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樹德漢碩

    我認為人的飯量大小,多少對人的壽命是有影響的。總體而言,男人飯量大於女人,男人平均壽命略低於女人,說明飯量多少與壽命有些關係。飯量特大的人,多做重體力,消耗也大,傷損易,常伴有急性子,這對健康對壽命是有影響的。

    有的人有錯誤認識,以為吃得多,肚大才長命。事實不是,要會吃,吃得合宜才健康長壽,也不是吃得少才好。餓會死人,過飽也會撐死人。爆飲爆食,大魚大肉都不好,大飢大餓也是會出問題的。吃多不好,過少過於餓也不好。合宜適中才好。要會留餘,吃飯也是,三分飢,七分飽即可,清淡為上,不挑食。要有定量,定時,有序有規。

    從人的吃飯多少,快慢,偏好,可以預見人的性格心態,人的性格心態直接影響人的命運好壞,也影響健康與壽命,所以不要忽略了吃,也不要過於貪吃。許多人就因為禁忍不住,過於貪吃,而影響健康,折損壽命,禍從口出,病從口入,說話吃飯都得小心為是。

  • 2 # 老劉105751014

    人的飯量確實能決定人的壽命,在於吃得是否合理,吃的是否健康,是否適量,是否均衡,如果吃不出健康身體就難長壽。

    食物對身體健康是關健,任何食品內含營養成份,但也內少量負能量,甚至於有毒,有害物質。

    比如糖,鹽,脂肪,飲料等,糖吃多了能加重胰腺負擔,鹽吃多了能傷害腎,脂肪食物吃多了會引發心血管病,酒水喝多了會傷害肝臟。

    所以“飯”裡所含的物質有營養,也有糟粕負能量(大便),所以吃得越多使營養過剩,也會使人得病,吃得少了,會造成營養不良。

    如果吃的科學,飲食營養均衡合理,使你的身體不得病,經常保持健康才能長壽。

  • 3 # 大樟樹名煙名酒店

    不應該以飯量來看一個人的壽命的,怎的說來能吃的人身體一定會健康些,過去有一句老話,能吃就能做,能有體力,起碼一條消化功能好,不敢怎樣,能吃,就能勞動,又要鍛練這樣對身體健康有好處,反之又能吃,又胖又不勞動和鍛練這樣的人,肯定會影響身體,加重肥胖,什麼毛病都會找上門來,肯定會影響壽命。但是反過來說一個人,食慾不振,吃東西又少,身體沒有體力的支撐,身材偏瘦,這樣的人一定是體弱多病也會影響壽命。可以說食慾好的人肯定是好些:

  • 4 # 跑步曉哥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可見一個人的飯量和健康確實有一定的關係,有事候可以判斷一個人的呢健康狀況,尤其是老年人。說明吃飯對於每一個人維持健康和生命是最重要的。

    早年間人的平均壽命比現在少十多歲,主要就是飯量得不到滿足,饑荒和營養不良導致人不能健康的生存下去。

    而如今吃多吃少顯得不是那麼太重要,人們吃飯的數量和時間也不會那麼的規律,你如三五好友半夜還大吃大喝,也是經常的事情。這種不規律的爆飲爆食,對我們的健康存在新的困擾,說明飯量和壽命的長短確實有密切的關係。

    有研究顯示日常的飲食當中,鹽的攝入對生命最大,據統計全球每年有超過300萬人死於食用鹽超標使用。尤其在中國是最嚴重的地區之一。

    俗話所病從口入,很多人不能控制自己的飯量,肥胖人口在我們身邊越來越多,肥胖對大家健康的影響大家或多或少都有所領教,所以我們飯量的數量和成分都對壽命形成了巨大的影響。

    有人說吃的再規律,你的基因裡就註定你是短命咋辦?有研究顯示只有30%的基因決定人類的死亡。其它70%的外界因素比如飯量,飲食規律,意外狀況等。所以我們調整好飯量,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再多去跑跑步,做一些運動保持健康,獲得長壽是很有勝算的。

  • 5 # 花更好月更園

    人吃飯多少,對壽命是有直接關係的。人這一生中體重對壽命更有直接關係。中醫講究飯吃七分飽,長壽不顯老。所以長壽命=標準體重=合理的飯量。想要長壽命,就按下圖中年齡對標準體重加減飯量。

  • 6 # 小荷醫典

    人的飯量決定人的壽命嗎

    人的壽命和飯量沒有直接關係,飯量不決定人的壽命。飯量大小與食慾、生長需要等因素有關,食慾越好,生長需求越大,則可能飯量越大,反之飯量越小。即如果飯量變小,說明人的身體機能下降,身體狀態轉差。

    一般情況下,影響壽命的因素有遺傳因素、身體狀況、環境因素、醫療條件水平、社會因素等多方面綜合因素。我們不能改變遺傳、社會等因素,但可以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為提高生存質量和延長壽命,建議平時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在飲食方面,規律飲食,清淡飲食,均衡飲食,多吃富含優質蛋白和維生素的食物,避免長期食用辛辣、刺激、油膩的食物;在生活方面,要注意適當運動鍛鍊,保持適當體重;避免熬夜、晚睡,保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時間;在心理方面,要保持情緒穩定和愉悅,保持積極心態,及時處理負面情緒。

    本內容由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 綜合科 副主任醫師 谷豐稽核

    點這裡,檢視醫生回答詳情

  • 7 # 小柔w

    決定一個人壽命的因素太多了,遺傳佔大多數,其他主要是後天的生活習慣,環境等因素影響,其中飲食的確是後天因素中一個比較重要的部分。

    至於飯量對人壽命的影響有多少,還不知道,但是總體來說,每個人的飯量和飲食習慣不同,要根據自己的情況予以判斷,以吃的舒適,七分飽為宜,至於七分飽的量還因個人不同而有所差距。

    個人覺得,飲食還是要保持七八分飽,適當時候餓一餓,不要暴飲暴食。雖然我們無法透過努力來延長自己的壽命,起碼也要健康的活著,提高生命的質量。

  • 8 # BCS197407

    有這句話……要想走得早,每頓都吃飽。

    你們相信這句話嗎?我持懷疑態度。首先現在的生活水平高了,每頓大魚大肉可能飯量真的變小了。我們七十年代過來人什麼苦沒有吃過。七十年代別說吃好,就是吃飽都困難,當有豐盛的一餐,誰不是往死裡撐。我記得農民吃的稀飯,都是用盆吃,而且是經常性的,就是因為菜裡沒油水,清腸寡肚的感覺就是吃不飽,飯量大的嚇人。你看看這些人這麼多年過來了,還是身體棒棒噠,飯量槓槓滴。

    反倒現在都講究養生,科學配餐。儘量少吃,女人為了身材儘量晚飯不吃,可結果呢!導致人們貧血,什麼營養不良,新冠,頭暈,缺鐵,胃肌縮等等。最後一查就因為吃飯問題導致的。感覺人的壽命和飯量大小沒有關係。每個人的消化系統及飯量需求不一樣,真的不能一概而論。

    過得最快樂的就是想吃啥就吃啥,想吃多飽自己決定,不需要聽那些大道理。

    因為我們本身就是道理

  • 9 # 筆之舞

    從古到今飯量確實決定人的壽命,不論誰只要不能吃飯的時候就離死不遠了。

    飯供應人體需要的能量,平時你每餐吃的飽飽的,就會感覺力氣很大,肚子一餓你就會感覺渾身無力,這是每一個人都有的切身體會。

    以前我奶奶99歲的時候平時一大碗飯,精神飽滿,突然有一天說不想吃飯了,從那時起每次就是一點飯量,身體去檢查也沒啥毛病,就是每餐吃小半碗,再後來精神逐漸萎縮,飯量越來越少。家裡人私下都說不好了,春天五月份時候就再沒有起過床,一直到去世。去世時候差一個月100歲!

    媽媽說這是壽限到了,該走了。

    現在社會發達生活條件好,很多人工作條件也很好,基本不出力氣的,所以飯量也不大了。

    由於各種各樣的食物肉食非常豐富,人們生活中飯量逐漸減少,雞鴨魚肉~海產品~高蛋白高營養食物攝入量增多,大米白麵吃的反而不多了,所以現在單純從飯量來說不能完全決定人的壽命。

    現在每個人的壽命主要靠遺傳,自身的平時保養的好壞決定的。

  • 10 # 蘇州聽覺有道助聽器

    每餐七分飽,健康活到老”是一句老人經常說的話。老一輩的人認為不吃飯或者吃的太飽都會危害人的身體健康。最近有研究表明,原本是老人口中的戲言有一定的科學性。飯量減少三分之一,可以多活二十年。合理的控制自己的食量可以達到延年益壽的效果。

  • 11 # 潁河一支筆

    關於這類問題,我來聊幾句。

    我是老農民,幾十年前生活艱難,為了填飽肚子,什麼都吃,春天來了,植物總要發芽,庫存在家裡的土豆、紅薯、大蒜頭、洋蔥…它們不沾水份仍然發芽。

    按照專家的觀點,凡事生芽的植物不能吃,有毒。我總是半信半疑。

    關於飯量大小決定壽命,我也是半信半疑。現代人提倡養生,這是正確的,尤其老年人心態要好,多交流,多運動,勤喝水,有益健康。

    話又說回來,我們農民對吃飯不講究,吃飯沒規律,我有許多長輩,他們都活八十多歲,他們的一生吃糠咽菜,酸甜苦辣都嚐遍,根本沒有影響壽命。

    人富了,生活好了,花樣多了,一切都在變化,有的專家還活不過老農民呢!親愛的友友們,你們支援我的觀點嗎?

  • 12 # 戲迷阿德1

    這個問題我是這樣認為的,一個人每天要吃三頓飯,早飯,中飯,晚飯,大米飯,饅頭,每個人的食量有大有小,大多數華人會有這樣一種說法,只有飯每天吃的牢早,中,晚每頓不少於四兩至5兩之間,也就是說;每天一斤四兩,這個人的身體會很健康和壽命長,由於有這種習慣成自然大米飯香噴噴,特別是新米上市喜歡吃大米飯飯量有增大,象我也包括其他人都喜歡吃大米飯,早飯二個饅頭二兩新大米粥,中飯五兩新大米飯,晚飯五兩新大米飯,三頓飯加起來一天一斤四兩,這個就是不懂得為什麼要吃怎麼多飯,過去不知道,現在弄明白了每天一斤四兩吃下米和饅頭,最終人要把它消化掉變成葡萄糖用人的胰島素來分解,葡萄糖(糖分)過量人體不吸收就會變成人體多餘脂肪,人就會體重超重內分泌失調發生紊亂,長期這樣下去每天1斤四兩,年紀輕輕不要緊,等到中老年這個問題就來麻煩了,人體會產生內分泌失調也就是說:人體胰島素細胞受損傷要修復已經不可能。所以說;人的飯量大對人的本身來說;不是一件好事,合理的飯量人每天定量5兩至6兩,只要這樣人吃飯再加上葷素搭配合理,人身體健康壽命長。

  • 13 # 秋閣一憑欄

    要我看人這一輩子吃的穿的用的錢都是有數的,如果你是大吃大喝大穿大花,你用了啦你的壽限就到了,如果你省吃儉用,你有限的東西沒用完,你就繼續用所有長壽。不過還是吃清淡一點的比較好。

  • 14 # 使用者尹海濤

    人的飯量決定人的壽命嗎?

    我以為人的飯量決定人的壽命長短似乎不太準確。

    人的壽命長短是個綜合性的問題。至今為止,並沒有定論亦不可能有定論!

    人的壽命長短最關鍵的問題似乎是“遺傳基因”。強大的“遺傳遺因“才是人壽命長短的根本所在。

    我們本地有一戶人家,孫子六十八歲;父親八十九歲;爺爺一百零八歲。早幾年,一百二十多歲的太爺爺才去世,他們才自然“晉“了一級。整個家庭成員健健康康,孫子仍是家庭的主要勞動力。父親亦活躍在廣場舞的隊伍之中。爺爺還在玩麻將,甚至以贏為主。

    他們家以素食為主。每餐是大碗吃飯;大碗吃蔬菜,全家人吃得飽飽的。甚至晚上還要吃宵夜(剩飯剩菜)。

    我曾經問他們飯是否要吃飽?他們異口同聲地回答“不吃飽怎麼行”!人需要足夠的體力維持人的支出,飯才是能量所在。他們的口頭禪是“飯吃飽,死不了“!

    我們本地還有一戶人家,男丁的壽命沒有熬過“天命之年“(50歲)的。他們一家到了四十幾歲就惶惶不可終日!每日少吃少喝,惜食如金。但仍然挺不過生命之“坎“。

    筆者是“素食主義者”,但每日飯量相當大。“飯飽身體棒“!

  • 15 # 沈啟群337

    人的壽命與人的飯量有關係嗎?現代醫學及相關學科已經有初步結論:人的多種疾病,與人的進食結構,進食偏好,進食規律,進食數量等都有直接關係;也可以說,若要保持人的基本健康水平,在曰常的三餐中有多種食材的搭配,有良好的進食時間規律,並能確保不暴食或過度飽食,那麼,這至少在飲食上對人的健康有利;反之對健康不利,會引發或誘發多種疾病發生,顯然,也一定與影響人的壽命。

    根據有關專家對長壽者的調查發現,人的一曰三餐,在數量上只須七八分飽即可,特別是晚餐,進食六七分也可;人若頓頓飽飲飽食,長此以往,肥胖就會悄悄走近,甚至在中年時就發生"三高"現象;而人的三餐能始終保持適度適量,哪怕存在一定的飢餓感,並無大礙。

    至於人的飯量是否決定人的壽命?這不能一概而論,是因人而異;人高馬大者一般飯量大,體力勞動者飯量也大,運動後飯量也會大等,這隻能相對而言,不能絕對;但有一條是可以確定的,過度飽飲飽食,一定會影響人的健康。

  • 16 # 靚宇奶奶

    人的飯量決定人的壽命嗎?我覺得可能有可能吧。

    老媽在世時,從不挑食,什麼飯都好吃,都能吃飽,吃好,什麼肉都吃,吃的也很香,吃飯特有數從不多吃,吃飽為原則。

    在我家住多長時間,每天早晨,一袋奶,一個雞蛋,五六片餅乾,從不說夠,總說好吃,享福。

    我現在也是,無論吃什麼飯都行,吃飯別吃太撐,吃七八分飽就可以,晚上少吃點,喝點稀飯最好。

    也可能每個人的生活習慣,各有飯不同,量也跟著不同,各有千秋吧。

    壽命也可能跟遺傳基因也有關糸,我家姨,舅大部份,都九十多。

    人的飯量決定壽命,也有一定道理,我覺得,男士普遍比女士,飯量要大些,因為他們勞動強度大點,為家庭付出,操心更多些,可能比女士壽命短些,也可能在於個人吧。

    總之合理搭配,吃好喝好,吃出健康最好,人不會一樣,有人則認為吃素對身體好處多多,但從科學和電視上,都表示,人身體需要營養特多,魚,肉,都需要吃些,人的身體才能健康。

    人的飯量決定壽命一說,沒有統一標準,各有各的說法,但不管,年輕與老年人,都不能暴飲,暴食,管住嘴,邁開腿,更能長壽。

  • 17 # 渴望幸福的人

    人的飯量和壽命的關係,應當是這樣的。前者是後者的必要條件。

    就是說,飯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響人的壽命,但是不是絕對的。因為壽命的長短,需要許多條件來決定,,飯量只是其中一個。

    說到飯量,本身就是一個模糊概念。不能確切的把握。

    飯“量”,應當是一個量的概念。就是用大小、多少等數量來衡量。但是,多少數字也不是固定的,而是相對的,因人而異的。

    例如,什麼是飯量大?一斤糧食,一斤蔬菜,半斤肉蛋奶。對於1.86米的壯漢來說就是少,對於1.60米的瘦小男子來說,就可能是多了。對運動員來說是少,對辦公室白領就多了。

    所以,不同飯量,必須要和不同的人匹配。主副結合、營養均衡,科學飲食,才是最好的。

    但是,飯量只是其中之一。人的遺傳因素、自然環境因素、醫療保健條件、精神心理因素、社會家庭條件,生命安全條件等等,都是能否長壽的條件。

    在如此多的條件面前,飲食起作用的權重也就不是很大了。

    無論如何,健康飲食畢竟好一些。

  • 18 # W無記J

    個人觀點是:飯量越大壽命越長。

    我爸今年88歲。他每餐都要吃一大碗飯,每天還離不開肉,前兩年才戒了煙。

    因為喝酒上臉,從年輕時,他就很少喝酒,八十歲以後基本上就滴酒不沾。我爸除了大前年左腿股骨頭壞死動了手術,身體其他部位什麼毛病也沒有。

    他每天上午還會和我媽一起去菜地勞動,下午和幾個七十多歲的“小年輕”打麻將。記憶中,我爸特別能吃飯,年輕時每餐都要吃兩碗飯,若是兩天不吃肉,他就會和我媽吵吵嚷嚷。

    我媽媽的飯量也大。她今年也已經80週歲,每餐都要吃一大碗飯。唯一與我爸不同的是,我媽吃素。她從四五十歲就開始信佛,三十年來,她從不吃肉,就連豬油炒菜她都不粘筷子。

    她老人家的身體也很好,除了十幾年前有次急性胃炎住了一次院,平時很少見她有其他毛病。但是,大毛病沒有,小毛病卻不斷。比方說,一到陰雨天氣,我媽不是腰痠就是背痛。

    按我媽的一句老話來說:這是年輕時累出的小毛病。但是我媽的飯量向來很大。實話說,因為我爸媽能吃能睡,熟悉的人,無不羨慕她倆有個好身體。

    綜上所述,個人認為:人的飯量決定了一個人的壽命。所謂“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能吃飯,代表一個人的身體好。

    (下圖為:四世同堂照片)

  • 19 # 梧通

    我爺爺100多歲,每次吃飯都是兩大碗,身體一直都很好,人的飯量真的決定人的壽命嗎?那是多吃點,還是少吃點呢?

    這讓我想起了一句話,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在古代衡量一個人是否有強健的身體,是否老當益壯。是透過它能吃多少飯來衡量的。可是現在卻有很多專家說人的飯量決定人的壽命,那真的是這樣嗎?

    我爺爺每天都要吃兩大碗飯。不管是吃什麼菜,反正兩大碗米飯都是要吃完的。每個月50斤大米還不夠。按照專家的說法,他的飯量太大,應該壽命不長,可是他現在已經100多歲。

    多做就要多吃

    在農村沒有那麼多休息的時間,一年當中沒有幾天能夠坐在那裡休息的。這麼大的勞動強度,如果飯都吃不飽,那又怎麼能夠有力氣去幹活呢。

    因為每天早上起床就要煮豬食,餵養雞鴨,然後才是做自己的早飯。

    他的早飯雖然不是很豐富,但是量還是很大的。

    有時候是四五個紅薯,一碗稀飯。紅薯起碼有兩三斤,稀飯也要用大碗盛一大碗。

    有時候早上是吃掛麵,他每次下面都是一整袋。那種半斤一袋的面有時候還不夠吃,還要煮上幾個雞蛋才能吃飽。

    有時候遇到來村裡賣饅頭的山東人,他一次性就要買上10多個。而這10多個老面饅頭,也僅僅只是他一頓飯而已。

    這僅僅是他的早餐,吃完飯後要麼就是在劈柴,要麼就是去澆菜。遇到農忙的時候,還要一起幫忙去地裡割稻,大多數他是在曬穀場上曬稻子。

    曬稻子並不是一個輕鬆的活,一包溼漉漉的稻子從邊上搬到曬穀場的中央,然後再一包一包地倒出來,再用耙子把它攤開,然後在半個小時左右全部再翻一遍。這樣聽起來看似很簡單的,但是一塊大的曬穀場能曬上萬斤的水稻。

    年輕的人去幹這活的時候都是累得氣喘吁吁,何況他一個百歲的老人。

    你說如果他早上不吃那麼多,哪有力氣去做這些活?

    他老人家也是常常講種地的人啊,苦三代。兒子種地,老子曬穀,孫子割禾。

    老爺子也特別愛吃辣,用辣椒燒的魚一次性也能吃下一大碗飯。但是相對於其他季節來講,這飯量明顯是減少了。是你以為就是這樣的完了嗎?在中午午睡完之後,他總要開上一個西瓜。一個10多斤的西瓜睡覺起來就能幹掉一大半。再去幹半個小時的活,又能幹掉另一半。下午有時候餓了還能吃上幾大碗綠豆粥解暑。

    保暖就要多吃

    在我們那冬天是沒有炕也沒有暖氣的,冬天裡禦寒,主要是靠一身正氣加上一點炭火。

    而我爺爺每次都講烤火,就是面上熱,裡面涼,再怎麼烤也是前面熱,後面涼沒啥用。所以對於冬天禦寒,他有自己的獨到見解——吃得飽就暖和了。

    冬天和春天不像夏天和秋天有那麼多的農活,而年輕的人在冬天都去外面做小工,老人一般都是在家裡。很多老人奉行的辦法都是劈柴,然後去烤火,劈柴烤火,這樣過完一個冬天。而我爺爺他是個閒不下來的人,要他坐在那裡烤火,簡直是比關起他來還難受。

    他劈的柴火,壘起來都快超過房頂了,為什麼呢?因為他不願意坐在那裡烤火,一個勁地總是在劈柴,所以越積越多越壘越高。

    下面是去年的,還沒有燒完,今年又劈了更多。所以他劈的柴火垛總是需要來回地去顛倒,不然下面的都腐朽了。

    這些和他吃飯多有什麼關係呢?當然有。

    在冬天他特別喜歡烤紅薯,雖然他不愛烤火,但是房間裡總是會燒著一堆柴火,那樣房子裡稍微要暖和一點。只要你每次去他房子裡,也總能在那個柴火堆裡扒出幾個紅薯來。

    有一次他去菜園裡幹活了,我去他房子裡給他送一盞修好的手電筒。一開啟屋子就聞到那紅薯烤出來的香味,實在是忍不住的,我從灰裡扒了出來,一共三個,我坐在那裡一口氣幹了倆。正當我準備擦擦嘴巴跑路的時候,老爺子回來了,抓了個正著。

    唉,你這小兔崽子偷吃了就跑啊,那你吃了我吃啥?

    我知道他是在吼我,因為我上學去他那裡也去得少。不像從前小時候,一放學就跑到他那吃飯,和他一起聊天。

    我就笑了笑,爺爺你那紅薯實在太香了,把我魂都勾走了,我忍不住就吃了倆。

    你要是想吃啊,你每天都來我這都有。一改那嚴肅的臉,轉而對我是滿臉的慈愛。

    那次吃紅薯之後,我那幾天都在他那裡吃的飯。中午我們爺孫倆吃的都是一大鍋的土豆燉的雞塊。那飯量都是超級大的,農村的大鐵鍋燉出來就是一大盆。不知道的還以為我們是在東北,就這兩頓飯我們就能全部幹完。

    只是一直都吃得比較簡單,都是一些家常菜而已。有時候是曬的那種豆角幹,燉一大鍋。有時候是曬的茄子幹也是燉一大鍋。話說鹹菜菜醃菜我們都吃了不少,可是爺爺還是100多歲,這好像又有點不合常理哦。

    而且在烤火的時候不單單是烤紅薯還烤雞蛋,有時候買了個包子,饅頭也得烤一下。別說那烤雞蛋烤饅頭是真的香啊。

    並且在冬天的時候都是殺年豬,那大肥膘肉真的是叫一口一口地往裡悶。他牙口不好,只吃肥肉。而他做的臘肉也基本上只吃肥的,瘦的全部割下來給我們。。

    一年當中吃得最好大概就是在冬天了吧,用我爺爺的話來講,冬天那麼冷,不多吃點長點肉怎麼來抵禦這麼寒冷的冬天。

    在冬天烤火確實是可以提高身體的溫度,一個方式方法,可是想要達到全身暖和,適當的勞動和吃飽飯是非常的重要。都說飢寒交迫,人沒吃飽那肯定會感到寒冷啊。

    老人家雖然100多歲,但是一點都不胖,吃得可是比常人都要多一些。

    如果按照人的飯量決定人的壽命,那老爺子吃這麼多,是不是意味著吃得多就活得久呢?

    如果按照我爺爺這個來看確實是這樣的,他吃的真的是不少。他的飯量大,聽說他年輕的時候,那種木桶甑子能吃半甑子的飯。在農村集體的時候,別人都是用碗去盛飯,他每次都用一個盆,在村裡也是響噹噹的人物了。

    可是按照科學的角度來講,吃的越多,身體的各個器官所承擔的壓力更多。這樣是不利於健康長壽的,可是這些在我爺爺身上好像都行,不太通。

    或許是因為他的勞作不像在城裡的一些人一樣,整日整日地坐著,沒有辦法舒展自己的筋骨,而且它所吃的東西都是非常的簡單,大都是自己種的。而自己養的豬也是自己用自己的菜喂出來的,有時候養一年都達不到宰殺的重量。

    每個人的生活習慣和生活的方式方法都不一樣,因此,如果單純地說飯量決定壽命的這一說法是完全站不住腳的。

  • 20 # 靜看微塵

    飯量不能完全決定人的壽命,但凡是長壽的人,飯量都很大。飯量大的人,說明他的消化功能比較好。有個好的消化系統,是獲取生命能量的基礎。

    我見過身邊很多的長壽老人,他們的飯量都很大。其中有一個人七八十歲的時候,一頓吃的飯和現在的年輕人差不多,一日三餐正常飲食以外,在晚上睡覺前還要吃點零食才能睡得舒服。在一次生病做腹部手術的時候,醫生看到他的胃都覺得很驚訝,說是胃的質量和年輕人差不多,怪不得很能吃。最後九十多歲無疾而終。

    人的壽命除了飲食,還有生活習慣有關,長壽的人大多數在老年時期也不閒著,除了鍛鍊一下,主要還是每天有事可幹,所以他們大多都比較瘦。

    當然也不提倡撐著吃,大魚大肉更要不得,長壽的人基本沒有肥胖的。清淡飲食也是健康的根本。

    還有就是和心態有關,遇事心平氣和少生氣,對生活的索求不多,一生與人為善。

    另外長壽的基因也是一方面,長壽的人大多都有家族遺傳性,這個是先天條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科魯茲可以換100W大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