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下崗老三

    父親為兒買房,哪有應該不應該之說。年代不同了,觀念也不同了……

    我是六零後,七零年代之前的我們,那時結婚很簡單,沒有房子、車子、彩禮之說,媒人介紹、雙方見面,感覺看對眼了,先到民政局登記,然後雙方家庭根據雙方的出生年月,合計出一個所謂的吉日,酒席一辦,吹吹打打,就算結婚了。

    有了自己的小家庭,我們瞬間長大,多了責任感,有了拼博的動力。

    現如今,年代變了,人也現實了,變得物質了,女的也金貴了。於是乎房子、車子、票子擺上了桌面,條件具備,你結婚,否則你只能單著,做好打光棍的準備。

    如今,年代架勢,房價蹭蹭漲,如今的年輕人,自己養活自己還行,買房子,那是天方夜譚。我們辛辛苦苦把兒子養到現在,我們還想抱上孫子,於是只能把半生積蓄拿出來,為兒子買房,沒辦法啊!

    國度不同,國情不一樣,生在如今的中國,我們不僅要把兒子養大、培養成才,而且必須給他買房,因為兒子娶了妻、生了子,我們才算是完成任務、才算是盡了當父母的職責!

  • 2 # 櫻木流川cp

    按理說父母把你養到18歲就可以完全不管了!買房還是自己努力吧,如果父母有那個錢可以資助一點那也得看父母的意願

  • 3 # 長樂59711722

    這要看自己父母的心願,他們如果富裕能給買就買,不能給買也別和別人攀比,非逼父母給自己添錢買房子,每個人出身的家境還是不一樣的,貧富差距還是有的,富裕的父母孩子還沒成人就早早給孩子準備了房子,貧困的父母還指望生兒育女給他們養老送終呢,哪來的錢給你買房子。

  • 4 # 情感驛站的店小二

    這個也分時間段和家庭情況吧!

    每當提到買房的事情,大部分人還是很惆悵,其實包括我也是,家庭條件不是那麼優越,每個年代都有每個年代的代名詞,當到了我們90後的時候,除了一些:青春洋溢、創業奮鬥、愛情結婚之外我們聽到的更多的是【買房】這個詞了。

    雖然隨著國家的發展越來越好,我們的生活品質也是越來越得到提高,但是面對與買房還是一筆不小的開資,當你生活在一個潛力還是比較大的城市,這個城市的未來的發展還是不錯的,你可以定居在這個城市,如果不是長期在一個城市居住,這個就是沒必要現在在這個城市裡買房。買房成了每個新婚燕爾剛需的一個產品,現在買房的人也是越來越多了,但是也是附帶了已一些房價上漲的因素,房價的不斷上漲,導致了很多人不得不更早的買房,生怕後面的價格會更高,也許就買不起。

    父親沒有義務幫兒子解決房子問題,如果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找父母負擔一部分

    我們要考慮到自己的資金狀況,自己家裡的情況,當我們自己有一部分的錢了,加上家裡父母也有一些積蓄,父母過得生活沒有艱苦,我們可以向父母借取一份錢,告訴父母自己現在想去買一套房子,這樣的情況是可以的。

    但是絕對不要再父母都是生活一般,沒有多少積蓄的情況下去找父母,讓他們滿足你的買房需求,因為這不是一筆小的開資,父母都是年齡上去的人,他們已經將我們撫養成人了,沒有更多的義務去為我們以後的生活買單,不要為了自己的生活滿足去壓榨父母的勞動。

    都是成年人了,都需要去努力一次,父母沒有必要一定需要給子女買上房子,解決掉後半生的問題。

  • 5 # 墨墨142661516

    謝邀!我覺得這個問題要實事求是,如果父母有這個實力,也願意為兒子買房,那也是無可後非的。假如父母只能勉強度日,作為兒子,是心中有數的,絕對不可能強迫父母去賣命為他買房。我也是一位農村妻子,老公家兄弟四個,身處農村,那時只有明三暗六間農家土房子,只有一個大門出入,另外還做了一房一廳新土房,也就是一間堂屋一間房,他大哥結婚分家就住了那兩間新房子,而我們結婚就住那老房子的兩間房,與父母同門出入,到老三老四先後要結婚時,父母為他倆做了六間磚瓦房,弟兄倆各兩房一廳,各自有都大門出入。那時他與大哥就分別住了四間土房子。那時是八五年,公婆還找老公要了兩百元錢呢!那時泥工每天工資只有四元五角錢一天,我不知道當時義母為啥非逼著我們給二百元房子錢,只記得好象他父母很有點不喜歡他,所以有點受欺負的味道!直到九三年我們才自己做了兩層磚瓦樓房!後來孩子們相繼大學畢業!兒子買了首付房,我沒能力為他付首付,都靠他自己打拼!我無能幫他,所以也延遲了他的婚姻。說實話,農村出來的孩子不容易,如果有這個能力還是幫一把為最好!

  • 6 # 奧起地板

    那個父母有錢都想給子女買房買車,父母沒有錢買不起怎麼買?讓他們賣血去嗎?

    我有錢我都想給子女買十套房子,要有那個條件。

  • 7 # 小雛菊姑娘

    我不同意這樣的觀點。

    我生在湖南中部一個小縣城,媽媽懷我在肚子裡的時候,我上面已經有兩個哥哥了,所以媽媽當時有想法拿掉肚子裡的我,據說當時流產的針劑都發下來了,而我的爸爸卻從醫院跑了,因為沒人簽字,我媽媽也只好回家,後來我媽媽問我爸爸為什麼我跑了,我爸爸只是直言自己的孩子拿掉真的捨不得,這樣我得以爸爸的保護順利出生。

    以前,我家裡條件不是很好,記得有一年我爸爸做生意虧了,都沒有錢給我繳納學費,那個時候我們那裡很多女孩子很早就沒有上學了,但是我爸爸從來沒有這樣的觀念,一直堅定送我上學,每次都是對我說,你要好好唸書,只要你願意唸書,爸爸砸鍋賣鐵也會送你上學,就這樣我成了我們那邊那群女孩子裡第一個上了大學的人。

    去學校後,我開始軍訓,我爸爸特別心疼我怕我再去學校又要軍訓然後食堂飯菜吃不慣,然後他去買了兩個保溫杯,每天在家給我做麻辣豬腳孜然牛肉等菜裝在保溫杯裡,自己騎腳踏車近三四十分鐘到我學校來送給我吃,我記得夏天特別熱,我的爸爸騎腳踏車全身都是汗,但是我爸爸說:我吃的開心了,他也就開心了。

    後來,我結婚了,平時難免會跟另一半有矛盾,但是我都儘量壓抑控制,不想父母看到難過,但是我爸爸每次透過影片還是可以敏銳察覺看出我的不開心,雖然我儘量掩飾沒有不開心,但是我爸爸對我說了句:我看的出來你不開心,如果哪天我跟你影片你開心了,爸爸就開心,如果你不開心,爸爸也不開心………

    從小到大,這樣的事情太多,我現在闡述的也是冰山一角,正因為我的爸爸愛我,他願意為我做一切事情,但是同樣也是因為我愛他,所以我不會捨得給他增加任何負擔讓他給我買房,我覺得作為爸爸撫養大我已經很不容易了,所以我能做的不是給他增加負擔,而是用無窮無盡的愛去回報孝順我爸爸。

  • 8 # 代家女

    肯定不應該了,本來孩子長大了,就應該自力更生,有多大能力就過多大日子,但是中國的父母很喜歡包辦孩子的人生,時間長了,所有的孩子就覺得這是理所應當,父母就應該給我買房買車娶媳婦,父母就應該給我帶孩子養孩子,其實是中國父母的錯,如果父母不這樣事事包辦,中國的孩子們會更獨立,更有主見,希望你們能多提倡一下,讓中國的父母放手,讓中國的下一代自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可以種什麼雜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