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南朝居士
-
2 # 歷史挺好玩
一是怕呂后、竇太后、武則天、慈禧太后這類的強勢女主控制朝政,破壞封建統治,另外一點,應該叫外戚不得干政……
什麼是外戚?俗語裡的“孃家人”,或者說小皇帝舅舅們。
漢代的外戚專政
古代不讓後宮參政(沒有任何貶低女性的意思哈,女權請繞路),主要有以下兩點的考慮:
1.相比封建時代男性接受教育都是少數,女性接受教育更是鳳毛麟角,拋開男女分工問題,什麼軍事、外交、治國這些真的不是封建女性擅長的內容,讓後宮參政付出代價的可能是皇帝家幾代人打下來的江山。且讓後宮參政,極易引來外戚專權。
2.拿外戚勢力最為強勢的兩漢舉例,竇太皇太后把竇家人都拉來朝中做官,漢武帝甚至都成了傀儡;以外戚勢力起家霍光都可以換掉皇帝;篡位的王莽,也是藉助外戚的勢力爬上來的……
在看看東漢朝廷都是什麼組合,大將軍竇憲與竇太后(東漢也有竇太后),大將軍梁冀與梁太后,大將軍何進與何太后……
到了大漢後期,外戚勢力發展起來之後,基本上皇權旁落。年幼的小皇帝和舅舅輩的大將軍幾乎成了標配。當初讓後宮參政,搞到漢末都快要把漢朝參沒了
封建後宮,可不止皇帝皇后或者妃子那麼簡單
後宮其實是皇帝在白天平衡各方勢力的延續,舉個例子,張皇后背後可能是張國舅爺,李妃背後有可能是李國丈,王妃背後可能是王家勢力。
這是皇帝與朝中勢力的一場博弈,皇帝希望透過聯姻來獲取權臣支援。而成了國舅、國丈的朝中勢力也希望後宮佳麗的“枕邊風”讓自家勢力壯大起來。
想讓後宮參政?除非這位皇帝想不開,想自己的妻子是武則天,李唐都差一點變成武周。
封建君王覺得後宮是紅顏禍水
什麼烽火戲諸侯,什麼妲己魅惑商紂王,雖說封建時代的女人也沒什麼能力幫君王把自己的王朝帶向深淵,但大多數時候她們都成了背鍋俠。
有歷史上那麼多的事例,封建君王自然覺得每天沉溺後宮是一件不務正業的事兒。甚至到了清代都已經用翻牌子、把侍寢妃子捲入厚被子這種方式杜絕皇帝沉溺後宮,甚至讓後宮參政。
礙於朝堂之上的儒士,每天引經據典的反對君主沉溺後宮,君主出於煩,也不可能天天溺在後宮授人話柄,由此也更不會有機會讓後宮參政。
但慈禧太后是個意外,她把顧命八大臣給收拾了
回覆列表
哈哈,皇帝最親密的人是皇后?
皇帝最提防的人是皇后才差不多吧?
或者說,皇帝最大的敵人,是他的太子和皇后了,必須時刻提防他們,不然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比如,楚成王、周幽王、趙武靈王、宋文帝、安祿山、史思明、朱溫,這些都是被兒子殺的皇帝,還是未遂的呢?漢武帝,石虎,還有被架空的呢?比如李淵、李旦、李亨等等,
你還覺得兒子可信嗎?
漢武帝的太子劉據造反,就是衛子夫提供的軍隊、兵符、武器。
太子使舍人無且持節夜入未央宮殿長秋門,因長御倚華具白皇后,發中廄車載射士,出武庫兵,髮長樂宮衛,告令百官日江充反。
你還覺得老婆可信嗎?
韓非子在他的書《備內》篇就寫了。
夫妻者,非有骨肉之恩也,愛則親,不愛則疏。語曰:"其母好者其子抱。"然則其為之反也,其母惡者其子釋。丈夫年五十而好色未解也,婦人年三十而美色衰矣。以衰美之婦人事好色之丈夫,則身見疏賤,而子疑不為後,此後妃夫人之所以冀其君之死者也。唯母為後而子為主,則令無不行,禁無不止,男女之樂不減於先君,
很好理解,就不翻譯了。
原因很簡單,因為老皇帝如果不死,太子的位置就不穩,皇后位置也不穩。
只有老皇帝死了,太子成了皇帝,皇后成了太后,就得安枕無憂了。
星爺的《一本漫畫走天涯》裡,老大殺了自己的嫡系,給兒子鋪路,結果兒子把他殺了,因為兒子看來,擋他路的是他父親。
皇帝並不是不允許後宮干政,而是看需不需要後宮干政。
後宮干政其實最大的問題不在後宮,而在外戚和太子。
如果需要,皇帝會大力培養後宮和外戚,
比如漢武帝培養衛子夫、李夫人,還有衛氏外戚、李氏外戚,李世民培養長孫皇后、長孫無忌,李治培養武則天等。
唐朝以前的外戚,不就是後宮干政的結晶嘛?不都是皇帝自己培養的外戚和後宮嘛?
只是到了宋朝,皇權強盛了,不需要外戚和后妃來支援自己了,就談嚴禁後宮干政的問題
到了晚晴,咸豐皇帝快死了,兒子又太小,為了防止兒子被架空,就培養慈禧
所以啊,哪來什麼後宮干政的問題?需要時後宮就是得力助手,不需要時,後宮就是“干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