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噩夢魚兒

    根本的原因在於,思想的過時。魏國始終停留在春秋時期爭霸的思維上,導致其自始至終沒有一個整體的戰略規劃。他不像秦楚齊趙,陸陸續續都有了統一天下的概念。他就一直這麼渾渾噩噩地過著日子,在我們後人看來東一榔頭西一棒子地攻擊著幾乎所有跟他接壤的國家。他這種作死的做法是不是很像春秋時期諸侯爭霸展示炫耀武力?

    可惜的是時代已經變了,戰國時代是你死我活以爭天命的時代。這種四處出擊的做法只會引來所有國家對他的打壓。終於在齊秦等國的攻擊下,魏國走向了沒落。

    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魏國的格局天然比秦國這樣的國家矮上一頭,怎麼能留住商鞅、範睢、張儀這樣心懷天下,志向高遠的人才呢?

  • 2 # 懷念我們的青春年華

    戰國初期,魏國和齊國都很強大,魏文侯在位時努力發展經濟,廣招人才,勵精圖治,很快是魏國獨大,成為戰國七雄的老大,周天子都不算個啥了。

    魏國強盛經歷了三代七十年左右,就開始走下坡路了,究其原因,一共有以下幾點:

    首先,魏國後來留不住人才了。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亂世出英雄,魏華人才的大量流失,造成了魏國很快的衰敗。同時,此消彼長,這些流失的人才去了其他國家,使其他國家崛起。

    吳起,是一個軍事家,他的《吳子兵法》和《孫子兵法》齊名,他首先是在魏國做官,推行變法,魏國也因為變法強大了,不過吳起在魏國因為侵犯貴族利益被排擠陷害,不得已逃到楚國,繼續在楚國實施變法,使楚國很快變得強大,成為魏國南面的一個強敵。

    商鞅,是諸子百家的法家代表,也是極具才幹的政治家,改革家。也是剛開始在魏國求職,不過屢屢得不到重用,商鞅無奈去了秦國,秦孝公重用商鞅,推行變法,把積貧積弱的秦國變得強大,商鞅變法,為嬴政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

    孫臏,是孫武后人,也是有名的軍事家,在魏國受到龐涓迫害,逃到齊國,為齊國所用。在齊國做了軍師,著名的“圍魏救趙”就是出自孫臏之手,在此戰中,孫臏殺了龐涓,也使魏國逐漸衰落。

    范雎和張儀,這兩位都是極有才幹的思想家政治家,都是因為在魏國不得志,受到迫害逃到秦國,在秦國受到重用,也使秦國一步步的壯大。

    這些都是很有名的人,還有許多不知名的,魏國也同樣沒有留住,魏王剛愎自用,聽信讒言。而且魏武侯時期,魏國經常發動戰爭,內耗極大,而且後期戰敗次數較多。在魏武侯以後的戰爭中,魏國“東敗於齊,西喪秦地七百餘里,南辱於楚”,開始衰落。

    後來遷都到大梁,就是魏國衰落的標誌,遷都大梁,對西部的秦國失去了制約,起碼是忽略了秦國發展,而給了秦國發展壯大的機會。

    以上原因是魏國衰落的主要因素,不周之處望補充。

  • 3 # 一點點歷史

    環境促使人改變,戰國初期魏國之所以能率先稱霸和其所處位置有很大關係,魏國所處為“四戰之地”,四周列強林立,處境非常險惡。

    魏文侯是魏國稱霸百年的開創者,也是戰國七雄中最早實施變法的。經過魏文侯,魏武侯,魏惠王,三代諸侯王的共同努力,魏國在戰國初期稱霸了百年之久。

    魏國強盛後,四處征伐,確立了自己的霸主地位,周邊國家幾乎被魏打了一遍,但同時也結下了很多仇恨的種子。

    魏國稱霸的轉折點是“馬陵之戰”,我們所熟知的“圍魏救趙”就出自這裡,此戰之後魏國元氣大傷,又被秦國乘虛而入,喪失了大量領土,從此失去了獨霸中原的能力。

    處在四面為敵的情況下,魏國無險可守,一旦自身不夠強大就容易引來圍攻,再加上後期的國君沒有了前代的雄才大略,所以逐漸淪為雞肋。

  • 4 # 聽濤軒書法

    主要是因為人的因素,首先是魏國君主,其次是魏國的人才。

    魏國君主的表現

    戰國初期魏文侯是第一位霸主,首先他聯合趙、韓形成同盟。對內任用李悝變法 ,對外東擊強齊,南伐荊楚,西掠秦地。使魏國成為名副其實的戰國第一強國。

    魏武侯可以守住父業,但過於自大,破壞了三晉同盟。武侯同樣對秦用兵,佔領了西河大片土地。但是他以為自己可以獨自稱霸,高估了自身實力,四處樹敵,使三晉同盟瓦解。

    魏惠王戰略錯誤使魏國沒落。魏惠王比之於其父更加肆無忌憚的用武,但效果適得其反。首先東敗於齊,使得元氣大傷,隨後與秦對決不但喪失了西河之地,連首都都被迫的遷往與秦距離較遠的大梁。

    人才流失嚴重

    魏文侯時期,用李悝變法,吳起、樂羊治軍,段幹木為師,田子方為政,西門豹治理地方。一時間人才輩出,這也是魏國強大的原因。

    魏武侯聽信讒言,逼走吳起。如果吳起不走魏國還會繼續變法,軍事實力還會繼續增強。

    魏惠王最大的錯誤就是放走了商鞅。如果魏惠王聽了公叔痤的話,重要商鞅,那歷史可能會改寫。不只是商鞅,還有戰神孫臏,遠交近攻戰略的策劃者範睢,這樣的王佐之才魏國都沒有用,不衰落是不可能的。

    魏國不乏人才,但總與人才失之交臂,不得不說魏國的衰落是多麼的可惜。

  • 5 # 奕天讀歷史

    魏國初期的強盛始於變法,而後期的沒落,源於魏韓聯盟分裂,自相殘殺,又被齊國漁翁得利,從此沒落。

    戰國是以“三家分晉”開始的,魏國地處各強國的中心,乃是四戰之地,迫使魏國君不得不趕快圖強奮起。

    魏國的改革,不能不提一個人,魏文侯,也是被周王室正式冊封的第一個魏國諸侯。魏文侯是戰國七雄中第一個進行變法的國君,他啟用李悝進行變法,使魏國的政治、法律、農業、軍事、經濟進行了全面的改革,如廢除世襲制,廢除井田制,招募賢才,鼓勵拓荒,還建立了“武卒”制,制定了多部法律,讓魏國很快成為了戰國各諸侯國中實力最強大的國家。

    李悝,在歷史上的名氣相對來說不是太大,但是這個人的確很厲害,他的改革措施,是以後的秦國商鞅變法和出走楚國的吳起變法的參照樣本。大家都知道商鞅變法讓秦國逐漸強大起來,這也是魏國後期淪為雞肋的一個原因。

    魏國到了第二代國君魏武侯時期,又繼續任用了吳起,進行軍制改革,訓練“武卒”,征伐四方,讓魏國成為了戰國初期,最強盛的國家。

    魏國到了第三代,魏惠王時期,進入了盛極而衰的階段。

    因為魏惠王棄侯稱王,雖然讓魏國的地位走上了巔峰,卻導致了南韓(不是棒子國)的不滿,引發了本來是盟友的魏韓大戰。

    南韓弱小,就向齊國求救。齊國派田忌、田嬰和孫臏救援南韓,上演了歷史上有名的大戰,馬陵之戰。

    馬陵之戰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孫臏設妙計,將龐涓射殺在了馬陵道,十餘萬魏卒被殺,魏國從此走向了衰弱。

    魏國從馬陵之戰後開始衰弱,但是其他國家卻開始改革,強盛了起來,比如楚、齊、趙、秦等國都進行了變法改革。

    此後,魏國雖然出了類似信陵君等賢能之人,但是由於魏國內部的矛盾重重,再也沒能重現魏國昔日的輝煌,最終被秦國滅亡。

  • 6 # 燕山童1

    首先,魏國的變法不夠全面和徹底,如對佔領地沒有實施新法融合,許多老貴族仍然擁有很多特權,軍政沒有統一,隨著時間的推進,變法中的很多制度和政策已經不適合於魏國進一步發展和壯大的實際需要,到了戰國中後期又沒有繼續深入地變法或改革原有已經僵化的體制,這就制約著魏國經濟,軍事和政治的進一步發展,綜合國力無法繼續提升。其次,戰國初期,各個諸侯國經過不同程度的改革和變法已經漸漸強盛起來,已經不是魏國一家獨大的局面了,實力對比判斷失誤再次盲目自大,戰略失誤,沒有認清現實狀況,經過桂陵之戰和商鞅對河西試探性攻擊後仍舊無視經過商鞅變法和謅衍吏治改革後已經強大起來的秦國和齊國以及南方虎視眈眈磨刀霍霍的強楚,過份相信和依賴自己的軍事力量,沒有開展有效地外交攻勢配個軍事行動,不顧有限的國力四處征戰,窮兵黷武攻韓攻趙,妄圖先滅亡兩國,進而鯨吞其他諸侯強國統一天下,政治上首先遭到孤立,地理形勢上遭到圍堵這不僅破壞了自魏文侯時代開始的三晉聯盟國策,也使自身遭到各諸侯大國強國的圍攻,中等諸侯國的牽制最終導致僅有的精銳主力部隊被殲滅,大將身死國家被重創,經過馬陵之戰和秦第二三次收復河西的攻魏之戰後,國力大損,霸主地位喪失,淪為諸侯二流國家。此後一百多年裡經過秦國的不斷打擊和侵吞土地、人口,很長時間裡一蹶不振,不斷走向衰弱雖有後來地信陵君救趙敗秦之舉和第四次合眾攻秦敗秦的一時的迴光返照,但終究無法改變魏過已經嚴重衰弱的事實,更無法改變魏弱秦強的力量對比,最終被秦所滅,退出歷史舞臺。

  • 7 # 小弟木村

    為什麼本來魏國是首霸,最後變成任秦宰割的羔羊呢?我覺得就是魏國君主把牌打爛了。下面是我的分析:

    1。魏國強大原因:☞魏文侯在戰國七雄中首先推動變法,改革政治,獎勵耕戰,興修水利,發展封建經濟,北滅中山國。西取秦西河之地,遂成為戰國初期最強大的國家。特別是文侯時期啟用吳起,採取武卒制,精選士兵進行訓練,建立了一支高度職業化的軍事力量,對魏國初期的強盛發揮了重要作用。魏文侯任用李悝、吳起、樂羊、西門豹、子夏、翟璜、魏成等人,富國強兵,抑制趙國,滅掉中山,連敗秦、齊、楚諸國,開拓大片疆土,使魏國一躍為中原的霸主。魏國急賢親士的聲名遠播,以至秦國想攻伐魏國而被人勸阻。勸諫者的說法是:“魏君賢人是禮,華人稱仁,上下和合,未可圖也!”

    ☞魏文侯死後,其子魏武侯即位,魏武侯在位25年期間,任用軍事家吳起進行改革,國力繼續上升,不斷東征西討,奪取楚國在中原的大部分土地,為後來政治中心的東移打下基礎。等到魏武侯之子魏惠王在位的時候,魏國已經稱霸中原長達百年。

    2。☞魏國的下坡路:魏惠王不遵從先輩們的聯合三晉之兵的理念,堅持以一敵多,中原本來就是四戰之地,最後在經過馬陵之戰和桂陵之戰,魏國被齊國擊敗,加之在西線屢敗於秦,河西地區失守,魏徹底淪為二流強國。

    ☞公元前293年,秦國為開啟東進中原通道,由大將白起率秦軍在伊闕,各個殲滅南韓、魏國、東周聯軍的作戰。戰爭中,秦將白起針對韓、魏兩軍互相觀望,不願當先出擊的弱點,以少量兵力鉗制聯軍的主力韓軍,以主力猛攻較弱的魏軍。魏軍無備,倉促應戰,迅即慘敗。韓軍震懾,且翼側暴露,遭秦軍夾擊,潰敗而逃。白起乘勝揮師追擊,全殲韓魏聯軍24萬餘人,攻佔伊闕,奪取魏城數座及南韓安邑以東大部分地區。戰後,魏國、南韓精銳損失殆盡,再無力量單獨抵禦秦國。魏國實力又受到嚴重削弱。最後魏國於公元前225年被秦國將軍王賁以水淹之計攻破大梁,魏王假降,魏亡。

    如果魏惠王能夠重用商鞅,吳起,張儀等各行各業的人才,謙遜,多聽良言,那麼魏國豈能被自己壓著打了幾十年的秦所滅!!!

  • 8 # 看點兒歷史

    戰國初期,群雄爭霸的格局進入了一個全新的局面。諸侯之間的紛爭已經由春秋時期的無數諸侯國逐漸的聚合成以齊、楚、秦、燕、趙、魏、韓七個國家為首的戰國七雄了。

    經歷了春秋幾百年的亂局以後,進去戰國後。各國逐漸開始變法強國,首先開始變法先河的是魏文侯,以李悝、樂羊主政變法,吳起修兵強軍。

    一時之間,魏國聚集了大量的人才,國都安邑更是成為了一個大都市。國政清明有賢才,戰事有悍將不畏死,收秦國河西之地,開土千里。魏國之所以能夠率先開啟變法並取得成功,和魏文侯個人的開明品格分不開,任人唯賢不唯親。敢於和舊勢力鬥爭,一顆強國之心深種心中。

    魏文侯去世以後,魏武侯繼位。人才流失很嚴重。不久後李悝也去世了,留下的吳起本來是一個可堪重用的大才。但是卻受到排擠不得重用,無奈之下只有出逃楚國。

    就這樣,魏國的國運開始逐漸的下滑了。隨著魏國變法的成功,各國也開始紛紛舉行變法。齊國、楚國、秦國、南韓都在變法強國。但是魏國卻進入了變法強國之後的虛弱期。

    魏惠王繼位以後,魏國境況更是一路下滑。在秦國經過商鞅變法之後,國力大增。河西之地弄丟了,還不得不被逼遷都大梁。

    處於四戰之地的魏國,正好處於戰國爭霸的中心,國家實力的下降,必然會引來更多的敵視和迫害。就這樣,魏國在慢慢的歷史程序中逐漸消亡了,最後留給了秦國統一的機會。一代強國,湮滅在歷史之中。

  • 9 # 是你的小可愛呀3

    魏國從戰國初期的霸主到後來的二流國家到最後被秦王政所滅,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魏國與秦國,一個在崛起,一個在衰落。

    21世紀什麼最貴,當然是人才了。這句話放在2000多年前的戰國時期依然適用。一個國家的崛起離不開人才的建設,反之衰落的一大標誌是人才的流失。

    魏國霸主的開拓者,魏文侯是戰國初期一個重要的人物。文有 李悝 西門豹(小學課本里有一節和巫婆作鬥爭的故事) 翟璜,武有吳起 樂羊。一時間魏國成為戰國第一強國,西邊吳起率5萬精銳魏武卒打的秦國50萬大軍無還手之力,西河之地盡收,秦國龜縮在關中不出,東邊樂羊攻滅曾經小霸王般的中山國(後邊中山又復國了,後被趙武靈王所滅)。這個時期魏國一片國富民強的景象。

    魏國第二位君主 魏武侯,魏文侯之子,就沒有他老爸那樣的睿智 精明瞭。魏武侯時期駙馬公叔痤眼紅吳起的地位,用計策逼走了吳起,吳起逃到楚國,輔佐楚悼王,打敗了曾經自己一手訓練的魏武卒。武侯時期仍然是魏國一個高峰期,處於戰國中遙遙領先的地位,但魏國作為四戰之地,沒有足夠的戰略緩衝地帶,與周邊列國開始交惡,亦為後來魏國的衰落埋下了伏筆。

    魏國第三代君主 魏惠王 ,魏國的霸業持續了兩代半,魏惠王前期仍然處於霸業地位,武有鬼谷子的高徒 龐涓,各國懼怕魏國實力,然與三晉的關係的持續交惡,戰略選擇錯誤,四面出擊的結果就是四面樹敵,桂陵之戰與趙國交惡,趙國支撐不下去,求救齊國,齊國圍魏救趙,解了趙國之圍,魏將龐涓被俘,不過魏國元氣未傷。公元前343年魏國進攻旁邊的小兄弟南韓,南韓死撐,向齊國求救,孫臏用減灶計引誘龐涓上鉤,在馬陵龐涓兵敗自殺,魏太子也在此戰中戰死,魏國元氣大傷。不久後,經歷10餘年變法的秦國,看準魏國 桂陵 馬陵兩戰慘敗,與魏國發動戰爭,秦國奪回了原來的西河之地,魏國的山西領土受到秦國無情的攻滅,每況愈下。經歷二次大敗,又丟失西河之地,南辱於楚。魏國也由初期的霸主,淪為二流國家,僅比燕國 南韓強一些。

    魏國的衰落可以概括為兩點,1人才的不斷流失,魏國一直以為並不缺乏名將 能臣 文侯 武侯時期打的秦國無還手之力的吳起,被逼走。

    大名鼎鼎的商鞅變法的商鞅最初亦是為魏國效力,然魏惠王並沒有聽公叔痤的話,商鞅離魏投秦而去。到秦惠文王時期,魏華人 張儀 公孫衍都是當時不世出的能臣,並沒有在魏國發揚光大,反而投奔秦國。秦昭襄王時期遠交近攻理論提出者范雎在魏國不受重用還差點被打死,記恨魏國,直到後期戰國四公子的信陵君魏無忌,魏國仍然有不少人才,可就是得不到重用,魏國空有無數人才可就是得不到重用,流失到他國。

    另一方面,魏國戰略失誤,三晉本為一體,可隨著魏國的強大,與趙國 南韓關係變得微妙,想打這兩個小兄弟的主意,又和西邊的秦國,南邊的楚國交惡,東邊被新崛起的齊國惦記著。在戰爭中一步步走向深淵,直到最後滅亡。

  • 10 # 怪獸小火龍

    商鞅說:“秦之與魏,非魏並秦,秦即並魏”。魏國的強大,是在魏文侯時期這個勿庸置疑。而魏國的衰落首先是戰略,其次是變法不徹底,在加魏文侯子孫大多平庸,人才流失嚴重等原因。魏文侯奪取河西之後,就應該繼續向西擴大戰果,只要打過洛水可沿渭水平原直擊秦國腹地,可魏文侯沒有擴大戰果,而轉向東方戰場爭奪中原去了……說白了魏國要統一天下,首先是要滅秦,很多人說滅秦談何容易。要知道秦國崛起時在秦穆公時代,而強大是在秦惠文王(秦昭襄王)父子時代。秦國雖然是老牌諸侯國,但在魏文侯時代,秦國時義渠和巴蜀問題還沒解決,這就給魏國創造了時機。魏國可以說是四戰之地,東西南北都有敵人,只有把秦國滅了才是唯一的出路。魏國敗就敗在了兩線作戰樹敵太多,之後魏惠王時又把國都從安邑遷都大梁,大梁是平原四面都是國,如齊,楚、趙、韓。戰略上根本沒有安全性,而安邑位於汾水下游,西面黃河,南面中條山,北面呂梁山,東面太行山,這可是天然的四塞之地,很容易防守,如果再牢牢控制河西,可以說“進可攻,退可守”可惜唉!…… 秦魏歷史,可以說是爭河西的歷史,河西在秦國在,河西丟秦國亡。魏國已經奪取了河西,不鞏固擴大戰果,結果轉向東方,給秦國喘息的機會,去打什麼中原國家,把自己陷入孤立。當時,魏國只要在外交上,結盟南韓,對南韓來說其它國離他太遠,遠水救不了近火。而魏國太強和他結盟求之不得。然後魏國在穩住中原各國,滅掉秦國應該問題不大,然後在圖巴蜀。必定秦國在當時和中原國家沒有經濟和利益往來,當時各諸侯國目光都鎖定在中原,根本沒把秦國當回事,秦國在他們眼裡就是蠻夷。所以他們不會去救一個遠離中原的西邊國家,而魏國轉向西北,對中原各國都有好處,對中原國家來說能成功避開這個強國,何樂而不為。可魏文侯沒有明確戰略,亂打一通,把所有諸侯國目光都鎖定在自己身上,鋒芒畢露導致被諸侯國群毆,消耗了了國力。如果,魏國在外交上能安撫中原國家,然後在滅秦,這才是正確戰略。而且秦國不滅,魏國很容易在戰略上被敵人東西夾攻,魏國衰落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其次,魏國在吳起出走後就開啟了長期而系統的人才流失模式,商鞅、張儀、公孫衍、樂毅,孫臏、範睢、尉繚子、等一批柱國之才,使魏國從戰國早期的霸主地位逐漸淪落成二流諸侯……

  • 11 # 瓦爾登的船伕

    槍打出頭鳥

    作為春秋戰國的分水嶺事件——三家分晉,趙魏韓三家瓜分了晉國,其中魏國繼承了晉國的核心區域包括都城(如下圖),所以魏國一直以晉國正統繼承者自居。此後魏國在魏文侯和魏武侯兩位明主的打理下成為當時最強大的國家。直到公元前370年,魏惠王繼位。

    看名字就看出來了,爺爺和爸爸都稱侯,到了自己這就稱了王號。可見其好大喜功。對明朝歷史的人知道,當初朱元璋奪天下時,有謀士就建議要“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畢竟槍打出頭鳥嘛。更形象參考還有《三國演義》中袁術稱帝和孫堅盜玉璽後的悽慘遭遇。可憐的魏惠王並不知道這個道理。然後就悲劇了。

    一把好牌做了嫁衣裳

    魏國財力和軍事實力都不錯,尤其是吳起訓練的大名鼎鼎的魏武卒。在人才方面,更是上天垂愛,孫臏和商鞅最開始的主子就是魏惠王。但可悲的是喜歡玩夜明珠的魏惠王看不上這二人!甚至連公叔痤“不用即殺之。”的忠告也給忽略掉了,讓商鞅大大方方的去了秦國。然後秦國強大了把魏國一頓虐。真是自作孽不可活。

  • 12 # 靜夜史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近年來我們總能聽到某某國王斷送了大好形勢,某某皇帝導致了王朝的中衰,更有某某君主直接了亡國滅種云云。

    古代雖然是專制集權的社會,但是君主的作用真的有這麼巨大嗎?

    答案是否定的,一個國家,或者一個政權的盛衰,和其內外環境及周邊形勢的變化密不可分,國家的興衰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至少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不是一位君王能夠左右的。

    所以,魏惠文王不是魏國霸權的罪魁禍首,魏國霸權的衰落是個時間問題,只不過恰好和魏惠文王執政週期相吻合。

    那麼,為什麼魏國的衰落不可避免呢?“靜Yes”認為有以下原因:

    1、魏國地處天下之中,四戰之地難有作為

    魏國的局面就和兩次世界大戰中的德國一樣,一旦開戰就會陷入兩線作戰的困境,而魏國更嚴重,在它的周邊,西有戎秦,東有強齊,南有蠻楚,北有悍趙。

    雖然在戰國初期,秦國和趙國實力都不是很強,尤其是秦國,在戰國前期一直是被魏國打壓的角色,但是相比較魏國而言,秦國的地緣可謂得天獨厚,除了義渠,秦國已經稱霸西戎,在函谷關以西,秦國再也沒有對手。

    更可怕的是,秦國地勢較高,對魏國形成了居高臨下的趨勢,這注定了魏國不可能完全搞定秦國,而只能被秦國所征服。

    趙國,和魏國一樣脫胎於晉國,雖然實力尚弱,但是趙國南北跨度大,從邯鄲一直延伸到大同以北的河套地區,並且有云中、太原和邯鄲三個政治中心,這種狡兔三窟的設定形式雖然不利於統一協調,但是也保證了趙國不會被一擊必殺。長平之戰,趙國損失45萬人,但是邯鄲和雲中方向影響不大,這是後來趙國能打贏邯鄲之戰,猛揍趁火打劫的燕國的原因所在。

    齊國,春秋第一霸主,到戰國時期,經歷了田氏代齊後,雖然實力有所削弱的,但是作為天下最富裕的國家,齊國有足夠的實力和魏國形成對峙。

    楚國,作為春秋第一個僭越宗法的國家,擁有者超6國面積之和的國土面積,帶甲百萬,是南中國的霸主,也是魏國的重要威脅。

    所以,魏國面臨的現狀是,攻打其中一方,就可能會受到另一方或幾方的攻擊,比如龐涓攻擊南韓,齊國孫臏從後方奔大梁來了,攻擊趙國邯鄲,孫臏又從後方奔大梁來了。

    因為戰國前期各諸侯大國勢均力敵,誰也不希望對方過分強大,尤其是魏國,所以,魏國南有作為。

    歷史上,佔據河南的軍閥基本沒有能夠成事的。

    而處於自保的需要,魏國需要維持龐大的軍隊,這是魏國的沉重負擔。

    即使是名震天下的魏武卒,也不能保證魏國的霸權長盛不衰。

    2、人才外流,瘦己肥人

    戰國前期,為了保證自己在爭霸中不落下風,最重要的是不被周邊國家吞併,各國紛紛推出了自己的變法計劃。

    在變法的大潮中,魏國無疑是走得最快的,公元前455年,魏文侯在位時期,任用李悝實施變法,變法內容包括:

    廢除奴隸制世襲制度,選賢任能,發展生產;廢除井田制,採取“盡地利之教”政策,鼓勵百姓墾荒,廢除土地界限,允許土地私有買賣;實行法治,建立魏國法律《法經》,對國家法令、政府職能、官員的升遷獎懲、軍功等的獎勵,做了最完備的規定;改革軍事制度,建立“武卒”制,這就是名震天下的魏武卒。

    李悝變法是戰國第一家,取得了積極的效果,後世的商鞅變法、吳起變法等也受到了李悝變法的影響。

    但是,魏國的變法終究沒有延續下去,究其原因,就是因為魏國內部的守舊勢力過於龐大。

    其實這個問題在戰國七雄中都有出現,不過魏國的情況似乎更嚴重。要知道,之所以會出現“三家分晉”的局面,就是因為晉國國內的公卿大夫們勢力太過龐大,龐大到成了一個個的獨立王國,最後直接把晉國肢解了。

    而魏國變法,指向的就是這些貴族。

    難度可想而知。

    而且,最要命的還不是貴族對變法的阻撓和反撲,而是在公卿大夫的制度下,社會階層已經固化,新晉人才不斷受到排擠和打壓。

    作為戰國前期最強大的國家,魏國有著天下最雄厚的人才儲備,但是魏國的社會制度容不下這些人才,所以他們只好到別國另謀出路,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商鞅到秦國實施變法,幫助秦國迅速強大。

    另外,還有孫臏、範睢、吳起、尉繚等,這些人才為敵國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成了魏國的掘墓人。

    所以,魏國的衰落時遲早的事,是必然事件!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Yes”,一枚酷愛歷史的妹紙,期待關注!

  • 13 # 大秦鐵鷹劍士

    戰國第一霸魏國衰敗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其一、魏惠王志大才疏,僭越稱王。魏惠王本來是一個王族紈絝子弟,在與兄弟爭奪君位的過程中快被打敗了,結果得到韓趙兩國的支援,取得魏國君位。魏惠王認為他是天命所歸,於是很快僭越稱王,把魏國的國格由侯爵提升為王爵!王國是天子之國,只有周王室的天子才是王,魏國僭越稱王,吸引了齊國的注意力,齊國要打敗魏國稱霸。

    其二、魏惠王敬賢不識才,流失了許多乾坤大才。魏惠王喜歡跟孟子聊天,十分的敬重讀書人,但是他錯失了孫臏、衛鞅、張儀。孫臏被龐涓迫害,他知而不阻止;衛鞅在他眼中只是一箇中庶子,不足以委以國政;張儀在他眼中只是能言善辯的辯士,但沒有孟子那麼討人喜歡。三個乾坤大才都被魏惠王當爛鞋子扔了,結果三人打掉了魏國的霸權。

    其三、魏惠王放棄秦國,圍攻韓趙而敗於齊國。秦魏因為河西之地而成百年世仇,魏國強大之時完全有實力滅秦,但是魏惠王認為秦國窮弱,佔領了還得倒貼治理,他想統一三晉再滅齊,進而統一華夏。魏國進攻趙國,齊國救援趙國,在桂陵之戰中打敗魏國,生擒龐涓;魏國又進攻南韓,齊國救援南韓,在馬陵之戰中消滅魏國主力,龐涓戰死!魏國霸權開始跌落,秦國大良造衛鞅趁魏國主力被齊軍消滅,發動河西之戰,徹底殲滅魏國河西軍和最後一支魏武卒,逼迫魏國割地求和,又遷都大梁,魏國開始衰敗!

  • 14 #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看過《大秦帝國》的朋友應該會對裡面由李立群老師扮演的魏惠王這個角色記憶猶新,不過《大秦帝國》雖然大體上符合史實,但畢竟是一部根據小說改編的電視劇:秦國作為這部作品的主教自帶光環,而作為陪襯的魏惠王似乎給我們一種昏庸之感,那麼真實的魏惠王是不是這樣一個人物呢?

    公元前370年魏國第二大國君魏武侯死,其子魏罃繼位為魏惠王。魏惠王一共在位五十一年:在前期二十年中他任用白圭、公叔痤先後為相,龐涓為上將軍,多次攻伐諸侯。魏惠王繼位之時趙、韓兩國曾勾結其弟意圖顛覆魏罃的君位並瓜分魏國,公元前368年魏惠王對趙、韓兩國發動報復性打擊:敗韓於馬陵(今山東範縣西),敗趙於懷(今河南武陟西南)。然而這麼做其實從長遠的戰略規劃而言是對魏國極其不利的。

    魏國地處中原四戰之地:東有齊、南有楚、韓、西有秦、北有趙,這意味著魏國可能遭受來自任意方向的進攻,這樣的地緣格局其實是對魏國極其不利的。魏國之前的兩代國君魏文侯和魏武侯深刻洞悉了魏國的地緣劣勢,所以他們一方面在魏國內部推行變法改革、打造精兵強將、強化地方治理,憑藉先發優勢壓服別國;與此同時在外交關係上魏文侯和魏武侯始終堅持和趙、韓組成三晉聯盟,這實際上意味著趙、韓兩國成為了魏國的地緣屏障和戰略縱深,而當魏國對別國採取軍事行動時趙、韓則扮演盟友的角色。在這一時期魏國用兵的重點是秦國,這是因為秦在七雄之中國力相對虛弱,容易戰勝,而且秦地處戰國七雄中最西部的位置,一旦魏國得之,即使魏國原來的土地全部丟失,只要魏國封鎖函谷關則東方諸侯再難前進一步;如果魏國得了秦地,而原來的魏地又沒有丟失,那將具有更大的優勢。

    魏惠王上臺後為了報復趙、韓幹涉魏國內政試圖暗殺自己的一箭之仇,改變了魏國兩代先君結盟趙、韓,集中全力滅秦的既定國策。這下魏國當真徹底成為四戰之地——四周全是敵國。與此同時東面的齊國和西面的秦國幾乎同時崛起,魏國霸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式,魏惠王不得不深思:自己究竟該如何維護已出現中衰跡象的魏國霸權呢?他思考之後主要採取了以下四項對策:

    遷都:魏國的都城安邑在今天山西夏縣西北,距離魏秦前線太過靠近,此時的秦國在經歷秦獻公、秦孝公兩代君主的奮發努力,尤其是經歷商鞅變法之後國力大增。公元前361年魏惠王遷都大梁(今河南開封),此舉可謂一石二鳥:一則避秦之鋒芒;二來大梁本得自楚地,遷都於此利於更好地同化此地並進一步擴大魏國在淮、泗流域的影響力,藉以抵消齊、楚在這一地區的影響力。

    結盟:魏國重新恢復了以秦作為主要對手的既定國策,重新修復和趙、韓的關係,與此同時魏惠王還屢屢和齊威王會盟並相互承認對方的王號,希望以此穩定住東方的齊國,使自己得以騰出手來專心致志應對西部秦國的威脅。

    強農:為應對主要對手秦國的巨大威脅以及東部齊國可能的潛在威脅,魏惠王決定加強基礎產業——農業的發展,採取的具體措施就是在遷都當年興修水利發展生產:他大力開鑿運河、修築黃河長堤,又開放以前由魏國王室獨佔的山林川澤——允許百姓進入昔日的王室山澤採藥、捕魚、打獵。

    築邊:公元前358年魏惠王使龍賈率師築長城於西邊,公元前352年又進一步擴建。魏國大修長城之舉其實標誌著魏國雖然重新將秦國樹立為主要對手,但在面對這個主要對手時所採取的應對之策已由進攻轉為防守。

    魏惠王為維持魏國霸業所採取的這些戰略措施還是在一定程度上見到了效果:魏國與趙、韓的關係有所改善。公元前356年魯、宋、衛、韓四國國君都到大梁來朝見魏惠王,魏國的霸權得以又持續了20多年。不過這已是一種迴光返照現象了:魏國不僅在面對新興的秦、齊、楚時沒半點優勢,甚至也已無法號令自己的昔日小弟趙國,而僅僅只能臣服南韓以及魯、宋、衛這樣的二流小國。

    導致魏惠王時期魏國霸權中衰的原因除了“四戰之地”這樣先天不利的地緣格局外,魏惠王自己的作死行為也是不容忽視的:丞相公叔痤臨終前先他推薦商鞅,可魏惠王無識人之明,導致魏國錯失人才,與當時的變法潮流失之交臂。此時東面的齊國任用鄒忌為相,實施改革,使齊國"強於諸侯"。然而此時的魏國仍維持著自戰國初期以來的霸權,於是齊國和魏國開始分別扮演起了天下霸權的爭奪者和維護者的角色。魏國第三大國君魏罃準備以朝見周天子為名,召集許多小國舉行會盟,圖謀攻秦,然後以秦國之地為根據地爭奪天下。當時秦國已是秦孝公和商鞅(當時還叫衛鞅)在主政,他們認為:以秦國之力難以與魏國抗衡,於是打算用尊魏為王的辦法來改變魏惠王的意圖。公元前三四四年衛鞅去向魏惠王遊說,衛鞅指出:魏國的盟國多為小國,不足以王天下。建議魏國除了號令宋、衛、鄒、魯等小國外,北面爭取燕國,西面爭取秦國,先行稱王,然後圖謀齊楚,如此可謂名正言順。魏罃聽從了衛鞅的建議:“乘夏車,稱夏王,朝為天子”後世因此稱魏罃為魏惠王。魏惠王稱王后召集逢澤之會(逢澤在今河南開封南),由宋、衛、鄒、魯等國國君及秦公子少官來參加會盟。然而這樣做的後果是得罪了齊、楚兩個大國,與此同時戰國七雄之外的小國也日益意識到魏國的野心,轉而紛紛投奔齊國。此後魏國在與齊國的桂陵之戰、馬陵之戰中連續落敗,楚國趁機北上攻魏,就連一向備受魏國欺壓的秦國也在商鞅變法之後漸漸強大起來並趁魏國在東面敗於齊國的機會攻擊魏國西部,魏國地處四戰之地的地緣劣勢暴露無遺。

  • 15 # 積翠古亭

    用一句話來講,魏國的成敗皆在於用人。

    我們先來一起看看魏文侯、魏武侯、魏惠王三代君主的用人策略,以及由此產生的實際效果。

    親士急賢——魏文侯時期的強盛

    魏文侯大批起用當時出身卑微而具有真才實學的新興名士,此所謂“親士急賢”。文侯之世,魏國群星璀璨,文武濟濟,僅見諸史書的才士便有:

    政治大才:李悝、樂羊、吳起、西門豹、趙倉唐。

    儒家名士:卜子夏、田子方、段幹木等。

    故舊能臣:翟璜、魏成子等。

    至少,魏國初期一舉擁有了李悝、樂羊、吳起、西門豹這四個大政治家,實在是天下奇蹟。以至於秦國想攻伐魏國而被人勸阻,理由是:“魏君賢人是禮,華人稱仁,上下和合,未可圖也。”

    疑忌人才——魏武侯時期漸漸變形

    魏文侯開創的生機勃勃的政治傳統,到第二代魏武侯時期漸漸變形了。特別是在人才理念上慢慢也出現了問題。見諸史料的主要有兩點:

    魏武侯暴露出濃厚的貴族驕人心態。據《史記.魏世家》記載,一日,魏擊(就是後來的魏武侯)在殷商舊都遇見了魏文侯的老師田子方,魏擊退車讓路,下車拜見,田子方卻沒有還禮。於是魏擊很不高興,當即譏諷道:“富貴者驕人乎?且貧賤者驕人乎?”字裡行間透露的意思就是,瞧你這屌絲樣,還敢這麼傲慢。暫且不說田子方的清高,值得留意的是,魏擊兩句諷刺的話流露出的貴族心態——田子方雖貴為魏文侯的老師,依然被魏擊看作貧賤者。貧賤者,沒有對人驕傲的資格!如此貴族心態,何能做到真正的禮賢下士?

    軍政大才吳起被排擠。魏武侯即位之後,吳起沒有得到應有的重用。反倒是吳起被人陷害,魏武侯懷疑吳起並且疏遠了他,吳起眼看在魏國無法施展才華,便離開了魏國,去了楚國。這是魏國的一個巨大損失。

    敬賢不用——魏惠王中後期開始衰落

    魏惠王時期,魏國的人才大量流失,從魏國流失的乾坤大才就有四個,商鞅(衛人,魏國小吏)、孫臏(齊人,先入魏任職)、樂毅(魏人,樂羊之後),張儀(魏人)。若再加上此前的吳起,此後的范雎、尉繚子,以及不計其數的後來在秦國與各國任官的各種士子,可以說,魏國是當時天下政治家、學問家以及各種專家的滋生基地。

    在所有的流失人才當中,最為令人感慨者,便是商鞅。所以令人感慨主要有三:

    商鞅後來的驚世變法改寫了戰國格局。

    商鞅是魏惠王親自放走的。

    魏惠王后來後悔沒有殺商鞅。商鞅的志向本來是在魏國施展抱負。魏國的歷史遺憾就在於,當商鞅被丞相公叔痤三番幾次舉薦給魏惠王時,魏惠王非但絲毫沒有上心,甚至連殺這個人的興趣都沒有。

    麻木若此,豈非天亡其國哉!

    從上述的事實來看,魏國從文侯時期的強盛、到武侯時期的變形、再到魏惠王時期的衰落整個發展脈絡,與對待人才的態度和對人才的重用力度是有著強烈的正相關關係的。

    我們再來說一下魏惠王其人,魏惠王在位51年,前期大約20來年,其時白圭、公叔痤先後為相,龐涓為上將軍,率軍多次攻伐諸侯,威勢極盛,國力軍力在戰國首屈一指。之後就開始逐步衰弱,魏惠王是需要負起相當大的責任的。

    總的來說,魏惠王是一個極具典型的“能才庸君”,極具才華,而又極其昏庸的君主。這種矛盾體往往給國家帶來巨大的破壞性:

    聰明機敏,多大言之談,有顯示高貴的特異怪癖。此所謂“志大才疏,多欲寡謀”,與真正智慧低下的白痴君主相比,此等庸君具有令人目眩的迷惑性,完全可能被許多人誤認為“英主”。

    胸襟狹小,任人唯親與“敬賢不用”並存,外寬內忌。這一特徵的內在缺陷,幾乎完全被敬賢的外表形式所遮掩,當時當事,尋常人很難覺察。

    在位執政期長得令人窒息,一旦將國家帶入沼澤,只有眼看著國家漸漸下陷,無人能有回天之力。

    在君主終身制時代,這種“長生果”庸主積小錯而致大毀的程序,就像慢性疾病一樣慢慢吞噬身體,而又不採取任何醫療措施,幾乎是人力無法改變的。庸主若短命,事或可為;庸主若長生不墜,則上天註定這個邦國必然滅亡。

    魏國則陷入了這樣的困境,魏惠王當政,任何墮落沉淪,都會被披上高貴正當的外衣;任何齷齪之術,都會堂而皇之地大行其道;任何真知灼見,都會被善於揣摩上意的親信駁斥的體無完膚。總歸是,一切事後看去都是極為滑稽的行為,在當時一定都極為雄辯地無可阻擋地發生著,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如此邦國,焉能不衰,焉能不亡!

  • 16 # 大福讀史

    戰國時期,群雄紛起。他們彼此征伐,互相廝殺了200年。在漫長的割據混戰中,各國出現了一批又一批在政治上具有戰略眼光,在軍事上能夠運籌帷幄,在外交上縱橫捭闔的優秀人才。大爭之世,爭於實力,而實力卻來自人才對國家的改造。所以,對於這種滾滾的人才洪流,諸侯國君們都爭相聘請。於是,便出現了韓非子所說的“臣賣智謀,王賣官爵”的情況。但是對人才的利用是個自古以來的難題,若用的好,則可以富國強兵,稱雄天下;若用的不好,便會招致身死國衰的下場。這方面魏國是個突出的例子,可以說,魏國因人才而強盛,亦因人才流失而滅亡。

    魏國是戰國初期的強國,當時其國內國內人才濟濟。趙魏韓三家分晉後,公元前403年,魏文侯繼位。魏文侯是位賢明的君王。對內,他任用李悝,西門豹等人,修明內政;對外,他任用名將樂羊、吳起,尤其是在戰略戰術造詣極深的吳起。終吳起在魏時期,吳起率魏軍與諸侯大戰七十六次,全勝竟高達六十四次。於是,吳國向西攻佔了秦國河西國土,使魏國拓地千里,其國土增加了近一倍。向東,吳起打敗了齊趙聯軍。可惜,等到魏文侯死後,吳起便受到了政敵的排擠和後任君主魏武侯的猜忌,最終被迫逃往楚國。伴隨著吳起的離開,魏武侯不但摒棄了魏文侯在位時的對外政策,還相繼與趙、韓、齊、秦結怨。到了此時,魏武侯不過是依靠魏文侯時代打下的牢固基礎而逞威一時罷了。

    吳起被逼走後,當時魏國還有位年輕的奇才公孫鞅。此時魏國君主為魏惠王,其宰相便是逼走吳起的公叔痤。當時公叔痤病重不治,他知道公孫鞅才能突出而竭力向魏王推薦,並建議魏惠王若不任用,那麼就將其殺掉。然而魏惠王卻以為公叔痤年老昏聵而不聽,後來便聽任公孫鞅逃往秦國。不久後,公孫鞅主持秦政進行變法,並替秦國訓練了一支戰鬥力極強的軍隊。因為魏國此時先後與列國交惡而發動了馬陵、桂陵之戰,卻慘遭敗績。公孫鞅瞄準時機,趁虛偷襲魏國駐守在河西的軍隊,迫使魏國與秦國議和並順利奪取了魏國黃河西岸的國土。此後,由於秦國的逼迫,魏國不得已從山西安邑遷往河南大梁,魏國從此一蹶不振。到此,自魏文侯時代開創的霸業,遂告終結。

    魏惠王時代,龐涓作為鬼谷子的門生得到了魏王的賞識而主持魏國軍政。為了兌現當初下山的諾言,龐涓找來了同窗好友齊華人孫臏。但是屢次論兵之後,龐涓卻自感不如孫臏,為防止孫臏危及自己的地位權勢,龐涓便設計陷害孫臏。孫臏被迫逃脫後,後來作為齊國的軍師參與了齊魏爭霸戰,並擊敗龐涓於桂陵,隨後又在馬陵戰役中大敗魏軍,殺死龐涓。作為魏國霸權衰落的分水嶺,魏國國勢從此衰退。

    張祿本是魏華人,只是因為傑出的外交才能而引起了他的上級猜忌。於是,其上司便誣告張祿賣國而將其收押。一番嚴加拷打後,裝死的張祿靠賄賂看守者而逃出生天。當張祿逃往秦國後,他改名為蔡睢,並擔任秦國宰相。針對秦國當時的戰略錯誤,他提出了遠交近攻的策略,主張集中兵力攻打周圍國家,避免千里奔襲勞師無功的錯誤戰略。之後,秦國在此戰略的指導下,把戰爭矛盾首先對準韓魏進行蠶食,魏國進一步受到秦國的壓迫而江河日下。

    這時已經到了戰國末期,秦國統一已是大勢所趨。因為秦國頻繁地施展遠交近攻,首先遭受打擊的韓魏兩國不僅內政混亂,而且軍力疲弱,民心動盪。秦國瞅準實際,又一次發兵攻魏。在這種情況下,無奈的魏王只好啟用名將信陵君。信陵君頗通兵法,且在諸侯中很有威望,曾在邯鄲之戰中大敗秦軍,並率聯軍攻到了秦國的函谷關。因為信陵君在各國中享有威名,所以當他執掌軍政之後,各國紛紛出兵相救,並又一次挫敗了秦國東出。但是,隨著信陵君的威望日隆,魏國便深感其功高震主。於是,引起魏王猜忌的信陵君很快便被剝奪了軍權。憂愁鬱悶之下,信陵君開始放縱自己,並在不久後去世了。從此,魏國對秦國再無還手之力,直至亡國。

    魏文侯以得人才而興盛,魏武侯與魏惠王以失去吳起、商鞅而衰敗。在這短短的幾代人手裡,魏國有極其優異的人才,而不能任用,卻屢蹈覆轍,並先後拋棄了這五位威震四方的政治家和軍事家,終於導致了國家的敗亡。當然,魏國敗亡不僅在人才這一方面,其四通八達的地理位置與毫無目的的擴張方向亦是魏國敗亡的主因之一

  • 17 # 君山話史

    魏惠王魏罃是個挺有本事的人,但是魏國地處四戰之地,最終在秦齊趙韓的輪番打擊下,從一流強國掉到二流國家。

    對於魏惠王的早年,一般讀者不是太熟悉,我就來詳細說說。國家很多,線索很雜,大家耐心看。

    1、魏國內戰與趙韓的武裝干涉

    公元前370年,魏武侯病逝,魏國爆發權力內戰。內戰雙方是公子罃(魏罃)與公子緩(魏緩)兩兄弟。在兩人打得不可開交時,南韓與趙國突然出兵干涉。公元前369年,韓、趙兩軍夾擊魏罃,雙方在濁澤(即涿澤)展開大戰,魏軍大敗。魏罃的主力被韓、趙聯軍團團圍困,危在旦夕。

    眼看韓、趙聯軍就要大獲全勝,令人瞠目結舌的一幕發生:南韓與趙國兵團在勝券在握的情況下,莫名其妙地撤軍了。原因是在如何處置魏國一事上,韓懿侯與趙成侯兩人意見不統一,最後不歡而散。

    大難不死的魏罃開始轉運了,他糾集其黨羽,對國內反對派勢力發動致命一擊,殺死政敵公子緩,武力統一魏國,是為魏惠王。而後,他發動對韓、趙兩國的報復戰,先是在馬陵擊敗了南韓軍隊,又在平陽之戰中力挫韓、趙聯軍。

    2、秦國的進攻與魏國遷都

    三晉分裂為兩大陣營,一為魏國,一為趙國與南韓,兩方相互攻伐。此時,西方的秦國乘機擴張。公元前364年,秦國兵團在大將章嶠的統領下,殺入魏國。在內戰中實力大衰的魏國無力憑藉一己之力抵擋秦軍,魏惠王不得不分別向趙、韓兩國求援。為了對付秦國,趙、韓兩國出手相救,三晉聯軍與秦軍戰於石門。然而,秦國兵團大敗三晉聯軍,斬首六萬級。

    公元前363年,秦軍又一次大舉出擊,進攻河西。趙國出手相救,與魏國聯手挫敗秦軍。然而,魏惠王不僅沒有對趙國感恩戴德,反而發動對趙國的戰爭,奪取列人、肥邑兩地,直逼近邯鄲城。

    魏惠王的忘恩負義惹怒了趙、韓兩國。公元前362年,魏與趙、韓聯軍戰於澮水以北,把韓、趙軍隊打得丟盔卸甲,大敗而逃,趙國將領樂祚被俘。魏軍長驅直入,攻取趙國的皮牢。

    很顯然,魏惠王魏罃並沒有充當三晉領袖的資質。當年魏文侯魏斯對待趙、韓兩位兄弟,推心置腹,以誠相待,“三晉一家”的信念毫不動搖,這是他取得赫赫武功的根本。如今魏罃把這個根本拋諸腦後,需要的時候利用韓、趙作為抵擋秦國的盾牌,不需要的時候就大打出手。吃了悶虧的韓、趙兩國互相通氣,既然魏國無情,也休怪我等不義。

    在接下來的秦國攻略河西之戰中,韓、趙兩國拒絕出兵相助,魏軍遭到重創,秦軍收復繁龐城,在河西爭奪戰中,已經佔據了上風。面對咄咄逼人的秦國,魏國已經沒有優勢可言了。隨後魏罃做出兩個重大的決定:第一,在西部邊陲修築長城,以抵禦秦軍的入侵;第二,將首都從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遷往大梁(今河南開封)。

    3、四戰之地,打不完的戰爭

    魏國在西線的收縮,令南韓陷入尷尬之境。

    沒有魏國當擋箭牌後,南韓根本擋不住秦國的進攻。韓昭侯打不贏秦國,便動了魏國的主意。他鋌而走險,對魏國中部發動猛攻,奪取屯留、長子、涅等地,幾乎把魏國攔腰截斷了。

    公元前357年,魏國大軍反客為主,進攻幷包圍南韓宅陽(河南鄭州北)。孤軍奮戰的南韓抵擋不住,被迫與魏惠王簽訂城下之盟,韓昭侯偷雞不成反蝕把米,只能臣服於魏罃。自此,南韓與魏國的戰爭告一段落。

    三晉中的南韓已經屈服於魏國了,可是趙國仍舊囂張。趙國發動侵衛戰爭,接連攻取衛國的漆地與富丘,衛國政府無力承受巨大的壓力,向趙國投降。由於衛國是魏國的小嘍囉,魏惠王視其為趙國向魏國的挑釁。

    魏惠王當即點兵十萬,以龐涓為統帥,同時糾集小嘍囉宋國、衛國的軍隊,殺向趙國,長驅直入,包圍邯鄲城。根據《戰國策》的紀載,魏惠王在發動邯鄲之戰時,魏國總計“帶甲三十六萬”,兵力可謂雄厚矣。

    趙成侯不得不緊急向楚國、齊國求援。

    魏、趙之間的戰爭,很快演變成為一場世界大戰。

    很快,齊國出兵,以“圍魏救趙”之計,孫臏大破魏師於桂陵。不過,此役齊軍並沒有完勝,魏惠王以大哥的身份指示南韓出兵參戰。公元前352年,南韓兵團捲入戰爭。齊國遠征軍儘管取得桂陵之役的勝利,但自身的損失也不小,而對新銳的南韓兵團,無法抵擋,在襄陵被南韓軍隊擊退。此役的結果,在《竹書紀年》中有簡單記錄:“(魏惠)王以韓師敗諸侯師於襄陵。”齊國的攻勢被遏制住了。

    齊魏交兵,秦國再次成為得利者。秦國商鞅率領大軍對魏國的西線發起兇悍的進攻,目標是魏國的舊都安邑城。自從魏惠王遷都後,魏國在兵力的配置上是東重西輕,精銳部隊全集中於東線,在西線面對秦華人一波接一波的進攻,已是難以抵擋。魏惠王無力派出強有力的部隊解安邑之圍,在秦人的圍困下,這座魏國的舊都終於舉白旗投降。

    秦華人的黑手伸向河東,魏國在河西的地盤岌岌可危,越發勢單力孤。為此,魏國加大了河西的防守力度,擴建長城防線,南起鄭縣(今陝西華縣),越過渭水,沿著洛水東岸修築長城。

    此期(公元前354年到352年)的戰事非常複雜,魏國三大戰場同時奮戰:北線戰場以魏國的勝利而告終,攻破趙國首都邯鄲城;東線戰場齊國桂陵之役中重創魏軍,但南韓的參戰使魏國穩住了陣腳;西線戰場則是魏國的一片潰敗,秦國奪少梁、取安邑。

    4、改寫魏國霸業的兩戰

    公元前344年,魏國與南韓反目成仇,魏惠王出兵攻打南韓,魏韓戰爭爆發。此時魏國的總兵力已經膨脹到了大約七十萬之多。在魏軍的步步進逼之下,韓昭侯被迫向齊國求援。

    公元前342年,齊國遠征軍大舉出動。這次援韓的戰略與上次救趙的戰略如出一轍,並不直接救援南韓,而是進攻魏國,兵鋒直指大梁城。孫臏又一次光芒四射,在馬陵之戰中殺死魏軍名將龐涓,接著又殲滅魏師主力十萬,俘殺統帥太子魏申。這一戰,魏國最精銳的部隊毀於一旦。

    魏國在馬陵之戰慘敗,令秦國又有可乘之機。

    商鞅親率一支遠征軍,殺入魏國。在這場戰爭中,商鞅極盡陰謀手段。鎮守魏國西疆的公子卬是商鞅的老友故交,商鞅寫了一封書信,差人送到魏軍兵營,誘騙公子卬前來。公子卬還真信了商鞅的話,動身前往秦國兵營,打算罷兵會盟。誰知到了秦營後,公子卬被生擒。統帥被俘虜,魏國軍隊群龍無首。商鞅果斷地對魏軍發動致命一擊。這一戰,魏華人慘敗,伏屍數里,血流成河。

    此役對魏國的打擊力度,堪比孫臏所指揮的馬陵之戰。這兩大戰役,使魏國在東、西兩線全部遭到慘敗,魏國的霸業就此泡湯。魏國的強盛始於魏文侯,經魏武侯而終結於魏惠王。後世學者雷學淇曾這樣評論說:“惠王之敗於齊、秦,此盛衰一轉關也。”,此後,“齊威奮起於東夏,秦孝起於西陲”,天下重心,由魏國分移到齊國與秦國。

  • 18 # 漩渦鳴人yy

    作為一個四戰之地,作為一箇中原地區稱雄稱霸的霸主。魏惠王絕對不合格。

    其實這一點近代的歷史可能更加具有借鑑意義,要想尋求答案,必須得從現如今世界第一超級強國美國開始說起。美華人打仗有一個特點,國會要求你任何一分錢都不能浪費,一顆子彈打出去,你要讓他還兩份子彈的價格!哪個國家打仗都不害怕,但是他也害怕沒完沒了的打仗!在戰爭之中你不斷的被消耗實力,即便你坐擁金山銀山,最後也會被揮霍一空。

    回到那個時代,秦國為什麼能夠最終統一天下,就是因為商鞅變法以後,司馬錯例行軍事上的改革,要求軍隊作戰,不能夠再講究以前什麼道德仁義,總之一句話搶土地,搶人口,壯大實力,是軍隊出擊都必須搶奪一定的土地人口回來,這才算打仗,這才是打仗。

    魏惠王那打仗算打仗嗎?有人得罪他了,二話沒說,開戰,打打到他服為止,打到他向我認錯,撤兵回來,之前打仗所搶得的所有土地資源全部還給他就算他認錯之後有良好的態度,我重新賞賜給他的!

    同時做為一個四戰之地,魏國並沒有一個所謂的穩固的大後方,為了守衛他的四戰之地的中原地區,它的軍隊必須得迫不得已的投入戰爭!圍魏救趙,龐涓之所以想不出辦法來對付,就是因為魏國的這個地理條件沒有一個險關來守衛它的富庶地區,敵人一旦出兵你的心腹之地你就必須得率領軍隊回去,這樣的國家如果說一天到晚的打仗的話,這個國家離亡國也差不到哪兒去了。

    同時,魏惠王還拋棄掉了原先他之前的魏王所致定下的一條國策,那就是聯合三晉一起對抗其他國家,他有遠大的志向,可它沒有部署計劃的那種能力,自己還有那麼一點兒小家子氣,聽不進別人的意見。

    就比如說商鞅,商鞅這個人當時有人已經向他建議,把他給殺了,殺人不過頭點地,他還是一個王啊,但是他就是沒殺商鞅,商鞅就是一個書呆子能幹什麼用?多聽別人的勸,多把自己的脾氣給壓一樣,和許魏國還有救,至少不會在他手裡。敗亡的這麼快。

    除此以外,魏惠王活的時間太長了!人總是有一個習慣,那就是使用老東西總不捨得放手,魏王也是如此,他的希望仍然還是使用自己以前的一批老手下,至於說削尖了腦袋想要進來的那批年輕人,魏惠王是看不上眼也並不希望使用它們,愛的人佔據著茅坑不拉屎,然後新一代的人又上不去,最後人才大量流失,這才是為國為什麼前期有那麼多的人才儲備,最後全部跑光的原因,階層已經固化了,底層的人沒有辦法沒有特殊的渠道去上位這一下子有遠大抱負的人,自然就是不甘心寄人籬下,自己活生生給其他國家輸送的人才,而且自己還不落好。

    綜上所述,魏國的沒落,魏惠王得佔六成的原因,當然,其餘的四成,那就是此乃戰之過,非我之罪。

  • 19 # 維維

    魏惠王魏罃,是戰國時期著名的幾大敗家子之一。他執政時期,魏國由盛轉衰,最終霸主地位完全喪失在他的手裡。論才略,魏惠王遠不如祖父魏文侯和父親魏武侯;論求才,亦不如同時期的秦孝公和齊威王。但是,論敗國,魏惠王當仁不讓。

    魏惠王魏罃,魏國第三代國君,公元前369年即位,在位50年。魏惠王即位時,正是魏國鼎盛時期。此時的魏國,經過前兩代的勵精圖治,已經成為了中原第一強國,戰國時期的一方霸主。擁有有這麼好的國家基礎,魏惠王是怎樣將魏國弄衰落的?請繼續往下看,有以下幾方面因素。

    (魏惠王劇照)

    1、魏惠王不識才,盡失賢良

    魏惠王安排失當,敬賢不識才,流失了眾多賢良之才。魏惠王崇尚孔孟之道,喜歡跟孟子聊天,敬重讀書人。但是,由於安排不當、重用龐涓,錯失了孫臏、衛鞅、張儀這些能扭轉乾坤之人的輔佐。孫臏被龐涓迫害,他知而不阻止;衛鞅在他眼中只是一箇中庶子,不足以委以國政;張儀在他眼中只是能言善辯的辯士,不如孟子之道。正是被棄用的這三個人,削掉了魏國的霸權。

    (龐涓劇照)

    2、魏惠王攻伐策略脫離實際

    魏惠王在國力鼎盛時期放棄滅秦國,轉而圍攻韓趙而敗於齊。魏惠王認為秦國窮弱,佔領無益,他想平定三晉再滅齊國,進而達到一統華夏。魏國攻趙國,齊國救援,在桂陵打敗魏國,生擒龐涓;魏國又攻南韓,齊國再救援,在馬陵消滅魏國主力,龐涓戰死。秦國衛鞅趁魏國主力被滅,發動河西之戰,殲滅魏國河西軍和最後一支魏武卒,魏國遷都大梁,衰敗於此。

    3、魏惠王稱王,受齊國打擊

    魏惠王在韓、趙兩國的支援下,取得魏國君位。魏惠王覺得自己志向遠大,於是很快稱王,提升魏國為王爵。加之後期沒用處理好與齊國的關係,在隨後的幾次戰爭中,受到齊國的致命打擊,使魏國的衰敗加速。以至於魏惠王最後感嘆“東敗於齊,西喪秦地七百餘里,南辱於楚”。

    (魏惠王劇照)

    魏惠王如何能知人善用,留住孫臏、衛鞅及張儀這些曠世奇才,再加上魏國赫赫有名的魏武卒以及當時鼎盛的國力,統一六國應該說是易如反掌。可惜呀,一副好牌,被魏惠王打的稀巴爛!

  • 20 # 而知而行的歷史

    鞅已歸秦臏入齊,有才不用孰持危。後來醫國非無藥,仁義良方惜不施。——《魏惠王》.徐鈞 (宋)

    魏國是一個強國,是戰國時最先稱霸的國家。然而,由於歷史的慣性,魏國沒有將霸權轉換成國力,卻因為率先打破了原有秩序而遭到了周圍各國的嫉恨。魏國稱霸時,雖然禮崩樂壞,征伐自諸侯出,但是春秋大義尚存,各國多少還要借周天子的名義來加尊號。如公元前386年,田齊還要透過魏國表奏周天子,請代立為齊候,正式位列戰國七雄。魏國自恃雄強,屢屢對他國發動戰爭,開啟了戰國時代的新模式。如同在新領域創業的公司一樣,先驅最終成為了先烈,最終能夠成事的,反而是能夠殷鑑前事的後來者。

    天時、地利都不是上乘之選的魏國,能夠成為戰國第一個稱霸的國家,所倚賴的乃是人和。在這一點上,不管是魏文侯、魏武侯還是魏惠王,他們其實都有著清晰的認識的。然而在對待人才的態度上,魏文侯時尚能推心置腹,魏武侯時也能折節下士,到了魏惠王時卻只能看著“鞅已歸秦臏入齊”了。失去了天時地利人和的魏國,在戰國兼併戰爭愈演愈烈的時代下,很快就失去了霸主的地位。

    魏惠王前期,魏國霸業已臻巔峰,魏國國力也達到極盛。此時的魏國東敗齊、西迫秦、南遷楚,北走趙,四面開戰而不落下風。魏國看似威風凜凜,然而也已禍根深種。

    (魏惠王前期魏國達到鼎盛)

    魏惠王之失有四:

    其一,“三晉一體”戰略徹底崩毀。

    趙襄子策反了圍攻晉陽城的魏桓子、韓康子,三家聯手剿滅晉卿中最強的智氏家族,奠定了三家分晉的基礎。此後魏趙韓三家長期結盟,號稱三晉一體,對外征伐外交,依然延續著晉國的霸道。公元前400年,魏文侯組織三晉聯軍南征楚國,魏武侯在公元前378年攻齊。至於秦國,則在數十年中不斷被壓迫到洛水以西。魏國率先變法,以武卒稱霸諸侯。趙韓兩國更像是抱霸主大腿的小弟。

    三晉都是由封建士大夫封國而成立的新國家,地盤犬牙交錯。從諸侯手中奪取的新地盤,讓局面變得更復雜了。為了解決這個矛盾,魏國高層採取了兩種解決辦法。一個是透過交換飛地來讓自己的領土變成整塊,另一個辦法是在趙韓扶持自己的代理人。前者是三家滅智氏以來就有的老傳統,後者則由魏武侯開啟。

    魏武侯元年,趙國的公子朝作亂失敗,逃到了魏國。魏武侯決定出兵支援公子朝,讓他成為魏國在趙國的代理人。然而事與願違,魏軍本想趁亂偷襲趙都邯鄲,卻被新君趙敬侯派兵擊退。魏趙兩國由此結下樑子。儘管兩國後來兩次聯手攻齊,還跟南韓共滅晉君,但邊境關係越來越緊張。

    趙敬侯三年,齊魏交戰,趙國派兵大敗齊人。趙國意欲吞併衛國,進軍中原,這讓意圖在中原稱霸的魏國心生不快。魏國轉而勾結齊國把趙國新建的邊城奪走了,趙國因此懷恨在心。魏國不僅在東線的中原戰場跟趙國搶地盤,還在西線佔領了黃河沿岸的趙國重鎮藺縣。趙國自此與魏國形同陌路。

    魏武侯的霸道做法,很快就招致了韓、趙兩國的反彈。在魏惠王剛剛即位的時候,公中緩發動了叛亂,韓、趙兩國得到了一個千載難逢的復仇良機。內戰讓魏國朝野分裂成兩個陣營。韓懿侯本來跟魏國也沒什麼恩怨,卻在公孫頎的遊說下動了趁火打劫的念頭。他邀請趙國聯手攻魏,趙成侯二話不說就派出了精兵良將。趙韓聯軍突然加入戰團,在濁澤大破魏軍。魏惠王被聯軍包圍,隨時都有性命之憂。雖然最終因為韓、趙兩國意見分歧,魏惠王逃過一劫,但是隔年,緩過勁來的魏惠王就對臥榻之側的韓、趙兩國發起了反攻倒算。

    魏國原本在與秦獻公爭奪河西,韓、趙兩國本著三晉一體的原則也出兵助陣,卻未料魏國突然陣前與秦國講和,立刻對趙韓發動澮北之戰。魏惠王此舉雖是報當年濁澤之仇,但在事實上改變了魏國的爭霸戰略。從此魏國深陷中原爭霸泥潭(中原大國眾多,魏國雙拳難敵四手),再也抽身不得,秦國則獲得難得的喘息時機,開啟了商鞅變法。戰國的歷史走向,在不經意間悄然發生了轉變。

    (意氣風發的大魏王)

    其二、魏國將戰略重心東移,失去了建立穩固的根據地的時機。

    魏國在公元前413年前後奪佔河西之地,改土歸流,設西河郡,吳起為第一任郡守。此時的魏國距離滅亡秦國僅僅一步之遙,所顧忌的只有周天下滅國戰爭帶來的其他勢力的掣肘。可是,魏國即便不立刻滅秦,也在事實上將秦國壓迫到西部邊陲,已經不足以構成太大的威脅。

    澮北之戰表明,魏惠王認為滅秦的功業已經難以與兼併三晉相提並論。對於臥榻之側的威脅,變生肘腋,讓魏惠王動了兼併趙韓的殺心。咄咄逼人的秦獻公在少梁之戰後不久就去世,魏惠王趁機開始著手新的戰略佈局,公元前364年,魏惠王把都城從河東的安邑遷徙到中原的大梁。

    很多人以為魏國遷都大梁是為了躲避秦國兵鋒,這可能只是其中一個原因,因為安邑所在的位置不僅秦國能夠威脅到,韓、趙兩國都能夠威脅到,加上南方的楚國,魏都城的安全成了一個很大的問題。一旦三晉聯盟解體,魏國都城立刻面臨四國夾擊的風險。同時,對於魏惠王而言,中原的膏腴之地,以及奪自楚國的淮泗之地,都遠比河西更為富饒,魏國高層早就想把戰略重心放在東線的中原戰場。

    魏國的疆域比較微妙,和南韓一樣地跨今天的河南省與山西省,而且都被黃河分為兩段。南韓的上黨郡把魏國領土分割成東西兩大戰區。西部戰區以舊都安邑為政治中心,包括河東、河西、上郡三個地區;東部戰區以新都大梁為政治中心,包括梁地與河內之地。

    魏文侯時期曾經借道趙國吞併中山國,但後來中山國死灰復燃,魏國也失去了這塊飛地。除了滅中山之外,魏文侯和魏武侯更多以西部戰區為中心進行擴張。到了魏惠王時,西線幾乎沒有太多擴張潛力了。上郡往北是趙國的地盤,往西是魏國盟友義渠國的勢力範圍。河西地位於關中平原的東部,與秦國首都圈隔著洛河對峙。魏河東郡北鄰韓上黨郡的汾河河谷,那裡有南韓舊都平陽;往南則韓三川郡接壤,那裡有南韓重鎮宜陽。也就是說,魏國西部戰區如果不攻秦的話,只能去搶南韓和趙國的地盤。

    再看大梁的周邊環境,東面的宋地與南面的楚國淮北地區都是富庶的大平原,西面緊挨著南韓新鄭首都圈,東北挨著衛國和齊國濟西地區,渡過黃河一路向北則能抵達趙國邯鄲首都圈。因此,魏國東部戰區面向廣闊的華北平原,有著巨大的擴張潛力。若能佔據整個中原之地,就有望將霸業升格為王業。因此,魏惠王把爭霸中原放在第一位。他遷都大梁的最初用意,正是為吞韓並趙大計奠定基礎。

    (魏武卒兵發邯鄲,三晉聯盟解體)

    其三,深陷爭霸泥潭,魏國左支右絀,疲憊不堪。

    魏國高層戰略中心東移,首要的目標即是兼併韓、趙兩國。為了完成整合三晉資源的宏願,魏惠王還與秦國達成了和解,確保了西部的暫時安全,從而得以將魏武卒盡數派往韓、趙前線。在與秦國達成河西之盟的後一年,魏惠王就藉機發動了滅趙之戰,兵發邯鄲。起因是趙國將都城從深陷魏國中央的中牟遷往更容易防守的邯鄲,魏惠王判斷趙國已然做好了與魏國決裂的準備(趙國吞併衛國,被魏國擊敗,因此結仇),因此決意先發制人。

    魏上將軍龐涓帶著8萬精兵很快包圍了邯鄲,並且經一年激戰,攻陷了邯鄲。由於趙國存在邯鄲、晉陽、代地三個政治中心,魏國即使攻陷邯鄲,也無法一鼓作氣滅趙。齊國則直撲大梁,以圍魏救趙之計消滅8萬魏軍。秦國也趁機襲擊舊都安邑。魏國只好跟齊秦講和,把邯鄲歸還趙國。

    魏惠王不死心,對橫臥在腹地的南韓又發動了滅韓之戰。起因也是因為韓昭侯啟用了申不害變法,南韓兵革之利天下聞名,一旦南韓新軍練成,對於魏國無疑是肘腋之患。殷鑑趙國被魏國毆打之慘痛往事,南韓又與秦國結盟。這讓魏惠王感到南韓隨時可能會反叛魏國。魏惠王決定在南韓羽翼未豐時動手,發動了滅韓之戰。新鄭離大梁很近,就算齊軍再來大梁,魏軍主力也能迅速回援。魏國君臣滿以為可以破解圍魏救趙之計,結果在馬陵之戰中,喪師10萬,魏上將軍龐涓也戰死陣中。

    經過兩次大敗,魏國實力大損,齊國、秦國、楚國趁機出兵攻打魏國。魏國四面受敵,屢屢失敗,喪師失地。不得不策劃了公元前334年的“徐州相王”事件,拉著齊國來分擔戰略壓力。這一做法昭示著魏國已經無力承擔霸主的責任,開始尋求共治的政治秩序。

    魏國放棄滅秦,轉而攻打韓、趙,並把齊國也給捲了進來,數十年間,魏國損失慘重,寸土未得,可謂是戰略失當,當魏國重又回頭來看時,西部的邊陲小國已然成了一個虎狼之秦。

    (開一代風氣之先的商鞅變法)

    其四,魏國老人政治,人才結構板結,有識之士紛紛出走。

    魏國是第一個變法的國家,沒有先例可循。魏國的變法相對來說,並沒有吳起在楚、商鞅在秦變法時的鐵血政策,因為魏國的變法保留了相當程度的貴族封建的特權。魏國地處死戰之地,當然深知內部不和會造成外敵侵攻的危害。因此,魏國的改革沒有大刀闊斧,國君待宗室、士卒甚厚,這也造成了魏國的中央集權的程度是比較低的。同時,這些貴族子弟紛紛把持著社會資源,魏國的人才依然眾多,卻都無法在魏國朝堂上展示才幹。到秦國做客卿的商鞅、張儀、範睢都是魏華人,他們幫著秦國坑害魏國時,絲毫不留一點情面,這也是因為他們在魏國時遭受到的非人冷遇,讓他們對魏國實在愛不起來。

    其實,不僅魏國有這樣的情況,趙國、齊國、楚國都有類似的情況,這些國家的改革都不徹底,底層民眾都無法獲得高爵顯名,這讓魏國的人才紛紛出走他國。

    只有對魏國瞭解太透徹的商鞅,殷鑑魏國變法之失,來到秦國後實行了比較徹底的軍功爵制度,雖然也有很多限制條件,但到底是給了底層民眾上升的渠道和希望。同時,商鞅還開辦了很多軍事學校,以前只有貴族子弟才能充任的軍官的技戰術,平民百姓也能接受學習。中國的貴族社會即將終結,平民社會即將到來。

    說到底,這與魏國率先稱霸有關。魏國的國力一騎絕塵後,魏國君臣滿足於既有成績,不願意也沒有動力進行深化改革(商鞅改革也分了3個階段,前後長達20多年才最終落地生根)。而且,魏文侯、魏武侯、魏惠王三人在位時間太長,老人政治雖好,可以保持國策的持續穩定,但同時也會讓人固步自封。公孫座臨死時才推薦衛鞅,甚至勸說魏惠王如果不能用衛鞅,就要殺死他。這些“公孫”、“公子”都是魏國公室,可見魏國用人之策空有好賢之名,其實最放心的還是自家人。本來有著薦賢職責的丞相,也存了藏賢、害賢的心思,魏國焉能不敗?

    (老人政治下的魏國步履蹣跚)

    魏惠王並非是一個昏君,卻誤以為魏國強大的根本原因在於魏武卒的戰功,殊不知魏國能夠稱霸的首要原因在於人和。韓、趙離心後,魏惠王沒有想辦法加以籠絡,反而起了滅國的心思,他把西線的精銳都抽調到東線,企圖先兼併三晉,卻不知道落入了大國爭霸制衡的迷局裡。魏國深陷中原戰爭泥潭,無法安然脫身,自然也無法進行第二次改革了。隨著魏武卒在桂陵之戰、馬陵之戰中損失慘重,魏國的軍事力量也遭到了沉重的打擊。本來可以大有作為的魏國,最終因為戰略方向的選擇,一步錯步步錯,終至萬劫不復。

    在魏惠王嘗試整合三晉失敗後,此後的趙國即使再度崛起,也沒動過整合三晉的心思,而是一心往北拓展。可能是趙國也看到了魏、趙兩國前世執刀相向的慘痛後果,今生才談起了放下。在秦國步步緊逼的攻勢下,魏國在最後關頭還把鄴城送給了趙國。趙、魏兩國在戰國後期也算是相互扶持吧,只是天下大勢已定,趙、魏兩國也先後隱沒在秦軍鐵騎揚起的塵土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arcgisarcmap配準的圖怎麼儲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