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未來之域
-
2 # leo老師講英語
萬聖節是從古老的凱爾特假日薩姆海因演變而來的。幾個世紀以來,萬聖節從異教儀式過渡到一天的聚會,服裝,傑克燈籠和兒童或成人搗蛋的日子。
這個節日是西方的日子,是需要有相應的文化氛圍和傳統的。讓孩子體驗和感知這樣的節日,我個人覺得是好的;會讓孩子打破現有的思維,解放天性。
但是,如果是讓孩子在商店來鬧,那這樣的方法我覺得不太合適。畢竟在中國,商店是屬於公眾的地方,而商品則屬於私人的物品。若未經商家同意,你讓孩子在商店鬧或拿東西,實際上是在教唆孩子犯法,影響社會治安及偷盜他人物品。雖然這個事情本身影響並不大,如果是孩子自發的偶然行為,很多大人都會對孩子的行為採取包容的態度。但是有了家長,大家想想是不是性質就變了呢?
試想一下,如果不是在商店,而是在手機店或首飾店。要的不是糖果,而是其他的東西。來的不是普通家長,而是一起有預謀的教唆。正好借用這樣的方法實行搶劫,或其他恐怖行動的。那這樣的傷害是不是會影響很大呢?
常言道:勿以惡小而為之。
作為家長,在你教育孩子做任何事情前,請多想想自己的舉動是否合理合法。
-
3 # 木橋故事
昨晚我們也帶著孩子們出門要糖了,但這是在美國啊!
問題中說的,家長指揮孩子?我覺得有些不妥。因為就算是在美國,我們也不是隨隨便便就找到一個商家和人家賴著不走的,也是有組織有規矩的。
先說到家裡要糖。不是穿個costume就可以找上門要糖的,在我們居住的小鎮,要看人家門廊的燈有沒有開啟。如果是開著燈的人家,說明他們準備了糖果,願意和孩子們過這個節,那麼就可以去敲門要糖。沒開門廊燈的,就不能去打擾了,很失禮,沒人這樣幹。
再說商家因為涉及到安全等問題,在很多地方,到別人家裡去要糖的情況已經不太多了。打個比方,我們的小鎮上,森林覆蓋率百分之九十多,大部分都是森林。林間小路沒有燈,晚上一片漆黑,從一家走到另一家可能得十來分鐘。這種環境下,哪兒有家長敢讓孩子大晚上的出來要糖啊。
所以,鎮上會專門設一個場地,我們這裡叫truck or treat,孩子們穿好costume之後,到指定地點,在大卡車之間要糖。活動還提供免費的晚餐,有各種遊戲,到處都裝飾得喜氣洋洋,非常有過萬聖節的氣氛。
另外,還有大型的商城也會搞活動,我們昨天晚上也去了一個大商城。人很多,大人孩子都穿著costume,但是要糖是小孩子的專利。注意,同樣不是每個商家都參加活動的。如果商家的門上貼著“we are out of candies,”那就是不希望被打擾,也就不會有人進去要糖。
萬聖節是個快樂的節日,基本上一進十月份,美國的小學就開始準備過節了。課堂上講萬聖節的由來,超市裡賣南瓜,農場採南瓜,家裡刻南瓜燈,做各種裝飾等等。這是一個體系,不是隻在當晚跑出去要糖那麼簡單的。
所以,我們沒有這個文化傳統,一群人起鬨去賴著商家,我覺得挺不合適的。
-
4 # 這樣
我從來不准我小孩參與這些洋節,中國傳統節日都快丟完了,還有的家長厚著臉說是為了鍛鍊孩子,請問一下,有幾個在傳統節日裡鍛鍊過孩子的,端午包過粽子?中秋賞過月?重陽登過高?過年包過餃子?元宵做過湯圓?哪怕中元你帶孩子燒幾張都強這萬倍。不要把佔便宜的事說的那麼清新脫俗,孩子不懂事你大人也不懂?圍商鋪,敲別人家的門,噁心不?家長自己三觀不正,打著孩子想玩的口號,只怕是更多的人自己想玩而已。你過年來敲我門拜年,我紅包加糖果,開啟門歡迎。
-
5 # C葉凡
回某些答友:
一,我問的是評家長,不要不看題就評裝道德婊
二,這活動這些家長沒跟任何商家溝通,到這天自動出現,不管店家如何
三,來了幾批小孩,第一批最吵,家長在門外指揮,第二批素質最差因為沒糖果問能用水代替那小女孩直接罵店家是垃圾,後面幾批素質較好有家長陪同,有禮貌,家長也會買些東西
回覆列表
三個字:不懂事。
萬聖節本身是屬於西方節日。它的存在本身服務於西方國家。因此它的一些習俗也是在西方國家得以存在。
雖然最近幾年,一些國外節日在中國和熱門,尤其是得到了各大商家熱愛,但是畢竟是外來引進節日。國民接受程度並不像西方人民那麼高。因此,這個行為在國內是不會得到像西方那樣的高度認可的,做任何事之前都應該考慮一下實際情況。在什麼場合,該做什麼事情。就像在一個佛家國家用基督教去要求別人一樣。
在做這件事之前,如果是熟人溝通好了就行,如果是不熟的,這樣做只會增加不必要的麻煩。
作為一個成年人,這些家長太不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