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請用戰績詳細說明,謝謝
4
回覆列表
  • 1 # 文化孤旅

    “驃騎將軍霍去病率師躬將所獲葷允之士,約輕齎,絕大幕,涉獲單于章渠。以誅北車耆,轉系左大將雙,獲旗鼓,歷度難侯,濟弓盧,獲屯頭王、韓王等三人,將軍、相國、當戶、都尉八十三人,封狼居胥山,禪於姑衍,登臨翰海。”

    霍去病十七歲從軍,死時年僅二十四歲,短短七年的功績便已是其他人一輩子無法企及的高度。

  • 2 # 舊史風

    古往今來,名將數不勝數,如漢時韓信,宋時岳飛,明時戚繼光等,但是最令我神往的就是彭德懷元帥。

    彭德懷出自湖南,一生打過無數硬仗,他刀剛火辣的性格,是敵人揮之不去的噩夢。

    毛主席曾經為勇敢善戰的彭老總寫過一首詩。

    山高路遠坑深,大軍縱橫馳奔,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

    他出身貧寒,深知人民疾苦,立志救民於水火,毅然加入革命隊伍。

    打日本,他發動百團大戰,親自到前線指揮,連續作戰,破壞日軍交通線,給予日軍極大打擊。

    西北戰場上,1947年三月初,胡宗南軍團二十多萬人重點進攻陝甘寧地區,彭老總率兩萬人,用“蘑菇戰術”將胡宗南的攻勢粉碎,又一次打出威名。

    彭老總新的對手,美國五星上將麥克阿瑟、陸軍上將李奇微

    北韓戰爭的兇險,是世界公認的。

    十七國聯合國軍,使用了除核武器以外所有的高科技裝備,在北韓半島狹窄的土地上,將北韓人民軍打的節節敗退。

    五星上將麥克阿瑟 坐著專機,飛到我東北邊境,叼著菸斗,他看著窗外中朝邊境,下令美國轟炸機轟炸鴨綠江大橋。

    面對聯合國軍的步步緊逼,毛主席憂心忡忡,東北是中國工業基地,聯合國軍的行動,已經嚴重威脅東北安全。

    毛主席把彭老總從西北請回來,說讓彭老總出兵援朝的事,彭老總二話不說就接下了任務。

    在當時,聯合國部隊的強悍,可以吊打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國家,飛機、坦克、重炮、航空母艦,對北韓實施海陸空全面封鎖,用猛烈火力網進行立體打擊。

    而我軍有什麼呢?基本上是二戰淘汰下來的武器,跟聯合國軍武器對比,完全不在一個級別,更為嚴重的是我軍有兩大短板,一是後勤供應極其困難,二是沒有制空權。

    就這種局面,試問天下幾人敢去?

    彭老總不但去了,還將聯合國部隊從鴨綠江邊打退到清川江,從清川江打回到三八線,從三八線打回到三七線。

    聯合國部隊驚呆了,美國政府驚呆了,他們不得不改變策略,開始主動進行談判。

    麥克阿瑟迷惑了,作為西點軍校最年輕的校長,又參加過一戰、二戰的老將,身經百戰,為什麼在北韓戰場這個毫不起眼的地方,被打的節節敗退?

    他想重整精神,可惜美國政府再也不能忍受這個傲慢的傢伙,連連失利,讓聯合國軍損失慘重,趕緊讓他下課,將李奇微推上戰場和彭德懷交戰。

    李奇微先是震驚於志願軍的善戰,後來抓緊一切時間研究彭德懷,研究他的戰略戰術。

    至此,他得出了一個重要的結論,跟彭德懷打,就要在後勤上尋找突破口,於是他加大對志願軍後勤打擊,等志願軍糧食彈藥一斷,他就用坦克飛機重炮進行瘋狂式打擊。

    彭老總迅速指揮志願軍加大坑道作戰的力度,使的美軍不能完全擊敗我軍。

    抗美援朝戰爭,彭德懷指揮的志願軍戰士,將世界最強的聯合國部隊,打到談判桌上來,原本瞧不起中國的國家,立馬轉變了態度,中國是個值得尊重的對手。

    彭老總或許有這樣,或那樣的不足,畢竟人無完人,但是在救國救民上面,彭老總不弱於任何人,無論什麼強敵,彭老總都是第一個敢於亮劍的人,這種精神,深深折服了我。

  • 3 # 蕭武

    說說朱老總吧。

    現在很多革命年代的影視劇裡,朱老總的形象都比較弱化了,基本上不參與前線軍事指揮,總是一副面相和藹的老人的面目,看不出來他在軍事上有什麼太大的作用。其實這是個誤會。朱老總在共軍中絕對不只是德高望重而已,他的軍事水平和貢獻也是很大的,絕不是可有可無的人。

    朱老總雖然是四川人,但卻是出身於滇軍的名將,在北伐之前他就已經是旅長了,還特地去德國留學,學習軍事。當時的朱德已經年齡不小了,但他還是堅持自學了德語。學成歸國後,又放棄了已有的高官厚祿,自願參加了革命。這都是很需要勇氣的,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

    南昌起義失敗後,起義部隊南下廣州,在潮汕一帶遭遇國軍圍堵,部隊出現潰散。危難之際,朱德和陳毅站出來,收攏餘部一千餘人,最後上了井岡山。對當時的井岡山來說,這不僅是一支生力軍,更重要的是,這是一支正規軍出身的部隊,戰鬥經驗和訓練水平遠非秋收起義部隊可比。

    更重要的是,在當時井岡山的處境下,朱德的游擊戰經驗是井岡山比較需要的。雖然毛主席天縱神武,但畢竟當時還是缺乏軍事鬥爭經驗,戰略上成長比較快,但是戰術上還是需要朱德的經驗來補充,否則只有戰略,沒有戰術,戰略計劃也是難以實現的。這也就是當時所說的,朱毛不能分家,分家了就要失敗。

    當時井岡山雖然也有一批黃埔軍校畢業的中下級幹部,也有許多人雖然並不是畢業於黃埔軍校,後來也同樣也成長為我軍高階將領。但是他們無論在北伐時期還是上井岡山之後,級別都還比較低,基本上都是營連排長,戰鬥經驗仍然是比較缺乏的,尤其是規模稍微大一點的戰鬥,他們都還不具備指揮能力。

    所以,在井岡山時期,大體上形成的格局就是,毛主席負責戰略,但在執行的時候,需要依賴於朱德的戰鬥指揮經驗才能實現。而且,隨著部隊規模的不斷擴大,和戰鬥規模的提升,軍事指揮經驗越來越重要。朱德和其他黃埔軍校畢業生在這個時期對部隊的成長是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的。

    這之後,雖然除了抗戰初期曾經在前方指揮過一段時間外,朱老總離開了一線指揮,但一直是在後方的統帥部和毛主席一起參與軍事指揮的,而且在很多時候都有比較大的貢獻。包括中央蘇區和抗戰時期、解放戰爭時期,他都參與了全國性的戰略規劃的討論,並提出了不少意見。

    比如解放戰爭之初,在東北提出“放開大路、佔領兩廂”的思路,朱老總就有很大的貢獻。在淮海戰役之前,粟裕奉命到西柏坡向毛主席當面彙報,就是朱老總先到華野視察,粟裕先與朱老總見面,並談了他的想法,得到朱老總首肯之後,才又得到中央同意,去西柏坡向毛主席當面彙報的。

    張宗遜的回憶錄中也說,在抗戰後期,他率三五八旅在晉西北駐防,朱老總來視察,也對部隊的整訓和日常訓練提出了不少意見,其中有些是非常具體的,比如要求他們把戰士的刺殺動作從日式改為蘇式,大大提高了戰士的劈刺能力和效率。

  • 4 # 這些歷史要讀

    正所謂:“羽之神勇,千古無二”!古往今來,最讓小編為之神往的,當屬項羽!

    項羽出身將門,祖父便是楚國名將項燕,作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項羽是中國古代“兵家四勢”中“兵形勢”的典型代表。自秦末農民起義,項羽追隨其叔父項梁起兵抗秦,到楚漢爭霸。項羽征戰八年,幾乎是戰必勝、功必取,所向披靡。

    正如《史記·項羽本紀》中記載項羽在垓下之戰最後所言:

    “吾起兵至今八歲矣,身七十餘戰,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遂霸有天下。”

    所以,項羽的驍勇是千古罕見的,他短暫的一生中,卻給後世留下了許多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

    1、鉅鹿之戰,敲響了秦朝滅亡的喪鐘;

    在此戰中,項羽僅以區區5萬楚軍,對陣秦軍幾十萬主力。項羽不僅兵力上處於絕對的劣勢,而且其對手章邯、王離、涉間等人,也都是秦末名將,軍事實力相當厲害。

    然而,項羽卻率領5萬楚軍,以破釜沉舟之舉,與秦軍拼死血戰。最終一戰將之徹底擊潰,秦軍主帥章邯最終被迫率軍投降。經此一戰,秦朝徹底失去戰鬥力,名存實亡。而項羽也憑藉此戰,一戰成名,威震華夏。

    2、彭城之戰,幾乎不可能的絕地反殺;

    相比於鉅鹿之戰,實際上彭城之戰的勝利才是項羽軍事生涯中的巔峰之作,只是後世對漢軍的這場慘敗,多有些刻意的淡化罷了。

    此戰,楚漢雙方軍事力量差距之懸殊,遠甚於鉅鹿。當時,劉邦手上統領的諸侯聯軍,總兵力多大56萬之眾,而項羽僅帶了3萬騎兵,雙方兵力比高達19:1。

    而且,不僅兵力上差距懸殊,項羽當時還面臨國都淪陷、雙線作戰、遠端奔襲、缺乏後援等一系列困境,並且由於項羽弒殺義帝,因此在道義上也被天下諸侯所孤立。可以說,項羽在彭城之戰中所面臨的,是前所未有之絕境。

    然即便如此,本該穩操勝算的劉邦卻還是被項羽硬生生的擊敗了。項羽率領本部3萬騎兵遠端奔襲彭城,直接衝擊56萬漢軍的防線,在半天之內擊潰對手,先在彭城近郊,斬殺漢軍10餘萬人。之後,項羽又進一步追擊漢軍,將之趕至睢水邊上,再斬殺漢軍10餘萬人。其餘漢軍潰兵被趕入睢水,溺死者不計其數。最終,劉邦只能率10餘名騎兵艱難突圍突圍,漢王家眷大多為項羽擒獲......

    3、垓下之戰,六十萬對十萬的圍毆。

    即便是項羽最後的謝幕戰——垓下之戰,他依舊是以少擊多,力戰而亡,也算是雖敗猶榮的。

    而在此戰之前,項羽的楚軍其實早已士卒疲憊,糧食告絕。於是,劉邦便趁機率本部漢軍追擊後撤的楚軍。誰知在固陵之戰中,劉邦又一次被本就疲憊不堪、一心想擺脫漢軍追究的楚軍所擊敗。

    後來,劉邦採納了張良之策,至信許諾給韓信、彭越等人進一步封地。

    《史記·項羽本紀》記載:“於是乃發使者告韓信、彭越曰:“併力擊楚。楚破,自陳以東傅海與齊王,睢陽以北至谷城與彭相國。”使者至,韓信、彭越皆報曰:“請今進兵。””

    就這樣,韓信、彭越、英布等人紛紛率軍與劉邦的本部漢軍會合,漢軍共計兵力多達六十餘萬,整整是項羽楚軍的六倍知多,從西北南三面形成對楚軍的合圍。

    但即便敵眾我寡,大勢已去,最後項羽還是能憑藉二十八騎,在漢軍的重圍中來回衝殺,硬是殺開一條血路,突圍至烏江邊上。項羽的神勇,可想而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清明節就要到了,你認為這個古老的傳統節日有什麼意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