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拉麵熊大叔
-
2 # 湖底小蝦
雖說任何一個王朝的覆滅都離不開其自身制度和統治的問題,就比如明朝所特有又明顯的“黨爭”、“廠衛”、“宦官”、“戰亂”等原因,但是往往“人禍”裡也摻雜著“天災”。明朝興起有“天災”的成分,而它的滅亡也同樣有著“天災”的影子,這裡的“天災”就包含了當時所處的小冰河時期。
何為“小冰河時期”?“冰河時期”是有關氣象方面的一個專用名詞,它又被稱為“冰川期”,指的是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地球上的陸地和海洋被冰層所覆蓋,在此時期內地球的溫度驟降,從而使得地球上的動植物生長環境遭到嚴重破壞。
冰河時期持續的時間一般較長,它又可以被分為“小冰河期”和 “大冰河期”,兩者之間的區別在於,小冰河期的氣溫變化比較溫和,相對於大冰河期而言,小冰河期對地球造成的影響比較小,但人類相對於地球來說也很渺小,即便是小冰河期,同樣能給人類造成不小的打擊。
至於造成小冰河期來臨的原因,主要還是跟地球上太Sunny的射入量有關,也就是說,最根本的原因還在於太陽的活動規律,當太陽活動減弱時,地球上太Sunny的射入量減少,從而導致溫度降低。
小冰河期對歷史的影響小冰河時期,地球氣溫普遍降低,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農作物減產,尤其在封建王朝時期,科技落後,糧食產量本身就不高,更不可能有多少儲備量,所以農作物減產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饑荒的大面積出現,而無數的王朝更迭又與這一現象息息相關。
通常來講,中國歷史上一共經歷過四次小冰河時期,而這四次出現,都伴隨有封建王朝動盪與更迭的現象。
第一次:出現在殷商末期,在這一段時期,發生了周朝推翻商朝統治的歷史事件。
第二次:發生在東漢末年,在此期間,東漢政權動盪,出現“黃巾起義”,從而導致三國亂世的出現。
第三次:是在唐朝末期,出現了歷史是最為混亂的一段時期,也就是五代亂世。
而第四次指的就是發生在明朝末期的這一次,直到清朝才完全結束。
小冰河時期究竟有多冷?其實一個“小”字就已經能夠看出來了,它只是一個相對而言的變化量而已,根據資料顯示,1550年到1850年之間這個“小冰河時期”內的溫度,相對於之前的中世紀暖期的溫度而言,也僅僅是降低了1℃左右而已。
然而,不要小看這個數字1,在某一天的變化當中,1℃的溫度變化算不得什麼,可大面積、長時期的降低,引起的變化可就大了。根據歷史資料裡對明朝歷史的記載顯示,當時出現的特殊氣候並不少見,夏天,大旱與大澇相繼出現,冬天,則是奇寒無比,甚至於地處南方的福建、廣東等地都有暴雪降下。
小冰河時期的到來對明朝滅亡有沒有影響?任何一個王朝的更迭覆滅,都離不開其自身的問題,“人治”是主觀因素,而“天災”則是客觀條件。就比如商湯取代夏桀,有一定因素是由於當時的大旱,而商湯時期大旱氣候並沒有停止,商湯依靠自身治理延續了下來。
同樣,明朝的覆滅離不開自身的原因,也是封建制度下慣有的歷史規律。
小冰河時期導致的氣候異常,必然會對農業生產造成一定的影響,這對於賴以生存的農民來說無疑是致命打擊。但這一困局並不是難以解決的死結,如果制度完善的話,完全可以透過合理調配來解決。
可在當時的明朝來說,崇禎帝做不到這一點,或者說明朝發展到他那一時期,土地兼併所造成的影響已經是他無法消弭的一個癥結了,社會包袱已經太重,已經到了積重難返的地步了。這裡不止有他一個人的問題,還有前人給他遺留下來,但無論如何,這些都是“人禍”大於“天災”的。
所以說,小冰河時期帶來的影響是客觀存在的,而明朝當時的制度弊病才是造成它覆滅的主因所在。
-
3 # 香茗史館
所謂“小冰期”,便是指全球氣候經歷的一個寒冷時期。根據竺可楨的中國氣象史記載,中國歷史上共經歷了四次小冰期,而與之伴隨的便是四個王朝的覆滅,第一次是殷商末年至西周初年,第二次是東漢末年至西晉初年,第三次是唐朝末年至北宋初年,第四次則是明朝中期至清朝中期。“明清小冰期”時間跨度雖然長達數百年,但影響最為嚴重的則是明朝萬曆至崇禎年間,那麼明朝的小冰期到底有多可怕呢?
△小冰期與王朝興衰
“小冰期”的直接影響:氣溫寒冷,人畜多有凍死“小冰期”期間,最為直接的特點便是天氣嚴寒,而那種寒冷恐怕我們很難想象。根據史料和文獻記載,當時就連太湖、鄱陽湖、洞庭湖、淮河都曾結冰,而“夏寒”,“夏霜雪”這樣的極端天氣,更是屢見不鮮。
根據《江南通志》的記載,明孝宗弘治十二年(1499年)和十五年(1502年),“冬天寒,祁陽江水凍合,餘姚江水冰合”。這裡的“祁陽”和“餘姚”,便是今天位於湖南的永州市祁陽縣和位於浙東的餘姚市,當時就連流經這兩地的瀟水、曹娥江和甬江都因冰凍而斷流。
此外,根據《廣東通志》的記載,明正德元年(1506年)冬,廣東瓊州府萬州雨雪,瓊州府便是如今的海南島萬寧縣;正德四年(1509年)冬,廣州潮州“隕雪,厚尺許”,潮州則是今天的潮安、潮陽等縣。對於如今很少見雪的南方來說,海南降雪尺許厚是種什麼感覺,大家可以想象一下。
在《明史·五行志》中,更是有“景泰四年(1453年)冬十一月戊辰至明年孟春,山東、河南、浙江、直隸、淮、徐大雪數尺,淮東之海冰四十餘里,人畜凍死萬計。五年(1454年)正月,江南諸府大雪連四旬,蘇、常凍餓死者無算。”黃河、淮河、長江流域積雪數尺,江南各地連降四十多天大雪,可見當時天氣的寒冷。
而在各種史料之中,諸如“牛畜凍死三萬六千蹄”,“開原大雨雪,畜多凍死”,“雪止,平地三尺餘,人畜多凍死”,“雨雹甚大,傷稼百二十五里,人馬多擊死”,“飛雹交下,壞民居萬餘,死者千餘人”,“沂州雨雹,大者如盤,小者如碗,人畜多擊死”之類的記載,更是隨處可見。
“小冰期”的天氣轉冷實際上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明清小冰期”的天氣轉冷實際上從洪武年間便已經開始出現,至明朝中期開始,氣候開始保持“恆寒”,而這種寒冷天氣從清初開始逐漸好轉,但一直到光緒六年(1880年)以後,氣候才開始再度逐漸轉暖。
“小冰期”的間接影響:旱災、鼠疫等次生災害在長達四百餘年的“明清小冰期”中,除了因天氣嚴寒這個直接影響之外,由於氣候變化而到帶來的次生災害,才更為致命,不僅導致大量百姓死亡,更是直接給本就大廈將傾的大明王朝,來了致命一擊。
1、持續肆虐的旱災。由於氣候的劇烈變化,不僅導致旱災發生頻率極高,而且肆虐範圍和持續時間往往極長,例如崇禎年間便出現了罕見的十年大旱。在持續不斷的旱災中,不僅湖泊乾涸,就連黃河干流和支流都出現了斷流現象,華北地區的降水量更是下降了11%至47%,更有多達23個地區出現了連續四年以上的重旱。
早期的旱災還僅僅出現在黃河流域的個別地區,而之後便迅速蔓延到了全國各地。作為傳統的農業大國,持續的旱災對於百姓來說簡直就是滅頂之災,例如河南“大旱遍及全省,禾草皆枯,洛水深不盈尺,草木獸皮蟲蠅皆食盡,人多飢死,餓殍載道,地大荒”,又如陝西“絕糶米市,木皮石麵食盡,父子夫婦相剖啖,十亡八九”。
2、隨之而來的蝗災。由於蝗蟲產卵的土壤最佳含水量是10%至20%,且土壤結實而植被稀鬆時更有利於蝗蟲繁殖,因此當旱災頻發之時,蝗災便也隨之而來,這便是古人常說的“久旱必蝗”。《明史》之中,“蝗”字出現了多達129處,而根據《明代蝗災與治蝗研究》的統計,明朝先後發生蝗災共計達967次,而整個明朝也不過276年,也就是說平均每年便要爆發三次蝗災,若是集中到明朝中後期,這個頻率將更高。
尤其是在崇禎年間的十年大旱中,蝗災的景象更為恐怖,崇禎十四年(1641年)六月,“兩京、山東、河南、浙江大旱蝗……野無青草,十室九空”,就在百姓們即將收穫的季節,結果莊稼被蝗蟲一掃而空。彼時的內閣次輔、禮部尚書徐光啟便說,“惟旱極而蝗,數千裡間,草木皆盡,或牛馬毛,幡幟皆盡,其害尤慘過於水災”。
3、席捲北方的鼠疫。由於旱災、蝗災頻發,導致糧食減產、草木枯死,於是缺少食物來源的各種動物開始頻頻湧入人類聚居區,其中尤以老鼠帶來的危害最大。從萬曆年間開始,明朝多次爆發大規模鼠疫,其中又以崇禎年間的鼠疫最為恐怖。崇禎六年(1633年),山西興縣爆發腺鼠疫,隨著百姓們的逃亡,瘟疫開始迅速向陝西、河北、京師等地蔓延,更是於崇禎十七年(1644年)演變為肺鼠疫。
關於這場瘟疫,夏燮《明通鑑》有載“京師大疫,死者無算”,《崇禎實錄》則記載“京師大疫,死亡日以萬計”,“病者吐血如西瓜水立死。死亡枕藉,十室九空,甚至戶丁盡絕,無人收斂者”,在山西“大同瘟疫大作,十室九病,傳染者接踵而亡,數口之家,一染此疫,十有一二甚至闔門不起者”,在陝西“(崇禎十年)大瘟,……米脂城中死者枕藉,十三年,夏又大疫,十五年,……大疫,十六年,稔,七月郡城瘟疫大作”。
根據保守估計,這次鼠疫不僅造成陝、晉、冀三省百姓死亡千萬以上,更是直接摧毀了明朝九邊重鎮中的大同、山西、薊州、宣府等鎮,以至於李自成攻向京師之時,沿途並未遭到大規模抵抗,而已經連叫花子都找不到的北京城,即便將太監都派上了城牆,仍是平均五個城垛才有一個士兵。
4、此起彼伏的水災。明朝中後期,水災同樣是導致百姓民不聊生的罪魁禍首之一。在《明史·河渠志》的記載中,便有“萬曆元年(1573年),河決房村,築堤窪子頭至秦溝口”,“萬曆四年(1576年),河決韋家樓,又決沛縣縷水堤,豐、曹二縣長堤,豐、沛、徐州、睢寧、金鄉、魚臺、單、曹田廬漂溺無算,河流齧宿遷城”,“至十五年,封丘、偃師、東明、長垣屢被沖決”等記載。
而到了明朝天啟、崇禎兩朝,黃河水患更為嚴重,“天啟元年,河決靈譬雙溝、黃鋪,由永姬湖出白洋、小河口,仍與黃會,故道湮涸……四年六月,決徐州魁山堤,東北灌州城,城中水深一丈三尺”,“崇禎二年春,河決曹縣十四鋪口。四月,決睢寧,至七月中,城盡圮……十六年六月,馬家決口百二十丈,兩岸皆築四之一,中間七十餘丈”。
在持續的旱災、蝗災、鼠疫、水災之中,不僅導致大量百姓似乎各種天災,更使得各地糧食欠收、糧價暴漲,百姓難以生存,以致出現易子而食的慘狀。百姓們沒有活路,只能被迫走上造反之路,僅崇禎元年(1628年)至崇禎八年(1635年),全國就爆發了十三次大規模起義,人數多達三十餘萬。
與此同時,以農業為根本的大明朝,財政收入同樣受到了嚴重影響,當大明陷入內憂外患之際,朝廷卻根本拿不出來足夠的軍餉,僅陝西就欠下了一百三十八萬兩的軍餉,結果不僅導致大量士兵逃亡,群體性兵變現象更是層出不窮。如此情形,對於本就已經腐朽到了極致的大明朝,簡直就是滅頂之災。
-
4 # 和俊哥一起聊歷史
明朝的“小冰河”時期,其實最早從元末就已經開始。當時的氣溫大幅度下降、糧食大幅度減產,由此引發了社會的劇烈動盪,人口銳減等一系列問題。
百姓被凍死當時的冷,是人們很難想象的。如今科技發達,我們有多種方式抵禦嚴寒,可明朝的百姓卻沒這麼幸運。那時的窮苦人家,甚至沒有一件像樣的衣服,更別說禦寒了。毫無疑問,明朝是有不少的百姓被活活凍死的。
交通被斷絕受天氣的影響,明朝南方的許多城市,都開始下起了雪;不光河流結冰,地面同樣如此。對於本就不發達的古代交通,這基本意味著斷絕了各地之間的聯絡。
糧食大幅減產明朝作為小農經濟,社會的收入較大依賴於糧食;而頻發的自然災害,導致糧食大幅減產。南方水稻受損,北方小麥枯竭,百姓顆粒無收,民不聊生。
民間爆發大規模的起義老百姓沒有糧食,填不飽肚子,民怨不斷地積壓,最終自然就會爆發大規模的起義。當時,明末全國各地起義軍加起來一共80萬,另一邊的八旗軍總兵力才10萬……
內憂外患,戰亂不斷受氣溫下降的影響,原本氣溫就比南方低的北方遊牧民族,為了改善生存環境,許多人選擇南下進攻明朝。大範圍的戰亂,也直接摧垮了明朝的政權。
-
5 # 王店中心校張志強
可怕到可能會顛覆我們許多認知。
中國從元朝中後期到明末清初都是處在小冰河時期。
據記載,元朝開朝以來到被朱元璋推翻,發生水災92次,旱災86次,雹災69次,風災42次,霜雪28次,蝗災61次,地震52次,瘟疫20次。
而這次小冰河時期對明朝的影響可能更大。明朝從朱元璋立國到崇禎帝亡國期間,發生有記錄的自然災害1101次。後期的《閱世編》、《明史》、《清史稿》等著作都有詳細記載。
小冰河時期氣溫下降非常明顯,糧食大幅減產甚至絕收,有此引發社會動盪,戰火紛飛。這也許就是明朝滅亡的一個直接原因。
我們都知道明末李自成、張獻忠等人揭竿而起,群雄逐鹿。農民起義四處湧現,究其原因就是糧食欠收,活不下去了。
如上圖,氣溫的最低點正好處於明朝滅亡時段。整個明朝的平均氣溫是自西周以來最低的。
-
6 # 百科千尋君
當時位於熱帶的海南島都下了幾次雪,椰子樹、檳榔樹和水裡的魚都被凍死。
小冰期是指15世紀中期至19世紀末全球氣候相對寒冷的時期,在中國當時處於明清時期,所以被稱為明清小冰期。
記載明清小冰期的史料很多,從文字裡就能直觀地感受到當時屍橫遍野、餓殍遍地的悲慘景象。還有一個角度能夠感受到明清小冰期的威力,那就是位於熱帶的海南島在明清時發生了數十次異常寒冷天氣,甚至有數次降雪天氣。
發表在《新東方》上的《明清小冰期與海南島寒冷事件述論》從地方誌裡收集了關於明清時期海南島寒冷天氣的記載。
成化五年(1469)至崇禎十六年(1643)的174年中,記載下來的寒冷天氣共有九次,其中6次為雨雹,明確表示有降雪天氣的有:
明正德元年(1506年),萬州(萬寧)冬,雨雪。
明崇禎九年(1636年),臨高,雨雪三日夜,樹木為之盡槁。
正德元年的那場大雪萬寧人王世亨親歷過,並作長詩《正德丙寅冬萬州雨雪》描述了當時的景象:“撒鹽飛絮隨風度,紛紛著樹應無數。嚴威寒透黑貂裘,霎時白遍東山路……昨夜家家人索衣,檳榔落盡山頭枝。小兒向火圍爐坐,百年此事真稀奇……滄海茫茫何恨界,雙眸一望無遮礙。風冽天寒水更寒,死魚人拾市中賣……”大雪紛飛猶如撒鹽飛絮,短時間積雪就覆蓋了道路,家家戶戶都在索要避寒衣物,檳榔果全部掉落,小孩圍著火爐取暖,海天一色蒼茫無界,海水陡然降溫讓無數海魚凍死,甚至有人撿死魚拿去市場上賣。可見降溫幅度之大。
海南現存的清代府州縣方誌共記錄了31起寒冷事件,霜雹居多,明確表明降雪的有: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文昌,冬,大寒,雨雪。河、海魚凍死,榔子盡脫,榔樹枯死。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瓊山,十一月,雨雪,卉木隕落,檳榔、海棠死者多半。
清嘉慶二十年(1815年)澄邁,冬,十一月,天降大雪,榔椰樹木多傷。
河裡和海里的魚都被凍死,檳榔樹和椰子樹被凍死凍傷,雖然沒有記載居民的受災情況,但是熱帶地區的氣溫突降往往會造成人畜被凍死。
2016年1月24日至27日,罕見寒潮席捲泰國,截至2月5日就有14人因低溫死亡,驟然暴露在低溫之下,或寒冷天氣引發的呼吸系統疾病是致死的主因。
2019年12月泰國中部地區和東部地區遭遇寒潮侵襲,急劇降溫13-18℃,至少6人因降溫或溫度過低引發疾病死亡。
2019年12月寒潮侵襲印度北部,德里地區最低氣溫降至4.2℃,僅12月26日北方邦就有42人因寒潮死亡。
2020年末至2021年初,寒潮侵襲越南北部,造成北部山區多地降雪,造成數千頭牲畜被凍死。
可見寒潮突襲對熱帶地區的影響。
雖然記載海南下雪的史料較少,但也能一窺明清小冰期的威力。
回覆列表
《小冰期 大饑饉 帝國興衰》公元1627年8月24日,氣勢恢宏的紫禁城內,一場隆重的登基儀式即將進行,大明帝國迎來了它最後一任皇帝。與哥哥天啟對權力毫無興趣不同,這位剛剛即位的少年天子,對於治理國家充滿了慾望。所說,朝臣們為朱由檢擬定了4個年號,分別是乾聖、興福、鹹嘉和崇禎,他毫不猶豫地選定了最後一個。意指他的統治時期將是一個吉祥如意、充滿幸福的好年頭。然而,歷史偏偏又一次捉弄了大明王朝。天下太平的盛世並沒有如期出現,等待崇禎的是一個沒有盡頭的噩夢。災難的徵兆在崇禎登基之前便已初露端倪,萬曆末年,前所未有的寒冷席捲全國,即使是氣候溫暖的廣東地區,大雪也連續六到八天。山谷皆被冰封,這是自大明建國以來,前後未有的事情。神宗萬曆四十六年冬十二月,廣東雪,時恆陰,寒甚。白晝雪,下如珠,次日復下如鵝毛,歷六日至八日乃已,山谷之中峰盡壁立,林皆瓊挺,父老俱言,從來未有,此後連歲皆稔。——《雲南通志》而更為糟糕的是,這樣惡劣的天氣僅僅是一個開始。在緊接著中世紀溫暖期之後,發生了一次氣候轉冷,大致時段是公元1420年到1900年,將近五百年的一個氣候寒冷的時段,中國歷史地理學學者稱其為“明清小冰期”。根據考古資料和歷史記載,中國著名氣候學家竺可楨提出,大致從明太祖創立明朝開始,中國進入到了歷史氣候中的第四個寒冷期。在明朝最後兩個皇帝天啟和崇楨統治期間,氣候寒冷達到極點。而伴隨寒冷天氣一起到來的則是嚴重的乾旱。中國的歷史階段一直是一個農業立國的傳統延續,經濟基礎也主要在農業,農業收成的好壞取決於兩個因素,一個是熱量條件,一個是水分條件。水分條件不足導致乾旱,熱量條件不足導致寒冷,都是會導致減產、歉收,甚至是絕收。從崇禎即位開始,大旱幾乎連年不斷。崇禎十一年,旱情更是遍及西北、華北、華東和中南地區。大旱過後,蝗蟲災害隨之而來,漫天飛舞的蝗蟲遮天蔽日,草木和樹葉幾乎全被吃光。中國歷史上千年不遇的大饑荒也相期而至。在飢餓的折磨下,百姓吃光了一切可以吃的東西。甚至出現了“炊人骨以為薪,食人肉以為食”的慘狀。同荒於朝政的祖先相比,大明帝國的最後一任皇帝崇禎,算得上是中國歷史上皇帝的典範。他一反過去父輩的怠政之風,兢兢業業,事必躬親。大明選擇了這位勵精圖治的君王掌管政務確實是帝國的幸運。然而不幸的是,千年不遇的小冰期給這個農業帝國帶來了沉重的打擊。在中國無糧不穩的社會結構中,糧食的減產意味著動亂的潘多拉之盒已經開啟。連年的災荒引發民變,農民起義風起雲湧,與此同時。關外虎視眈眈的女真人也成為明王朝最為致命的危機,內憂外患交替衝擊著本來主千瘡百孔的帝國根基。(紀錄片《環球同此涼熱》解說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