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臨淵羨魚看光景

    我最喜歡的是魯迅先生的偉大作品《阿Q正傳》,這不僅是一部“哀其不幸恨其不爭”的作品,更是一部永垂不朽的作品。

    尤其是阿Q的典型形象,濃縮了每個華人的影子,是讓人們驚醒的鏡子。

    當然,要想得到推薦,我還是會說為最喜歡的是魯迅的《狂人日記》。因為《狂人日記》不僅被譽為中國近代小說的先驅,而且也是彰顯魯迅“遵奉革命先驅者”的“將令”,抱定毀壞中國這座“鐵屋子”的決心,向封建制度和舊禮教射出的一顆重型炮彈,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第一聲春雷。

    小說透過一個患有“迫害狂”的“狂人”的特殊感受,對封建社會進行了深刻而形象的揭露和抨擊。魯迅借狂人之口,喊出了“我翻開歷史看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一頁上都寫滿了‘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幾個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這是對萬惡的封建舊社會多麼有力的血淚控訴啊!

    《狂人日記》在當時產生了巨大的社會影響,其歷史意義是十分深遠的。

  • 2 # 小弟弟溫開水

    最喜歡<故事新編>。

    華人歷來喜歡造神,魯迅先生也被造成了文章之神,好像他的每篇文章一定深奧難解,一定精彩無比,其實不然。即如<狂人日記>,不過是對果戈裡的文章的模仿,就是內容與思想,也不過是對尼采的一次複製。所以說,狂人日記其實並不能算是很高明的一篇文章。但是在“中國第一篇白話文”這麼大的帽子下,也沒人敢說它不好。

    魯迅先生自己都承認過,他的小說,第二本《彷徨》要比第一本《吶喊》要好很多,但是無人理會,加上課本里很多都是在選《吶喊》裡的文章,而且還要做各種自以為是的解讀,導致魯迅先生的其他小說,雖然技術上和立意上更好更成熟,但是少人問津。

    我個人更喜歡先生的第三本小說《故事新編》,這本書裡的文章皆借用歷史故事鋪展演繹,賦予了新的意義。而且,文字簡練明快,用意舉重若輕,功力已入化境,實為佳作,不可多得。

  • 3 # 季昌榮

    魯迅的文章難懂,說不上喜歡不喜歡。他的文章處於文言與白話之間,好比煮飯似熟了還夾生,所以吃起來說不清是熟還是生。正因為如此,一般人讀不懂他的文章。但當你讀懂後,一定會被其深邃的思想所折服。比較喜歡他的小說,平民化的內容,揭示社會的深層的黑暗與光明。

  • 4 # 願化成風自由流浪

    周樹人的書使我受益匪淺,其中幾句名言更是和做人做事息息相關,1.惟沉默是最高的輕蔑。

    2.勇者憤怒,抽刃向更強者;怯者憤怒,卻抽刃向更弱者。

    3.猛獸總是獨行,牛羊才成群結隊。

    4.面具戴太久,就會長到臉上,再想揭下來,除非傷筋動骨扒皮。

    5.當我沉默的時候,我覺得很充實,當我開口說話,就感到了空虛。

  • 5 # 十三俞

    當然喜歡魯迅的書,姑且不說魯迅先生的小說,先生的議論也很深刻。

    比如:

    1.從來如此,便對麼?——《狂人日記》

    2.友誼是兩顆心真誠相待,而不是一顆心對另一顆心的敲打。——《魯迅雜文選》

    3.貪安穩就沒有自由,要自由就要歷些危險。只有這兩條路。

    4.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這句話帶著父親的溫情,覺得棒極了)

    讓我印象最深的是魯迅先生在《且介亭雜文》裡的《論"人言可畏"》。看標題就知道這是一篇關於語言暴力的議論。我之所以覺得深刻,是因為這個問題放在當下的社會,依舊值得探討。

    文章開頭便是:“人言可畏”是電影明星阮玲玉自殺之後,發見於她的遺書中的話。魯迅先生用了一個比喻“她們的死,不過像在無邊的人海里添了幾粒鹽,雖然使扯淡的嘴巴們覺得有些味道,但不久也還是淡,淡,淡。”的的確確,再轟動全網的新聞事件,新聞人物都會在時間流逝中被取代,直至消失,沒有什麼會永垂不朽。

    這就議論到當下媒體的一些影響力了。先生接著說:

    現在的報章之不能像個報章,是真的;評論的不能逞心而談,失了威力,也是真的,明眼人決不會過分的責備新聞記者。但是,新聞的威力其實是並未全盤墜地的,它對甲無損,對乙卻會有傷;對強者它是弱者,但對更弱者它卻還是強者,所以有時雖然吞聲忍氣,有時仍可以耀武揚威。

    這是赤裸裸的現實吧?

    那大眾市民呢?他們對於阮玲玉事件的看法如何?

    “於是阮玲玉之流,就成了發揚餘威的好材料了,因為她頗有名,卻無力。小市民總愛聽人們的醜聞,尤其是有些熟識的人的醜聞。上海的街頭巷尾的老虔婆,一知道近鄰的阿二嫂家有野男人出入,津津樂道,但如果對她講甘肅的誰在偷漢,新疆的誰在再嫁,她就不要聽了。”

    真真覺得先生看得夠通透,對人性的瞭解夠深刻,直接戳破人的窺私慾望,足夠現實,但魯迅先生的高明之處不在這一點上,更在於下面這段話:

    讀者看了這些,有的想:“我雖然沒有阮玲玉那麼漂亮,卻比她正經”;有的想:“我雖然不及阮玲玉的有本領,卻比她出身高”;連自殺了之後,也還可以給人想:“我雖然沒有阮玲玉的技藝,卻比她有勇氣,因為我沒有自殺”。化幾個銅元就發見了自己的優勝,那當然是很上算的。

    哈哈,魯迅先生,夠狠!剛!

    先生對阮玲玉事件怎麼看呢?他說,

    所以我們且不要高談什麼連自己也並不瞭然的社會組織或意志強弱的濫調,先來設身處地的想一想罷。

    看到娛樂圈,甚至是社會上的新聞時,先來設身處地的想一想,而不要一時腦熱,失去了個人判斷力。有時候,口水能淹死人。

    不僅僅是大眾,還有媒體。

    為了博眼球,獲得影響力,很多媒體都是“故意張揚,特別渲染”。

    “然而中國的習慣,這些句子是搖筆即來,不假思索的,這時不但不會想到這也是玩弄著女性,並且也不會想到自己乃是人民的喉舌。”

    它(新聞媒體)對於更弱者如阮玲玉一流人,也還有左右她命運的若干力量的,這也就是說,它還能為惡,自然也還能為善。

    (這個微妙的轉折,再次看到凌厲的魯迅內心深處的溫厚,也讓我看到了他“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社會責任感)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讀魯迅讀得越多,越能感受到他鋒利的筆尖下藏著一個寬厚,善良的靈魂。

  • 6 # 孤旅Alone

    對魯迅先生更多的是崇敬,談不上喜歡。

    個人印象最深的是小時候讀的第一本書《家》,還是借的,好多地方都破得看不到字。

  • 7 # 沒止草廬主人

    吶喊。徬徨。朝花夕拾。故事新編。一部分雜文也很喜歡。總之先生的文章在今天去看,依然令人肅然,依舊有意義,不過時!

  • 8 # 大馬哈

    《吶喊自序》、《野草》及《故事新編》。

  • 9 # 煉丹爐2

    我最喜歡看孔乙己、阿Q正傳、魯迅本人自轉、少年潤土!因為我覺得悲劇程度最高的是孔乙己!其次阿Q!其次魯迅本人!悲劇程度最低的是潤土!孔乙己代表中國沒有錢的知識分子!阿Q代表中國工人!魯迅本人代表中國有錢的知識分子!潤土代表中國農民!魯迅成功的預言了中國的此種固定的迴圈模式!魯迅不愧為中國白話文的開創大師!魯迅之後我認為金金庸接過了魯迅大旗!除此之外我通通不認!包括莫言在內!因為我再沒有時間閱讀長篇小說!另外我認為諧名分別是孔異己(由於傳統包袱的存在,沒辦法做自己!)。阿Q(假洋鬼子,學外華人學不像)。魯迅(粗魯的跑!)。潤土(接近地氣,有更多的自由,更接近生命的東西!)。因此潤土的悲劇程度最低!

  • 10 # Kenda

    從來不喜歡看魯迅的書~應該說很討厭~

  • 11 # 12343150567

    小說是《阿Q正傳》,散文為《朝花夕拾》。

  • 12 # KingWLL1983

    二十年前最喜歡《野草》,澎湃。十年前最喜歡《吶喊》,洞察。現在最喜歡《故事新編》,深邃。

  • 13 # 雲山刀客

    我特喜歡《阿Q正傳》。

    因為,那上面有我們好多人卑微的影子。

    你說說看,誰沒有使用過精神勝利法撫慰一下自己呢?魯迅先生給了我們一面鏡子!

  • 14 # 正義是否善良

    記念劉和珍君。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

  • 15 # 李文輝75

    我喜歡他的一句話,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 16 # 一樹立風雪

    我喜歡《野草》,喜歡《墳》,喜歡《吶喊》,喜歡《故事新編》,獨特的語言,獨特的生命感觀,詩的語言,熱切而又剋制的感情,給人予力量,老薑的味道。

  • 17 # 茶人張贏天

    無疑是《狂人日記》,一部真正偉大的作品。

    吃人的人正襟危坐,吃人的狗搖頭擺尾,吃人的思想仁義禮智,吃人的社會三綱五常……眾裡尋他千百度眼裡帶刃,回眸一笑百媚生獠牙呲血。

    正常人眼裡看顛倒,狂人眼裡看本真。魯迅雖不是狂人,但作為獨道而犀利的觀察者、作為冷酷而激情的批判者、作為深刻而尖銳的思想者,他的偉大,始於《狂人日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準備玩兩個遊戲,一個是迷你世界,一個是奶塊,哪個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