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白楊樹下談歷史

    二戰期間的北非戰場,墨索里尼不自量力,碰的頭破血流,又一次的成為國際笑話;而德國出手援救,那一定是出於戰略上考慮,因為意軍的潰敗會導致英國在其背後猛插一刀,這是他們最不願意看到的局面。

    於是,隆美爾來到了北非。希特勒起初的本意是想讓他扭轉頹勢,穩定局面即可。但沒有想到,不安分的他將一個不疼不癢的小戰場變為影響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程序的重要戰場。那麼,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到北非作戰是他渴望的事情。

    首先,德國席捲西歐,他的第7裝甲師,可謂是異軍突起,簡直就是“閃擊戰”的前鋒,取得了俘虜了英法聯軍近10萬人的驕人戰績。他一夜之間成為了法華人家喻戶曉的人物,他的部隊也獲得了“魔鬼之師”的稱號。

    然而,有能力、有本事的人都有一個通病,不太願意受制於人。隆美爾也不例外,法國戰場上他只是一名少將師長,雖然戰績斐然,但依然要受制於軍長、司令的控制,他覺得沒有完全發揮自己全部的能量,他需要一個屬於他的戰場,非洲就是。

    其次,希特勒的厚望。對於不爭氣的義大利軍隊,大多數的德國軍官是嗤之以鼻的,更不願意去幫助他們。但是,隆美爾最瞭解他的心思,他認為北非很重要,如果不援救就會失去對地中海的控制,對封鎖英國不利。

    他的一番言論正是希特勒最擔心的,面對自己的得力干將,他要給予最大的支援。於是,任命他為遠征軍司令,並承諾將意軍也歸於他指揮。這個任命讓他激動不已並滿口答應,因為從一個師長升為司令,可不是一般的信任。

    當然,去北非是證明自己的最好機會。一個沒有什麼大背景和後臺,憑著職業軍人的操守和精明有效的戰術,成為了一戰的英雄和法國戰場的風雲人物。雖然與希特勒的關係親密,可謂官運亨通,但是不可避免的引起其他人的羨慕嫉妒恨,更多的是不服氣。

    這次獨自去非洲,依靠自己幹出一番成績,既可以實現自己逐鹿戰場的夢想,又可以用事實回報希特勒對自己的信任,以及堵住那些不服氣的人說三道四的嘴。

    初到北非,並不順利。

    他一踏上非洲大陸,看到的是不斷撤退的意軍。他首先想到的是,必須以積極進攻的態勢遏制英國和埃及的軍隊的勢頭,保證蘇爾特灣地區的防線安全,為後續增援的裝甲師建立安全基地。但問題也接踵而至,

    一是當德國第5輕機械化師乘船到達非洲以前,託布魯克港的意軍已經投降了,這給他們帶來了巨大的挫敗感,他們把全部的希望都寄託在了德華人身上。然而,此時對增援的德軍來說,他們的麻煩是,登陸點就剩下的黎波里了。

    當他提出建立蘇爾特灣防線時,遭到了意軍的拒絕,在他們看來能守住的黎波里就已經很不錯了。但是,這麼小的防禦範圍是很難保衛空軍基地的,更不要說後勤物資的安全了。他雖取得了意軍的指揮權,但依然受制於義大利人的管制。

    二是,先期到達的一個德國師是他手裡唯一的骨幹力量。因為,此時的德軍在準備東線的戰役,大量的部隊被抽調到東線,原定增援的另一個裝甲師也要到1個月後才能到達。這時,他感覺到自己無兵可調。

    讓他更加不能接受的是,當他把非洲的局勢調研報告上報總部,並要求抓緊時間發起對英軍的進攻時,遭到了總部的反對。理由是,在兵力不足的情況下不要貿然出擊,否則不但會損失慘重,而且他的聲望和榮譽將毀於一旦。

    最終的命令是:守住現有的防線,只能發動一次有限的進攻。這對把爭取榮譽看的很高的隆美爾來說,簡直是失望至極。但很快,他就決定不聽從這個命令。

    因為“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能否抓住戰機,果斷出擊,是考驗一個指揮官戰鬥素養的根本,雖然他手中的兵力只有一個不滿員的德國師和士氣低落的2個意軍師,但是遠離大後方,已是強弩之末的英軍已經為他創造了分割包圍的契機,他現在只需要快速出擊。

    為了迷惑英華人,他在的黎波里舉行“盛大”的檢閱式,其實就是將不多的坦克圍繞著幾個街區不停開。這一招果然奏效,英軍停止了攻擊,並且深信在沒有足夠兵員的情況下,德意聯軍是不可能發動攻擊的。

    可是,初到北非的隆美爾隨即帶領部隊開始發起攻擊,讓他沒想到的是,攻擊十分順利,第一天就前出70公里。這樣的突擊讓德意兩軍高層十分擔心,他們同時命令:在第15裝甲師沒有到達前,不許繼續進攻。

    誰知他根本不理會這樣的命令,因為他收到的情報得知,對手不但在挖戰壕準備固守,而且在請求緊急增援。戰機稍縱即逝,如果坐守不攻就等於是在貽誤戰機。於是,指揮部隊繼續突擊。

    果然,英軍毫無還手之力,不斷後撤,德意聯軍一口氣突擊了700多公里。這樣的戰果已嚴重超出了德意高層的預期,於是,他的義大利上司命令停止前進,並要求他要絕對服從指揮。可是,他連希特勒的話都不聽,怎會聽義大利人呢?

    他是不會給對手任何喘息的機會,不到一星期德意聯軍就推進了300多公里;不到2星期英華人又後撤了600公里,眼下只剩下了被圍困的託卜魯克城。隆美爾憑著一己之力,以弱勝強,在短短的幾十天裡就徹底改變了北非戰場的局面。

    在義大利人眼裡,他是偉大的救星;在德軍眼裡,他是能征善戰的統帥;在英華人眼裡,他是無人能敵的將領,甚至將他的照片發給前線部隊,背面寫著“此人很危險”。殊不知,正是英華人自己把自己置於這麼危險的境地。

    原來,他們早已破譯了德國的“恩尼格瑪”密碼。也就是說,對非洲德軍的一舉一動了,他們如指掌,從截獲的密電中,他們很堅信的認為,在沒有足夠兵力的情況下,德意聯軍是不可能進攻的。

    參考文獻:《二戰全史》、《第二次世界大戰》、《隆美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17年買的房子放了兩年,130平怎麼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