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鄧海春

    “此身已在含元殿,更向何處覓長安”,也作“此身已在含元殿,更向何處問長安”,一字之差,不影響解讀。字面意思是:你已經身在含元殿了,還需要問長安在哪裡嗎?這句話是古代高僧為了闡述“禪淨不二”這一理念時所作的一則比喻,高僧認為持阿彌陀佛之名,不但是禪,且是無上深妙之禪。因為此禪,不待參究,當念即是。不論迷悟,全體現前。譬如“此身已在含元殿,更從何處問長安”。

    含元殿有什麼特殊,為什麼用它指代長安?我來簡單聊聊。

    唐代長安城有太極宮、大明宮、興慶宮等“三大內”。其中,大明宮是最為輝煌壯麗的建築群,也是唐朝歷代皇帝居住時間最長的一處宮殿群,被視為大唐帝國的政治中心。

    含元殿始建於唐高宗龍朔二年(662),竣工於次年四月。最初就叫含元殿,取《易經》中“含宏光大”“元亨利貞”之意。武則天長安元年(701)十二月,又改稱大明殿,唐中宗神龍元年(705)二月,又恢復了含元殿的舊稱。

    含元殿實際上是由一組殿閣組成,其主殿含元殿位於中心的三層大臺上,東面建有翔鸞閣,西面建有棲鳳閣,主殿與兩閣之間以飛廊連線。東西兩面各有一條龍尾道,可以拾級而上,直達主殿。主殿的正南面是寬闊的殿前廣場,廣場的盡頭就是丹鳳門,兩者相距為400步,約合今588米,實測610米。整個建築結構嚴密,氣勢恢弘,是大明宮中最為雄偉壯麗的建築物。

    《唐六典》對唐朝的外朝內容有扼要的記載:“若元正、冬至大陳設,燕會,赦過宥罪,除舊佈新,受萬國之朝貢,四夷之賓客,則御承天門以聽政。”自唐高宗移居大明宮以來,外朝活動便在含元殿舉行。

    唐代的外朝活動主要包括:元日、冬至朝賀;舉辦宴會以款待外國、四夷君長和使者;頒佈大赦;在元日舉行外朝時,因為是新的一年的開始,還要舉行除舊佈新活動;除了接受萬國、四夷朝貢,更多的還是接受天下諸州的貢物。還有一些非常態的活動內容,如科舉考試、獻俘、閱軍、改元、冊立、上尊號、獻祥瑞等,也有在含元殿或殿前廣場舉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分居快4年又不同意離婚,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