟何雲。”言語之中,顯然是希望高適念及舊情,行個方便。

    然而石沉大海。

    自此兩人互刪好友,也將對方從自己的詩作中儘量抹除,再無交集。

    高適無情?

    杜甫得知李白下獄,流放夜郎,很是擔心這位已經十四年未見的故人,寫下《夢李白二首》,“死別已吞聲,生別常惻惻”,“應共冤魂語,投詩贈汨羅”,為李白鳴冤叫屈。

    為何高適卻無動於衷?難道高適是薄情寡義之人?

    可從高適和杜甫之間的交情來看,並非如此。

    還有高適與王昌齡也是好友,兵亂中王昌齡回鄉途經亳州時,被亳州刺史閭丘曉殺害。後來閭丘曉被張鎬處死。據說正是高適的暗中授意,讓張鎬開了唐代不經呈報、朝廷命官殺朝廷命官的先例。

    可見高適還是個很重情義的人。只是李白的這件事可能對在半百之年才終於得到報效國家機會的高適來說,太大了。而且很有可能李白這麼多年來毫無成長的政治幼稚,闖下滔天大禍,讓高適覺得不值得為了十幾年前的朋友意氣賭上自己家族的榮譽和命運。

    以軍功封侯的詩人,唯有高適。舊唐書:“有唐已來,詩人之達者,唯適而已。”

    想想我們現在自己,事業剛剛走入順境,十幾年前的好友忽然相求,如果這忙能幫就幫了,可是如果會影響到我們墮入無法控制的未來,我們會如何處理?

    推己及人,其心可比。

  • 5 # 歷史的版圖

    李白與杜甫都是唐代大詩人,兩人與高適關係非常不錯,杜甫寫有大量的詩篇讚美李白。李白稱子美(杜甫)是兄弟,那麼按照親屬關係又亂了套。高適也曾經寫有李白大量詩篇,因為李白潯陽入獄,高適未曾解救李白,兩人關係斷裂,高適沒有留存李白的詩篇。杜甫後因為李白罹難於永王東征十歌上附逆罪,可能產生誤解。李白知道高適在劍南大力幫助杜甫,建有草堂幫助杜甫一家。高適已經是劍南節度使,掌管著很大的區域,直接負責李白的案件,一句話也是高適手下抓了李白。

  • 6 # 歷來現實

    李白,字太白,是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杜甫,字子美,唐代現實主義詩人,李白和杜甫合稱為“李杜”。

    高適,字達夫,唐代詩人。李白,杜甫,高適三人曾經關係極其要好。

    杜甫有大量讚美李白的詩篇,李白也稱杜甫為兄弟,高適也曾經有過大量詩篇來寫李白,三人曾經一起狩獵,夜晚睡在一張床上,蓋著一床被子。

    但是就是這樣曾經叱吒風雲情投意合的“詩壇三劍客”又是為何分道揚鑣了呢?

    李杜二人相識之時,李白已經小有名氣,而杜甫當時的名氣卻遠不如李白,杜甫可以稱為李白的粉絲,他曾經仰慕李白很久,在李白賜金放還後倆人第一次見到面,曾多次一起旅遊,可以稱之為“驢友”。

    後來帶上了流浪漢高適,三人一起尋仙人,採仙草,練仙丹。但是在第三次一起旅遊後,李杜二人再不曾見面。

    李白對杜甫彷彿一直表現的特別高冷,在李白寫給杜甫的詩句中不難發現端倪——“飛蓬各自遠,且盡手中杯”,頗有點好聚好散的意味,似乎連續給李白寫了15首詩的杜甫在他的生命中就成為了一個過客,不曾多停留一絲一毫,一切都只是杜甫自己的自作多情罷了。

    三人在最後一次旅遊分開以後,李白的仕途之路一蹶不振,寫了很多阿諛奉承的詩句,但成效不佳,後來便不再如此,等到了安史之亂的時候,烽煙四起,戰火紛飛,李白去了南方避難,他寫了一篇文章來歌頌永王李璘業績的文章,但不久,李璘戰敗,李白也因此受牽連入獄。

    這裡已經可以說是他和高適關係破裂的開端了,因為李白敗落的同時,高適正在為淮南節度使進行討伐,高適的手下抓了李白,也就可以說是高適抓了李白,所以這時兩人關係已經對立了。

    後來在獄中,李白寫信向高適求救,但高適卻不予理睬,並且隱瞞他和李白的關係,燒了曾經寫給李白的詩詞,李白的第三任妻子曾上門拜訪高適,他也避而不見,可真是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啊。

    在李白受難的時候,杜甫的生活也可以說是顛沛流離,四處求職受到阻礙,縱有萬千才華卻不被賞識,好不容易當上了一個芝麻小官的時候,安史之亂爆發,於是開始四處流浪。

    此時的高適一路高升,雖然高適不曾救李白,但是卻是四處接濟杜甫,生活上對他照顧有加,杜甫視高適為恩人,寫下詩詞“故人供祿米,鄰舍與圓蔬”,說的是在自己困難的時候,高適對自己的接濟,而高適也寫下詩詞來回應他。

    有人說,李白和高適的絕交是因為高適接濟了顛沛流離的杜甫,卻拒絕幫助在大牢中的自己,心懷妒忌而懷恨在心,然後關係決裂,終身不再聯絡。

    那李白和杜甫又是為什麼沒有聯絡了呢?杜甫曾在李白流放回來後寫了多封書信來表達對他的思念,而李白卻不曾回信,有人說是因為嫉妒心作祟,也有人說是李白身患重病,但是不管因為何種原因,兩人在杜甫給李白寫完《夢李十二》以後,不再聯絡。

  • 7 # 今古言堂

    李白是唐代大詩人,曾經與杜甫、高適和陶沔並稱為唐代四君子。他們曾經共同結伴遊覽四方,飲酒作賦,關係那叫不是一般的好。

    但題主所問的李白、杜甫和高適因為什麼而絕交,我覺得我們還是從他們各自的角度來為大家分析。

    李白、高適的絕交

    大唐盛年,幾位詩人雖然懷才不遇,但起碼生活的都還算可以。但是在他們認識之後不到20年,公元755年安祿山叛變,將看似繁盛的大唐王朝徹底的打回了原型。而三位詩人也開始走上了不同的人生軌道。

    是年,唐玄宗被迫出走長安逃入蜀地,太子李亨在隴右靈武自立為唐肅宗。此時的中國頓時出現了兩個帝王,而且還是對親父子,這關係就有點亂了。

    玄宗此時派出了小兒子永王李璘作為山南東道、嶺南、黔中、江南西道等四道節度使,兼任江淮兵馬總督,負責江淮地區的平叛工作。

    這對於剛剛收復了長安和洛陽的唐肅宗而言無疑是在背後狠狠的打了一悶棍。

    明擺著肅宗在前線帶著將士在前線廝殺,好不容易奪回了兩京,結果自己的便宜老爹就在這個時候派出了小王子去了平安富足的淮南地區搶地盤,打算牽制自己。

    這就使得肅宗派出了一直隨其平叛的高適為淮南節度使前去征討永王。

    可惜永王總歸不是肅宗的對手,最後兵敗高適之手。李白也就在這個時候成了高適的階下囚。期間李白曾經希望透過兩人的關係,獲得赦免。

    但是那是什麼時候?那是安史之亂,肅宗剛剛平定內亂,征討完永王。朝堂政治環境無比複雜,肅宗系、玄宗系還有其他各方勢力都夾雜在其中,高適如何敢放了幫助永王的李白。除非他也想蹲大牢。

    面對高適的明哲保身,李白這位浪漫主義詩人自然是萬分無法理解的,所以之後雖然最終還是出獄了,但也與高適絕交,老死不相往來。

    高適對杜甫的接濟扶持

    相對於與李白的絕交,高適對杜甫就明顯沒有那麼多的政治負擔了,對於到處漂泊的杜甫,高適則儘自己所能幫助杜甫,也令杜甫在肅宗朝廷獲得了一官半職,擺脫了到處飄的囧狀。

    李白對杜甫的漠視

    或許是安史之亂後的巨大經歷落差,使得李白失去了以往的自信,當杜甫多次與他書信聯絡的時候,李白一概選擇了“不回信”。最終使得李、杜之間的關係也趨漸冷落。

    綜合的來看,李白與杜甫、高適之間的友情出現絕交的情況,是當時代特定的歷史環境所造成的。說到底,他們之間的選擇沒有錯,錯的只是那個時代。

  • 8 # 溫讀

    李白,杜甫和高適是唐代著名的詩人,他們三人分別代表了唐詩的不同成就,一個是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被稱為詩仙,他自己以謫仙人自稱,當然也作了很多遊仙詩,而杜甫是著名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詩準確記錄了甚至是史官都沒有記錄下來的關於他那個時代的史實,也反映出在戰亂時代對自己懷才不遇,對百姓顛沛流離的憤懣和同情。而高適是著名的邊塞詩人,與岑參,王昌齡和王之渙合稱為“邊塞四詩人”。這三個人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對於唐詩的貢獻都是非常大的,但是他們三人還有一層關係就是曾經有著十分深厚的友誼。

    但是可能是天下無不散之宴席吧,三人最後走了不同的道路,最後分道揚鑣,而究其原因,大概和他們的生長環境,性格特點各方面都有關係吧,而這幾個方面也基本可以說明了三人根本就不是一個世界的人,終究是走不長遠的,從三人的詩歌風格中也可以看出端倪。

    李白向來是豪放不羈,自詡為仙人,桀驁不馴,而他的詩歌風格也是浪漫的,是仙化的,李白信奉道教他的詩歌也頗受道教的影響,加上統治者的推崇,讓他飄飄然於神仙的世界,遺世而獨立,也養成了這樣的性格特點。而杜甫則是現實主義的詩人,他的詩歌則致力於寫實,加上生活在安史之亂這個亂世,少年遊歷,文化薰陶加上屢試不第導致這個少年年紀輕輕就經歷良多,所以也對他的詩風造成很大的影響。而高適是著名的邊塞詩人,當然邊塞詩也是另一種形式的現實主義詩歌。這三個人三種不同的詩風也表現了=三種不同的性格,也許為以後的分道揚鑣打下了鋪墊吧。

    而三人的相識也是在最為失意的時候,天寶三年,本有雄心壯志的李白卻被唐玄宗當成個文人墨客,不被重視,加上李白放蕩不羈的性格也不被朝廷所接受,所以就“賜金放還”,這個時候李白四十四歲,人到中年仍一無是處,心裡甚是難過,而這個時候杜甫和高適也是憤懣他一身抱負無處施展,三人有道不盡的話語,難兄難弟相遇,三人也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但是不曾想,昔日的友情竟然最後也不歡而散,造成三人友誼破裂的原因也有很大的社會因素,那就是安史之亂,而高適和李白最後卻跟隨了不同的人,他們都有要為國為民竭心盡力的抱負,但是最後卻兵戎相見,李白也兵敗下獄,而將李白關押入獄的卻正是高適這一方,李白也想高適能念昔日舊情,但是軍令如山,高適只能大公無私,二人之間也就有了不可調和的嫌隙,而李白和杜甫也沒有再見過面。

    都說要想成為好朋友,那都是“臭味相投”的人,聚在一起有共同語言,三人正是相識於個人才能抱負無處施展的時候,所以三人也就有了成為了好朋友,但是三人選擇的道路卻完全不同,高適和李白甚至選擇了相反的道路,這不禁讓我想到了《亮劍》裡面李雲龍和楚雲飛,二人明明是好朋友,卻不得不分到揚鞭,甚至一生都沒有再見,也是令人遺憾。

  • 9 # 好玩的國學

    其實,李白杜甫和高適根本就不是一路人。俗話說,人以類聚物以群分,李白杜甫和高適的友情,只是在偶然的情況下發生的,隨著時代的變化,安史之亂的到來,徹底打亂了他們的生活節奏,他們三個就像是隨著水流飄遠的浮萍,按照他們的人生性格,各自漂流而去。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李白杜甫和高適三人,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絕交,而是時代的大潮裹挾著他們身不由己。也許在李白和他的家人看來,高適有些不地道。而杜甫對李白和高適的友誼,至死不渝,一直沒有變化過。

    他們三個人的友誼,在一開始那絕對是親兄弟鐵哥們。當年,李白是老大,是全國範圍的大明星,剛剛在唐玄宗的身邊做了三年的文學秘書,唐玄宗對他是寵愛有加,又是親手餵飯,又是讓楊玉環磨墨,又是讓高力士脫靴,那絕對是風光到天上去了。但是李白是天真的,而天真的人絕對是沒有辦法從事政治的,就像是李煜和宋徽宗一樣。李白絕對屬於那種浪漫到天上的仙人,他只適合寫詩喝酒流浪,他大概真的是天上的謫仙人,來到世界上,只是為了喝酒寫詩交朋友。

    後來李白在被唐玄宗放金還山之後,跑到山東地區遊玩,他帶著大把的金子,帶著曾經做過唐玄宗文學秘書的傲嬌,和當時還是個初出茅廬的杜甫,和雖然已經是過了四十不惑年紀但一無所有一無所獲的高適,一起喝酒遊玩,尋仙訪友,醉了就睡在一張床上,好不快活。在李白眼裡,這是兩個小兄弟,而在高適和杜甫眼裡,這絕對是牛逼閃閃的平易近人的大哥。這個時候他們的友誼固若金湯。反正杜甫對李白的崇拜五體投地。他寫了好多詩給李白,在李白後來站錯了隊伍被流放的時候,杜甫還以為李白死了,又是痛哭一番。

    比如《贈李白》:

    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

    意思是說威武雄壯的李白啊,我想你了。其他如《冬日有懷李白》《春日憶李白》《夢李白二首》等等,反正是春夏秋冬四季、白天夜裡、清醒還是夢境,都在想李白。但李白就相當佛系,你想與不想見與不見,我都在那裡,我都在遊歷名山大川去喝酒的路上。

    當李白站錯隊伍參與永王叛亂的時候,杜甫四處打聽他的下落,始終沒有得到訊息,杜甫心急如焚寫下了一首詩叫做《不見》:

    不見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殺,吾意獨憐才。

    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匡山讀書處,頭白好歸來。

    對李白的懷才不遇艱難的命運表示遺憾難過,其實此時杜甫更慘,但他首先想到的是李白,並說白哥要是混不下去了,還是回到你讀書的地方吧,兄弟我去陪你。

    李白也不是木頭人,對杜甫也做過禮節性的迴應,他在《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寫道:

    醉別復幾日,登臨遍池臺。何時石門路,重有金樽開。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徠。飛蓬各自遠,且盡手中杯。

    李白說說乾了這杯酒,你我如飛蓬一樣,各奔前程吧,曠達之中有一些殘忍和決絕。

    後來李白又給杜甫寫了一首詩叫做《沙丘城下寄杜甫》:

    我來竟何事,高臥沙丘城。城邊有古樹,日夕連秋聲。

    魯酒不可醉,齊歌空復情。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征。

    這首詩李白動了一些真感情,說自己的思念感像汶水一般浩蕩,聽起來很感人的樣子。但別忘了李白很擅長用水來代表思念和情感,比如說“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這種名句也就是李白天才的技術性手段而已。

    李白不屬於現實世界,他對杜甫的感覺,這就是一個有點才氣的小青年。而對高適的感覺,李白也許認為,這個和自己差不多大的人,人到中年萬事休了,也就沒啥前途了,也有可能忽略了高適的存在。但是人生是充滿變化的。這就是四十年河東四十年河西。

    李白的性格註定玩不好政治,所以他在安史之亂之後,站錯了隊伍,差點被殺,最後被抓起來,李白的家人到處求門路,想救出李白,據說就找到了當時已經做到節度使專門來平叛的高適那裡,但是高適沒有理睬,這就給人一種人走茶涼的感覺。

    杜甫的性格倒是適合做官,但是他的命運太差,他在安史之亂中顛沛流離,搞的很慘。最終還是受到了高適的照顧,所以杜甫對高適,還是心存感激的。

    但是高適這個人,有政治才華,深藏不漏,很善於審時度勢。在安史之亂中,人家高適沒有像李白一樣,去跟著永王瞎混,而是投奔了唐肅宗。結果越混越好,被唐肅宗任命為節度使,專門來平叛永王。所以,李白的被抓,很有可能是高適的人抓起來的。

    那麼,李白是作為叛軍的重要人物被他抓住的,當李白的家人來求高適的時候,按照高適的權力,放掉李白那也就是一句話的事情。那麼為什麼高適沒有去幫助李白呢?難道他真的忘記了他們一起睡在一張床上的友誼了嗎?其實這個我們倒也不能怪高適。高適既然可以幫助杜甫,這就說明高適還是一個重情重義的人,那麼,他為什麼不去救李白呢?

    很顯然,李白這個時候的身份是叛軍,是叛軍的重要人物。而高適的節度使的位子,是唐肅宗給的,高適敢去救李白嗎?如果她貿然出手,那很有可能他不僅幫不了李白,連自己的人頭都有可能落地。一邊是友誼,一邊是權勢地位和生命,孰輕孰重,善於審時度勢的高適自然明白,所以,從人性的角度上來說,高適對李白的冷漠,實在是不得已而為之的。

  • 10 # 混沌文化

     

      

    公元744年,正值唐天寶年間。

    那年春天,李白剛剛因為和朝堂相互厭棄而被玄宗賜金放還,開始浪跡江湖;杜甫則是考試剛剛落榜,但家境尚好,因為在兗州任職的父親的緣故往返於洛陽和兗州,其中也有不少漫遊神州各地的時光,不久前才寫完《望嶽》;高適當時四十歲,那幾年裡一直居於宋地,也是在這段時間裡寫完了《燕歌行》。

      那年四月,杜甫先是和李白相遇,兩人一起同遊梁、宋一帶,即今日的河南的開封、商丘等地,而在那裡他們會見了高適。

      用郭沫若的話說,這場會面是中國文化史上繼孔子與老子(倘若真的見過面)以後,最為偉大的一場會面。當時李白已經名滿天下,而杜甫名不見經傳,高適生活也很清苦,但三人卻因為詩人的身份彼此欣賞,一見如故。李白是個眼光不精明,甚至可以說糊塗的人,然而卻能一眼鑑別出杜甫的詩品,所以兩人交往時毫無輩分、名氣等身外物的拘束。高適做東,三人喝酒寫詩,野澤狩獵,拜訪名跡,暢談天下大事。他們三人一起去過王屋山,本是因為李白想拜訪一位道士朋友,然而到達時李白得知友人去世,惆悵的他在觀賞朋友留下的山水畫時留下了勁草《上陽臺書》,成為了梁宋之旅永載於史的證據。

    這場歡聚雖短,卻後韻無窮。

    在第二年的又一次短暫碰面後,杜甫一生未見李白,卻終生懷念這位絕才神性的朋友:“何時一尊酒,重與細論文”;然而李白與高適卻彷彿看得開些。李白是因為生性灑脫,他可以天下皆朋友。雖然他有時感受到確實自己未免孤高孑然,說自己“月下一壺酒,獨酌無相親”,但畢竟這樣行走山河才真正身輕自在。而高適則是不提私情,他本來也不是那麼至情至性的人,而是這三個人裡面真正懂得經綸世故的政客。

      這三個人一別十多年後,杜甫和李白關係未變,李白和高適卻是白首相逢猶按劍,後來也確實絕交了。這中間的十多年,安史之亂、肅宗登基、永王謀逆接連發生,這三個人也各自在仕途中隨風波沉浮:杜甫雖然跟隨了成功即正統的陣營,肅宗帳下,但僅僅是任一個“拾遺”的小官,明面上是為肅宗諫言補闕實際上卻人微言輕。高適正如前文所說,是個很懂官場的政客,他先入朝後又入軍,奉命討伐永王時已經做到淮南節度使,手上已經掌握了一方軍政大權。而李白的政治經驗卻太蒼白了,政治敏感性也十分欠缺,他沒有意識到永王與肅宗先是君臣後是兄弟;他雖然憧憬“談笑靜胡沙”,卻一開始就選錯了陣營,還在永王帳下寫了不少歌功頌德的詩文,成為了眾矢之的。

      永王兵敗以後被定了反叛的罪名。李白因為永王而下獄,他想當年的朋友高適身居高位也許能救他,遂寫信給高適。但高適作為一個政治家對利害關係看得很清楚,李白屬永王一黨,永王是皇帝欲除之而後快的物件,倘若他出來摻和,和謀反一黨扯上關係,肯定會因此貶黜遭禍。為臣之道在於明察君心,他絕不想被連累。

      高適對求救置之不理,還燒燬了兩人以往的書信撇清干係。李白得知以後斷然絕交,後來在他夫人的周旋下,加上宰相張鎬、御史中丞宋若思等人的求情,最後李白被長流夜郎。

      杜甫幾年後流落秦地時得知李白被長流夜郎的下落,寫了那首著名的《天末懷李白》。雖然他也不贊同李白的政治選擇,但他始終關心著朋友的生死下落。後來得知李白已經獲釋了,那時杜甫初居成都,他們分別已經有十五年,李白已經快六十了;而蜀地是李白的故鄉,杜甫就在《不見》裡對他說,匡山有你讀書的故居,頭髮白了就應該回來了吧。

    李白卻再沒有回來,包括杜甫最終也還是離開了蜀中。

    他們兩人的晚年在物質上都十分落魄:杜甫攜家帶口卻無以為生計,李白孑然一身四處飄泊。高適卻在晚年任了刑部侍郎,封渤海縣侯,去世後追贈禮部尚書。雖然高適封侯時也不過一人一車,生活簡樸,但論個人人生的經營,高適確實做得好得多。

      李白受不了朝廷和政鬥,走了;杜甫受不了官場和混沌,也走了,他們因為真性情先後都得罪於皇帝,不容於名利場,失意於仕途;高適更現實、利己,並不那麼牴觸妥協,也得到了他的政治追求;但,即便沒有永王謀逆這一事件,李白與高適也不可能像與杜甫一樣。

    即使都各有成功,李白們與高適們也本非同類。即便一時相見甚歡,倘若人本就道不同不相為謀,同途殊歸又何足為怪。

      

  • 11 # 瘋言瘋語的小螞蚱

    他們三見面都沒幾次,絕什麼交,絕交是要有交情

  • 12 # 奉天建羽

    看見這個問題,我有點蒙圈了。杜甫一直敬仰李白,何時絕交了?只是李白領著杜甫煉丹時候,杜甫感覺無聊離開了。高適和他們兩個人好像交集不多。

  • 13 # 苦難的心766

    按照皇親來說李白和杜甫敘起來是親戚,李白旬陽入獄,是高適手下人抓的,還燒了李白大量的詩篇。高適燒詩的原因是李白入獄怕牽連到他。

    杜甫呢? 李白流放回來一直收到杜甫的來信,而李白沒有給回信,原因是李白歲數大了(61歲)從軍半路患病,回到當塗養病,病重。透過李白生病期間遊離了南嶺,照理寫一封信的能力還是有的,那他為什麼沒給他寫信呢?李白會不會嫉很高適幫助窮困潦倒的杜甫,而沒有幫助獄中和流放的自己而懷恨在心呢?千古之謎不可解密,他們都是因種種因素最中才分道揚鑣……

  • 14 # 信默靈

    他們並沒有絕交,可能只是出來一點的意外,李白的回信杜甫沒有收到

  • 15 # ou2848

    相傳,李、杜、高三個人在蓉村呆久了,日久天長受該村假打文化的侵蝕,都變得有點虛偽了。

    某日,三人一時興起,相約一起去殺館子,並點了滿桌酒菜。席間,仨吟詩作對,好生快活。然酒足飯飽後,仨人皆裝醉不想付錢。店小二一看心想,未必又有人想吃跑堂不成。於是大聲呵斥三人,責令仨平攤用餐費用,弄得仨人好不尷尬。

    此事一出,李、杜、高皆後悔不該久居蓉村,染上惡習,致使斯文掃地,臉面盡失,差點毀了一世英名。於是三人也因此產生嫌隙,老死再也不相往來……

    以上情節,純屬虛構,好事者別對號入座……

  • 16 # 絕句浪淘沙

    我所知道的是並沒有絕交,如果有,我想是因為沒有煉成仙丹吧!

  • 17 # 超級螞蟻搬運工

    李白與杜甫是同時代的詩人,李白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杜甫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李白大杜甫十一歲,對於杜甫來說李白算是亦兄亦友,一個盛唐一個晚唐(嚴格說杜甫是由盛轉衰年代),一個詩仙一個詩聖。李白的詩自由豪放,杜甫的詩有點悲。

    杜甫第一次在洛陽見到李白,就寫下了《贈李白”,相逢恨晚。

    二人在訪尋道士途中路遇高適,三人邊飲酒邊吟詩,過著狂歌度日,裘馬輕狂的生活。再後來李、杜二人各自漫遊天涯。

    後來,杜甫寫了很多回憶李白的詩,較有名的是《天未懷李白》,李白也寫過首《沙丘城下寄杜甫》。李白當時是個非常神話的名人,而杜甫只是個很普通的小官。二人雖被並稱李杜,但杜甫的詩在死後才受人讚揚。最早的相提並論也是要登到杜甫逝世四十多年後!

    而他們三人為何最後分手成為陌路了呢?

    這主要還是李白在潯陽入獄之事引起的:

    當時高適已經是劍南節度使,掌管著很大的區域,當時李白潯陽入獄,高適奉詔皇上命令抓了李白,又銷燬了以前寫於李白的大量詩篇,可能是怕牽連到自己,友誼的小船翻了,他們之間的關係徹底決裂。

    而杜甫當時寫了很多同情李白的詩篇。李白知道高適在劍南大力幫助杜甫,且建有草堂幫助杜甫一家,中途,李和杜又產生了一些誤解。

    最初的美好,沒躲過現實的摧殘,終使三個好友分道揚鏢、各走各路……

    再後來,三人中李白最先去世,後高適去世,杜甫為他二人都寫了悼念的詩歌,後病死在湘江船上。

  • 18 # 古川說電影

    他們絕交了嗎?!不知道啊。。

  • 19 # 詩詞與美文欣賞

    友誼長青是我們人人想要的,但是很多的時候我們會因為這樣或者那樣的原因經營不善或者是產生誤解沒能夠及時解決掉,導致誤會的產生,這個時候好朋友之間也會出現問題,那麼李白、杜甫和高適這三個人是什麼原因導致較後絕交呢?

    杜甫有大量讚美李白的詩篇,李白也稱杜甫為兄弟,高適也曾經有過大量詩篇來寫李白,三人曾經一起狩獵,夜晚睡在一張床上,蓋著一床被子。

    但是就是這樣曾經叱吒風雲情投意合的“詩壇三劍客”又是為何分道揚鑣了呢?

    天寶三載(公元744年),李白離開了長安,開始了以梁園為中心的漫遊生活。這一年夏,唐代詩壇上的兩顆巨星相逢了,李白在洛陽遇見了比他小11歲的杜甫,這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千古佳話,聞一多先生在寫到李杜這次會面時說:“我們該當品三通畫角(一種古樂器),發三通擂鼓,然後提出筆來蘸飽了金墨,大書而特書。因為我們四千年的歷史裡,除了孔子見老子(假如他們是見過面的),沒有比這兩人的會面,更重大,更神聖,更可紀念的。”他們一見面就結成了親密的友誼,過“醉舞梁園夜,行歌泗水春”的愉快生活。他們就這樣在一起慷慨高歌了幾個月。李白與杜甫在兗州分別的時候,還希望有“何時石門路,重在金樽開”的重逢的日子,不料這竟從此成了他們的永訣。

    李杜二人相識之時,李白已經小有名氣,而杜甫當時的名氣卻遠不如李白,杜甫可以稱為李白的粉絲,他曾經仰慕李白很久,在李白賜金放還後倆人第一次見到面,曾多次一起旅遊,可以稱之為“驢友”。

    後來帶上了流浪漢高適,三人一起尋仙人,採仙草,練仙丹。但是在第三次一起旅遊後,李杜二人再不曾見面。

    二人分別以後,杜甫異常懷念李白,寫下了不少名篇。杜甫現存詩集中涉及到李白的詩就有《贈李白》、《飲中八仙歌》、《夢李白二首》、《昔遊》、《春日憶李白》、《冬日有懷李白》、《天末懷李白》等14首之多。

    但是在李杜二人以後的交誼中,李白對杜甫與杜甫對李白的態度卻走向了殊途,杜甫對於李白,一片憐才之忱,在他的詩中,時時可見。奇怪的是,李白對於杜甫,至少在詩中卻是很為冷淡,極少提到。其中原因當與李白獲罪下獄事有關。

    李白對杜甫彷彿一直表現的特別高冷,在李白寫給杜甫的詩句中不難發現端倪——“飛蓬各自遠,且盡手中杯”,頗有點好聚好散的意味,似乎連續給李白寫了15首詩的杜甫在他的生命中就成為了一個過客,不曾多停留一絲一毫,一切都只是杜甫自己的自作多情罷了。

    李白在安史之亂中因為站錯了隊伍,加入永王李璘的陣營而被捕下獄。對此事,杜甫的認識是較為複雜的。從感情上說,他非常同情李白,因此在杜甫贈與或懷念李白的所有詩中,都對李白傾注了摯誠的感情,對於他的下獄與流放夜郎深表同情。但從認識上說,他對李白的下獄也以為是罪有應得的。所以“世人皆欲殺”中的“世人”當然也包括杜甫本人在內,因而他認為李白是“孰雲網恢恢,將老身反累”。只是杜甫對於李白還有另一方面的同情,即“吾意獨憐才”。杜甫對於李白在安史之亂中的表現,是不認可的。他們兩個人在安史之亂中所走的道路極不相同,杜甫忠君愛國,隻身逃離亂軍,赴靈武投靠做了皇帝的太子李亨,這種精神當然會受到稱讚。而李白則參加了永王李璘起兵,從主觀意圖上說,李白也是忠君愛國的。因為當日的敵人是安祿山,誰打勝了誰做皇帝,為什麼擁護哥哥是忠而擁護弟弟就不忠呢?但李白找錯了物件,因為永王李璘是一個不通謀略的庸人,註定要失敗。這是發生在唐代中期的一場極為殘酷的政治鬥爭。在這場政治鬥爭中,杜甫與李白正好走在相反的方向。因為立場不同,故於李白下獄這一政治事件本身,杜甫是不會同情的,而認為李白是罪有應得。正因為李白與杜甫在後期思想認識上的差距,使得李白對於杜甫,表現比較冷淡。

    杜甫曾在李白流放回來後寫了多封書信來表達對他的思念,而李白卻不曾回信,有人說是因為嫉妒心作祟,也有人說是李白身患重病,但是不管因為何種原因,兩人在杜甫給李白寫完《夢李十二》以後,不再聯絡。

    也就在天寶三四年間,李白又認識了高適,他們相從賦詩,又曾到汴州漫遊。感情至深,甚至到了“醉眠秋共被,攜手同日行”的程度。可見關係何其真摯!但安史之亂爆發後,高適對於李白的態度,較之杜甫則又不同了。杜甫對於李白尚有不小的同情心,而高適連同情心都泯滅了。李白在尋陽獄中,曾寫詩給高適,想請求高適相救出獄。但高適對此居然毫無反應。這是有很重要的背景的。在政治鬥爭中,李白與高適因為始料未及的機緣,完全分道揚鑣。李白入了李璘的幕府。而高適站在唐肅宗一邊,很受唐肅宗的重用。高適在《謝上淮南節度使表》中說自己要“報明主(唐肅宗)知臣之恩,成微臣許國之節。”從政治上說,李璘是高適的敵人,李白當然也是高適的敵人。安史之亂使得李白與高適由密友轉為政敵。這在高適方面來說,他作為一個政治家,是看得很清楚的,因而他時刻都在考慮與政敵劃清界限。而對於天真的詩人李白來說,他不會考慮到這一點。他還在認為高適是自己的密友,高適飛黃騰達,自己身陷囹圄,他對高適提出請求,料想高適是會援手的,殊不料高適對於李白的請求,連回音都沒有。可以想見,政治使得人格產生了異化。

    在對待李白從永王獲罪的問題上,杜甫以愚忠而作出了錯誤的判斷,而高適則在政治與友情之間作了抉擇,以犧牲密友為代價以保證其在官場上的飛黃騰達。

  • 20 # 悠悠芳草心

    李白、杜甫、高適原來是相當不錯的哥們,可後來卻絕交了。這是為啥呀?

    大家知道,但凡做朋友都是有共同愛好的。他們三個都寫詩,共同話題就多。

    公元744年,(天寶3年)李白、杜甫、高適在河南初次相見了。當時這三個人可是惺惺相惜。

    李白是在得罪高力士之後,失去了官位,他寄情山水。杜甫也不得志,也是在四處流浪。高適在做農民。

    高適屢試屢敗,無奈投筆從戎,想混個一官半職,可事與願違,他成了著名的邊塞詩人,卻依然是白丁一個。

    三個詩人都有著共同的夢想,都想出人頭地,可偏偏都落魄於鄉野。

    寫著共同的詩,說著共同的抱負,這不成為好友才怪!

    可友誼是需要時間鑑證的。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太子李亨乘機上位。可唐玄宗又不甘心退出政治舞臺。於是乎,明裡暗裡爭鬥不斷。

    高適和杜甫認為機會來了。他們施展抱負的機會來了。於是,高適投了玄宗,杜甫選擇了肅宗。

    杜甫的寶壓對了。他做了官。可高適卻投錯了主子,他只好重投到肅宗那裡。

    李白似乎是心灰意冷了,他沒有動作。

    永王李璘受到玄宗授意,讓他網羅人才。當時李白已經名滿天下,於是,永王李璘三上廬山請李白。

    李白也有一顆躁動的心。他高興極了,以為自己從此就能施展自己的抱負了,於是,下了山,做了李璘的幕僚。

    可是,李白站錯隊了。李璘後來兵敗了,他舉兵沒有成功,敗北了。李白的夢想也隨之破沒了。

    等待李白的是鐵窗生活。可此時身為好友的高適位居淮南節度使,是朝廷重臣。可他卻不搭救李白。

    他眼睜睜看著李白受牢獄之苦。可能是太過珍惜自己得之不易的官位吧!

    倒是郭子儀,由於早年受了李白的恩惠,出手相救。

    李白終於出獄了,他被判為發配夜郎。

    從此,李白與高適再無交集。

    至於杜甫,最終也重歸山野。一個天南一個地北,李白,杜甫之間最終也慢慢淡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土耳其彈藥庫被偷襲炸成廢墟,你認為土耳其會被庫爾德人的游擊戰法拖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