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小凡子
-
2 # 育鄰人
人類社會文明猶如一條流淌著智慧知識的長河,隨著人類社會生產勞動實踐經歷的時間越長、經歷的事物種類越多其積澱留待後世學習的智慧成果也必然越多,譬如原始人只有狩獵、躲避敵害、識別&採摘野果等極少技能可學;農業社會人們需要掌握蓋房、選育&播種、飼養、鍛造農業用具......因此,原始人親代就是子代最好的老師;農耕文明時期語言、算數、社會治理、兵法、禮樂等幾乎全由一位教書先生科輔導,比如中國古代皇家太傅;現代社會全科老師已近消逝,農學、經濟學、哲學、管理學、電子商務、生命科學、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等等都早已獨立分科。所以,今天即便是最基礎的小學教育也被分成了語言、算數、音樂、體育、繪畫等許多科目。
人類個體生命精力是有限的、能夠掌握的人類社會文明知識也是有限的,而且人類社會文明越向前發展個人知曉的智慧知識與社會知識總量的比值就會愈小。當前,學校教育實行大班制【一個標準班級學生通常在50人左右】教學,而每個孩子的智力發育水平又多有差異,因此導致越來越多家庭為了給孩子更好的助跑而為孩子選擇校外培訓輔導。當然,家長為孩子選擇校外培訓機構的理由多種多樣,比如:
1、家長無法輔導孩子課後學習時間
2、期望自家孩子與同學實現成長差異化
3、被社會教育宣傳攻勢拿下
......
教育工作是人類社會中最特殊的分工形態,它不生產任何有形的物質消費品、不產生立竿見影的助長效果、不改變任何人的容貌......但是,教育工作給每個人錦上添花,啟用每個人內心潛藏的智慧潛能、引導人們成長為更本真的自我。輔助孩子更好的成長是每個教育工作者最忠貞的工作使命,但他們也擁有肚中可撐船的雅量,只要是為孩子學習成長好的事情老師也一定會鼎力相助。所以,努力輔助、提升孩子的學習便是對老師最好的尊重......
-
3 # 巖雁雁
這跟學校老師沒什麼關係吧。
現在在校教師不允許補課,有孩子想提高成績只能去教育機構補。
但家長要考慮好,教育機構以盈利為目的,老師水平也良莠不齊。所以選擇老師時,不能聽機構的一面之詞,一般大些的教育機構都有專門的招生部,招生部人員都需經過專職培訓,他們在推銷課程時往往誇大其詞,家長不要被洗腦,一味輕信只要交錢上課,孩子成績就會提高。
有些人說在校老師不好好講課,要麼自己辦班,要麼把學生介紹給機構自己掙提成。上課不好好講課,待到課下補課講,可能這種現象會有,但請相信,大多數教師都是有基本的職業道德的。就算不喜歡老師這份工作;就算受到了不公平待遇;就算得不到孩子和家長的理解認可,可只要現在講臺上,絕大多數老師都會盡心竭力去教孩子,去完成屬於自己的教學任務的。
考試不僅對孩子來說壓力大,對老師同樣如此。所以有多少老師願意看到自己學生成績單落後於其他老師?有幾個老師敢賭注只是課下補的幾節課,學生的成績就會有所保障?當然,不排除有極少數老師不負責任,敢這麼做。曾經我身邊就有,結果是家長找學校,學校不許他教課了。
影響孩子成績好壞的因素太多了。成績不好的,找老師補,也不乏就此提高了成績的。但最好還是儘量找到成績差的原因,能夠跟學校老師學才是正途。不管怎麼樣,學校老師的知識儲備,教學經驗,考題把控,認真負責大多要好於教育機構。能不去教育機構還是不去的好。如果去,我想學校老師也基本會理解的,而且孩子提高成績最終也要算到學校成績裡。
-
4 # 使用者南山樹
孩子上網咖,打遊戲,上舞廳誰管?圈養到散養只隔一重校門。
我認為把孩子送教育機構的不是對老師的不尊重!
我理解家長!現實如此,成績好,上985,上211!考不上的搬磚去,這就是送孩子上教育機構的偉大動力!
教師不能補課,孩子去哪?看電視,玩手機,還是打遊戲?星期六星期天,兩天哦!
我也知道課外輔導機構人員有不少沒經過師範培訓,但起碼解決了孩子有學可上的問題。
散養孩子沒問題,玩絕不是素質教育。
在沒有人管理的情況下,作為老師,我堅決支援送孩子上輔導班。
-
5 # 霧裡看花143322385
為什麼現在的孩子上教育機構,這也是中國教育部門應該考慮的問題,在學校讀書是不是學得不夠多學得不夠穩,考試也不完全考在學校學的內容,逼著家長在外去補習去多學,以免孩子跟不上,困惑呀困惑,學生家長都壓力山大。
-
6 # 使用者6319不忘初心
我都不知道該教育機構是什麼樣的教育機構?是幼兒園?還是託兒所?還是學校?如果小孩太小了,不夠上學年齡,送來學校教育機構來上課。那確實是對老師的不尊重!加上孩子太小,不聽外人話?這是我個人看法。
回覆列表
不是尊重的問題,而是麻煩的問題。以前一直不理解為什麼在職老師這麼痛恨教育機構老師,後來慢慢的明白了。教育機構的老師們,以吸引學生的興趣愛好為重要,以留住孩子繼續上課為己任,以哄著讓孩子們拉攏更多的同學前來為目標。上課多講的是一些與考試知識點無關的生動有趣的故事,反正人家也不需要太在乎考試成績好壞,最終有學校的老師兜老底。對於沒有多少判斷力的孩子們而言,有趣又熱鬧。
真是案例:曾經有個學生問自己的在職老師:唐玄宗李隆基是怎麼愛上並霸佔楊貴妃的?
在職老師問道:怎麼想起問這個問題?
學生答道:補課班老師講到的。
在職老師問道:那你怎麼不去問輔導班的老師呢?
學生答道:輔導班的老師上課都是講故事,我們沒時間問呀!老師,你以後上課能不能也不要給我們講那些枯燥無味的知識點了,多給我們講講故事,多熱鬧,多有趣……。
在職老師問道:那考試怎麼辦呢?
學生啞口無言。
教育機構的老師,有時讓孩子們兩頭有了依賴心理,最終是兩頭都落空。教育機構的老師,提前預習為主要內容的,畢竟上課時間有限,講的也有限,導致在職老師正式上課時,問題很多。
上過補習班,提前學過的孩子,上課就懶得認真聽,認真練,總以為自己已經知道了,已經學會了,無需太在意了。年齡越小的孩子,越是自以為是的多。等到真真正正考試,成績出來,其實是一灘糊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