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914850660481

    《下輩子,無論念與不念,都不會相見》很適合親子共讀。

    沈從文、梁實秋、梁漱溟、林海音、舒婷、史鐵生、丁立梅……這些名家的散文充滿童趣又富含哲理,有些話,似乎正是我們要講給孩子的,卻又不知道如何講;有些經歷,似乎正是我們的經歷,卻還沒有跟孩子分享。所以暖陽裡、燈光下,開啟這本書,時光漫漫、暖意融融,與孩子一起享受經典帶來的溫暖與成長。

    父母們有太多貼心的建議想要講給孩子。

    梁曉聲在《給兒子的留言》中,給兒子講述了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的心境,講述自己對親情的深切體會,他也給正遭遇考試失利的兒子提出一些建議,告訴他如何做心理和戰術的調整。文章徐徐道來,父親的人生建議句句中肯,父親的耐心與呵護也躍然紙上。舒婷在《臨別贈言》中對即將考上大學遠走高飛的兒子表達一個母親的忠告,戀愛、吸菸、傷痛,兒子可能遇到的問題她一一細數,並告訴孩子,任何時候感到孤單渴求溫暖,母親都會站在他身後,從不遠離、永不失望。讀著這篇文章,彷彿看到一個母親細細碎碎叮囑子女,話語卻溫柔而深沉,真的是將我們想講給孩子的話一一道來。

    父輩們有太多的人生經驗值得分享。

    郁達夫先生在《我的青春我的夢裡》寫到少年時的所見所聞所夢以及人生無常;梁實秋先生在《清華八年》中講到自己的求學經歷以及所思所想;梁漱溟先生在《何謂理想的生活態度》中講到慾望與志氣、成功與失敗,把自己的人生經驗融入到字裡行間。名家門用或樸素或深邃的文字,將自己的人生經歷分享給孩子。孩子讀這些文章,也許理解尚欠,也許只能讀懂部分,但要相信,只要讀了,必有收穫。而作為父母的我們,因為經歷了更長的人生旅程,所以對這些文字會有更深的體會和更多的思考。親子共讀,及時與孩子分享,會互有助益。

    過來人用有趣的故事講述著樸素的人生道理。

    作家魯先聖在《每一個人都有羨慕不已的東西》中,寫到當人處於險惡遭遇的時候,應該用怎樣的心態面對。他沒有一上來就講道理,而是先講述了一個兔子家族的故事,藉以讓人明白世界上永遠沒有完美,每個人都有侷限,也都有讓人羨慕不已的東西,一個樂觀的人,要把自己的優點當寶貝呵護,而這正是抵禦困難獲得快樂的途徑。女兒在讀這篇文章的時候,首先被這個故事吸引,讀得津津有味。而我,透過閱讀再次發現,有時候單純的講一些大道理,沒有講一個小故事對孩子的啟發更多,方式也更有趣和貼心。

    我經常和女兒一起讀書,閱讀同一本書後,我們會互相交流感受,彼此豐富了對方的感受。親子共讀,能讓我們和孩子獲得共通的精神體驗,引起思想的共鳴。這種閱讀本身,不僅能夠豐富孩子的情感體驗,提升孩子的表達能力,對成人而言,也是豐富人生經驗和感受力途徑。

    我很珍惜親子共讀的時光,溫暖的日子裡,與孩子一起開啟一本書,靜靜讀,時光也會被慢慢染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讚美父親和父愛的文章?