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巖寺,始建於東晉,距今己有1600多年的歷史。位於山東濟南市西南泰山北麓長清縣萬德鎮靈巖峪方山之陽。自晉代開始即有佛事活動,傳說僧朗曾在此建寺。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446)滅法,佛事遂廢,至孝明帝正光年間(520~525)再興。正光元年(520)法定禪師來此遊方山,愛其泉石,重建寺院,逐漸興旺。此後,唐、宋、元、明各代為寺院盛期。最盛時有僧侶500餘人,殿宇50餘座,形成規模宏大的古建築群,直至清乾隆十四年(1749),仍有殿宇36座,亭閣18座,無一不顯現出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高超的雕刻技藝。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寺歷史悠久,佛教底蘊豐厚,自唐代起就與浙江國清寺、南京棲霞寺、湖北玉泉寺並稱“海內四大名剎”,併名列其首。靈巖寺,現為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泰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全國首批4A級旅遊區。 駐足靈巖勝景,你會看到,這裡群山環抱、巖幽壁峭;柏檀疊秀、泉甘茶香;古蹟薈萃、佛音裊繞。這裡不僅有高聳入雲的闢支塔,傳說奇特的鐵袈裟;亦有隋唐時期的般舟殿,宋代的彩色泥塑羅漢像;更有“鏡池春曉”、“方山積翠”、“明孔晴雪”等自然奇觀。故明代文學家王世貞有“靈巖是泰山背最幽絕處,遊泰山不至靈巖不成遊也”之說。。 靈巖寺,位於泰山西北麓靈巖山腳下。靈巖山是泰山十二支脈之一,主峰海拔668米。靈巖山原名方山,因山頂平坦,四壁如削而得名,又因山形似玉璽,亦稱玉符山。山之陽,是滿月蔥蘢 山東靈巖寺地方特色 的靈巖峪,曲折起伏的山巒向東西兩側延伸,靈巖寺就坐落在這翠谷之中[1] 。 靈巖寺周圍的山嶺,主要由兩大部分構成,下層叫結晶基底,是距今24一26億年的太古代晚期侵入形成的中粗粒片麻狀二長花崗岩;上部稱沉積蓋層,為距今6億年的古生代寒武紀沉積形成的灰巖和頁岩,不整合覆於結晶基底之上,成為山嶺的主體。 靈巖山一帶的地質構造,除了斷裂構造,還發育有重力滑動構造及其形成的各種褶皺構造,新構造運動也十分普遍而強烈,呈間歇性上升的趨勢。地層巖性、地質構造條件及各種地質作用,構成了靈巖山脈秀、奇、幽、奧四大特點。 靈巖寺,自然景色壯美,這裡石秀、巖峭、洞幽、泉甘、樹奇。有方山、獅山、香山、朗公山、明孔山、珠山、靈山、象山、雞鳴山、黃峴山;有巢鶴巖、朗公巖、拂日巖、仙人巖、雨花巖、快活巖;有麻衣洞、白雲洞、觀音洞、黑雲洞、涵雲洞、朝元洞、老虎洞;有甘露泉、卓錫泉、白鶴泉、袈裟泉、石龜泉、上方泉、華嚴泉、朗公泉、神寶泉、觀彩泉、黃龍泉、臥象泉、擅抱泉;有漢柏、唐槐、宋銀杏、摩頂松、鴛鴦檀、龍鳳檀等古樹名木。 靈巖寺,四季分明,氣候宜人,動植物豐富。據統計:鳥類共80種,隸屬14個目,37科;獸類共5個目,9個科,15種;爬行類共4個目,5個科,9種;兩棲類1個目,2個科,4種;昆蟲共8個目,62個科,194種。共有管維束植物506種,隸屬95科313屬。其中野生植物317種,栽培植物189種,。靈巖主景區共有林地面積一萬餘畝,分為針葉林、竹林、經濟林三大類。針葉林,主要以側柏構成的森林群;竹林,主要為淡竹;經濟林,包括蘋果、山楂、杏、核桃、柿子、棗、銀杏、香椿等樹種。靈巖景區中藥材資源豐富,共有42科,98種,常見的有枸杞、何首烏等。你若春天到這裡來,還可品嚐到眾多的山間野菜。據調查,可食用野菜有15科,35種,常見的有藜、蓬子菜、馬齒莧、薺菜、藿香、薄荷、茵陳蒿、山菊花等。
靈巖寺,始建於東晉,距今己有1600多年的歷史。位於山東濟南市西南泰山北麓長清縣萬德鎮靈巖峪方山之陽。自晉代開始即有佛事活動,傳說僧朗曾在此建寺。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446)滅法,佛事遂廢,至孝明帝正光年間(520~525)再興。正光元年(520)法定禪師來此遊方山,愛其泉石,重建寺院,逐漸興旺。此後,唐、宋、元、明各代為寺院盛期。最盛時有僧侶500餘人,殿宇50餘座,形成規模宏大的古建築群,直至清乾隆十四年(1749),仍有殿宇36座,亭閣18座,無一不顯現出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高超的雕刻技藝。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寺歷史悠久,佛教底蘊豐厚,自唐代起就與浙江國清寺、南京棲霞寺、湖北玉泉寺並稱“海內四大名剎”,併名列其首。靈巖寺,現為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泰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全國首批4A級旅遊區。 駐足靈巖勝景,你會看到,這裡群山環抱、巖幽壁峭;柏檀疊秀、泉甘茶香;古蹟薈萃、佛音裊繞。這裡不僅有高聳入雲的闢支塔,傳說奇特的鐵袈裟;亦有隋唐時期的般舟殿,宋代的彩色泥塑羅漢像;更有“鏡池春曉”、“方山積翠”、“明孔晴雪”等自然奇觀。故明代文學家王世貞有“靈巖是泰山背最幽絕處,遊泰山不至靈巖不成遊也”之說。。 靈巖寺,位於泰山西北麓靈巖山腳下。靈巖山是泰山十二支脈之一,主峰海拔668米。靈巖山原名方山,因山頂平坦,四壁如削而得名,又因山形似玉璽,亦稱玉符山。山之陽,是滿月蔥蘢 山東靈巖寺地方特色 的靈巖峪,曲折起伏的山巒向東西兩側延伸,靈巖寺就坐落在這翠谷之中[1] 。 靈巖寺周圍的山嶺,主要由兩大部分構成,下層叫結晶基底,是距今24一26億年的太古代晚期侵入形成的中粗粒片麻狀二長花崗岩;上部稱沉積蓋層,為距今6億年的古生代寒武紀沉積形成的灰巖和頁岩,不整合覆於結晶基底之上,成為山嶺的主體。 靈巖山一帶的地質構造,除了斷裂構造,還發育有重力滑動構造及其形成的各種褶皺構造,新構造運動也十分普遍而強烈,呈間歇性上升的趨勢。地層巖性、地質構造條件及各種地質作用,構成了靈巖山脈秀、奇、幽、奧四大特點。 靈巖寺,自然景色壯美,這裡石秀、巖峭、洞幽、泉甘、樹奇。有方山、獅山、香山、朗公山、明孔山、珠山、靈山、象山、雞鳴山、黃峴山;有巢鶴巖、朗公巖、拂日巖、仙人巖、雨花巖、快活巖;有麻衣洞、白雲洞、觀音洞、黑雲洞、涵雲洞、朝元洞、老虎洞;有甘露泉、卓錫泉、白鶴泉、袈裟泉、石龜泉、上方泉、華嚴泉、朗公泉、神寶泉、觀彩泉、黃龍泉、臥象泉、擅抱泉;有漢柏、唐槐、宋銀杏、摩頂松、鴛鴦檀、龍鳳檀等古樹名木。 靈巖寺,四季分明,氣候宜人,動植物豐富。據統計:鳥類共80種,隸屬14個目,37科;獸類共5個目,9個科,15種;爬行類共4個目,5個科,9種;兩棲類1個目,2個科,4種;昆蟲共8個目,62個科,194種。共有管維束植物506種,隸屬95科313屬。其中野生植物317種,栽培植物189種,。靈巖主景區共有林地面積一萬餘畝,分為針葉林、竹林、經濟林三大類。針葉林,主要以側柏構成的森林群;竹林,主要為淡竹;經濟林,包括蘋果、山楂、杏、核桃、柿子、棗、銀杏、香椿等樹種。靈巖景區中藥材資源豐富,共有42科,98種,常見的有枸杞、何首烏等。你若春天到這裡來,還可品嚐到眾多的山間野菜。據調查,可食用野菜有15科,35種,常見的有藜、蓬子菜、馬齒莧、薺菜、藿香、薄荷、茵陳蒿、山菊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