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上善若水03355
-
2 # 愛車的居子心
首先,我認為不值得!其次,我們來分析一下為什麼不值得?
一、電動汽車是全球化趨勢,但也僅僅是趨勢,會不會持續下去,誰也不知道。全球各大100年品牌的傳統車企都沒有大力研發電動汽車,這就可見一斑。在資源極度匱乏的日本,世界品牌車企也好幾家,但是大力研發電動車了嗎?
二、環保、汙染小?心哥我不這麼認為,因為全球電力現在貢獻最大的還是熱電,發電過程中產生的汙染就不言而喻了!至於風電、太陽能電、水力發電等佔的還是少數。其中風電和太陽能電因為電力運輸問題,無法大力發展使用(只能就近消耗)。
三、電池現在大都還是傳統材料,鎳、鋰等,未來電池處理的汙染更是不可估量!
四、電動車二手交易保值率問題、充電樁全國普及問題等。
五、續航里程,尤其是冬季和夏季使用空調時,在XX之家的專業測試中,冬季7款純電動高速續航里程超過200公里的也就兩款,中大型SUV蔚來P8也就150公里左右。真的像廠家宣稱那樣嗎?
六、也是心哥認為最重要的一點:價效比!
1.您買電動車(弱混-不插電、強混-插電都先算在其中)目的是什麼呢?環保?節能?省錢?我想很多人的最終目的都會落在未來的省錢上面。
2.國內一般弱混或者強混都比燃油車貴出4-8萬來,我們來拿國內代表車型比亞迪-唐來舉例。新能源創悅型售價239900,普通尊貴型售價149900,兩臺車都是7座,配置最為接近,假設終端都沒有優惠,四驅在普通車型上一般差價1萬,我們今天算15000元,差異配置純電假設高,再算5000差異。兩車差價9萬元,減去差價配置的2萬,還有7萬的差值。
3.油耗:唐2.0T新能源油耗1.8L/100km,純油9L。假設加92號油即可,且油價維持在7.5元/L不變,那麼新能源每100公里比純油省7.2L、54元(7.2L*7.5元),隨著城市版圖的增加,我們假設一年用車為25000km,那麼油上的差價為13500元(54元*25000/100km),新能源加上電池損耗和充電(插電),0.05元/km,百公里5元,一年燒電1250元。相當於油、電車一年差價13500-1250=12250元。那麼,您買插電強混的車相當於在購買時預支了5.7年的油費!您的車能開夠6年嗎?!
以上是我個人想法,您可以合計一下是否划算,之前也算過其他車型,預支油費高的在8年左右。您真的覺得划算嗎?(部分豪華品牌插電和純油價格相當的另說)
-
3 # 聖知
很榮幸為你解答這個問題。
誰讓我我認為我們在買特首,不要是根據自己的需求和自己情況去選擇一個適合你的車子新的元汽車是有貨的一個發展的方向。
我認為其一是電動汽車是全球化趨勢,但也僅僅是趨勢,會不會持續下去,誰也不知道。
在全球各大100年品牌的傳統車企都沒有大力研發電動汽車,這就可見一斑,在資源極度匱乏的日本,世界品牌車企也好幾家,但是大力研發電動車了嗎?
再者我認為是環保、汙染小,因為全球電力現在貢獻最大的還是熱電,發電過程中產生的汙染就不言而喻了。
現在風電,太陽能電,水力發電等佔的還是少數,其中風電和太陽能電因為電力運輸問題,無法大力發展使用。
-
4 # EV愛好者
題主,你好!2019年插電混動車還是否值得購買這個話題太大了,即使普通消費者買車也要考慮各種因素,其中最明顯的一個因素就是,假如你身處上海、廣州、深圳這樣的限購限牌城市,並且你還沒有一輛屬於自己的汽車的時候,插電混動依然是一個首先考慮的車型,當然也就有很有必要購買的需要了,因此這個問題還是要結合幾大因素綜合考慮,下面主要從市場現狀、國家補貼政策、新產品供給等三大因素來簡單分析一下這個問題,供題主參考:
首先是目前插電混動車的市場現狀,從車輛型別來看,轎車和SUV所佔的比例基本相當,大約都在50%左右,從車型級別來看基本是緊湊型車及以上的中型車型為主,如果在分合資和自主品牌的話,基本上80%還是以自主品牌為主,從主銷車型來看,緊湊型轎車主要是比亞迪秦和榮威ei6這兩款車型,而中型轎車則是吉利博瑞GE為主,還有少量的合資中型轎車,緊湊型SUV則主要是比亞迪宋和榮威eRX5以及傳祺GS4的插電混動車型,中型SUV則主要是比亞迪唐和魏派P8這兩款車型,上汽大眾的TiguanL插電混動版的銷量表現非常一般,從目前的市場表現可以看出在插電混動車市場基本就只有兩到三家自主品牌才能獲得較大的銷量,除此以外包括合資品牌在類的絕大部分車型都沒有很好的銷量,因此目前的市場還是一個寡頭競爭的市場,尤其是這些車型的銷量還高度集中在限購限牌城市,廣大二三線城市的潛力還沒有開啟,因此作為一個普通消費者,如果你是身處限購限牌城市的話那麼就沒有值不值得購買的問題了,但如果你在二三線城市的話那麼還是可以再等等一等,或者直接選擇價格更高一點、品牌效應更好的一點的合資燃油車型。
其次是國家政策,國家對插電混動乘用車的政策取向決定了這個型別的市場前景,一方面未來如果國家把插電混動車歸為普通燃油車的話,那麼這對插電混動車的打擊將是巨大的,這意味著即使在限購限牌城市也要透過競價或者搖號的方式才能買到插電混動車,作為一個普通消費者這樣的代價肯定是負擔不起的,大多數人要麼搖中號了也會去選擇燃油車,要麼堅持不住了就選擇純電動車了,因此未來如果真的有這樣的政策的話,那麼選擇買插電混動車還是相當划算的,尤其是在限購限牌城市;另一方面國家對插電混動車的補貼金額也在減少,2018年的時候單車補貼還能夠拿到2.2萬元,2019年的話可能要退坡50%左右,實際補貼價格只有1萬元了,因此趁現在2019年補貼還沒有正式下發,限購限牌的普通消費者還是完全可以儘早購車了,而在二三線城市買插電混動車的人基本是不會在乎這1萬元的差價的,可以再等一等今年即將上市的新車型。
最後是新產品供給,2019年也會有幾十款的全新插電混動車上市,其中就有很多人都挺期待的COROLLA和LEVIN的插電混動版,這兩款車型預計4月份的上海車展就要上市了,豐田在混動車上的技術積累要比國內比亞迪強很多,產品力上也更有優勢,因此這兩款車上市後肯定會對現有的產品產生很大的競爭,當然對消費者來說可選的產品更多了,也更容易買到自己喜歡的產品,這肯定是最好的選擇,因此從新產品來看,2019年的插電混動車還是很讓人期待的。
綜合以上分析,我觀點是如果你在限購限牌城市那麼建議你儘早做好打算,看到有滿意的產品就儘早入手吧,當然等一等COROLLA和LEVIN這些全新產品也未嘗不可,但是如果你只是在二三線城市並不著急選車的話,建議你還是在等一等看看,畢竟二三線城市的銷量還沒有起來,更別說後期的維修和保養了,試想一下如果你買的插電混動車出現問題了,當地的4S不能修,要修的話還要去省城或者其他中心城市,這不是顯得很麻煩了嗎?因此建議二三線那些蠢蠢欲動的消費者還是再等一等吧,畢竟那也是要花錢的呀。
-
5 # 轟唐者
作為一個插電混動車的車主跟你分享一下我的觀點。
首先我們得明確一點,那就是電動車和其他系能源車的發展是國家戰略。在國家政策的扶持和刺激下,電動車有了不小的發展。可以說電動車發展進入了快車道。那麼對於消費者來說,電動車的更新換代速度會非常快,一年一個樣,甚至更快。這也意味著你今年買的車,可能明年就落後了,比如續航,比如一些智慧化網聯化的配置等等。這個世界上所有的電動車都會有這問題,這是快速發展帶來的結果。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保值率會比較低。所以買電動車之前,這點必須清楚,不管你買什麼品牌的電動車。
值不值得買,因人而異。沒有值不值得,只有適不適合。總是算計值不值得,我可以給你舉1萬個理由讓你覺得值得不買,也可以有1萬個理由讓你覺得不值得買。比如,從經濟型來說還是不要買,費那錢幹什麼,走路比較好,不花錢還鍛鍊身體。也可以說,從舒適性來說值得買,送牌,靜音,駕駛體驗很好,可以遮風擋雨……所以你的著眼點不一樣,結論也不一樣。
再比如,在限牌城市,如果我拍牌拍了好多年都拍不中,上班市內代步是剛需,你跟我說值不值得買?這顯然不合適。再比如,我已經有輛燃油車了,想買個電動車市內通勤代步,那就值得買一輛電動車代步。
所以,值不值得買電動車,得看你具體的需求和用車環境。經濟賬是一方面,還得考慮每個人不一樣的用車環境才行。
如果你不在限牌城市,用車也不是剛需,也不是第二輛車,更是沒充電條件,那你買電動車幹什麼?
買電動車,你至少得有充電條件才行(自己的充電樁,或者用他人充電樁,或者公共充電樁,或者自己把充電樁安在車能停到的地方或者方便飛線,甚至有自己的院子停車充電)。要不然,整天為充電發愁,多難過。插電混動還可以考慮,實在不行當油車開,就是體驗差點。我買了插混,因為喜歡,不想有里程憂慮。拍了藍牌,掛在另一輛車上。
當然你是電動車愛好者,發燒友或者土豪,那你隨便買,有錢難買自己喜歡。
-
6 # 電車插座
如果問起許多消費者為什麼要購買新能源車,相信理由不外乎是有補貼、可以辦新能源拍照、充電更便宜,那如果新能源車沒有了這一優勢,它還值得購買麼?
插座君認為,購買插電混動車型還是有不少的好處的,首先,插電混動車不需要擔心續航里程。即使在沒電的情況下還可以用燃油機驅動,這也就免除了許多車主的里程焦慮,這點相比純電動車來說有著無可比擬的好處。
第二,相對燃油車來說,插電混動車確實是更省錢了,按目前的電價計算,每輛電動車每公里的消耗大概在0.8-1.5毛錢之間,與不太穩定卻相對較高的油價相比確實是有較大的優勢。尤其是在市內使用時,一般通勤的話充一次電可以用好幾天,絕對是足夠的,使用成本幾乎可以省略不計。
第三,插電混動車一般擁有更大的扭矩,在動力方面與燃油車相比具有舒適的駕駛體驗,如果你是一位對駕駛感受有需求的司機朋友,選購插電混動車既可以使你避免里程焦慮,還能夠享受電動車的強烈推背感與駕駛感。
總的來說,插電混動車還是具備著不少好處的,在實際的銷售中,插電混動車也一直有著不錯的銷量。在沒有了新能源車牌,未來不存在補貼的情況下,插電混動車也依然值得購買。當然,還是要結合自己的需求以及實際的經濟水平。
-
7 # 汽車觀察家
隨著新能源政策的不斷修改,對於插電混動車是否還值得購買成為很多人的猜測的焦點,的確國家相關規定指出2019年1月1日起,在整車投資專案領域將插電混動車輛劃為燃油車,而增程式混動劃為新能源汽車一類。由此很多人認為插電混動車將會取消綠牌,那麼2019年的插電混動車值得購買嗎?
首先要確認的一點是目前還沒有相關政策有明確的說明今年購買插電混動車會取消綠牌,也就是說現在所謂取消綠牌的訊息基本上都是謠言,因此從政策角度來說2019年插電混動車還是值得購買的。
其次,從新能源車方面來看,不買插電混動車只有兩個選擇,一個是增程式新能源車,不過目前沒有相關的政策出臺,不知道能不能拿到綠牌。另外就是已經可以拿到綠牌的純電動車,不過純電動車的問題大家也都知道了,冬季續航不夠,夏季開空調估計也夠嗆,從實用性的角度來說並不理想,因此大家購買的熱點還是在於插電混動車型。
最後,即使沒有綠牌,按照現在插電混動的技術來看也比較成熟了,不管是中國產品牌還是合資品牌都有不錯的車型供大家選擇,而且效能也都不錯,價格也比較實惠,也是可以考慮的,因此不管從哪個角度來說2019年插電混動車型都是值得購買的。
-
8 # 手機使用者3186722190
我問一下,你們有車嗎?插混車。值不值是各人的事,青菜白菜各有所愛。本人60後,合資換中國產插混一年多,也是我人生的第五輛車,目前一切安好。2噸多的車,不充電6.3升以下的油耗(6000餘公里平均,極少高速,自駕遊)。這種車上高速以及遇緊急情況,需要快閃時,你就知道它的好了。省不省錢就看各人了。買之前,我認為它是個新事物,想玩一下。現在感覺,我以後可能再不會進油車圈了。值不值,各人的事。沒車的最好閉嘴,別淫意的亂評論。
-
9 # 有一手47
本人秦DM車主如果你有固定停車位 每天的活動範圍是5.60公里 插電還是不錯的 一 申請電網公司的補貼電價才3毛錢 百公里費用幾塊錢 一個月一箱油 二 純電行駛太舒服 沒噪音 加速線性 三 插電混動不知道限號限行是幹嘛的 尤其適合限號地區 四 電芯終身質保 八年內完全免費 後花工時費 不用擔心電池的高費用 插電混動汽車誰開誰知道
-
10 # 白衣劍俠陳總舵主
煮一頓飯再說。
推薦有想法的年輕人購買,那種不會變通的朋友就不要買了,買了你會說續航虛假,油耗高,輪胎不行,越野不行,總之各種不行,你鬧心,你發帖子廣大車友也鬧心。
回覆列表
新能源汽車的普及,象徵著我們的不斷的改革和創新。
優勢一:低速行駛時系統優先選擇純電動模式或者去混動模式,也可以選擇電量模式,儘量延長電能使用時間,高速時才使用油。此外在減速剎車時還可以能量回收,所以比普通燃油車型更省油,但是沒有那麼誇張,但是可以享受國家新能源補貼,而且還能免稅,比較划算。
優勢二:駕駛起來有電的加持,感覺不同,綜合功率十分暴躁,所以在加速上很有優勢,起步扭矩大,有很不錯的駕駛體驗。
缺點:如果沒有電了,實際油耗要比普通燃油車高許多,這樣就失去意義了,所以說如果家裡有條件安裝充電樁,其實還是很不錯的。
還有就是雖然並不能象純電動那樣零排放,但是能夠透過自己的購車和使用,為節省寶貴的石油資源出一份力,何樂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