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張老師營養和膳食普及
-
2 # 9527益智小遊戲
我是貴州的,談到吃,不得不說我們貴州的小吃真多。
1、滷豬腳
貴陽人都曉得,貴陽有個青巖古鎮,哪裡的滷豬腳特別安逸,選用的都是一歲左右的小嫩豬腳,用十幾中調料配成滷水,滷出來的豬腳是色香味俱全,看上去就想搞一口,那味道沒得擺的。
2、烤臭豆腐
這道小吃很特別,十多米遠就能味道臭豆腐味道,但是吃起來特別香,特別是過節時候,朋友都回家了,大家約在一起,搞幾盤臭豆腐考起,再溫點小酒,那真是安逸。臭豆腐主要是貴州大方臭豆腐比較出名,都愛吃。
3、腸旺粉
貴陽人都喜歡的一道小吃,基本上每條街上都有一家,雞腸旺再配個滷蛋,基本上就滿足了。很多外地朋友來貴陽吃不慣,腸旺粉那味道只有喜歡的人才吃得慣,不喜歡的人感覺會嘔。
-
3 # 愛菜588
在我們家鄉,有好多種簡單好吃的東西,雲南是個氣候非常好的地方,所以哪怕只隔幾十公里都會有不一樣的東西。
1,石屏豆腐
石屏豆腐從原來的小縣城裡的產品,到現在已經全國乃至全世界都知道,因為一個獨特的特點,就是石屏點豆腐從來不用石灰,都是用井水點豆腐的,做豆腐的人家一般都是到豆腐要點滷的時候了,就到自己的井那裡打上一桶水,然後按照比例攪拌,就可以點制豆腐了,因為我們那裡井水分兩種,一種酸水井,一種甜水井,酸水井就用來點豆腐,甜水井就用來生活使用,有這樣一句話是送給石屏豆腐的:水點瓊漿天下奇,火燒豆腐雲外香。說的就是雲南石屏縣的豆腐,豆腐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已經是雲南石屏縣的支柱產業了。
2,箇舊小肉串
雲南箇舊有世界錫都之稱,因為這裡從來都盛產錫礦而聞名,箇舊市由兩座大山包圍在中間,其氣候常年15度左右,是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但是在這裡也有一種小吃,是隻要是家鄉人來了都要吃的,朋友來了都要帶去吃的,因為肉串都是先醃製過,然後在烤的時候一邊烤,一邊上佐料,又分為甜,甜辣,麻辣三種口味,叫小肉串就是因為串的小,一口一串都是沒問題的,每次去吃最少一人50串,那味道,別提多好了。
3,過橋米線
說到米線就更不用說了,雲南蒙自的過橋米線動人傳說時常都會在朋友嘴裡流傳,作為過橋米線的發源地的蒙自,主要以石榴枇杷種植為主,但現在過橋米線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了,為什麼說過橋米線呢,因為食用也特別簡單,滾燙的高湯抬上來,按照生熟的順序把配料放進去,再把米線放進去,放上一勺焦香的油辣椒,簡直就是人間美味了,我們的習慣一般都是早上起來不吃早餐,中午出門吃一碗滾燙的過橋米線,暖暖的喝上兩口高湯,特別舒服。
其實還有很多,今天就先說這麼多吧!
-
4 # 甘肅第一站
鍋盔
鍋盔是甘肅很多地方都有的一種"饃饃"類麵食,幾乎無人不知。鍋盔的製作據說可以追溯到周朝時期,相傳周文王伐紂時鍋盔就被用做兵士的軍糧。鍋盔到了秦代更是被髮揚光大、普及推廣。秦人制作的鍋盔,個兒大、餅厚、瓷實。據說鍋盔最初不叫鍋盔,因其外形酷似樹墩的橫截面,因而被叫做墩餅。秦軍能力克群雄統一六國,除了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原因外,“鍋盔”作為戰士的主要乾糧,也有著突出貢獻。
有人可能會說,秦國和甘肅有什麼關係呢?關係大了去了,甘肅是秦人的發跡之地,可以說沒有甘肅就沒有秦人,更沒有秦國。秦人賴以生存必不可少的飲食自然離不開隴原大地。
臊子面
臊子面是西北地區漢族傳統麵食,在甘肅隴東、隴中一代廣泛流行。臊子面歷史悠久,傳播範圍也非常廣。在《水滸傳》第三回:“奉著經略相公鈞旨,要十斤精肉,切做臊子。”這裡的臊子就是肉丁的意思。
臊子面的歷史有不同的說法,最早的一種說法是其源自周朝,周朝就周朝吧,也沒有歷史依據,我們只要知道歷史很悠久就是了。
臊子面雖然是十分正宗的甘肅麵食,但是從全國範圍來看,目前陝西的名氣更大,尤其是岐山臊子面被視為正宗。但是這絲毫不影響臊子面是甘肅悠久名吃的事實。
釀皮
釀皮,甘肅最接地氣的小吃之一,而做為同質不同名的涼皮則遍及全國。
話說在唐朝開元年間,有一戶柳姓人家在甘肅天水守護唐玄宗的祖墳,後來大雨沖毀了他的房屋和食物,在飢餓中打撈被雨水浸泡的麵粉時無意中發明了釀皮。後幾經波折進獻給了玄宗和楊貴妃,之後名聲大噪一直流傳至今。關於發明釀皮的故事細節文字較多,在此不一一贅述,有興趣的可以問度娘。
釀皮是毫無爭議的甘肅發明、流行西北及全國的名小吃,作為甘肅人一定要知道,別被其他地方搶了名頭!
漿水面
漿水面是甘肅地區流行最廣的民間麵食,甘肅定西的漿水面尤其清淡,清熱解暑,顏色通透、味道較為酸爽。
關於漿水面的起源也有不同的說法,一種說法是漿水起源於秦朝,另一種說法是漿水面的名字是由漢高祖劉邦與臣相蕭何在吃此面時所起,還有一種說法是蜀漢丞相諸葛亮六出祁山時在天水一帶喝到了漿水,於是漿水面就廣為傳播。究竟是怎麼來的咱也搞不清楚,咱只知道他歷史悠久就行了。
手抓羊肉
手抓羊肉在甘肅最叫得上名的是唐汪手抓羊肉,得名於臨夏回族自治州境內的唐汪川。唐汪川有一種傳統飲食“平夥手抓羊肉”,是中亞、西亞的“撒爾塔”色目人東逐時傳人中國並發展起來的一種獨特民族飲食。唐汪手抓羊肉選用肉質佳、無羶味而肥瘦有致的揭羊,當天宰,當天煮,調料上乘,搭配適宜,火候得當,成品味醇可口,肥而不膩。
羊肉泡饃
據稱羊肉泡饃在過去是進貢皇上的飲食而發明的,古時稱“羊羹”,宋代詩人就有詩:“隴饌有熊臘,秦烹唯羊羹”。而羊羹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11世紀,那時也被列為國王、諸侯的禮饌。羊肉泡饃甘肅和陝西的做法還略有不同,最簡單的一個判斷方法是,把饃饃弄成小碎塊泡在湯裡端上來的一般都是陝西的泡饃,而端上來的饃饃還沒有泡需要顧客自己泡的八成是甘肅泡饃。咱不管這個,只要歷史悠久,又是甘肅的名吃就行。
回覆列表
福建泉州,閩南的小吃就太多太多啦。
在深圳呆了十年,每每國內回家,總是要幾樣東西都嘗一嘗。
泉州的海蠣煎(小牡蠣+地瓜粉煎+蔥姜+包菜剁碎,煎成餅狀熟成後淋上雞蛋液)
面線糊(高湯熬煮細面線,配料繁多有滷大腸,豆腐滷蛋,豬血,榨醋肉,豬肝,蝦仁,雞雜,魷魚等等,太多啦,一碗麵線糊配料自己選擇撒上一點胡椒粉加一根油條,對於我來說這是閩南的低味)
鹹飯+紅燒牛排+牛肉羹湯 午飯推薦
燒肉粽,土筍凍,石花膏,潤餅,魚丸,魚卷,元宵圓。
外地朋友如果有過來玩的話,可以試試哦,以上推薦的我曾經先後帶過6位法華人吃過,都挺喜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