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七班的歷史課代表
-
2 # 俄羅斯兒事君
諾門罕戰役又稱哈拉哈河戰役,發生於1939年五到六月,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蘇聯與日本在遠東發生的一場戰爭,其中蘇聯代表外蒙古,日本代表偽滿洲國,值得一提的是兩國並沒有正式向對方宣戰。這次戰爭的結局為蘇聯戰勝,日本戰敗。此次戰役以後,日本與蘇聯保持和平,直到1945年蘇軍進入東北圍堵日本關東軍
二者傷亡情況方面:蘇聯在這場戰役中共投入約十萬人,五百輛坦克以及三百五十輛裝甲車。在後來蘇聯的解密檔案中顯示,蘇聯共陣亡6472人,因傷致死1152人,病死51人,失蹤2028人,合計9703人,受傷15251人,疾病701人,合計15952人,總損失25655人
日軍方面,根據日本第六軍的軍醫部報告顯示,日軍陣亡7696人,負傷8647人,下落不明1021人,出動總兵力約六萬人
-
3 # 航空之家
諾門罕戰役戰役是1939年5月11日至1939年8月27日,蘇聯和日本邊界衝突的最終役。不知天高地厚的日軍在滿洲西北部和蒙古國交界處挑起諾門罕事件,最終以日軍的失敗而告終。直至蘇聯在二戰後期發動八月風暴行動前,雙方均保持和平態勢。根據解密檔案顯示,蘇聯有9703人陣亡、1.5萬人受傷。而日軍則有844人陣亡,8766人受傷。
圖、諾門罕事件中的蘇聯坦克
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發動滿洲事變,並對滿洲進行全面佔領。在簽署《日滿議定書》後,日本開始對滿洲增兵,並對加強了戰備建設。蘇聯一看勢頭不對,在1933年也在邊境大興土木,並大舉增兵,防的就是日本的突襲。在實際的駐紮上,蘇聯駐兵約23萬人,而日本也陸續進駐約5萬人。而日本這對蘇聯兵力有嚴重誤判,他們認為自己有蘇聯的八成兵力,其實只有三成左右。
野心膨脹的日軍在1939年3月13日挑起了第一次諾門罕事件,關東軍小松原師團率先發起進攻。蘇聯方面根據《蘇蒙友好合作互助條約》開始介入展示,日軍空軍經過2天激戰便奪取了制空權,初嘗甜頭的日軍決定擴大戰事,並在第一次諾門罕佔得先機。失敗的蘇軍並不肯善罷甘休,休整半年後開始向諾門罕附近增兵。斯大林下令執行反攻計劃,並決定朱可夫擔綱總指揮。回過勁的蘇聯很快亮起北極熊的獠牙,朱可夫還調動了2600輛客貨車來做後勤保障。
進入8月份朱可夫指揮蘇軍展開30公里的戰線,配合空軍和炮兵向日軍發動全面攻擊。而731部隊甚至還發動了一次細菌戰,然而這並未對蘇軍造成傷害,反而導致一名日軍感染死亡。日軍戰役失敗後,導致關東軍司令官植田謙吉辭職,總指揮小松原一年後病死,這也從斷了日軍攻擊蘇聯的幻想,保障了蘇聯東部的安全。
-
4 # 中醫考神
諾門檻戰役日本真正參戰的部隊只有第23師團外加兩個聯隊而已,至於其他援軍並未直接參戰,後面調來增援的第一,第二,第五師團趕到的時候大本營已經下令停戰,所以諾門檻日軍真正傷亡不可能超過二萬,而且第23師團並未被全殲,傷亡1.5萬左右還是比較可信的。
-
5 # 不正經的軍棍
就是蘇聯贏了,這是一點問題沒有的。
我們先看,戰爭勝負的標準是什麼。戰爭勝負的標準其實就是戰略目的有沒有達到,傷亡人數,只不過是一個過程。很多時候,人們認為打仗勝負的標準就是雙方死傷人數對比,那不是戰爭,是野獸群毆。
1939年的諾門罕戰役,蘇軍陣亡9700人,受傷15000人,日軍陣亡8400人,受傷8700人。以這樣一個傷亡比結束戰鬥,事實上,蘇軍傷亡比這個數字還要大。但是,這場戰爭,就是蘇聯贏了,這點毫無懸念。
蘇聯的傷亡主要還是在初期,一片混亂的情況下,蘇軍傷亡慘重,再者就是短兵相接的情況下,蘇軍的戰鬥力遠不如日軍。曾經諾門罕戰役上就有一個日本兵,接連用刺刀刺倒了十幾名蘇軍。真正蘇軍優勢的是他們的裝甲部隊、空中打擊、火炮等,這些是真正把日軍送上絕路的部隊。日本的一個戰車師團,就此隕落在了諾門罕。
停火的時候,損失相對較大的還是日軍。日軍的一個戰車師團基本上是國寶級的,結果,沒了。而蘇聯呢,沒了幾輛坦克,不痛不癢,你打,我隨你打,打沒了,我還有,不服,你再來,我看你拿啥再來打。
諾門罕戰役,徹底把日本北上的想法給堵死了,此次作戰,日本的目的沒能得逞,而蘇聯,達成了目的,還把日本好好的恐嚇了一頓。從這點來看,蘇聯就是贏了。
-
6 # 軍武小咖
毫無疑問是蘇聯贏了,咱們評價一場戰役的勝利並不是說誰傷亡多,誰就輸了,誰傷亡少誰就贏了,而是看雙方誰達到了戰略目的或者說作戰要求。從這方面看在諾門坎戰役中,蘇聯不旦獲得了勝利,而且獲得的巨大的勝利。
說諾門坎戰役之前咋們還得從頭說,頭是哪呢?從二戰開始的前夕。在日本軍方中,分為兩派,陸軍主張北進和蘇聯開戰,稱為“北進派”海軍主張南下同英美開戰,稱為“南進派”咱們知道日本的陸海軍向來不和,於是雙方互不相讓,沒辦法日本軍方高層只能採用了折中的方案,“南北並進”。陸軍在華戰爭屢屢得手,使得陸軍日漸狂妄,駐紮在中國東北的關東軍也安耐不住了,想要建功立業,於是準備進行一次戰役,來試試蘇聯的虛實,日本從心裡是看不起蘇聯的,並且蘇聯內部剛剛發生過動亂,日本認為蘇聯不堪一擊。於是在諾門坎挑起了一系列的事端。
斯大林敏銳的察覺到,這是日本想要北進,探探蘇聯的虛實,為以後進攻蘇聯打下基礎,於是派被稱為“救火隊長”的朱可夫來到了諾門坎,力圖給日本一個深刻的教訓。
打起來日本才發現根本不是蘇聯的對手,日本的89型坦克根本抵擋不住蘇聯重型坦克的進攻,只能用敢死隊抱著燃燒瓶和反坦克地雷進行自殺式的攻擊但依然收穫甚微,並且戰術不足以和蘇聯抗衡。朱可夫曾這樣評價日本坦克部隊:“坦克非常落後,基本戰術動作也很呆板,死盯著迂迴和側擊這一種辦法,很容易消滅”坦克部隊,打不贏其他更不用說,雖說日本在開戰前夕,取得了一定時間的制空權,但是後來蘇聯調來了伊16戰鬥機投入空戰後,這種優勢也蕩然無存了,到9月15日日本駐蘇大使東鄉和蘇聯外長簽訂停戰協議的時候,日本已經傷亡6萬餘人,(還有一種說法是日本傷亡1.7萬餘人),蘇聯傷亡2.5萬餘人,至此日本關東軍的大部分主力部隊已經被殲滅。
諾門坎戰役的勝利直接使得日本放棄北進攻打蘇聯的戰略佈局,使蘇聯的遠東地區免受日本的威脅,為以後的調兵去支援莫斯科戰役,打下了基礎,創造了條件。
-
7 # 歷史扒糞機
誰贏誰輸明面上的事,無需多言,雙方傷亡資料也只能霧裡看花,中國有句老話“盡信書不如無書”很貼切。
按俄羅斯人最新的資料:日軍死7855人、傷病11116、失蹤1033人;蘇軍死7675、傷病15951人、失蹤2028人。日軍死亡數已超過了世上流行多數歷史學家的數字。它是真實的嗎?怕也未必。
就像爭論日軍在中國大陸死亡多少一樣,從40萬到80萬,眾說紛紜,包括日本有良知的歷史學家井上清等也沒弄清楚明白。1939年5-8月的諾門罕戰役是關東軍下克上之舉,豺狼參謀辻正信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此戰後開先例強迫第23師團長小笠原自殺。既然如此,關於參戰的日軍部隊番號、數量絕對會有所隱瞞,不會像可查清的擺在檯面上。
日本的國民作家司馬遼太郎曾經想寫部諾門罕戰役的書,宣揚下日軍不屈奮戰精神,拜訪倖存者、收集材料後自行放棄,也許是覺得敗得太慘無閃光點可言之故。
日軍到底有多少人死亡呢?唯一不會隱瞞資料的是在日本國民心目中佔有神聖地位的靖國神社!1966年後它收集的此戰日軍戰死者的靈牌位過1.8萬。
1.8萬、1.8萬,數字對不對到靖國神社一查便知。每年去日本旅遊者過500萬,有心人可為之,改寫下歷史記錄遠勝自拍。
-
8 # 愛吹泡泡的魚
蘇聯贏了,雖然是慘勝,但是偉大的朱可夫元帥誕生了,第二斯大林
肅清了軍隊,使的很少有用的軍隊,再這次軍事了,培養了一大批中下階層軍官。大量坦克參戰,雅克飛機第一次用上了火箭彈。總之,為衛國戰爭打下人員基礎。
-
9 # 平安讀歷史
蘇聯和日本之間在二戰初期的時候打過一場比較大的戰役,就是諾門罕戰役,蘇聯方面又叫哈勒欣河戰役。從歷史上來說,大家都公認這場戰役應該是蘇聯贏了,但是近年來又有很多說法,說是蘇聯損失慘重,並不能算贏。
因為當時蘇聯的說法是蘇聯方面傷亡1萬人左右,而日本方面損失6萬多人,所以從這一點上看應該是蘇聯贏。但是日本方面近年來給出一個解密的資料說日本沒有損失那麼多人,實際損失也是1萬人左右,而且絕對數字似乎比蘇聯的損失還要小一點點。所以,那一場戰役日本並沒有輸,而是蘇聯輸了。
後來日本和蘇聯終於爆發了戰爭,斯大林派朱可夫前往擔任前線司令,最終大敗日軍。本來蘇聯的這場勝利應該是毫無疑問的,但是近年來日本的這些所謂的解密的檔案卻讓這場戰役有點兒撲朔迷離了。這場戰役到底誰贏誰輸,完全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一般人根本分不清了。
不過我覺得在戰爭的時候,很多國家經常會誇大對手的損失,而隱瞞自己的損失。所以,對於戰爭雙方實際的損失,可能很難搞清楚了。不過,判斷戰役的勝負卻不用這麼麻煩,不用看損失,就看戰役之後雙方的反應就知道了。
本來日軍實在和蘇聯的邊境上是非常猖狂的,關東軍經常調起一些小的衝突,進而妄圖挑起日本和蘇聯之間的全面戰爭。但是這場戰役過後,日本人就徹底老實了,再也不敢在蘇聯的邊境挑起大的衝突,反而是轉向防禦為主,一直到二戰結束,再也沒有敢去惹蘇聯人。即使希特勒德國在蘇德戰場上取得了很大的優勢,並且多次呼籲日本在東方發起戰爭配合德國,但是日本自始至終也沒有敢去打這場戰爭,可見諾門罕戰役對他們的震動之大。假如日本真的贏了的話,以日本人的德性,恐怕早就殺過去了。
還有,這場戰役之後,關東軍高層中很多人都被撤職,並且指揮戰役的第六軍司令自殺。而朱可夫在戰役之後受到斯大林的賞識,很快升官當了總參謀長。所以,從這幾點看來,諾門罕戰役肯定是蘇聯贏了。而很具有戲劇性的事,這場戰役雖然是蘇聯和日本在打,但是名義上確是蒙古國和滿洲國之間的戰爭,戰役結束後簽訂協議落款的也是這兩個國家。
-
10 # 放鬆的心3
客觀來說諾門坎戰役蘇聯是把日本打怕了,不過不是毛子消滅了多少日軍,而是蘇聯的後勤能力
毛子在諾門坎展示出來的能力,其實不在於戰鬥本身打得如何,關鍵是蘇聯居然能把那麼多部隊和裝備集中在諾門坎,這才是最可怕的。 因為當時蒙古境內只有烏蘭巴托市郊有一條43公里長的76釐米超窄軌小鐵路,其他地方都是靠馬來維持交通的,等於蘇聯人是在離自己鐵路末梢直線距離超過1000公里的距離打仗。而按照日本當時的理解,在這樣的距離只能佈置小規模部隊,不可能有大軍團存在。而日本人當時也認為自己後勤是比較困難的,畢竟距離鐵路末梢也有接近200公里了,維持起來很困難,但是總比千里之外的蘇聯人方便,所以才敢打。
結果打起來,在諾門坎的蘇軍無論兵力、裝備、彈藥都是日軍的幾倍甚至十幾倍,那意味著蘇聯人運輸能力有日軍的百倍……而且鬼子真要進攻的話,那隨著鬼子進攻,自己離鐵路末梢越來越遠,運力越來越弱,蘇聯人離自己的鐵路末梢越來越近,運力越來越強,那怎麼打? 蘇聯人怎麼打都有你日本人幾倍的兵力兵器,日本哪怕取得2:1的交換比,一樣是在不斷蝕本。蘇聯人的裝備補充能力比日本強得多,坦克大炮源源不斷。而日軍在諾門坎雖然23師團弱,但是裝甲部隊可基本等於乾坤一擲了,再打一次難道靠步兵來對付蘇軍的迂迴?
諾門坎戰役中,日軍出動了第一坦克團70輛坦克,當時日軍就一個獨立混成第1機械化旅團。而蘇軍出動了500輛坦克,還不到其坦克總數的十分之一。
回覆列表
這是蘇聯《第二次世界大戰史》關於諾門坎戰役(蘇聯稱哈勒欣河戰役)雙方傷亡的記載。(第二卷第370頁)
蘇蒙軍的傷亡可以參考一下,日軍的就算了。死傷俘61000人已經比日軍參戰的總兵力還要多了。
日軍的傷亡可以參考一下《關東軍秘史》(242頁,楳本舍三著)
還有《關東軍和蘇聯遠東軍》(123、124頁,林三郎著)
注意,這裡不包括偽滿軍的傷亡。
至於誰勝誰敗嘛
這是《關東軍和蘇聯遠東軍》對蘇蒙軍發起攻勢後的戰況描述。
這是戰後的人事變動。
還可以參考一下諾門坎戰後大本營陸軍部的命令,“隱忍持重,他日雪恥”,這樣的用詞應該可以看出大本營陸軍部到底認為前線是打了敗仗還是勝仗。(《大本營陸軍部》493、494頁)就連收容陣亡官兵屍體的請求也未得到許可。
至於《關東軍秘史》的描述就更不留情了,直接稱之為徹底失敗。
既然當事方自己都這麼說了,那誰勝誰敗應該也很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