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香茗史館

    劉備沒能奪取天下的原因較多,但我認為最為致命的是先天不足,集中體現在兩點,一是劉備自己的先天不足,起點較低,發展緩慢。二是蜀國的先天不足,國土狹小、人口稀少。正因為這種不足,蜀漢僅有奪取天下的可能,而從來不曾擁有爭奪天下的資本。

    自身不足:起點較低,發展緩慢

    劉備是否為漢室宗親極為可疑,畢竟中山靖王劉勝光兒子就有一百二十多個,到了劉備這一代又有多少人,誰也說不清楚,所以劉備是否為中山靖王之後根本無法考證。

    不管劉備是不是中山靖王之後,他的起點的確有點太低了,在東漢末年天下大亂之際,與其他各地刺史或名門之後相比,與漢室宗親這個身份比起來,他織蓆販履的出身更為現實一些。正因為其起點太低,導致在起兵早期只能依附於他人,過著寄人籬下、到處漂泊的日子。我想這也是劉備極為重仁義的一個原因,因為和其他各地諸侯比起來,他除了仁義實在是沒有任何優勢。

    直到劉備擁有了徐州這個根據地,才算是在諸侯林立的亂世擁有了一席之地,但即使如此,他也不過是所有諸侯中最弱的一個,更不用說不久之後徐州又再度丟失了。就在劉備早期苦苦發展實力,努力創業的時候,各地的諸侯卻因為先天優勢早就渡過了創業階段,在亂世之中擁有了不俗的實力。可以說,早期的劉備就是在諸侯的夾縫中尋求生存的。

    除了漢室宗親這個身份之外,劉備實質上與其他布衣出身的義軍首領並沒有什麼兩樣,早期的劉備是沒有任何爭霸資本的,劉備能生存下去,且在諸侯林立的亂世殺出一條血路,最終建立蜀漢政權已經是極為難得了。

    蜀國不足:國土狹小、人口稀少

    在佔據益州之完成三國鼎立的最後一片拼圖之後,劉備的確有了爭奪天下的資本,但與曹操和孫權相比,蜀國仍然是最弱的、然而就在劉備還未完全消化益州之地,剛剛奪取漢中還來不及高興的時候,荊州又給丟了,這使得原本就比較弱小的蜀漢更顯弱小。與孫權和曹操相比,劉備的蜀漢至少有三點不足:

    1、土地貧瘠。蜀漢的地盤不僅在三國中最少,不論是與佔據北方中原廣大地區的曹魏相比,還是與佔據江南廣大地區的孫吳相比,蜀漢地區都是最為貧瘠的。除了四川盆地和關中地區算是糧食產區之外,雲貴地區多山地,根本就不是糧食產區,這是造成蜀漢國力較弱的一個重要原因。

    2、人口稀少。根據史料記載,三國時期總人口不過750萬左右,其中魏國擁有430萬左右,吳國也有220萬人左右,而蜀漢不過百萬人口。而在蜀漢境內,雲貴地區又擁有大量的當地土人,實際在官府控制下的人口更少。在古代農業社會,人口多少乃是衡量國家實力的重要標準,如此少的人口基數,不論是士兵數量還是人才產出,蜀漢可以說都是最弱的。

    3、出路有限。在丟掉荊州之後,在只能和東吳聯手抗曹的前提下,蜀漢的出路其實只有北伐一途。蜀漢因為被崇山峻嶺包圍,“蜀道難、難於上青天”,雖然這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證安全,但對於蜀漢的對外擴張卻也造成了極大的阻礙,例如諸葛亮的歷次北伐,糧草運輸問題就成了最大的難題。

    正因為蜀國的先天不足,為了避免與其他兩國差距越拉越大,導致慢性死亡,諸葛亮才會不惜一切的堅持北伐,就是想為蜀漢開啟一條出路,可惜最終還是失敗了。

    綜上所述,正因為劉備和蜀漢的先天不足,蜀國可以說從一開始就沒有爭奪天下資本,只是擁有爭奪天下的可能而已。無奈荊州的丟失、北伐的失敗,徹底掐斷了這種可能。

  • 2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劉備沒有曹操那樣的宗族勢力及家庭背景,也沒有孫權官二代的接班背景,劉備之所以三分天下有其一,完全靠自己的努力及百折不撓的毅力。

    劉備認識諸葛亮之前,前半生滇沛流離,寄人籬下,屢戰屢敗,卻又屢敗屢戰,但從未放棄自己的想理,48歲時還一事無成,在一次聚會酒後還會感憾身上又長了肥肉,卻又一事無成。

    現在看來,劉備無疑是成功的。封王稱帝,三分天下有其一。遺憾的是劉備沒能統一天下。

    劉備為何沒能統一天下?

    至少有以下5個原因:

    1、過早稱漢中王。

    公元219年,劉備自稱漢中王,而之前劉備的名義官職是左將軍,左將軍晉升漢中王,是自封的,當時大漢名義上的天子漢獻帝仍然健在,忠於漢室的人也還大有人在,劉備此舉過早暴露自己的政治野心,在政治上處於不利地位,縱觀兩漢西百餘年曆史,封王者寥寥無幾。

    2、關羽襄樊之戰決策錯誤。

    劉備自稱漢中王后,令劉封、孟達佔據上庸,令關羽北伐襄樊,卻於襄樊之戰中未發一兵一卒支援,也沒有認識到東吳對荊州的迫切性,導致荊州三郡丟失,關羽被殺,整個荊州軍覆滅,此戰是蜀漢由強轉弱的轉折點。

    3、劉備從擁有自己的地盤到爭奪天下的時間太短。

    4、劉備年紀大了。

    劉備年紀大了,古人60歲已到入土年紀,劉備稱漢中王己59歲,時日無多,劉備孤擲一致。

    5、劉備整體戰略出了問題。

    劉備自218年至219年,舉全國之力與曹操爭漢中,劉備勝。之後劉備集團勢力達到頂峰,隨之襄樊之戰關羽被殺,荊州全失,從此劉備開始走下坡路,直至敗亡。劉備取得漢中後應該休養生息,恢復國力,然後再北伐,但劉備的戰略看上去執行的沒有道理,導致舉盤皆輸。

  • 3 # 秋天148836979

    劉備沒奪取天下不是起點低,劉邦,朱元璋起點更低,怎麼幾年就成功了?劉備主要是沒戰略思想,沒戰略規劃,劉備起點低,但是時運出奇好,剛開始就有張、蘇二位商人資助,後來陶謙又讓徐州,劉備走狗屁運了,當時比曹操,孫策,呂布,袁術地盤都大,劉備有了爭雄天下的資本。但是劉備沒有爭雄天下的戰略思想規劃,一敗塗地。到後來投奔荊州只佔一個縣,寄人籬下。劉備已失去爭霸天下機遇。因為這時曹操,孫權已經成霸。儘管諸葛亮提出戰略規劃,已經太晚了,能三分天下就不錯了,如果劉備在徐州有諸葛亮,稱霸天下就很容易了,後人只分析諸葛亮沒成功,首先關羽,劉備破壞了隆中對戰略規劃,一個戰略遭到破壞,就是毛澤東也不能成功,劉備沒有大局觀,只能怪自己。

  • 4 # 晨霧歸鄉yuwenly

    劉備坐擁荊州、益州和漢中的時候是他的巔峰。這時他是有有機會奪取天下的。但是出現了戰略上的失誤。

    首先,關羽單方面發動對曹操的進攻。雖然威震華夏,最終還是敗走麥城。按照諸葛亮《隆中對》的策略,需劉備率軍出漢中,派一上將軍取宛、洛。這樣可以形成東西夾擊的局面。曹操剛經歷赤壁之敗、漢中之敗,確實經不起這樣折騰。即使東吳在後方作怪,最壞的打算也是丟掉荊州,這個時候長安、洛陽早已在劉備手中。事實確是關羽出兵了,漢中按兵不動,曹操得以聯合東吳擊敗關羽。

    其次,盲目發動對東吳的戰爭。丟失荊州後,劉備尚有益州和漢中,主力部隊尚在,仍可效仿劉邦,以漢中王而王天下。但是,這個時候劉備卻發動了對東吳的戰爭。歷史記載趙雲、諸葛亮強烈反對。但是劉備鐵了心攻打東吳,結果被火燒八百連營。不僅損失了主力部隊,還折損了黃權、馬良等智將,張南、馮習等良將。這一戰使得蜀漢實力大減,直道劉禪投降前,也只能自保,沒有了直取天下的氣魄。

    後期的蜀漢是無人無兵、內部不穩定的時代。

    無人,謀臣基本是諸葛亮一言堂,都說諸葛亮治國行,打仗不行。但是,其他謀臣如果能發揮有效意見,也是一件利事。武將,自五虎將凋零後基本無大將,武力值太低。另外蜀漢人口少,兵力有限,也是後期發展不起來的主要原因。

    蜀漢內部政權也是不穩定的,內部分為荊州集團、東州集團和益州集團,外部又有少數民族的壓力。蜀漢政權在風雨飄搖中,逐漸合上了歷史上的一頁。

  • 5 # 四川達州人

    劉備佔據什麼優勢?

    人口?軍隊?騎兵?地盤?人才?經濟?

    哪條看得出來劉備佔優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平時喜歡喝的什麼酒呢?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