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午夜陽光285841571
-
2 # 炳炳MM
我也是個暴脾氣,根本控制不了的,到那個點了不來點脾氣自己都覺得憋屈難受!有的事情換個角度換個思維方式,就發不起來脾氣了,我大多數就是這樣調節的!
-
3 # Y楓子影視Y
脾氣誰都有,但生活不是誰都如意,想想自己肩膀上的擔子,再想想脾氣過後的結果,一切都是那麼的幼稚,越是有能力的人,脾氣就越小,同感的頂上
-
4 # 靜心音影片VOLG
暴脾氣的人看事情全憑自己的心情和自己內心的標準,所以常常會把人際關係搞的一團糟;中醫講怒傷肝,現代醫學研究表明,人在發怒時呼吸急促,會增加腦血管病患病機率,所以要學會控制自己的脾氣,筆者原來也是一位脾氣較大之人,根據自己經驗可以總結如下:一、學會換位思考,想想責怪別人的時候自己是否能做到?告誡自己不做寬以待己,嚴於律人的人。二、讓子彈飛一會兒,遇見問題別急於發表意見,如果感覺自己難以控制,可以深呼吸、轉移注意力,甚至離開一會。三、給自己心理暗示:不發脾氣,讓自己微笑,這樣你就會發現自己的臉部肌肉放鬆了,嘴角翹起來了。四、放慢語速,暴脾氣的人說話一般語速較快,有的話就會不過大腦,語無倫次,導致越來越激動,嘗試讓自己放慢語速,心情就會慢慢平靜下來。五、學會放鬆,閒暇時多聽一些舒緩的音樂,像《天空之城之雲海》,《思鄉曲》等。
其實再大的事經過一段時間就會不慢慢淡化,事情既然已經發生,發再大的脾氣也於事無補,因為一件事兒發脾氣,傷害的是自己的身體和人際關係,奉勸那些暴脾氣的人,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讓自己成熟起來。
-
5 # 王者仲夏夜
暴脾氣,從何而來?
有人說是從身體,因為肝火太盛了,所以容易發脾氣。
有人說是因為心裡。在教育和成長過程中受到同樣的待遇,所以轉變成現在的脾氣。
爆脾氣很不好,真的是傷人傷己。
那麼我們平時應該怎麼控制呢?
首先我們要了解自己的“引爆點”在哪裡。氣,易疏不易堵。易洩不易悶。
-
6 # 展示未來科技
我以前也是有暴脾氣的,特別是青春期那會,容易衝動,易怒,不耐煩,常常頂撞父母,罵必還口,打必還手,因為這個脾氣得罪了很多人,做錯了很多事,現在想起來都很後悔。第一次轉變的開始是因為一份工作,一份銷售保健品的工作,2009年的時候,因為脾氣原因,很難找到合適的工作,父母託親戚朋友問到了一份工作,是一位堂哥在做店長的保健品專賣店,現在回想,當時的父母也是煞費苦心了,盯促我要收斂脾氣,好好工作。那是一家一對一的保健品專賣店,需要很強的服務意識,以服務為主,售賣產品為副,可想而知,以我當時的脾氣去到這種地方工作,會爆出什麼樣的火花。我的脾氣幾乎是一點一點的在這份工作裡改變的,因為要保證服務,爆脾氣要不得,最厲害的一次,我和顧客起口角,給我堂哥當場就狠批,罵得狗血淋頭,還逼著我向顧客道歉,當時那心裡呀,火山在壓抑著。事後我堂哥把我拉到一夜宵檔裡,上了兩打啤酒,什麼都沒說先幹了一瓶,然後才對我說,“弟呀,別怪我罵你那麼狠,我們是做服務的,不能和顧客吵架的,顧客就是上帝,你是出來賺錢的,你和顧客吵架,你能得到什麼?如果給投訴了,公司還得扣你工資,你這是何必呢?你有沒想過你的父母,有沒有想過來這裡是做什麼的?你來這裡是賺錢的,你得罪顧客和公司的話,你還怎麼賺錢?你還想去流浪嗎?你就不想賺多點錢回去?有錢才有面子”。。。。。。那晚聊了很多很久,堂哥教了我很多,要我剋制自己的脾氣,多看點書,多觀察別人是怎麼做的,慢慢的去嘗試改變自己。當時我覺我給洗腦了。。。不過我得感謝他,一番話讓我有了開始的改變,慢慢的我就和以前不同了。
第二次轉變來源於日常工作中與客戶的相處,因為我當時的目標客戶基本是年齡比較大的,有些都可以做我的爺爺奶奶級別的,從與他們的交談交往中,他們的生活經歷,待人待事,處事為人,也在慢慢的影響著我,說實話,我第一次叫爸爸就是2010年,回去過年的時候,以前都是跟我媽叫我爸的名字的,想起第一次叫爸爸的時候,我感覺爸爸的眼睛瞬間就紅了,脾氣是可以改變的,多去和別人交談交往,都是可以互相影響的,多看點書,很多知識,為人處世,做人道理都是可以從書中去得到,你可以嘗試讓自己先慢下來,再給自己點時間去做一件事,耐心的做,這樣一定可以慢慢的調整的。
-
7 # 不醉162572084
人的脾氣是由性格造成的,性格的鑄就有太多因素。老人常說人要是改了脾氣就完了,說的就是人要是改了脾氣,就等於改變了自身的性格。
生活中,確實有一部分人脾氣暴躁,難以剋制自己。我的建議是兩種,第一,找到發洩脾氣的方式,例如跑步,打拳,任何不妨礙他人的事兒,都可以作為發洩方式,脾氣上來的時候,就跟自己較勁,跑5公里,貴在堅持,久而久之就會發現自己原來能剋制自己,每個人都會有情緒,發洩完了。也就沒事了。
第二,就是多接觸比自己氣場大的人,例如,比自己有權的,比自己有錢的,比自己能力大的人,跟他們接觸,你就會發現原來自己是個沒脾氣的人,久而久之,就會變得努力上進,不再會隨便發脾氣。
-
8 # 李建學心理諮詢
很多人在和伴侶、孩子的相處中,一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暴脾氣便如疾風驟雨而來。當下,情緒得到了釋放,內心舒坦了很多。然而,這種暴脾氣就像一把亂揮的錘子,容易傷害到親密關係。廣州心理諮詢解讀:如何克服自己的暴脾氣?
安雅和老公結婚3年。談戀愛時,兩人相處得還不錯,很少起衝突。婚後,安雅的暴脾氣就顯露出來了。有時候,她會因為老公一句話不順心、或老公沒有滿足她的要求而大發脾氣,激動的時候還會摔東西。老公被她弄得非常無奈,有時候他也會很害怕,說受不了她。
正因為如此,安雅一直不敢要孩子,擔心無法改掉壞脾氣,以後對孩子也會這樣。她自己也很痛苦,每次對老公發完脾氣後都非常後悔,甚至非常自責。其實,她很愛老公,根本不想傷害他,也很希望自己能夠改掉壞脾氣。然而,當脾氣上來時她真的無法預計和控制。
安雅知道,自己的壞脾氣帶給老公很大的痛苦,現在老公說他越來越受不了了。她很痛苦、無助,不知道怎樣才能改掉自己的壞脾氣。
廣州心理諮詢解析:
暴脾氣是脫離了正常的表達方式,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暴力。一個人要想確保自己的身心健康和人際關係的正常發展,學會控制自己,克服暴脾氣非常重要。那麼,該如何克服呢?
一、認識到暴脾氣的危害
我們在社會生活中,總要同其他人進行接觸和交往,希望得到別人的好感、友情、讚賞、合作,否則,就會感到孤獨、寂寞、沒有生氣,寸步難行。
人的行為是受意識調節和控制的,認識了暴脾氣的危害,便可以從內心產生改掉暴脾氣的渴望。
二、暴脾氣的人“火”從何來?
脾氣暴躁的人,心中似乎常有怒氣。那麼,他們的“火”從何而來?暴脾氣的根源是什麼?
1.延遲滿足的能力不足
暴脾氣通常是缺乏恰到好處的挫折,延遲滿足的能力不夠造成的。當一個人在小時候遭遇挫折時,父母的教養方式要麼是過度保護、要麼是過度忽略時,孩子就沒辦法發展出應對挫折的能力,容易造成延遲滿足能力的不足。遇到挫折時,就難以用正常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情緒。
2.保護自己遠離焦慮的條件反射
一個微小的刺激迅速引爆怒火,心理學家雅克·羅格認為這是一種保護自己遠離焦慮的集體反應。身邊的人一個微不足道的動作就會讓我們瞬間暴怒,我們的大腦進入警報模式,沒法分析事件的意義,頭腦一片空白,於是每次都會重複同樣的危機。
3. 驅趕無力感和恐懼感
一個人容易暴怒的習慣,還跟內心的無力感和恐懼感有關。伴侶之間更容易引發這種危機,因為雙方都想要保持積極的自我形象。而女方往往有挫敗感,因為她們理所當然地被認為要對日常瑣事負責。想想看,在夫妻吵架的時候,女方是不是總會想方設法,即使胡攪蠻纏也要佔據上風?掌握控制權和主動權讓我們感覺踏實,有滿足感。
當我們想要控制別人的時候,是因為我們感覺到自己沒被當成一個人那樣的尊重。一個人一旦產生這樣的感覺,就會把對方當物體控制,而當別人反擊時,脾氣反而會越來越暴躁,於是陷入惡性迴圈中。
而實際上,當你發脾氣的時候,你只是在重複自己當年曾經被對待的模式,用發脾氣的方式擊退內心的弱勢感和恐懼感。
4.習慣以傷害性的方式表達分歧
脾氣很差的人,童年經歷可能有一個特徵:身邊有個愛發脾氣的人。因為兒童的性情是向成人習得的,暴脾氣家長動不動向他人、配偶或孩子發火,這種示範行為無意中教會孩子用破壞性方式表達不同觀點。
同時壞脾氣的人讓家庭生活經常充滿火藥味,讓孩子的心理總是充滿負面情緒,積澱越來越多的負能量,成年後,習慣以傷害性的方式表達分歧,尤其容易衝著配偶和孩子嚷嚷,甚至動手,因為這兩者離自己最近,對自己威脅最小。
三、負起責任,有意識地調整情緒
其實,暴脾氣這個行為是顯而易見的,關鍵是你願不願意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如果你願意,就會主動做一些事情去調節,如出去走走,做幾次深呼吸,喝杯茶等。當你主動去調整的時候,你的暴脾氣已經被減緩了。
1.建立察覺
從現場脫離開,找一個獨立的空間,問自己:為什麼生氣?是什麼引發我們生氣?最害怕的是什麼?讓自己感覺最難受的是什麼?這種方式能得到自己最想要的東西嗎?透過反省,幫助自己建立在情緒中的覺察能力。
2.均勻呼吸
每天3-4次,花5分鐘做均勻的深呼吸,這種能重新評判自己,重新獲得積極的情緒,找回內在的和諧。人越不容易受傷,就越能遠離這種風暴行為。
3.自我約束
冒火的時候,呼吸,數到10,然後重複。這能讓人避免危機的自動發生,分清理想和現實。然後在腦中形象化你想要做的所有事,選擇你應該做的事情。
4.冷靜地重現原景
爆發之後,置身在一個積極的環境中,讓自己回到事發當時。在舒服的環境中重新經歷痛苦,一旦大腦釋放放鬆的荷爾蒙,時間就會在記憶中被貼上中性的標籤。
5.心平氣和地交流
向他人解釋,告訴他們你有時會情緒上頭,你並不是故意要讓他們難看。建議寫下讓你感到受傷的原因,列出你的事實論據,然後用一種更容易被人接受的方式和他人交流。
回覆列表
每次發脾氣後,記得趕緊道歉。久而久之,語氣就會慢慢緩和了。記住:一個人的性格是很難改變的。但是注重一個人的語言表達方式,是可以改變他人對自己看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