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詩人盧偉宗
-
2 # 商用軍用民用
魯迅先生評孔乙己說的:“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我覺得這句話是說可憐的人必然有什麼原因使他造成今天的可憐,而這個原因就是他的可恨之處.比如大街上的乞丐為什麼會淪為乞丐?
一可能是因為懶惰造成的;
二可能是沒有勞動能力,但一個人不可能一直都沒有勞動能力吧,肯定有比他更艱難的人,但別人並沒有淪為乞丐;
三可能是老無所養,也許是有子女,但不孝,這隻能是他教子無方;如果沒有子女,那隻能說明他無遠慮,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首先這句話有些唯心,但是從中也包涵了一些思想。
我談一下我個人對此的理解吧。 例如:1.一個嗜酒如命的人,酒後開車肇事自己負傷。 一個可憐的傷者有著可恨的酗酒的惡習。 2.狼來了的故事 一個可憐的失去羊的哭泣的孩子有著無中生有,信口開河的惡習。 多餘的話不說了,每個人都能看明白。
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這句話是魯迅評價自己小說中的人物是說的. 舉個例子: 可憐指阿Q 他不但身體上有病,而且受到人們歧視,最後還被誤殺. 他很可憐. 但他也可恨,他自己並不為他自己生活貧困找自己的原因卻怨恨別人. 人有憐憫之心,也有恨惡之意."憐憫"和"狠惡"全是自己對人和事物感覺的反應,可憐與可恨不一定有必然聯絡,但有的人見到可憐的人後,開始是憐憫,後來為了平衡自己對可憐者無能為力的心態,,就想出點可憐者的可恨之處來,以平衡自己的心理. 迎合了眾人的觀點
剛走出樓門口,不知從哪裡忽然躥出一個人來,個子不高,瘦瘦的,年紀大約五十來歲,邋邋遢遢,身上還散發著一股惡臭,好像很長時間沒洗過澡了,因為此時天色漸暗,還真被他嚇了一跳。
瘦小男人似乎認識小林,一副可憐兮兮的說道:“林兄弟,陳哥這幾天手頭不充裕,到現在還沒吃飯了,你看能不能借點兒錢應應急啊。”
可是今天也怪了,小林一反常態淡淡的說道:“對不起啊,陳哥,我今天有急事,出來也沒帶錢。”
陳哥非常失望的“哦”了一聲,不過,很快他又把目光看向了我,就在他正要張嘴的時候,小林飛快的說道:“陳哥,不說了,事情挺急的,我先走了啊,改日再聊。”,話還沒說話,趕緊拽著我飛也似的走出好遠,只留下瘦小的陳哥滿臉沮喪的站在原地。
直到出了小區大門,小林這才放緩步伐,趁此機會,我終於說出了心裡的疑問:“小林,這個陳哥是誰啊?看著挺可憐的,能幫就幫一把,你怎麼和避瘟疫似的躲著他,這可不像你平時的作風啊。”
小林嘆了口氣解釋道:“唉,這個陳哥原來是我樓下的鄰居,家裡挺有錢,幾年前染上了賭癮,他媳婦兒發現以後沒少跟他吵架,我也勸過很多次,他就是不聽,最後家產都輸光了,媳婦兒一氣之下跟他離婚了,我不是沒借過他錢,可他一拿到錢,轉頭又去賭了,不僅是我,這小區裡的人幾乎都被他騙過錢,你看著他可憐,其實都是裝的。”
聽到小林的話,我恍然大悟,怪不得熱心腸的他會如此對待陳哥了,想必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吧,由此,不禁想到了“農夫與蛇”的故事,本來農夫出於憐憫之心,打算救活被凍僵了的蛇,沒想到,等蛇甦醒之後,一口將他咬死。
再聯想到最近一段時間以來,那些好心扶助老人,結果反被訛詐的事例,似乎都印證了“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句話的正確性,不得不說,這與中國自古以來提倡的“仁、義、禮、智、信”的道德準則格格不入,甚至是背道而馳。
不過,凡事不能一概而論,“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也並非適用於任何人任何事,就像有的人確實是因為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或是遭人陷害而變得處境艱難,令人心生憐憫,但是他的本性是善良的,這樣的人你能說他是“可恨之人”嗎?
所以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是有前提的,主要看這個“可憐人”是“因善而落得惡果”,還是“因惡而落得惡果”,如果是前者,顯然並不適用這句話,如果是後者,那麼就不值得大家同情他,當然,如果透過教化,令這樣的人迷途知返,不再為惡,重新做人,也是一件莫大的功德。
-
3 # 群山在我腳下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句話早應改之。可憐之人一定可恨,一無所有能不讓人恨嗎?反過來,你有是怎麼得到的?所以不用你可不可憐誰,你也不用恨,這句話到今天,應改去。人都有高低時候,高是借力了,低是無力了拽他一把,不要有兩臭錢就說這個那個可恨,說這句話的人更可恨!
-
4 # 劉生友愛
"恨不能止恨,唯愛能止"。恨是因為有關聯性,雙方走得太近或離得太遠,想抓抓不住,想放放不了的結果。恨是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的愚蠢行為!與其糾結於恨不如選擇放手離開!
回覆列表
這是一條偽真理。一般引用者的意思是,可憐的人之所以看起來可憐,必定有其可憎恨丶可怨恨的地方,以證明不可憐的人優越丶不“可恨”,而絲毫沒有先生提問中的兩個意思。讓我始終不得而知的是,那些因環境,因意外,因條件惡劣,因資金缺乏,因沒有人脈,而非常不幸的“可憐之人”,究竟有哪些“可恨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