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寔頗愊憶”可按單詞或複音詞作如下分解,即:
寔:副詞,通“實”。確實;實在。例如:張衡《東京賦》:寔蕃有徒。(徒眾確實很多。)
頗:副詞,很;甚;相當地。例如:宋·文天祥《指南錄·後序》:初至北營,抗辭慷慨,上下頗驚動,北亦未敢遽輕吾國。又如:宋·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然小孤之旁,頗有沙洲葭葦。
愊憶:亦作“愊抑”。憤怒、悲傷、鬱悶。例如:《方言》第十三“臆,滿也”晉郭璞注:“愊臆,氣滿之也。”又如:《漢書·陳湯傳》:“﹝陳湯﹞策慮愊億,義勇奮發。”顏師古注:“愊億,憤怒之貌也。”又如:《後漢書·馮衍傳下》:“講聖哲之通論兮,心愊憶而紛紜。”李賢注:“愊憶,猶鬱結也。”
由上可見,在這裡,“寔”的意思是:確實;而“寔頗愊憶”的大意則是:確實很鬱悶。
另及:
“寔”字在文言文中,由於語義環境不同,其詞義也不相同,即:
1、當“寔”充當代詞時,其意思如下:
通“是”。可譯為:此,這。例如:《左傳·恆公六年》:六年春,自曹來朝。書曰:寔來。
2、當“寔”充當副詞時,其意思如下:
通“實”。可譯為:確實;實在。例如:張衡《東京賦》:寔蕃有徒。(徒眾確實很多。)
3、當“寔”充當動詞時,其意思如下:
通“置”。可譯為:放置。例如:寔於(置於)
原文“寔頗愊憶”可按單詞或複音詞作如下分解,即:
寔:副詞,通“實”。確實;實在。例如:張衡《東京賦》:寔蕃有徒。(徒眾確實很多。)
頗:副詞,很;甚;相當地。例如:宋·文天祥《指南錄·後序》:初至北營,抗辭慷慨,上下頗驚動,北亦未敢遽輕吾國。又如:宋·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然小孤之旁,頗有沙洲葭葦。
愊憶:亦作“愊抑”。憤怒、悲傷、鬱悶。例如:《方言》第十三“臆,滿也”晉郭璞注:“愊臆,氣滿之也。”又如:《漢書·陳湯傳》:“﹝陳湯﹞策慮愊億,義勇奮發。”顏師古注:“愊億,憤怒之貌也。”又如:《後漢書·馮衍傳下》:“講聖哲之通論兮,心愊憶而紛紜。”李賢注:“愊憶,猶鬱結也。”
由上可見,在這裡,“寔”的意思是:確實;而“寔頗愊憶”的大意則是:確實很鬱悶。
另及:
“寔”字在文言文中,由於語義環境不同,其詞義也不相同,即:
1、當“寔”充當代詞時,其意思如下:
通“是”。可譯為:此,這。例如:《左傳·恆公六年》:六年春,自曹來朝。書曰:寔來。
2、當“寔”充當副詞時,其意思如下:
通“實”。可譯為:確實;實在。例如:張衡《東京賦》:寔蕃有徒。(徒眾確實很多。)
3、當“寔”充當動詞時,其意思如下:
通“置”。可譯為:放置。例如:寔於(置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