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陳殊途

    《黃帝內經》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經典之作,不僅僅是一部經典的中醫名著,更是一部博大精深的文化鉅著,以生命為中心,從宏觀角度論述了天、地、人之間的相互聯絡,討論和分析了醫學科學最基本的命題——生命規律,並建立了相應的理論體系和防治疾病的原則和技術,包含著哲學、政治、天文等多個方面學科的豐富知識,是一部圍繞生命問題而展開的百科全書。 《黃帝內經》全面總結了秦漢以前的醫學成就,它的著成標誌標誌著中國醫學由經驗醫學上升為理論醫學的新階段。在整體觀、矛盾觀、經絡學、髒象學、病因病機學、養生和預防醫學以及診斷治療原則等各方面總結了戰國以前的醫學成就,併為戰國以後的中國醫學發展提供了理論指導,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具有深遠影響。歷代著名醫家在理論和實踐方面的創新和建樹,大多與《黃帝內經》有著密切的淵源關係。

    《黃帝內經》在中國醫學有很高地位,後世歷代有所成就醫家,無不重視此書。曾被譯成日、英、德、法等文字,對世界醫學的發展也產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 。《黃帝內經》以樸素的唯物主義觀點和辯證思想,闡述人與自然以及生理,解剖,病理,診斷和養生防病治病方面的原則問題。成為中國醫學的基石,中醫理論體系的源泉,臨床各科診治的依據,後世奉為“經典醫籍”,為學中醫者必讀之書。是研究中醫學的重要文獻,也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作為中國傳統醫學的理論思想基礎及精髓,在漢民族近二千年繁衍生息的漫漫歷史長河中,它的醫學主導作用及貢獻功不可沒。

    《黃帝內經》是中醫學理論體系的淵藪,是一部綜合論述中醫理論的經典著作。它的集結成書是以古代的解剖知識為基礎,古代的哲學思想為指導,透過對生命現象的長期觀察,以及醫療實踐的反覆驗證,由感性到理性,由片斷到綜合,逐漸發展而成,提出了許多重要的理論原則和學術觀點 。不僅奠定了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基本框架,同時,也為後世中醫學的不斷完善與向前發展提供了可能。《內經》一書不僅是當時醫學發展水平的最佳見證,同時,也是現代中醫學研究發展的可靠基石。

    首先,《內經》一書奠定了人體生理、病理、診斷以及治療的認識基礎。其基本素材來源於中國古人對生命現象的長期觀察、大量的臨床實踐以及簡單的解剖學知識。如“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素問·經脈別論》)以及“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素問·靈蘭秘典論》)的記載,是對人體水液代

  • 2 # 木惜年

    《黃帝內經》暗合中國傳統思維方式!華人認為天人合一!人體也是一個小宇宙!有陰陽,有五行!宇宙之所以存在,是因為宇宙有平衡!也就是現在認為的每個天體之間有萬有引力在相互制約!而人體也是如此,平衡了人體就沒病!不平衡了,病就來了!不是病找的你,而是你體內缺失了平衡,被病趁虛而入了!只要再回復平衡,病自然就好了

  • 3 # 必入道

    《黃帝內經》反映出的醫者的政治情結、《黃帝內經》成書時期的社會階層、《黃帝內經》中的人性啟示等三方面。

    《黃帝內經》(以下簡稱《內經》)包括《素問》和《靈樞》兩部分,全書共162篇,近19萬字,是中國醫學史上現存最古老也是最宏偉的典籍,亦是中醫學理論的奠基著作。《內經》認為,醫學之道應“上合於天,下合於地。中合於人事”,故在詳論天人關係的同時,對人事即人類社會之事亦多有記述。儘管《內經》的主旨在於治病救人,但它所研究的人,不僅僅是生理、病理意義上的人,也是哲學、人類學、社會學意義上的人。 一 《內經》反映出醫者“以醫論國”的政治情結  中國古代的醫家多為儒生出身,因多年科舉而不第,便將一腔政治熱情訴諸於醫道,走方為醫,但求拯黎元於仁壽。“不為良相,則為良醫”這一思想,便由此而生;“主明則下安”的治療原則亦因此而立。《內經》的問世雖然早於科舉制度近千年,但這種以醫論國的情結卻一脈相承。 

     醫者對自身職責的定位:“上以治民,下以治身”  早在《國語·晉語》中就記載有著名醫家醫和認為“上醫醫國,其次疾人”是醫家的職責。當時的醫學尚未獨立,醫國與醫人被認是相通的!

    《黃帝內經》的醫學成就在世界醫學史上獨樹一幟,其對世界醫學的貢獻不可低估。它的 學術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 構建了中醫學獨特而龐大的理論體系。在這些理論體系中,有一些重要的理論以及理論原理,至今仍對中醫學術的發展和臨床實踐具有重要的指導價值,更不可思議的是,《黃帝內 經》一書還對熱病、瘧疾、咳嗽、風病等病證的病因病機、臨床表現、治療方法進行了專題討論, 其中的許多內容和觀點,仍是現在臨床所必須遵循的原則。 2。 確立了"天地人三才”的醫學模式。“天地人三才”的醫學模式與近年醫學界提出的“社 會——心理——生物醫學模式”,有很多相通的地方,這對於疾病的防治具有深遠影響。3。 樹立了多學科研究醫學的典範。由於《黃帝內經》廣泛吸收了古代天文學、曆法學、氣象學、生物學、地理學及哲學等多學科的研究成果,並與醫學融合、滲透,提出了許多科學的假說, 因而,它對今天的科學研究工作有很大的啟迪。 4。 建立經絡學說,發明針灸療法。經絡學說的創立,讓《內經》以樸素的形態,證明了人體 是一個統一的整體系統,而針灸療法的發明,則體現了中醫學治療理念與方法的與眾不同。總之,《黃帝內經》在中國醫學史上有著很高的地位,後世歷代有所成就的醫家,無不重視 此書。

  • 4 # 金關愛

    《黃帝內經》總結了春秋以前的道文化和中醫醫學,同時也奠定了中醫醫學理論基礎,形成了中醫理論的相對完整的理論體系。中醫醫學從此進入了理論指導實踐的科學發展時代。

    中醫古籍都有其時代的特徵,《黃帝內經》亦是如此。春秋戰國時期,正是百家爭鳴的時代。《黃帝內經》與《道德經》稱之為黃老學說,是代表道家學派的開山著作。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之璀璨明珠道文化從此產生。

    《黃帝內經》除講解道文化外,還有更重要的內容,就是醫學。從解剖到生理,再到具體疾病的病因病理,及其治療方法,講解得非常細緻,其中有很多到現在仍有相當重要的參考價值。比如《黃帝內經.素問.氣厥論》講膽移熱於腦是導致鼻淵病的主要因素,這對鼻竇炎的研究有相當重要的指導意義。

    當然,《黃帝內經》作為兩千年前的著作,必然有著許多不可取之處,比如解剖學。

    所以,對於《黃帝內經》的繼承,則須要中西醫學者們共同努力發掘和醫學創新。

  • 5 # 田民389

    文學價值,哲學價值,醫學價值,天文地理價值。偉大的是道!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道即醫道,人道,政道的辯證統一!

  • 6 # 愛中醫的477

    被稱作上古三大奇書之一的《黃帝內經》無疑是中國醫學經典中最重要的文獻。原本《素問》、《靈樞》各九卷八十一篇。它存世久遠,內容豐富,理論完備,全面的總結了漢代以前的醫學成就。

    人們習慣將《黃帝內經》視為醫書,實則有誤。他與《周易》有些相似,歷來被農家、醫家、兵家、陰陽家、曆法家所通用,視為至寶。

    《黃帝內經》對中國文化的最大貢獻可能要數陰陽五行學說了。它不但影響了整個中國文化,而且對世界現代科學觀念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從內容上看,“上窮天紀,下極地理,遠取諸物,近取諸身,更相問難”。天地萬物幾乎無所不包。涉及哲學、天文、地理、氣象、兵法、社會、曆法、陰陽等各個門類。期中的許多醫學理論,迄今才被現代醫學所論及。如醫學物候學、醫學地理學等。

    《黃帝內經》所記載的這些理論,已經為當今世界所矚目。

    中華傳統醫藥學做為世界文化遺產的一部分,《內徑》則是其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是你,生了兩個孩子,還會選擇生第三個麼?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