貔貅又名天祿、辟邪。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神獸,龍頭、馬身、麟腳,形狀似獅子,毛色灰白,會飛。貔貅兇猛威武,它在天上負責巡視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擾亂天庭。 古時候人們也常用貔貅來作為軍隊的稱呼。它有嘴無肛門,能吞萬物而從不瀉,可招財聚寶,只進不出,神通特異。現在很多華人配戴貔貅的玉製品正因如此。
漢書“西域傳”上有一段記載:“烏戈山離國有桃拔、獅子、尿牛”。孟康注曰:“桃拔,一日符拔,似鹿尾長,獨角者稱為天鹿,兩角者稱為辟邪。”辟邪便是貔貅了。
但經過朝代的轉變,貔貅的形態比較統一,如有短翼、雙角、卷尾、鬃須常與前胸或背脊連在一起,突眼,長獠牙。到現在常見到的貔貅多是獨角、長尾巴。
據說貔貅是龍王的九太子,它的主食竟然是金銀珠寶,自然渾身寶氣, 跟其它也是吉祥獸的三腳蟾蜍等比起來稱頭多了, 因此深得玉皇大帝與龍王的寵愛,不過,吃多了總會拉肚子, 所以有一天可能因為忍不住而隨地便溺,惹玉皇大帝生氣了,一巴掌打下去, 結果打到屁股, 屁眼就被封了起來,從此,金銀珠寶只能進不能出,這個典故傳開來之後, 貔貅就被視為招財進寶的祥獸了。
貔貅也有公母之分, 民間傳說公的貔貅代表財運,而母的貔貅則代表財庫,有財要有庫才能守得住,因此收藏貔貅大多都一次收藏一對, 才能夠真正的招財進寶。但如果要戴在身上, 還是一隻就好, 以免打架, 以上均屬傳說,大家參考就好 !
貔貅的習性懶懶地喜歡睡覺, 每天最好拿把他拿起來摸一摸, 玩一玩,好像要叫醒他一樣, 財運就會跟著來。
另一個貔貅的妙用是在案頭擺放貔貅飾物的話,可替你趕走壞男人, 避免不必要的騷擾喔。
據古書記載,貔貅是一種猛獸,為古代五大瑞獸之一(龍、鳳、龜、麒麟),稱為招財神獸。貔貅曾為古代兩種氏族的圖騰。傳說幫助炎黃二帝作戰有功,被賜封為 “ 天祿獸 ” 即天賜福祿之意。它專為帝王守護財寶,也是皇室象徵,稱為 “ 帝寶 ” 。又因貔貅專食猛獸邪靈,故又稱 “ 辟邪 ” 中國古代風水學者認為貔貅是轉禍為祥的吉瑞之獸。
貔貅有二十六種造型,七七四十九個化身,其口大,腹大,無肛門,只吃不拉,象徵攬八方之財,只進不出,同時可以鎮宅辟邪,專為主人聚財掌權。
古賢認為,命是註定的,但運程可以改變,故民間有“一摸貔貅運程旺盛,再摸貔貅財運滾滾,三摸貔貅平步青雲 ”的美好祝願。
龍在其形象形成過程中,曾海納百川的彙集了多種怪異的獸形象。到後來,這些怪異獸象在龍形象發展的同時糅合了龍的某一種特徵,形成了龍生九子各不相同的說法。但龍之九子為何物,究竟誰排老大誰排老二,並沒有確切的記載。民間也有各種各樣的說法,不一而同。
據說一次明孝宗朱佑樘曾經心血來潮,問以博學著稱的禮部尚書李東陽:“朕聞龍生九子,九子各是何等名目?”李東陽竟也不能回答,退朝後七拼八湊,拉出了一張清單。按李東陽的清單,龍的九子是:趴蝮、嘲風、睚眥、贔屓、淑圖、螭吻、蒲牢、狻猊、囚牛。不過在民間傳說中的龍子卻遠遠不止這幾個,狴犴、貔貅、饕餮等等都被傳說是龍的兒子。其實所謂龍生九子,並非龍恰好生九子。中國古代傳統文化中,往往以九來表示極多,而且有至高無上的地位。九是個虛數,又是個貴數,所以用來描述龍子。如果非要選出九子來的話,也應該選出其中在民間影響最大的九個。李東陽也是一時急於交差,所提之名單並不具代表性。
對於“龍生九子”,影響較大的一種說法是:
長子囚牛,喜音樂,立於琴頭。一些貴重的胡琴頭部至今仍刻有龍頭的形象,稱其為“龍頭胡琴”。
次子睚眥,樣子像長了龍角的豺狼,怒目而視,雙角向後緊貼背部。嗜殺喜鬥,刻鏤於刀環、劍柄等兵器或儀仗上起威懾之用。
三子嘲風,樣子像狗,平生好險,今殿角走獸是其遺像。這些走獸排列著單行隊,挺立在垂脊的前端,走獸的領頭是一位騎禽的“仙人”,後面依次為: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押魚、獬豸、鬥牛、和行什。它們的安放有嚴格的等級制度,只有北京故宮的太和殿才能十樣俱全,次要的殿堂則要相應減少。嘲風,不僅象徵著吉祥、美觀和威嚴,而且還具有威懾妖魔、清除災禍的含義。
四子蒲牢,形狀像龍但比龍小,喜音樂和鳴叫,刻於鍾鈕上。據說蒲牢生活在海邊,平時最怕的是鯨魚。每每遇到鯨魚襲擊時,蒲牢就大叫不止。於是,人們就將其形象置於鐘上,並將撞鐘的長木雕成鯨魚狀,以其撞鐘,求其聲大而亮。
五子狻猊(suān ní),又稱金猊、靈猊。狻猊本是獅子的別名,所以形狀像獅,喜煙好坐,倚立於香爐足上,是隨著佛教傳入中國的。由於佛祖釋迦牟尼有"無畏的獅子"之喻,人們便順理成章地將其安排成佛的座席,或者雕在香爐上讓其款款地享用香火。另外,狻猊還是文殊菩薩的座騎,在文殊菩薩的道場五臺山上還建有供奉狻猊的廟宇。因狻猊為龍的五子,所以廟名為五爺廟,在當地影響頗大。明清之際的石獅或銅獅頸下項圈中間的龍形裝飾物也是狻猊的形象,它使守衛大門的中國傳統門獅更為睜崍威武。
六子贔屓bìxì,又名霸下,樣子似龜,喜歡負重,碑下龜是也。相傳上古時它常背起三山五嶽來興風作浪。後被夏禹收服,為夏禹立下不少汗馬功勞。治水成功後,夏禹就把它的功績,讓它自己背起,故中國的石碑多由它背起的。霸下和龜十分相似,但細看卻有差異,霸下有一排牙齒,而龜類卻沒有,霸下和龜類在背甲上甲片的數目和形狀也有差異。霸下又稱石龜,是長壽和吉祥的象徵。它總是吃力地向前昂著頭,四隻腳拼命地撐著,掙扎著向前走,但總是移不開步。
七子狴犴(bì’àn),又名憲章,樣子像虎,有威力,好獄訟,人們便將其刻鑄在監獄門上,故民間有虎頭牢的說法。又相傳它主持正義,能明是非,因此它也被安在衙門大堂兩則以及官員出巡迴避的牌上端,以維護公堂的肅然之氣。
八子負屓(xì),身似龍,雅好斯文,盤繞在石碑頭頂或兩側。
末子螭(chī)吻,又名鴟尾或鴟(chī)吻,魚形的龍(也有說像剪了尾巴的蜥蜴),喜四處眺望,遂位於殿脊兩端。在佛經中,螭吻是雨神座下之物,能夠滅火。所以把它安在屋脊兩頭也有作消災滅火的功效。
可以發現這種說法中,長子囚牛和四子蒲牢都喜音樂,三子嘲風和麼子螭吻都位於屋頂,六子贔屓和八子負屓都圍著石碑,有重複之嫌。如果把他們二取一,再補進其他一些常見說法,會比較好一些:
饕餮(tāotiè),樣子似狼,性貪吃,位於青銅器上,現在稱之饕餮紋。因它又能喝水,故古代也將其刻在橋樑外側正中,防止大水將橋淹沒。據民間傳說,這種怪獸貪吃無厭,把能吃的都吃光了以後,最後竟然吃了自己的身體,到最後吃得只剩一個頭部,所以落下個“有首無身”的名聲。趴蝮,又名蚣蝮,樣子似魚非魚,善水性,體態優美,飾於石橋欄杆頂端。
椒圖,形似螺蚌,好閉口,性情溫順,有點自閉症,反感別人進其巢穴,故人們常將其形象雕在大門的鋪首上,或刻畫在門板上。
貔貅,在南方及東南亞一帶都稱其為龍的第九子,大嘴無肛,只進不出,深為賭徒所喜。澳門賭場便擺了一隻玉貔貅,寓意嘴大吃四方,只掙不賠。
“虎父無犬子”,龍那麼神通廣大,可以吞雲吐霧,興風作浪,成為中國老百姓幾千年來的偶像,它的兒子自然也非等閒之輩。龍也有女兒,但不那麼出名,《春光燦爛豬八戒》裡的女主人翁就是小龍女。龍的兒女都是千奇百怪,這和希臘神話中宙斯的兒女倒頗相像。不過歐洲人的思想畢竟比華人開放,在他們的神話裡,天神宙斯就是風流甚至濫交的典型,一會兒變成馬一會兒變成牛的去調戲良家婦女,咱國家的龍可是規規矩矩,頂多也就來個“二龍戲珠”。在華人眼裡,龍是權威與尊嚴的象徵,我們說自己是“炎黃子孫”,也說自己是“龍的傳人”。
另,貔貅在中國古代是對大熊貓的別稱。
銀行前面的兩個人們常說的石獅子,其實就是貔貅,而不是人們認為的獅子。
一般製造貔貅像的物質有三類:
一、 金屬——般以銅來製造,因為這一類金屬是比較廉宜,且磨光後的色澤接近黃金,適合用來生財。
二、 木材——一些古老大屋會利用質堅的木材雕造貔貅,然後放在橫樑上,用來擋解煞。
三、 瓷製品/玉製品/琉璃等——瓷製品不常見,大部分是用於埋在地下,一樣是辟邪化煞用的。一般玉雕品皆為隨身配戴,如此一來可護佑自己的身體。
不同的物質製造的貔貅像,都可擺放在風水的吉位上,很多地理師都認為有催財作用,而在八個不同的方位上,一般擺放銅質製造的貔貅,催財力量會很強。其實貔貅對於正財或偏財都會有利的,所以貔貅像在近年有流行起來的跡象;不過,利用貔貅來催財,總帶點宗教色彩,故在玄空大卦的正神日貴神時或鳥兔太陽吉時,開光的貔貅催財力量是最強的,不論工作屬於正行或偏行。但有一點要留意,作奸犯科的人,貔貅未必有催財之力,這便是靈獸的特性,而貔貅又以玉製的催財力量最強。
貔貅又名天祿、辟邪。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神獸,龍頭、馬身、麟腳,形狀似獅子,毛色灰白,會飛。貔貅兇猛威武,它在天上負責巡視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擾亂天庭。 古時候人們也常用貔貅來作為軍隊的稱呼。它有嘴無肛門,能吞萬物而從不瀉,可招財聚寶,只進不出,神通特異。現在很多華人配戴貔貅的玉製品正因如此。
漢書“西域傳”上有一段記載:“烏戈山離國有桃拔、獅子、尿牛”。孟康注曰:“桃拔,一日符拔,似鹿尾長,獨角者稱為天鹿,兩角者稱為辟邪。”辟邪便是貔貅了。
但經過朝代的轉變,貔貅的形態比較統一,如有短翼、雙角、卷尾、鬃須常與前胸或背脊連在一起,突眼,長獠牙。到現在常見到的貔貅多是獨角、長尾巴。
據說貔貅是龍王的九太子,它的主食竟然是金銀珠寶,自然渾身寶氣, 跟其它也是吉祥獸的三腳蟾蜍等比起來稱頭多了, 因此深得玉皇大帝與龍王的寵愛,不過,吃多了總會拉肚子, 所以有一天可能因為忍不住而隨地便溺,惹玉皇大帝生氣了,一巴掌打下去, 結果打到屁股, 屁眼就被封了起來,從此,金銀珠寶只能進不能出,這個典故傳開來之後, 貔貅就被視為招財進寶的祥獸了。
貔貅也有公母之分, 民間傳說公的貔貅代表財運,而母的貔貅則代表財庫,有財要有庫才能守得住,因此收藏貔貅大多都一次收藏一對, 才能夠真正的招財進寶。但如果要戴在身上, 還是一隻就好, 以免打架, 以上均屬傳說,大家參考就好 !
貔貅的習性懶懶地喜歡睡覺, 每天最好拿把他拿起來摸一摸, 玩一玩,好像要叫醒他一樣, 財運就會跟著來。
另一個貔貅的妙用是在案頭擺放貔貅飾物的話,可替你趕走壞男人, 避免不必要的騷擾喔。
據古書記載,貔貅是一種猛獸,為古代五大瑞獸之一(龍、鳳、龜、麒麟),稱為招財神獸。貔貅曾為古代兩種氏族的圖騰。傳說幫助炎黃二帝作戰有功,被賜封為 “ 天祿獸 ” 即天賜福祿之意。它專為帝王守護財寶,也是皇室象徵,稱為 “ 帝寶 ” 。又因貔貅專食猛獸邪靈,故又稱 “ 辟邪 ” 中國古代風水學者認為貔貅是轉禍為祥的吉瑞之獸。
貔貅有二十六種造型,七七四十九個化身,其口大,腹大,無肛門,只吃不拉,象徵攬八方之財,只進不出,同時可以鎮宅辟邪,專為主人聚財掌權。
古賢認為,命是註定的,但運程可以改變,故民間有“一摸貔貅運程旺盛,再摸貔貅財運滾滾,三摸貔貅平步青雲 ”的美好祝願。
龍在其形象形成過程中,曾海納百川的彙集了多種怪異的獸形象。到後來,這些怪異獸象在龍形象發展的同時糅合了龍的某一種特徵,形成了龍生九子各不相同的說法。但龍之九子為何物,究竟誰排老大誰排老二,並沒有確切的記載。民間也有各種各樣的說法,不一而同。
據說一次明孝宗朱佑樘曾經心血來潮,問以博學著稱的禮部尚書李東陽:“朕聞龍生九子,九子各是何等名目?”李東陽竟也不能回答,退朝後七拼八湊,拉出了一張清單。按李東陽的清單,龍的九子是:趴蝮、嘲風、睚眥、贔屓、淑圖、螭吻、蒲牢、狻猊、囚牛。不過在民間傳說中的龍子卻遠遠不止這幾個,狴犴、貔貅、饕餮等等都被傳說是龍的兒子。其實所謂龍生九子,並非龍恰好生九子。中國古代傳統文化中,往往以九來表示極多,而且有至高無上的地位。九是個虛數,又是個貴數,所以用來描述龍子。如果非要選出九子來的話,也應該選出其中在民間影響最大的九個。李東陽也是一時急於交差,所提之名單並不具代表性。
對於“龍生九子”,影響較大的一種說法是:
長子囚牛,喜音樂,立於琴頭。一些貴重的胡琴頭部至今仍刻有龍頭的形象,稱其為“龍頭胡琴”。
次子睚眥,樣子像長了龍角的豺狼,怒目而視,雙角向後緊貼背部。嗜殺喜鬥,刻鏤於刀環、劍柄等兵器或儀仗上起威懾之用。
三子嘲風,樣子像狗,平生好險,今殿角走獸是其遺像。這些走獸排列著單行隊,挺立在垂脊的前端,走獸的領頭是一位騎禽的“仙人”,後面依次為: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押魚、獬豸、鬥牛、和行什。它們的安放有嚴格的等級制度,只有北京故宮的太和殿才能十樣俱全,次要的殿堂則要相應減少。嘲風,不僅象徵著吉祥、美觀和威嚴,而且還具有威懾妖魔、清除災禍的含義。
四子蒲牢,形狀像龍但比龍小,喜音樂和鳴叫,刻於鍾鈕上。據說蒲牢生活在海邊,平時最怕的是鯨魚。每每遇到鯨魚襲擊時,蒲牢就大叫不止。於是,人們就將其形象置於鐘上,並將撞鐘的長木雕成鯨魚狀,以其撞鐘,求其聲大而亮。
五子狻猊(suān ní),又稱金猊、靈猊。狻猊本是獅子的別名,所以形狀像獅,喜煙好坐,倚立於香爐足上,是隨著佛教傳入中國的。由於佛祖釋迦牟尼有"無畏的獅子"之喻,人們便順理成章地將其安排成佛的座席,或者雕在香爐上讓其款款地享用香火。另外,狻猊還是文殊菩薩的座騎,在文殊菩薩的道場五臺山上還建有供奉狻猊的廟宇。因狻猊為龍的五子,所以廟名為五爺廟,在當地影響頗大。明清之際的石獅或銅獅頸下項圈中間的龍形裝飾物也是狻猊的形象,它使守衛大門的中國傳統門獅更為睜崍威武。
六子贔屓bìxì,又名霸下,樣子似龜,喜歡負重,碑下龜是也。相傳上古時它常背起三山五嶽來興風作浪。後被夏禹收服,為夏禹立下不少汗馬功勞。治水成功後,夏禹就把它的功績,讓它自己背起,故中國的石碑多由它背起的。霸下和龜十分相似,但細看卻有差異,霸下有一排牙齒,而龜類卻沒有,霸下和龜類在背甲上甲片的數目和形狀也有差異。霸下又稱石龜,是長壽和吉祥的象徵。它總是吃力地向前昂著頭,四隻腳拼命地撐著,掙扎著向前走,但總是移不開步。
七子狴犴(bì’àn),又名憲章,樣子像虎,有威力,好獄訟,人們便將其刻鑄在監獄門上,故民間有虎頭牢的說法。又相傳它主持正義,能明是非,因此它也被安在衙門大堂兩則以及官員出巡迴避的牌上端,以維護公堂的肅然之氣。
八子負屓(xì),身似龍,雅好斯文,盤繞在石碑頭頂或兩側。
末子螭(chī)吻,又名鴟尾或鴟(chī)吻,魚形的龍(也有說像剪了尾巴的蜥蜴),喜四處眺望,遂位於殿脊兩端。在佛經中,螭吻是雨神座下之物,能夠滅火。所以把它安在屋脊兩頭也有作消災滅火的功效。
可以發現這種說法中,長子囚牛和四子蒲牢都喜音樂,三子嘲風和麼子螭吻都位於屋頂,六子贔屓和八子負屓都圍著石碑,有重複之嫌。如果把他們二取一,再補進其他一些常見說法,會比較好一些:
饕餮(tāotiè),樣子似狼,性貪吃,位於青銅器上,現在稱之饕餮紋。因它又能喝水,故古代也將其刻在橋樑外側正中,防止大水將橋淹沒。據民間傳說,這種怪獸貪吃無厭,把能吃的都吃光了以後,最後竟然吃了自己的身體,到最後吃得只剩一個頭部,所以落下個“有首無身”的名聲。趴蝮,又名蚣蝮,樣子似魚非魚,善水性,體態優美,飾於石橋欄杆頂端。
椒圖,形似螺蚌,好閉口,性情溫順,有點自閉症,反感別人進其巢穴,故人們常將其形象雕在大門的鋪首上,或刻畫在門板上。
貔貅,在南方及東南亞一帶都稱其為龍的第九子,大嘴無肛,只進不出,深為賭徒所喜。澳門賭場便擺了一隻玉貔貅,寓意嘴大吃四方,只掙不賠。
“虎父無犬子”,龍那麼神通廣大,可以吞雲吐霧,興風作浪,成為中國老百姓幾千年來的偶像,它的兒子自然也非等閒之輩。龍也有女兒,但不那麼出名,《春光燦爛豬八戒》裡的女主人翁就是小龍女。龍的兒女都是千奇百怪,這和希臘神話中宙斯的兒女倒頗相像。不過歐洲人的思想畢竟比華人開放,在他們的神話裡,天神宙斯就是風流甚至濫交的典型,一會兒變成馬一會兒變成牛的去調戲良家婦女,咱國家的龍可是規規矩矩,頂多也就來個“二龍戲珠”。在華人眼裡,龍是權威與尊嚴的象徵,我們說自己是“炎黃子孫”,也說自己是“龍的傳人”。
另,貔貅在中國古代是對大熊貓的別稱。
銀行前面的兩個人們常說的石獅子,其實就是貔貅,而不是人們認為的獅子。
一般製造貔貅像的物質有三類:
一、 金屬——般以銅來製造,因為這一類金屬是比較廉宜,且磨光後的色澤接近黃金,適合用來生財。
二、 木材——一些古老大屋會利用質堅的木材雕造貔貅,然後放在橫樑上,用來擋解煞。
三、 瓷製品/玉製品/琉璃等——瓷製品不常見,大部分是用於埋在地下,一樣是辟邪化煞用的。一般玉雕品皆為隨身配戴,如此一來可護佑自己的身體。
不同的物質製造的貔貅像,都可擺放在風水的吉位上,很多地理師都認為有催財作用,而在八個不同的方位上,一般擺放銅質製造的貔貅,催財力量會很強。其實貔貅對於正財或偏財都會有利的,所以貔貅像在近年有流行起來的跡象;不過,利用貔貅來催財,總帶點宗教色彩,故在玄空大卦的正神日貴神時或鳥兔太陽吉時,開光的貔貅催財力量是最強的,不論工作屬於正行或偏行。但有一點要留意,作奸犯科的人,貔貅未必有催財之力,這便是靈獸的特性,而貔貅又以玉製的催財力量最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